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
采访/唐晔 周芳诚 编辑/周芳诚 刘彦杰
“我身体好,一天只吃两餐,很少生病,连感冒都没有。这个得益于在贵州农村矿区的十六年,爬山涉水,下矿井,跑农田,吃着蒸玉米粉给当地人治病,练出来的身子骨。”
“每救活一个病人,我身上就多一分免疫力,我的血管里,全是抗病疫苗。”
“我做过全科医生,知道一分钟内,作为院长,我该做些什么。”
上海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劳模,党代表,上海人的群体偶像。每天五点起床,直到午夜一点睡下,中间不是在病房,就是在开会、做管理的事,像一只陀螺,一旦转起来,不到粉身碎骨,停不下来。连120都知道,病人送进华东,就能找到他,知道他始终都在医院,全年不归,全年无休。许多人的记忆中,俞卓伟一直在组织抢救危重病人,出现在危机最前线。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俞卓伟的病人里颇多名人,徐玉兰,傅全香,秦怡,他说,“都是上海国宝级老人。”;“我和医生、护士一起管着,谁都放心。”
他浑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上海一宝。
一片赤诚
《问健康画报》:请说说您从医至今印象难忘事。
俞卓伟:我1962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1968年毕业。当时党的政策是“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于是我被分配到了贵州一个煤矿当医生。当时刚毕业,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了。贵州地处边陲,条件差,不过我从中学就一直住宿,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
《问健康画报》:从小生活在大上海,告别了父母,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应该很留恋吧?!
俞卓伟:我从小受的是正统教育。小学一年级就评为模范生,从小就崇拜英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留恋,去贵州,是响应党的号召。不过,到了那边才知道,那里“天无三日晴”——指太阳很珍贵;“地无三里平”——指到处坑坑洼洼,出门就是山:“人无三两银”,指当时人很贫穷。那里的工作的确很艰难,但既然学了医,就要为病人尽最大的努力,救死扶伤,即使缺医少药,也要发挥自己微薄的力量。
《问健康画报》:那时候,觉得自己能施展得开吗?
俞卓伟:正因为缺医少药,所以老百姓特别需要医生。特别是听说我是上海名牌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上海来的医生只有我一个,对我充满期盼。虽然我是内科医生,但是当地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地说,“大城市来的医生,什么病都可以找他看——妇产科也能看、小儿科也能看……”于是,许多山村里的老乡,翻山越岭,抬着病人找到我。
有时候出诊,需要翻山越岭,甚至是攀爬陡峭的山崖。我现在的身体素质好与那个时候的磨练分不开。乡民非常质朴,因为尽力尽心,不管医术如何,都很信任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治好,他们也理解。那个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主要是玉米和辣椒。一个礼拜赶一次集,买几个鸡蛋,就算改善伙食。过年过节杀猪,才能吃到猪肉。
那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常穿着长统胶鞋,背着药箱,到矿井下面去给矿工治病,不怕危险,也不怕发生爆炸、塌方,越是接近工人,和他们的情感越融洽,有一种人生的价值感。
《问健康画报》:那十多年,您收获了什么?
俞卓伟:收获了极大的人生感悟。我有这样一种情感,每个病人,不管身份高低、家庭贫富,都是一样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每天默默无闻,种一点稻、小麦、玉米,采点煤,换取微薄收入,谁都不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没有这段阅历,只是从校门到医院,就不会有这份感情;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挥洒的汗水,是做不到关爱每一个人的。自己体会了以后,就会受用一辈子,走的地方越多,收获越大。后来我当了县卫生局局长,综管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这种感悟对我当管理者很有帮助。
以后,我回到了上海,1987年后调到了瑞金医院,当医疗副院长十多年。在瑞金医院工作时期,我经常在深夜骑一辆旧自行车在各个病区之间巡视。有一次,因过度劳累,在骑行中居然睡着了,人也从车上摔了下来。这辆自行车已经被收入上海博物馆珍藏。
我觉得,自己是从医生走过来的,不管当什么官,总是要为病人解除病痛,这是首要的任务。不过,做了管理者不光要自己干,还要组织协调最佳的团队,协同作战。2005年我调到华东医院当院长,几乎365天都在医院。要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特殊,是和生命打交道的。越是节假日,越是晚上,你稍微懈怠一点,一条生命可能就没有了。我在医院,就能够及时到现场,及时调度组织。
生命守护神
《问健康画报》:说说您记忆深刻的哪次抢救。
俞卓伟:去年8月,上海著名的93岁的越剧泰斗徐玉兰老师突然病危——半夜一点半,忽然呼吸衰竭,氧饱和度只有40%。我马上赶到组织抢救,奋战了二十天,呼吸监护室的团队非常尽力,终于抢救回来了,现在恢复得非常好,风采依旧。
还有一次抢救。2013年7月,一个52岁的公交车驾驶员刘银宝,早上8点钟,在当班的时候一下子觉得人不行了,此时正在市中心交通拥挤处,他在关键时刻把车刹住,把车门打开,然后大小便失禁昏倒在了方向盘上。送来后,我马上到急诊,发觉脑干大面积出血,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们把他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病人全身多个脏器都衰竭了,各种身体的指标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但是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整整昏迷了六十天,经重症监护室医师、护士全力抢救,病人奇迹般地醒来了,后来还评为上海精神文明十大好事之一,司机被称做“最美司机”,现在还住在华东医院,在逐步康复中。
《问健康画报》:华东医院收治过很多名人。
俞卓伟:巴金、秦怡、草婴——的确非常多,巴金在这里住了七年,一直到102岁。到最后弥留之际,我抢救了他四天四夜,一分钟都没睡。他的家人说,父亲的一生也是为别人活着,你们已经尽力了。
我们有1300多张床位,但七成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并不是坊间所传的“单一的干部医院”。我觉得,有限的医疗资源要为更多的人群造福。 《问健康画报》:据说您大年夜也从没回去过,而且还救过好多人。
俞卓伟:是的,这个春节和大家一起救过一位百岁老人,还有几位危重病人。我几十年没有回家吃过年夜饭,年夜饭时我就给爱人和女儿打个电话,他们都理解,习惯了。
“特异功能”
《问健康画报》:您这么累,图什么呢?
俞卓伟:这是我的责任。医疗这个行业是不分时间的,因为病人生病不分时间。作为医生,就要在关键时刻救人。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我一直讲,救活一个人,等于救活一个家庭。做医生就是图这个,要不学了干嘛?穿上白大褂就是一身的责任,的确有些人扛不住做其他事情了,但是多数人还是坚持着的。
虽然累,但我身体一直很好。我经常戏说,我接触的病人多,各个科的病人我都参与抢救,每抢救一个,身体里就多一种“抗体”,而我的血就是疫苗。曾经有一个禽流感病人,给他治疗的医生、护士全部发烧了,但是我通宵陪着他,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说我有“特异功能”。
盛名之下
《问健康画报》:您是上海市民的偶像,在盛名之下,您是否也有烦恼呢?
俞卓伟:应该正确地对待名誉。有名誉,是别人对你的认可,也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信任感。名誉不是包袱,我觉得这可以让我与病人相处更加融洽。但是,你要对得起这种名誉,如果不能尽最大努力治好病人,那就是徒有其名,时间一长,就会丧失掉这个光环。很多病人都很听我的话。他们会说,你让我开刀我就开刀,都听你的。
《问健康画报》:遇到付不起钱的病人怎么办?
俞卓伟:我们的原则是先救人,再谈钱。
《问健康画报》:作为医生,您最痛恨什么呢?
俞卓伟:最痛恨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疏忽,令病人失去抢救的机会。如果是主观原因,比如不负责任引起的失误,那是更不能容忍的。
《问健康画报》:什么时候最放松?
俞卓伟:看病就是放松,每天都排满了。
《问健康画报》:您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
俞卓伟:总想把医院的医疗、教学等再提升一步,员工的待遇能得到提高,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我来华东以后,引进了十多位学科带头人,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老年医学,现在是国家的重点学科。这里有上海唯一的老年医学研究所和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又成立了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
我们这里,100岁以上的老人有10多位,90岁以上有278位。八十岁的病人会被开玩笑说“你还这么年轻呀”。当然,还有更多的举措都在实施当中,时不我待啊!
采访/唐晔 周芳诚 编辑/周芳诚 刘彦杰
“我身体好,一天只吃两餐,很少生病,连感冒都没有。这个得益于在贵州农村矿区的十六年,爬山涉水,下矿井,跑农田,吃着蒸玉米粉给当地人治病,练出来的身子骨。”
“每救活一个病人,我身上就多一分免疫力,我的血管里,全是抗病疫苗。”
“我做过全科医生,知道一分钟内,作为院长,我该做些什么。”
上海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劳模,党代表,上海人的群体偶像。每天五点起床,直到午夜一点睡下,中间不是在病房,就是在开会、做管理的事,像一只陀螺,一旦转起来,不到粉身碎骨,停不下来。连120都知道,病人送进华东,就能找到他,知道他始终都在医院,全年不归,全年无休。许多人的记忆中,俞卓伟一直在组织抢救危重病人,出现在危机最前线。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俞卓伟的病人里颇多名人,徐玉兰,傅全香,秦怡,他说,“都是上海国宝级老人。”;“我和医生、护士一起管着,谁都放心。”
他浑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上海一宝。
一片赤诚
《问健康画报》:请说说您从医至今印象难忘事。
俞卓伟:我1962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1968年毕业。当时党的政策是“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于是我被分配到了贵州一个煤矿当医生。当时刚毕业,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了。贵州地处边陲,条件差,不过我从中学就一直住宿,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
《问健康画报》:从小生活在大上海,告别了父母,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应该很留恋吧?!
俞卓伟:我从小受的是正统教育。小学一年级就评为模范生,从小就崇拜英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留恋,去贵州,是响应党的号召。不过,到了那边才知道,那里“天无三日晴”——指太阳很珍贵;“地无三里平”——指到处坑坑洼洼,出门就是山:“人无三两银”,指当时人很贫穷。那里的工作的确很艰难,但既然学了医,就要为病人尽最大的努力,救死扶伤,即使缺医少药,也要发挥自己微薄的力量。
《问健康画报》:那时候,觉得自己能施展得开吗?
俞卓伟:正因为缺医少药,所以老百姓特别需要医生。特别是听说我是上海名牌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上海来的医生只有我一个,对我充满期盼。虽然我是内科医生,但是当地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地说,“大城市来的医生,什么病都可以找他看——妇产科也能看、小儿科也能看……”于是,许多山村里的老乡,翻山越岭,抬着病人找到我。
有时候出诊,需要翻山越岭,甚至是攀爬陡峭的山崖。我现在的身体素质好与那个时候的磨练分不开。乡民非常质朴,因为尽力尽心,不管医术如何,都很信任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治好,他们也理解。那个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主要是玉米和辣椒。一个礼拜赶一次集,买几个鸡蛋,就算改善伙食。过年过节杀猪,才能吃到猪肉。
那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常穿着长统胶鞋,背着药箱,到矿井下面去给矿工治病,不怕危险,也不怕发生爆炸、塌方,越是接近工人,和他们的情感越融洽,有一种人生的价值感。
《问健康画报》:那十多年,您收获了什么?
俞卓伟:收获了极大的人生感悟。我有这样一种情感,每个病人,不管身份高低、家庭贫富,都是一样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每天默默无闻,种一点稻、小麦、玉米,采点煤,换取微薄收入,谁都不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没有这段阅历,只是从校门到医院,就不会有这份感情;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挥洒的汗水,是做不到关爱每一个人的。自己体会了以后,就会受用一辈子,走的地方越多,收获越大。后来我当了县卫生局局长,综管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这种感悟对我当管理者很有帮助。
以后,我回到了上海,1987年后调到了瑞金医院,当医疗副院长十多年。在瑞金医院工作时期,我经常在深夜骑一辆旧自行车在各个病区之间巡视。有一次,因过度劳累,在骑行中居然睡着了,人也从车上摔了下来。这辆自行车已经被收入上海博物馆珍藏。
我觉得,自己是从医生走过来的,不管当什么官,总是要为病人解除病痛,这是首要的任务。不过,做了管理者不光要自己干,还要组织协调最佳的团队,协同作战。2005年我调到华东医院当院长,几乎365天都在医院。要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特殊,是和生命打交道的。越是节假日,越是晚上,你稍微懈怠一点,一条生命可能就没有了。我在医院,就能够及时到现场,及时调度组织。
生命守护神
《问健康画报》:说说您记忆深刻的哪次抢救。
俞卓伟:去年8月,上海著名的93岁的越剧泰斗徐玉兰老师突然病危——半夜一点半,忽然呼吸衰竭,氧饱和度只有40%。我马上赶到组织抢救,奋战了二十天,呼吸监护室的团队非常尽力,终于抢救回来了,现在恢复得非常好,风采依旧。
还有一次抢救。2013年7月,一个52岁的公交车驾驶员刘银宝,早上8点钟,在当班的时候一下子觉得人不行了,此时正在市中心交通拥挤处,他在关键时刻把车刹住,把车门打开,然后大小便失禁昏倒在了方向盘上。送来后,我马上到急诊,发觉脑干大面积出血,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们把他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病人全身多个脏器都衰竭了,各种身体的指标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但是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整整昏迷了六十天,经重症监护室医师、护士全力抢救,病人奇迹般地醒来了,后来还评为上海精神文明十大好事之一,司机被称做“最美司机”,现在还住在华东医院,在逐步康复中。
《问健康画报》:华东医院收治过很多名人。
俞卓伟:巴金、秦怡、草婴——的确非常多,巴金在这里住了七年,一直到102岁。到最后弥留之际,我抢救了他四天四夜,一分钟都没睡。他的家人说,父亲的一生也是为别人活着,你们已经尽力了。
我们有1300多张床位,但七成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并不是坊间所传的“单一的干部医院”。我觉得,有限的医疗资源要为更多的人群造福。 《问健康画报》:据说您大年夜也从没回去过,而且还救过好多人。
俞卓伟:是的,这个春节和大家一起救过一位百岁老人,还有几位危重病人。我几十年没有回家吃过年夜饭,年夜饭时我就给爱人和女儿打个电话,他们都理解,习惯了。
“特异功能”
《问健康画报》:您这么累,图什么呢?
俞卓伟:这是我的责任。医疗这个行业是不分时间的,因为病人生病不分时间。作为医生,就要在关键时刻救人。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我一直讲,救活一个人,等于救活一个家庭。做医生就是图这个,要不学了干嘛?穿上白大褂就是一身的责任,的确有些人扛不住做其他事情了,但是多数人还是坚持着的。
虽然累,但我身体一直很好。我经常戏说,我接触的病人多,各个科的病人我都参与抢救,每抢救一个,身体里就多一种“抗体”,而我的血就是疫苗。曾经有一个禽流感病人,给他治疗的医生、护士全部发烧了,但是我通宵陪着他,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说我有“特异功能”。
盛名之下
《问健康画报》:您是上海市民的偶像,在盛名之下,您是否也有烦恼呢?
俞卓伟:应该正确地对待名誉。有名誉,是别人对你的认可,也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信任感。名誉不是包袱,我觉得这可以让我与病人相处更加融洽。但是,你要对得起这种名誉,如果不能尽最大努力治好病人,那就是徒有其名,时间一长,就会丧失掉这个光环。很多病人都很听我的话。他们会说,你让我开刀我就开刀,都听你的。
《问健康画报》:遇到付不起钱的病人怎么办?
俞卓伟:我们的原则是先救人,再谈钱。
《问健康画报》:作为医生,您最痛恨什么呢?
俞卓伟:最痛恨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疏忽,令病人失去抢救的机会。如果是主观原因,比如不负责任引起的失误,那是更不能容忍的。
《问健康画报》:什么时候最放松?
俞卓伟:看病就是放松,每天都排满了。
《问健康画报》:您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
俞卓伟:总想把医院的医疗、教学等再提升一步,员工的待遇能得到提高,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我来华东以后,引进了十多位学科带头人,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老年医学,现在是国家的重点学科。这里有上海唯一的老年医学研究所和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又成立了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
我们这里,100岁以上的老人有10多位,90岁以上有278位。八十岁的病人会被开玩笑说“你还这么年轻呀”。当然,还有更多的举措都在实施当中,时不我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