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加快,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也被广泛运用于学科教学当中。而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来说,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不好学”“学不会”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存在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并富有逻辑思维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计算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教学基础、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教学大多以“讲学练”为主,以硬性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授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转化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阻碍学生的基础发展。因此,本文从生活化、问题化、个体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引入生活化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将生活中的事物或案例导入课堂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知识向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能动联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化案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像展示给学生。如交通标志、警示牌、窗户、五角星等,让学生对不同图形之间联系产生联想。学生在看到多种多样的图片后,都目不转睛的展开思考,想象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老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可以对折。”“回答正确,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此类图形吗?”“老师,乒乓球桌、黑板、圆盘子。”通过对生活实物的引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質量。
二、设置问题化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
课堂提问环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巩固课堂学习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将问题进行延伸与拓展,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设置提问环节,把控学生的思考方向,在检验学生基础掌握的同时,拓展问题的范围和深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小数的除法运算,为了检验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情况,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
1.计算题
12.5□5=()28.8□24=()96.6□42=()55.8□31=()
2.比大小
82.5□15()71.4□13
96.2□22()87.3□13
3.应用题
3.1小明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特价牙刷15.9元3支、馒头2.4元4个、苹果3.3元3个,请问,牙刷、馒头、苹果这三个商品的单个数量价格是多少元?
3.2小红周末去新华书店购买图书,3本甲类图书合计38.7元、5本乙类图书合计75.5元、4本丙类图书合计36.4元,请问甲类、乙类、丙类这三种图书的单本价格是多少?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运算理解,还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注重个体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牢靠、认知能力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的效果。此外,这种现象的后续发展,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抵触等心理情绪,不利于学生未来成长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把握学生的成长基础和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对教学策略做出及时调整,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差异的情况,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同时,打牢学生个体的数学基础。此外,在兼顾学生基础得到同时,我还设置合作探究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
1.判断
1.1在15□3=5的公式中,3是因数、5是倍数。()
1.2数字3的倍数有3、9、13、15。()
1.3数字18的因数只有2、9。()
2.解答题
吴老师带领一批小朋友去动物园游玩,将自己手中的28个棒棒糖平均分给小朋友,请问,小朋友的数量可能是多少?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不仅使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得到巩固,还能保证学生整体水平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加课堂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对问题的探究思维,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海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7(1).
[2]王晓云.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9).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并富有逻辑思维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计算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教学基础、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教学大多以“讲学练”为主,以硬性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授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转化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阻碍学生的基础发展。因此,本文从生活化、问题化、个体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引入生活化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将生活中的事物或案例导入课堂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知识向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能动联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化案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像展示给学生。如交通标志、警示牌、窗户、五角星等,让学生对不同图形之间联系产生联想。学生在看到多种多样的图片后,都目不转睛的展开思考,想象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老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可以对折。”“回答正确,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此类图形吗?”“老师,乒乓球桌、黑板、圆盘子。”通过对生活实物的引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質量。
二、设置问题化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
课堂提问环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巩固课堂学习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将问题进行延伸与拓展,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设置提问环节,把控学生的思考方向,在检验学生基础掌握的同时,拓展问题的范围和深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小数的除法运算,为了检验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情况,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
1.计算题
12.5□5=()28.8□24=()96.6□42=()55.8□31=()
2.比大小
82.5□15()71.4□13
96.2□22()87.3□13
3.应用题
3.1小明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特价牙刷15.9元3支、馒头2.4元4个、苹果3.3元3个,请问,牙刷、馒头、苹果这三个商品的单个数量价格是多少元?
3.2小红周末去新华书店购买图书,3本甲类图书合计38.7元、5本乙类图书合计75.5元、4本丙类图书合计36.4元,请问甲类、乙类、丙类这三种图书的单本价格是多少?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运算理解,还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注重个体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牢靠、认知能力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的效果。此外,这种现象的后续发展,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抵触等心理情绪,不利于学生未来成长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把握学生的成长基础和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对教学策略做出及时调整,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差异的情况,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同时,打牢学生个体的数学基础。此外,在兼顾学生基础得到同时,我还设置合作探究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
1.判断
1.1在15□3=5的公式中,3是因数、5是倍数。()
1.2数字3的倍数有3、9、13、15。()
1.3数字18的因数只有2、9。()
2.解答题
吴老师带领一批小朋友去动物园游玩,将自己手中的28个棒棒糖平均分给小朋友,请问,小朋友的数量可能是多少?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不仅使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得到巩固,还能保证学生整体水平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加课堂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对问题的探究思维,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海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7(1).
[2]王晓云.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