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袁进展(1997—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习近平总書记多次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农耕文化的资源优势,实现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空间和主体上存在着耦合,在现实问题、内生需求和实际价值上具有内在的逻辑驱动,因此探寻出了利用技术完善智慧开发的新机制、打造独特性和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经典、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涵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
乡村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它既是具有自然、社会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又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人类活动空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载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也必须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文旅融合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解决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发展的视点出发,探究农耕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以期加深对乡村振兴等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是基于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性质和联系,将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机结合,进而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使之协同演化成一种作用更加突出,效果更加良好的乡村振兴优越模式。基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效应,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空间、主体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机理。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耦合
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形态来分类,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传统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构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物质类资源,而村规乡约、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宗族宗教等构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非物质资源。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又分为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和不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从空间形态表明了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匮乏和充足。在农业文明时代,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半耕半读,耕读传家,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耕读文化,这种耕读文化是农耕文化的一种精髓,由此也能得出我国农耕文化的源起和历史,这也能够表明有几千年演变史的农耕文化需要的是传承和保护,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农耕文化彰显的是农业文明,其作为乡村旅游开发非物质资源的重要代表,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有着重叠性,如果一个区域既是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且又拥有优质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又以实现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地区发展的对象和目标,那么该区域就达成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耦合。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主体耦合
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既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又是实现农耕文化创新发展工作的有力实施者,还是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划者、监督者和统制者。站在乡村居民的角度来看,乡村居民是该地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行为主体,需要由其来营造传承保护的氛围,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受益主体,实现自身生活的改善、地区经济的发展、乡村完全的振兴。因此,国家和乡村居民实际上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主体。在现实层面,由于游客的加入使得乡村旅游区又多了一个新的主体,他们的主体身份也比较复杂,既有不同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重合性。乡村旅游区的游客既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又是农耕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不同的多样性使得乡村旅游区的游客在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有不同性质的散射,而高度的重合性又使得这些游客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产生具有共性的主体合力,形成更加强大的内在耦合机制。
总之,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的耦合互动关系可以理解为: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目标上高度契合,在效果上高度重叠,尤其是在大的战略背景下,其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乡村振兴,在效果上是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地区开发旅游给予当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效益,在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优质的产业体系、提高居民收入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乡村地区提升软实力的硬基础。但开发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乡村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问题。保护农耕文化更多的是唤醒乡村居民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打造“软”环境。两者的简单相加绝不仅仅是等于二,而会收到预料之外的效益。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自然就是依托乡村社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等要素,开展的一种休闲娱乐的文化活动。乡土性是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最大卖点。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联结着国人历久弥深的乡村情节和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这样的情节和情怀归根到底在于对乡土的深深依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发展的融合机制,促进两者各因子的逻辑驱动,正是从“乡土”出发,以旅游强化国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始终保持那份深深眷恋的乡土感。
(一)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随后,国务院和文旅部更是针对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题。国家对文旅融合的大力推动,有助于让国人更好的领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更强大的国家认同。文旅融合实质为文化引入更大的消费市场,为旅游注入磅礴的文化力量。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探讨:首先,针对乡村文化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其中的乡土特色,真正开发出具有浓厚乡土风味的乡村旅游;其次,乡村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一要素都渲染上农耕文化的色彩,从而构建富有农耕文化色彩的乡村旅游品牌;最后,有农耕文化元素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何从单纯静态的旅游观光走向富含动态的可参与、可体验、可操作的灵活的旅游项目。 (二)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生需求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乡村旅游研究侧重的角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最早是關于利益主体的研究,包括政府、市场、村民等,这些多利益主体共同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从只关注于农业生产到多产业多功能视角的转变,并且愈关注于品牌建设。近年来,乡村旅游和文化的结合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意义和路径越来越突出。因此,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耕文化因素结合的机制需要重构:一方面,人们的审美水平在不断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不再仅满足于“实物类”的农耕文化,更多的在于深挖农耕文化中的生态美学和民间信仰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差异化和特色化不足,农耕文化的开发要有地域性和针对性,要将本地独特的人文风情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差异化包装,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总之,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用农耕文化的因素对乡村旅游进行再塑造。
(三)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实际价值
农耕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通过对农耕文化中的地域特色、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等开发,完全能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拓宽至生态层面,更能满足游客“乡土情怀”的心理需求。农耕文化虽作为多元的乡村文化的一个代表,但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本体中也含有多元的文化特性,将这些特性综合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有利于解决乡村旅游在产品开发、品牌打造、项目推介等方面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乡村旅游是促进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型媒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耕文明正在逐渐消逝,发展乡村旅游,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并赋予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让国人以旅游为媒介,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对那块地、那座山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熏陶,进而通过宣传辐射,提高该地域农耕文化的知名度,实现市场化运营。“农虽旧业,其命惟新”,设立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节日,发展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真正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注重农村的新时代先进文化,凝结起中华文明的澎湃力量。以旅游业的现代理念去挖掘应用农耕文化的传统内涵,实现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和乡村旅游的时代价值融合汇聚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中。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利用技术完善智慧开发的新机制,坚持传承与开发的并行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传承和开发的工具,借鉴其它乡村地区旅游开发和农耕文化传承的经验,深度开发体现农耕文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利用AR、VR、5G网络等技术对传统的文化因子进行现代的时尚包装。在坚持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细节区分,对该地区农耕文化中的旅游资源给游客进行整体的展示,优化展示平台,突出科技感、体验感较强的展示效果。对农耕文化的旅游项目进行市场细分,确保每个细分项目的市场都能体现农耕文明的内核。注重农耕文化的延续性,利用智慧技术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应用,鼓励利用科技对物质形态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修复。对适合开发的乡村旅游区中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农耕文化资源的普查,坚持首先保护,其次展示,最后开发的有序性,尊重农耕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的规律。对于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建立保护档案和数据库,鼓励研究和交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
(二)以游客为中心,充分利用该地域农耕文化优势打造独特性和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经典
乡村旅游要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将游客休闲、养生、寻根等旅游目标贯穿于农耕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农耕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参与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本地域农耕文化资源的优势,凝练出独特的且体验性较强的农耕文化旅游经典项目。政府和社会应格外关切和大力宣传那些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和已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农耕文化之乡”,本地域要通过向游客提供参与式的农耕艺术、观光式的农耕工具、体验式的农耕民俗等各色农耕文化开发项目,来增强有地域特色且持久深沉的文化体验感。坚持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为基础,以原生态为指向提升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品位和运作能力,通过恢复乡村旅游设施原来的模样,恢复农耕生活原来的场景来增强其原真度,真正打造原场景、原模样、原生态即“三原”的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品牌。
(三)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促生“强者恒强”的发展效应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资源融合。将该地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公共资源与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融合,这是构建共生结构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功能融合。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虽赋予了资源一些新价值,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功能变化,功能融合实际是实现本地域居民与游客共享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的共存空间;第三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在于提升和发展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其不仅可以延伸原有的产业边界及领域,还可以扩大产业对周边的带动价值,更能为两种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广阔的范本。如表演与演出旅游、采摘与观光旅游、会展旅游与商业旅游都能为我们提供经验借鉴。第四区域融合。该融合可以增强产业融合的空间,又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最优。我们可以打造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园区、景区和地区三者的空间共建,获得收益的最大化。
(四)农耕文化应涵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乡村旅游增添时代因素
新时代的农耕文化应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城市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我国民族文化的根脉在于广大的乡村,而乡村文化的精髓在于农耕文化,从长远来看,确保中华文化的独立价值和被世界尊重认同,必须咬传承保护好乡村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复兴、农耕文化的传承开发除了要从自身寻找发展的动力之外,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吸收时代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优秀因子,进行涵化吸纳,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上的经验,在农耕文化体现出的精神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去寻求农耕文明的新生,而乡村旅游正是我们现如今寻求到的一个新路径。以乡村社会原有的农耕文化为根,吸收新背景下其它的文化内涵,为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转化增添新的时代素材。
四、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伦理精神、道德规范,既为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介质,又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因子。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形成二者和美与共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助力添彩。
参考文献:
[1]李臣玲,薛涛.拓展与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的青海话语[J].青藏高原论坛,2020(04):1-8.
[2]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44-52.
[3]王维佳.产业融合理念下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12):50-51.
[4]张毅.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33-134.
[5]吴学群.农旅融合视角下农耕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1(03):99-100.
摘 要:习近平总書记多次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农耕文化的资源优势,实现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空间和主体上存在着耦合,在现实问题、内生需求和实际价值上具有内在的逻辑驱动,因此探寻出了利用技术完善智慧开发的新机制、打造独特性和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经典、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涵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
乡村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它既是具有自然、社会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又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人类活动空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载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也必须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文旅融合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解决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发展的视点出发,探究农耕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以期加深对乡村振兴等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是基于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性质和联系,将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机结合,进而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使之协同演化成一种作用更加突出,效果更加良好的乡村振兴优越模式。基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效应,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空间、主体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机理。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耦合
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形态来分类,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传统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构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物质类资源,而村规乡约、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宗族宗教等构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非物质资源。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又分为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和不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从空间形态表明了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匮乏和充足。在农业文明时代,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半耕半读,耕读传家,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耕读文化,这种耕读文化是农耕文化的一种精髓,由此也能得出我国农耕文化的源起和历史,这也能够表明有几千年演变史的农耕文化需要的是传承和保护,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农耕文化彰显的是农业文明,其作为乡村旅游开发非物质资源的重要代表,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有着重叠性,如果一个区域既是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且又拥有优质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又以实现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地区发展的对象和目标,那么该区域就达成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耦合。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主体耦合
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既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又是实现农耕文化创新发展工作的有力实施者,还是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划者、监督者和统制者。站在乡村居民的角度来看,乡村居民是该地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行为主体,需要由其来营造传承保护的氛围,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受益主体,实现自身生活的改善、地区经济的发展、乡村完全的振兴。因此,国家和乡村居民实际上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主体。在现实层面,由于游客的加入使得乡村旅游区又多了一个新的主体,他们的主体身份也比较复杂,既有不同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重合性。乡村旅游区的游客既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又是农耕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不同的多样性使得乡村旅游区的游客在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有不同性质的散射,而高度的重合性又使得这些游客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产生具有共性的主体合力,形成更加强大的内在耦合机制。
总之,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的耦合互动关系可以理解为: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在目标上高度契合,在效果上高度重叠,尤其是在大的战略背景下,其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乡村振兴,在效果上是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地区开发旅游给予当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效益,在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优质的产业体系、提高居民收入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乡村地区提升软实力的硬基础。但开发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乡村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问题。保护农耕文化更多的是唤醒乡村居民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打造“软”环境。两者的简单相加绝不仅仅是等于二,而会收到预料之外的效益。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自然就是依托乡村社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等要素,开展的一种休闲娱乐的文化活动。乡土性是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最大卖点。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联结着国人历久弥深的乡村情节和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这样的情节和情怀归根到底在于对乡土的深深依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发展的融合机制,促进两者各因子的逻辑驱动,正是从“乡土”出发,以旅游强化国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始终保持那份深深眷恋的乡土感。
(一)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随后,国务院和文旅部更是针对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题。国家对文旅融合的大力推动,有助于让国人更好的领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更强大的国家认同。文旅融合实质为文化引入更大的消费市场,为旅游注入磅礴的文化力量。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探讨:首先,针对乡村文化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其中的乡土特色,真正开发出具有浓厚乡土风味的乡村旅游;其次,乡村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一要素都渲染上农耕文化的色彩,从而构建富有农耕文化色彩的乡村旅游品牌;最后,有农耕文化元素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何从单纯静态的旅游观光走向富含动态的可参与、可体验、可操作的灵活的旅游项目。 (二)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生需求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乡村旅游研究侧重的角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最早是關于利益主体的研究,包括政府、市场、村民等,这些多利益主体共同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从只关注于农业生产到多产业多功能视角的转变,并且愈关注于品牌建设。近年来,乡村旅游和文化的结合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意义和路径越来越突出。因此,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耕文化因素结合的机制需要重构:一方面,人们的审美水平在不断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不再仅满足于“实物类”的农耕文化,更多的在于深挖农耕文化中的生态美学和民间信仰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差异化和特色化不足,农耕文化的开发要有地域性和针对性,要将本地独特的人文风情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差异化包装,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总之,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用农耕文化的因素对乡村旅游进行再塑造。
(三)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实际价值
农耕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通过对农耕文化中的地域特色、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等开发,完全能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拓宽至生态层面,更能满足游客“乡土情怀”的心理需求。农耕文化虽作为多元的乡村文化的一个代表,但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本体中也含有多元的文化特性,将这些特性综合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有利于解决乡村旅游在产品开发、品牌打造、项目推介等方面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乡村旅游是促进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型媒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耕文明正在逐渐消逝,发展乡村旅游,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并赋予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让国人以旅游为媒介,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对那块地、那座山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熏陶,进而通过宣传辐射,提高该地域农耕文化的知名度,实现市场化运营。“农虽旧业,其命惟新”,设立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节日,发展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真正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注重农村的新时代先进文化,凝结起中华文明的澎湃力量。以旅游业的现代理念去挖掘应用农耕文化的传统内涵,实现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和乡村旅游的时代价值融合汇聚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中。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利用技术完善智慧开发的新机制,坚持传承与开发的并行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传承和开发的工具,借鉴其它乡村地区旅游开发和农耕文化传承的经验,深度开发体现农耕文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利用AR、VR、5G网络等技术对传统的文化因子进行现代的时尚包装。在坚持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细节区分,对该地区农耕文化中的旅游资源给游客进行整体的展示,优化展示平台,突出科技感、体验感较强的展示效果。对农耕文化的旅游项目进行市场细分,确保每个细分项目的市场都能体现农耕文明的内核。注重农耕文化的延续性,利用智慧技术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应用,鼓励利用科技对物质形态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修复。对适合开发的乡村旅游区中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农耕文化资源的普查,坚持首先保护,其次展示,最后开发的有序性,尊重农耕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的规律。对于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建立保护档案和数据库,鼓励研究和交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
(二)以游客为中心,充分利用该地域农耕文化优势打造独特性和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经典
乡村旅游要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将游客休闲、养生、寻根等旅游目标贯穿于农耕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农耕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参与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本地域农耕文化资源的优势,凝练出独特的且体验性较强的农耕文化旅游经典项目。政府和社会应格外关切和大力宣传那些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和已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农耕文化之乡”,本地域要通过向游客提供参与式的农耕艺术、观光式的农耕工具、体验式的农耕民俗等各色农耕文化开发项目,来增强有地域特色且持久深沉的文化体验感。坚持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为基础,以原生态为指向提升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品位和运作能力,通过恢复乡村旅游设施原来的模样,恢复农耕生活原来的场景来增强其原真度,真正打造原场景、原模样、原生态即“三原”的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品牌。
(三)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促生“强者恒强”的发展效应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构建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资源融合。将该地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公共资源与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融合,这是构建共生结构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功能融合。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虽赋予了资源一些新价值,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功能变化,功能融合实际是实现本地域居民与游客共享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的共存空间;第三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在于提升和发展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其不仅可以延伸原有的产业边界及领域,还可以扩大产业对周边的带动价值,更能为两种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广阔的范本。如表演与演出旅游、采摘与观光旅游、会展旅游与商业旅游都能为我们提供经验借鉴。第四区域融合。该融合可以增强产业融合的空间,又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最优。我们可以打造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园区、景区和地区三者的空间共建,获得收益的最大化。
(四)农耕文化应涵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乡村旅游增添时代因素
新时代的农耕文化应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城市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我国民族文化的根脉在于广大的乡村,而乡村文化的精髓在于农耕文化,从长远来看,确保中华文化的独立价值和被世界尊重认同,必须咬传承保护好乡村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复兴、农耕文化的传承开发除了要从自身寻找发展的动力之外,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吸收时代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优秀因子,进行涵化吸纳,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上的经验,在农耕文化体现出的精神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去寻求农耕文明的新生,而乡村旅游正是我们现如今寻求到的一个新路径。以乡村社会原有的农耕文化为根,吸收新背景下其它的文化内涵,为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转化增添新的时代素材。
四、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伦理精神、道德规范,既为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介质,又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因子。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形成二者和美与共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助力添彩。
参考文献:
[1]李臣玲,薛涛.拓展与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的青海话语[J].青藏高原论坛,2020(04):1-8.
[2]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44-52.
[3]王维佳.产业融合理念下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12):50-51.
[4]张毅.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33-134.
[5]吴学群.农旅融合视角下农耕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1(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