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雅忱,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现就职于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从事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高级农艺师,“12316”新农村热线蔬菜专家。
决心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自购装置深入田间地头
1979年,刘雅忱老师到吉林省蔬菜研究所做产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作。1993年进入蔬菜研究所植保研究室工作,搞植物病虫害研究,但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不接触农民,不能够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而让刘老师下决心要做好蔬菜病害防治这一行还得从1995年的7月说起,当时刘雅忱老师在吉林省蔬菜研究所的植保研究室工作,有一天来了两位兴隆山种黄瓜的农民,他们拿了一株黄瓜秧来看病,黄瓜植株叶片边缘腐烂、瓜也呈水浸状腐烂。当时的刘老师对蔬菜病害一点不懂,不知道是什么病,无法给出防治方法,临走时两位农民说了一句话严重地刺伤了刘老师,“我们来到了最权威的地方都不知道是什么病,看来是没治了,回家等死拔秧吧,我们所付出的辛苦白费了,农民种地没效益,还能靠什么吃饭!”看着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和无助的背影,刘老师从那时起便痛下决心,一定要把蔬菜病害这一难题攻克,为广大农民在增收致富道路上做点贡献。从那一天开始,刘老师购买了大量有关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自配了相机,购置了一架显微镜。这时的他已全身心的沉浸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从那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同探索实践,千万农民朋友的菜园子便成了刘老师的最大的实验室。在那丰硕的田地里,总能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微笑。
努力工作硕果累累,为农民解决无数难题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刘雅忱老师获得番茄、黄瓜、甜瓜抗病育种及栽培模式研究科研成果7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独立出版字数达58万字、照片1千多幅的科技图书13本。而将科研成果推广至广大农民朋友之中,是刘雅忱老师努力的方向。怎样帮助广大农民提高栽培技术、病害防治水平,增强广大农民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是他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发挥技术专长,走出去,深入到田间地头,因为只有实际操作才能使广大农民快速掌握蔬菜栽培、病害防治技术,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在农家菜园的指导是一对一的,而开展培训、下乡宣传、与媒体合作等工作可以扩大农民受益的范围。十多年来,刘雅忱老师已累计培训技术农民达10余万人次,在吉林省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业余工作了八年、长春市电视台《希望田野》栏目业余工作了六年,两个电视栏目累计播出达100余期,就这样刘雅忱老师逐渐被我省广大农民朋友所熟识,其中一些生活贫困的农民朋友也因此获得了刘老师的帮助。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董家屯农民安立忠在2005年种了5亩西瓜,由于阴雨天较多,病害严重,使用了许多药剂,防治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他通过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找到了刘老师。当刘老师得知到该农户家庭很困难,有十几万元的欠债时,就想帮他一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上的资助不如技术上的帮助。安立忠有种西瓜的经验,只是在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上不过关,于是刘雅忱老师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育苗和病害发生时都亲自去现场指导,平时几乎每天都电话联系,指导他如何种植、防治病虫害。几年来安立忠靠种西瓜不但还清了欠款,还在2009年告别了冬天似冰窖、夏天漏雨的2间泥草房,住进了3间明亮的大瓦房。几年来为有困难的农民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到底有多少,连刘老师也记不清。
进入“12316”新农村热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2006年“12316”新农村热线初创,刘雅忱老师加入这个专家队伍。此后的四年里,他被聘为“12316”新农村专家热线专家。从此,他的服务范围更大,更广,内容更丰富,当然受益的农民也就更多了。
农安县柴岗乡红旗村有多年种植毛葱的历史,近几年毛葱得了一种怪病,毛葱生长到中期时葱叶变黄弯曲、植株萎缩干枯停止生长,施用过许多药剂都不管用,请过许多专家,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给广大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当地有位农民通过“12316”新农村热线找到刘老师,刘老师二话没说,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带着显微镜来到现场。经过田间实际观察及切片检验,发现是线虫为害造成的,刘老师及时为农户制定了栽培模式及治疗方案,从而使多年的虫害得到了抑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3户试验田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达11万元。由于判断病虫害准确,防治方法得当,翌年刘老师种植毛葱的栽培模式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同并被大面积推广。在2008年毛葱市场价格普遍低迷在0.3~0.4元1市斤的情况下,而农安县柴岗乡红旗村农户种植的毛葱最高可卖到1.2元1市斤,挽回损失达百万元,刘雅忱老师也因此受到当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爱戴,被当地农民誉为农家菜园的“守护者”。
绿园区合心镇民丰村农民王民2008年开始种大棚甜瓜,由于没有掌握种植技术,当年1亩地大棚甜瓜赔了8千多元。2009年初,当地农民通过看“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找到了刘雅忱老师,非常渴望刘老师能帮帮他们,于是刘老师从2009年的3月开始在绿园区合心镇民丰村举办大棚甜瓜种植技术的集中培训,从怎样育好苗到田间管理,刘老师深入浅出地给农民进行讲解,同时在每个种植季节都到现场指导,从种子催芽、苗期管理、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到整枝打岔每一步都做到现场操作,使每个人都基本掌握了大棚甜瓜的基本种植技术,当年该村种植大棚甜瓜的农户都获得了很高的效益。王民的1亩大棚甜瓜卖了5.6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周边农户的种瓜积极性,许多农户纷纷建棚种甜瓜,民丰村由原来的4~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40~50个大棚,是原来的10多倍。2010年王民由1个棚增加3个棚,王民也被评为“农民致富带头人”。
在“12316”新农村热线这个平台上,刘雅忱老师无私地工作着,他的成绩为广大农民所认同,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2007年5月,刘老师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吉林省榆树市举办的“走进黑土地,建设新农村”大型文艺晚会,被誉为“问不倒专家”。2009年在省农委举办的吉林省“我最喜爱的12316农业专家”评比活动中,刘雅忱老师获得优秀贡献奖。
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基层,积极投身棚膜经济大发展的热潮
2009年,吉林省吹响了发展棚膜经济的号角。棚膜蔬菜的快速发展,给广大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盲目引种、重茬连作、不深翻土地、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特别是许多新建棚的农户栽培管理水平低,对病害防治更是毫无经验。刘老师更加忙碌了,不断奔走于各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009年吉林省的冬天异常寒冷,春节前小年的那天,应桦甸镇邀请刘老师去给农民做培训。那天正下着大雪,路很滑,刘老师本不想去了,听到电话里农民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去一趟。在去桦甸镇的路上,车翻到路边的沟里,刘老师和司机费了好大的劲也没能把车拉出来,后来请人把车拉了出来,吓得司机说什么也不开了。可农民的电话打来问:“刘老师到哪了?我们200多人期盼着你来哪,我们的山鸡都炖好了,在我家热炕头上等你喝酒哪!”听到农民期盼的声音,刘老师说服了司机,继续前行。本来应10点到,可是在12:30才到,刘老师没顾上休息马上讲课,到3点多培训才结束。下课了,农民围着刘老师,要问的问题太多了,农民就说:“刘老师,雪天路滑,天黑了,要不你今天就别走了!”刘老师说:“谢谢大家,我很想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但是不行呀,公主岭桑树台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我要赶去他们那里。”于是刘老师连夜赶回去,到家已是半夜11点了。
因为经常下乡,路上出现问题的情况太多了。记得2008年5月刘老师到公主岭玻璃城子为农民现场解决完问题,回来时下大雨,车陷进了农村的土路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和司机在车里苦苦等了3个多小时,雨停后刘老师给当地农民打电话,农民开来了拖拉机,来了20多人,硬是将车抬了出来。看着他们朴素的笑脸,听到他们淳朴的语言,刘老师的心暖暖的,当时他就在想,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农民朋友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还有一次,2010年的3月,刘老师到农安柴岗红旗村讲课,从长春到农安的路全是冰雪,返回时车在王义屯附近的路上急刹车,车连续转了三个圈,滑出50多米,幸亏当时前后没有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直到现在刘老师想起来都害怕。几年来这样危险的事情刘雅忱老师经历很多,但是并没有动摇他帮助农民朋友的决心,他依然在做一个农家菜园坚定的“守护者”。
“12316”新农村热线平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之间沟通的问题,刘老师的电话不但是“12316”新农村热线,同时也是许多农民的直通咨询电话。刘老师的电话每周开通六天,刘老师接农民朋友的电话不分时间地点,有时是早晨4、5点钟,有时是在刘老师开车或吃饭的时候,为此刘老师也有烦恼。但是想到农民对他的信任与期盼、对知识的渴望,刘老师的烦恼也就随之消失了。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期盼,做农家菜园的“守护者”,在刘雅忱老师看来,这是一种幸福。
决心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自购装置深入田间地头
1979年,刘雅忱老师到吉林省蔬菜研究所做产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作。1993年进入蔬菜研究所植保研究室工作,搞植物病虫害研究,但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不接触农民,不能够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而让刘老师下决心要做好蔬菜病害防治这一行还得从1995年的7月说起,当时刘雅忱老师在吉林省蔬菜研究所的植保研究室工作,有一天来了两位兴隆山种黄瓜的农民,他们拿了一株黄瓜秧来看病,黄瓜植株叶片边缘腐烂、瓜也呈水浸状腐烂。当时的刘老师对蔬菜病害一点不懂,不知道是什么病,无法给出防治方法,临走时两位农民说了一句话严重地刺伤了刘老师,“我们来到了最权威的地方都不知道是什么病,看来是没治了,回家等死拔秧吧,我们所付出的辛苦白费了,农民种地没效益,还能靠什么吃饭!”看着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和无助的背影,刘老师从那时起便痛下决心,一定要把蔬菜病害这一难题攻克,为广大农民在增收致富道路上做点贡献。从那一天开始,刘老师购买了大量有关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自配了相机,购置了一架显微镜。这时的他已全身心的沉浸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从那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同探索实践,千万农民朋友的菜园子便成了刘老师的最大的实验室。在那丰硕的田地里,总能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微笑。
努力工作硕果累累,为农民解决无数难题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刘雅忱老师获得番茄、黄瓜、甜瓜抗病育种及栽培模式研究科研成果7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独立出版字数达58万字、照片1千多幅的科技图书13本。而将科研成果推广至广大农民朋友之中,是刘雅忱老师努力的方向。怎样帮助广大农民提高栽培技术、病害防治水平,增强广大农民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是他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发挥技术专长,走出去,深入到田间地头,因为只有实际操作才能使广大农民快速掌握蔬菜栽培、病害防治技术,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在农家菜园的指导是一对一的,而开展培训、下乡宣传、与媒体合作等工作可以扩大农民受益的范围。十多年来,刘雅忱老师已累计培训技术农民达10余万人次,在吉林省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业余工作了八年、长春市电视台《希望田野》栏目业余工作了六年,两个电视栏目累计播出达100余期,就这样刘雅忱老师逐渐被我省广大农民朋友所熟识,其中一些生活贫困的农民朋友也因此获得了刘老师的帮助。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董家屯农民安立忠在2005年种了5亩西瓜,由于阴雨天较多,病害严重,使用了许多药剂,防治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他通过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找到了刘老师。当刘老师得知到该农户家庭很困难,有十几万元的欠债时,就想帮他一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上的资助不如技术上的帮助。安立忠有种西瓜的经验,只是在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上不过关,于是刘雅忱老师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育苗和病害发生时都亲自去现场指导,平时几乎每天都电话联系,指导他如何种植、防治病虫害。几年来安立忠靠种西瓜不但还清了欠款,还在2009年告别了冬天似冰窖、夏天漏雨的2间泥草房,住进了3间明亮的大瓦房。几年来为有困难的农民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到底有多少,连刘老师也记不清。
进入“12316”新农村热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2006年“12316”新农村热线初创,刘雅忱老师加入这个专家队伍。此后的四年里,他被聘为“12316”新农村专家热线专家。从此,他的服务范围更大,更广,内容更丰富,当然受益的农民也就更多了。
农安县柴岗乡红旗村有多年种植毛葱的历史,近几年毛葱得了一种怪病,毛葱生长到中期时葱叶变黄弯曲、植株萎缩干枯停止生长,施用过许多药剂都不管用,请过许多专家,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给广大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当地有位农民通过“12316”新农村热线找到刘老师,刘老师二话没说,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带着显微镜来到现场。经过田间实际观察及切片检验,发现是线虫为害造成的,刘老师及时为农户制定了栽培模式及治疗方案,从而使多年的虫害得到了抑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3户试验田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达11万元。由于判断病虫害准确,防治方法得当,翌年刘老师种植毛葱的栽培模式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同并被大面积推广。在2008年毛葱市场价格普遍低迷在0.3~0.4元1市斤的情况下,而农安县柴岗乡红旗村农户种植的毛葱最高可卖到1.2元1市斤,挽回损失达百万元,刘雅忱老师也因此受到当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爱戴,被当地农民誉为农家菜园的“守护者”。
绿园区合心镇民丰村农民王民2008年开始种大棚甜瓜,由于没有掌握种植技术,当年1亩地大棚甜瓜赔了8千多元。2009年初,当地农民通过看“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找到了刘雅忱老师,非常渴望刘老师能帮帮他们,于是刘老师从2009年的3月开始在绿园区合心镇民丰村举办大棚甜瓜种植技术的集中培训,从怎样育好苗到田间管理,刘老师深入浅出地给农民进行讲解,同时在每个种植季节都到现场指导,从种子催芽、苗期管理、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到整枝打岔每一步都做到现场操作,使每个人都基本掌握了大棚甜瓜的基本种植技术,当年该村种植大棚甜瓜的农户都获得了很高的效益。王民的1亩大棚甜瓜卖了5.6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周边农户的种瓜积极性,许多农户纷纷建棚种甜瓜,民丰村由原来的4~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40~50个大棚,是原来的10多倍。2010年王民由1个棚增加3个棚,王民也被评为“农民致富带头人”。
在“12316”新农村热线这个平台上,刘雅忱老师无私地工作着,他的成绩为广大农民所认同,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2007年5月,刘老师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吉林省榆树市举办的“走进黑土地,建设新农村”大型文艺晚会,被誉为“问不倒专家”。2009年在省农委举办的吉林省“我最喜爱的12316农业专家”评比活动中,刘雅忱老师获得优秀贡献奖。
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基层,积极投身棚膜经济大发展的热潮
2009年,吉林省吹响了发展棚膜经济的号角。棚膜蔬菜的快速发展,给广大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盲目引种、重茬连作、不深翻土地、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特别是许多新建棚的农户栽培管理水平低,对病害防治更是毫无经验。刘老师更加忙碌了,不断奔走于各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009年吉林省的冬天异常寒冷,春节前小年的那天,应桦甸镇邀请刘老师去给农民做培训。那天正下着大雪,路很滑,刘老师本不想去了,听到电话里农民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去一趟。在去桦甸镇的路上,车翻到路边的沟里,刘老师和司机费了好大的劲也没能把车拉出来,后来请人把车拉了出来,吓得司机说什么也不开了。可农民的电话打来问:“刘老师到哪了?我们200多人期盼着你来哪,我们的山鸡都炖好了,在我家热炕头上等你喝酒哪!”听到农民期盼的声音,刘老师说服了司机,继续前行。本来应10点到,可是在12:30才到,刘老师没顾上休息马上讲课,到3点多培训才结束。下课了,农民围着刘老师,要问的问题太多了,农民就说:“刘老师,雪天路滑,天黑了,要不你今天就别走了!”刘老师说:“谢谢大家,我很想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但是不行呀,公主岭桑树台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我要赶去他们那里。”于是刘老师连夜赶回去,到家已是半夜11点了。
因为经常下乡,路上出现问题的情况太多了。记得2008年5月刘老师到公主岭玻璃城子为农民现场解决完问题,回来时下大雨,车陷进了农村的土路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和司机在车里苦苦等了3个多小时,雨停后刘老师给当地农民打电话,农民开来了拖拉机,来了20多人,硬是将车抬了出来。看着他们朴素的笑脸,听到他们淳朴的语言,刘老师的心暖暖的,当时他就在想,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农民朋友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还有一次,2010年的3月,刘老师到农安柴岗红旗村讲课,从长春到农安的路全是冰雪,返回时车在王义屯附近的路上急刹车,车连续转了三个圈,滑出50多米,幸亏当时前后没有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直到现在刘老师想起来都害怕。几年来这样危险的事情刘雅忱老师经历很多,但是并没有动摇他帮助农民朋友的决心,他依然在做一个农家菜园坚定的“守护者”。
“12316”新农村热线平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之间沟通的问题,刘老师的电话不但是“12316”新农村热线,同时也是许多农民的直通咨询电话。刘老师的电话每周开通六天,刘老师接农民朋友的电话不分时间地点,有时是早晨4、5点钟,有时是在刘老师开车或吃饭的时候,为此刘老师也有烦恼。但是想到农民对他的信任与期盼、对知识的渴望,刘老师的烦恼也就随之消失了。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期盼,做农家菜园的“守护者”,在刘雅忱老师看来,这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