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以来,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不够清晰,甚至走进了一些误区。就此,本文结合课程游戏化改革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为促进课程游戏化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儿童;课程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是治理“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手段。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为了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的学习场域,为他们接受体验式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但是有的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具有不同的认识,并走入了误区,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利于幼儿和谐、健康成长。为此,本文对于课程游戏化改革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
一、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有的教师对相关教育理念以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所有的教学都变成游戏;在游戏化改革中进行活动材料投放时,我们提倡使用低结构的材料,有的教师就一股脑地把所有的低结构材料提供给孩子们;等等。这些做法都说明教师是对课程游戏化内涵不够理解,对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游戏材料的应用走入了误区。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指导与培训,让他们真正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与目的,并针对他们在课程游戏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让他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如我们可以到课程游戏化改革比较成功的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到幼儿园给教师讲座,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实践与探索,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教师在参观兄弟幼儿园后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改革并不是让所有的教学都变成游戏,其目的是延长孩子们游戏的时间,释放孩子们的天性,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方面,也要根据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投放,实现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一股脑地、没有目的地投放,等等。
二、增强师幼互动,发挥幼儿学习主体性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只重视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幼儿的“学”,因此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幼儿也只是进行被动性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游戏化改革要求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增强了师幼互动,并构建了新型的师幼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如在“我爱我的家”的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我们创设了“过家家”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亲身体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感受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为了增强师幼互动,教师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如让孩子们回家把家人间相互关爱的场景拍成照片,带到幼儿园并粘贴在主题墙上。这样孩子们就成了环境创设的主人,而教师变成了孩子们游戏与学习的组织者与帮促者。在孩子们玩娃娃家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因为经验缺乏,常常不知道玩哪些游戏。此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孩子们先交流生活经验,如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做什么事情?如果家里来了小客人,我们应该怎么招待他们?妈妈是怎样为家长准备饭菜的?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怎么演,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游戏角色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在和孩子们共同游戏时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文明家庭评比,以激发孩子们认真玩游戏的热情,提高游戏的质量。
三、明确改革方向,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为了延长孩子们的游戏时间,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同时有的教师因为走进了“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孩子们随便游戏”的误区,因此使课程的实施变得“碎片化”而不具一定的系统性。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与加强游戏化课程的体系建设,为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改革工作指明方向。
如在“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为此我们制订了让幼儿庆祝祖国母亲节日的游戏方案,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初步萌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我们首先设计了游戏活动,培养孩子们爱身边的人,如父母、保教人員,然后再扩展到爱周围不认识的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同时我们以传统的节日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与传统文化节日,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游戏课程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让游戏取代已有的教学活动,而是为了保障幼儿最基本的游戏时间,并将游戏精神与理念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中,从而通过课程游戏化改革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体现教育的整体性,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亲身体验。
参考文献:
[1]陈鑫,安燕.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2):231-232.
[2]陈冰毅.结合幼儿思维 开展幼儿活动——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J].名师在线,2018(35):45-46
关键词:儿童;课程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是治理“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手段。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为了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的学习场域,为他们接受体验式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但是有的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具有不同的认识,并走入了误区,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利于幼儿和谐、健康成长。为此,本文对于课程游戏化改革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
一、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有的教师对相关教育理念以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所有的教学都变成游戏;在游戏化改革中进行活动材料投放时,我们提倡使用低结构的材料,有的教师就一股脑地把所有的低结构材料提供给孩子们;等等。这些做法都说明教师是对课程游戏化内涵不够理解,对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游戏材料的应用走入了误区。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指导与培训,让他们真正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与目的,并针对他们在课程游戏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让他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如我们可以到课程游戏化改革比较成功的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到幼儿园给教师讲座,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实践与探索,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教师在参观兄弟幼儿园后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改革并不是让所有的教学都变成游戏,其目的是延长孩子们游戏的时间,释放孩子们的天性,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方面,也要根据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投放,实现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一股脑地、没有目的地投放,等等。
二、增强师幼互动,发挥幼儿学习主体性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只重视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幼儿的“学”,因此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幼儿也只是进行被动性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游戏化改革要求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增强了师幼互动,并构建了新型的师幼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如在“我爱我的家”的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我们创设了“过家家”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亲身体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感受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为了增强师幼互动,教师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如让孩子们回家把家人间相互关爱的场景拍成照片,带到幼儿园并粘贴在主题墙上。这样孩子们就成了环境创设的主人,而教师变成了孩子们游戏与学习的组织者与帮促者。在孩子们玩娃娃家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因为经验缺乏,常常不知道玩哪些游戏。此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孩子们先交流生活经验,如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做什么事情?如果家里来了小客人,我们应该怎么招待他们?妈妈是怎样为家长准备饭菜的?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怎么演,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游戏角色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在和孩子们共同游戏时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文明家庭评比,以激发孩子们认真玩游戏的热情,提高游戏的质量。
三、明确改革方向,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为了延长孩子们的游戏时间,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同时有的教师因为走进了“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孩子们随便游戏”的误区,因此使课程的实施变得“碎片化”而不具一定的系统性。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与加强游戏化课程的体系建设,为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改革工作指明方向。
如在“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为此我们制订了让幼儿庆祝祖国母亲节日的游戏方案,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初步萌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我们首先设计了游戏活动,培养孩子们爱身边的人,如父母、保教人員,然后再扩展到爱周围不认识的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同时我们以传统的节日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与传统文化节日,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游戏课程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让游戏取代已有的教学活动,而是为了保障幼儿最基本的游戏时间,并将游戏精神与理念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中,从而通过课程游戏化改革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体现教育的整体性,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亲身体验。
参考文献:
[1]陈鑫,安燕.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2):231-232.
[2]陈冰毅.结合幼儿思维 开展幼儿活动——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J].名师在线,2018(3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