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喜欢“搞破坏”的秘密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最近迷上了“搞破坏”,他常趁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从工具箱里拿出螺丝刀,对玩具进行一番“拆卸研究”。
  上周末,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和客人聊了一会儿,等把客人送走后,就发现一只旧玩具钢琴已经被儿子大卸八块,螺丝和小零件散落一地。我有些生气地问道:“你在干什么?又在搞破坏是不是?”儿子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谁说我在搞破坏,我明明在搞研究,我想知道为什么玩具钢琴被按一下会发出声音。”我继续问他:“那你现在研究出结果了吗?”只见儿子摇着小脑袋说:“没有呀!我还在研究呢!”没过几天,一只旧手机,又被儿子拆开了,零件丢了一地。我责问全神贯注的儿子,他还是回答我,自己在搞研究。
  看到儿子兴致勃勃地搞研究,我实在找不出理由来阻止他。我担心家里正在使用的家电,有一天也会成为儿子研究的对象,便提醒说:“你可以搞研究,但只能拆你的旧玩具和旧手机,家里的其他家电不许拆掉!”小家伙点了点头,向我保证不会拆掉家里正在使用的家电。

  其实被儿子拆掉的旧玩具和旧手机值不了多少钱,再说对儿童来讲,兴趣是能力的信号。儿子才五岁就这么喜欢研究旧物件,说不定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长大后可以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反正家里的旧玩具和旧手机有一大堆,索性就让他自由去拆吧。可是儿子拆卸的速度真是快,不到半天时间,大大小小的零件丢得到处都是,一天要打扫好几次,我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想要阻止儿子,但又担心埋没了他这方面的天赋。
  过了几天,我想出一个好办法,郑重地对儿子说: “爸爸对你有一个新要求,如果你能办到的话,你随时都可以像之前一样搞研究。这个要求对你来说一点也不难,就是你必须将拆卸开的东西,再重新组装起来,这对你的搞研究是大有帮助的。”
  儿子听了我的建议,感觉很有趣,马上现场试验。先将一个旧玩具用螺丝刀拆开,然后尝试着重新组装起来。可是他花了十几分钟时间,都没有成功,最后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委屈地丟下螺丝刀不干了。我见状在一边鼓励他:“在你拆这些玩具的时候,你应该细心观察结构和连接,这样重新组装时就会容易些。现在爸爸和你一起来重新组装这个被拆卸开的玩具吧。”
  儿子点了点头,走了过来拿起螺丝刀,重新开始。我以前在电子厂打工时做过维修员,一般玩具的组装难不倒我。在我的指导下,一只被拆卸开的玩具被重新组装了起来。这时儿子觉得很有成就感,一张小脸笑容灿烂。有了这次成功组装玩具的经验,儿子的耐心和信心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碰到一时装不上的玩具,总会自己先琢磨一番,实在装不上了才会向我求助。
  杨胡平 儿童文学家,甘肃省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摘要:篮球教学趣味化发展不仅是解决传统教学问题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创新篮球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篮球活动的娱乐性、健身性和趣味性,将篮球运动与学习者的身心特点、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篮球教学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并通过趣味篮球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想象力、创造力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来说,体育活动的部分基本就是由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两种活动所共同组成出来的,这都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在一定特殊的天气情况或者体育理论课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开展室内的体育课教学。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室内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在小学体育课中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体育;室内课
摘要:羽毛球项目是大众健身和国际竞技体育的首要选项,是各个学校应普及的项目。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为遵守我国体教合一的教学背景,学校也开展少儿羽毛球队,培养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羽毛球项目之所以在学校中发展与其项目特征和体育教学内容匹配,是符合当代青少年的体育兴趣要求和身体素质发展需要的。目前,我国各中小学都对此项目的发展非常重视,因此在少儿羽毛球队的管理中就将其分为三种管
妈妈海莉是一名护士,她与自己可爱的女儿普雷斯利一起生活。并不富裕的海莉努力工作,维持着家中的开销,并尽量满足女儿的心愿。有一天女儿告诉海莉想要一个网红文具袋,这个文具袋虽然不贵,但也不便宜,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了女儿想要的,作为惊喜送给女儿。谁料女儿满脸不悦地说:“这个文具袋一点儿都不好,我们班同学都人手一个了,我不想要!”海莉非常生气,她经常教导女儿要懂得感恩,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结果没想到女
王女士最近有些苦恼:在家里,孩子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吵着去爷爷奶奶家,并坚称“不要你这个妈妈了”。眼看着平时总爱跟着自己的“小尾巴”远离自己,王女士不知如何是好。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