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既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本文谈谈该课程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习领域;工作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要增大,职业教育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具有不足之处,所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我校教学改革以2006年聘请我国著名的行动引导教学法研究专家张治忠教授到校培训讲学为起点,2007年聘请著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博士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讲学,并于该年同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为我校课程改革进行三年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开发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本文谈谈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从“咬文嚼字”到“偷梁换柱”
教学要改革,理念要先行。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与学习是一体化的。广大教师多年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经验,运用起来感到既省心又省力。对于工学结合这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思想和方法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吃得透的,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的专家讲座和学习就能够准确的理解,更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理解领会后再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其实课程改革也是不能从概念出发,也要打破“先学后做”的习惯,要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即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修正,这本身也恰恰是一次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我校为例,在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学者指导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中,表面上感觉更多地是对我校教师开发成果的“咬文嚼字”,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如何对实践专家进行访谈、各岗位工作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编写、学材的编写等等,比如学习领域的命名方式:工作对象+动作+补充或扩展(必要时),其表明了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及其所包含的完整工作过程。再比如对于体现职业教育能力目标的学习目标的表述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行为”、“条件”和“标准”。其中的“行为”部分是必需的,即学习目标表述中至少要有一个能够测量的行为动词,过去教学模式下常用“掌握”、“学会”、“了解”等模糊的方式均是不准确的。看似“咬文嚼字”,实际是蕴涵着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思想与方法,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教师通过如此反复地斟酌推敲,潜移默化中即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偷梁换柱”般的转变。
二、从学科课程到学习领域课程
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中,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学科性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科性体系大多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专业课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课讲授,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习领域课程把学习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生不再像学科课程那样按照知识系统来认识社会、技术与个人的关系,而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实现学习的迁移性。以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大多以软件名称命名,如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geMaker、Flash、Premiere、AutoCAD、3ds maxs等等,教材内容重复陈旧,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多是软件内容的罗列,大而全的知识点的覆盖和内容的罗列。过去上课从来都是按课本讲,顶多对实例、内容有所增删,让学生学习后感到无所适从。我校经过几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建立起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主要的学习领域有:《办公文档处理》、《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处理》、《影视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标志与VI设计》、《包装设计》、《网页美工与网络广告设计》等。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平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成化,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通过实际项目实现情境导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项目任务进入学习。在情境的作用下,生动直观地、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适应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从课堂讲授到行动导向
要想保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成功实施,应当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职业学习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传统的实习教学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准备、示范、模仿、练习)的学习过程与人类认识学习的规律极为相近,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学习内容。但是,由于学生没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而必须模仿教师的“正确做法”,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单科知识和单项技能,而且更加注重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练习的教学方法显得力不从心,行动导向的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以我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通过由师生共同确定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真实广告项目来引导教学过程,综合运用行动导向的“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和评价反馈),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应付职业工作的变化。
四、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普通教育传授的是学科知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工作过程知识,是隐性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集成,是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直接相关、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知识。因此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非常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认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任务中,将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用等方法巧妙地渗透到任务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要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要尽量降低各任务之间知识点的重复度,并且任务与任务之间还要有关联性,所有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总量要等于该课程的知识总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应该从简单过度到复杂,学生的能力也由此得到慢慢提升。
以上是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思考,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习领域;工作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要增大,职业教育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具有不足之处,所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我校教学改革以2006年聘请我国著名的行动引导教学法研究专家张治忠教授到校培训讲学为起点,2007年聘请著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博士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讲学,并于该年同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为我校课程改革进行三年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开发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本文谈谈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从“咬文嚼字”到“偷梁换柱”
教学要改革,理念要先行。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与学习是一体化的。广大教师多年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经验,运用起来感到既省心又省力。对于工学结合这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思想和方法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吃得透的,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的专家讲座和学习就能够准确的理解,更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理解领会后再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其实课程改革也是不能从概念出发,也要打破“先学后做”的习惯,要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即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修正,这本身也恰恰是一次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我校为例,在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学者指导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中,表面上感觉更多地是对我校教师开发成果的“咬文嚼字”,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如何对实践专家进行访谈、各岗位工作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编写、学材的编写等等,比如学习领域的命名方式:工作对象+动作+补充或扩展(必要时),其表明了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及其所包含的完整工作过程。再比如对于体现职业教育能力目标的学习目标的表述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行为”、“条件”和“标准”。其中的“行为”部分是必需的,即学习目标表述中至少要有一个能够测量的行为动词,过去教学模式下常用“掌握”、“学会”、“了解”等模糊的方式均是不准确的。看似“咬文嚼字”,实际是蕴涵着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思想与方法,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教师通过如此反复地斟酌推敲,潜移默化中即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偷梁换柱”般的转变。
二、从学科课程到学习领域课程
在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中,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学科性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科性体系大多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专业课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课讲授,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习领域课程把学习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生不再像学科课程那样按照知识系统来认识社会、技术与个人的关系,而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实现学习的迁移性。以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大多以软件名称命名,如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geMaker、Flash、Premiere、AutoCAD、3ds maxs等等,教材内容重复陈旧,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多是软件内容的罗列,大而全的知识点的覆盖和内容的罗列。过去上课从来都是按课本讲,顶多对实例、内容有所增删,让学生学习后感到无所适从。我校经过几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建立起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主要的学习领域有:《办公文档处理》、《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处理》、《影视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标志与VI设计》、《包装设计》、《网页美工与网络广告设计》等。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平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成化,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通过实际项目实现情境导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项目任务进入学习。在情境的作用下,生动直观地、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适应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从课堂讲授到行动导向
要想保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成功实施,应当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职业学习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传统的实习教学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准备、示范、模仿、练习)的学习过程与人类认识学习的规律极为相近,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学习内容。但是,由于学生没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而必须模仿教师的“正确做法”,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单科知识和单项技能,而且更加注重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练习的教学方法显得力不从心,行动导向的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以我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通过由师生共同确定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真实广告项目来引导教学过程,综合运用行动导向的“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和评价反馈),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应付职业工作的变化。
四、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普通教育传授的是学科知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工作过程知识,是隐性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集成,是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直接相关、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知识。因此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非常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认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任务中,将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用等方法巧妙地渗透到任务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要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要尽量降低各任务之间知识点的重复度,并且任务与任务之间还要有关联性,所有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总量要等于该课程的知识总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应该从简单过度到复杂,学生的能力也由此得到慢慢提升。
以上是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思考,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