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性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是其重要因素,然而,大量科研成果和实践表明,人与人之间先天因素差异并不很大,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相差甚远的根本原因。
  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更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全面提高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教育使受教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学会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使人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使人全面发展。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即是指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从而为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发展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作为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的,因为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是不能够进一步欣赏和学习音乐的。人感知美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感受音乐音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寻音乐作品中的美。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训练,通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和发展,能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的美。这种感受能力包括对音高、速度、音响等的感觉,对节奏、音色、和谐等的知觉以及对音乐情趣的辨别能力。
  音乐审美主体的感知能力又能直接影响音乐审美的效果。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增强对作品的听觉感受更细致,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更真切和深入,使之更善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总的来说,音乐感知能力越好的学生,获得的审美体验就越深。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作为实施贯彻这一理念的具体操作者,我们在课堂上以以听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反复听赏音乐,在多次倾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更透过它们去领略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可培养人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能培养人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中,运用一种无意识或直接领悟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性能力。对于创造性能力而言,想象力是否丰富很重要,所以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音乐是想象的艺术,它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与这些富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产生出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反映。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创造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音乐审美教育对人心灵深处的美感的促进,对心境和气氛的感觉能力以及联想力、想象力的促进,则可以松弛人的心灵,消除人们工作中的过度紧张与疲劳,从而为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
  再次,音乐的情感性使音乐审美教育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入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促使人身心和谐、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消除身心疲劳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它不仅是让人们记住一些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且也在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领悟美的过程中,将人的智慧、理智感、道德情感与美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它还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一种完善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审美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好的音乐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能培养人形成避恶扬善的良好道德品质,而且是一种政治手段,可以扭转社会遗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毋庸讳言,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加强音乐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介绍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对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能力 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取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
期刊
摘 要:默读是使用最广、实用性最强的一种个体阅读方式,教师应按照课堂的进程采取不同的默读手段和策略,引领学生运用多种默读形式来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默读 作用    前段时间,学校进行了一次赛教。笔者听了几节语文课,感到语文课堂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琅琅的读书声、热烈的讨论声、极具个性的表演与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等代替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
期刊
摘 要:《关·周角·关雎序》中说:“情动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而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中国古人就曾视舞蹈为宣泄情感、解放心灵的极佳方式——越是内敛的孩子越需要舞蹈的体验,不需要舞蹈的水平有多高,我们只要让孩子的手脚随节奏进行律动,释放情绪感受,让笑声响彻校园,那么学习将不再枯燥,同学将不再陌生,告别封闭狭隘,告别胆小自卑,阳光灿烂将属于我们的孩子。舞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课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因而音乐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都处于愉快的境地,实现“愉快教学”的目的。作为音乐老师,应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样,音乐课堂便会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媒介与工具。而语文,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值得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 思考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
期刊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广度影响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同时也给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在利用网络开展思品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重组”网络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思品教学重在感悟,重在对教育目标的内化。教育和生活息息相关,教育来源于生活,因生活的存在,教育素材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而在网络世界里,学生
期刊
摘 要:只有想象思维广阔了才有创造的气氛,才能发掘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其发挥个性的自由,只有创造想象丰富了,才能创作出独特性、独立性、新颖性的作品。  关键词: 想象力 美术 兴趣 思想情操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把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诚然, 艺术创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有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教学实践中的学生作文现状,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是如下尝试的:从激励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说想说的话,说有真情实感的话,从而树立习作信心;结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得丰富的作文来源,结合语文教学和语文阅读让学生丰富作文来源,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它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它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