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平凡中的感动 消除“审美疲劳”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初春的下午。午后暖洋洋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让人觉得有些困意。王俊坐在办公室里,呆呆地看着门前那株怒放的玉兰树,心里却没有多少欣喜与激动。十二年了,再美的东西也觉得习以为常了。
  邻座的丁爱平正托着腮帮,不知在想什么。
  王俊想起十年前他们一起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情景。那时谈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忘记了,只有两人那踌躇满志的神情还依稀记得。十年之后,面对工作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
  于是,办公室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开始了。
  王:还记得我们十年前的那次长谈吗?
  丁:当然记得。那时候咱们意气风发,都很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王:那时,教育在我们眼里太美了。
  丁:十年了,我们变了很多。前天开会,你听到瞿主任说的“当了十年的教师不如当了一年的教师”那句话了吗?
  王:听到了,当时还有几个教师嘀咕,难道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不值一提了吗?
  丁:我想瞿主任肯定没有否定经验价值的意思。后来我一直琢磨这句话,想想还真有些道理。比如说: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我们已经远远不如十年前了。
  王:是啊,十年了,很多人对教育工作的美感已经淡忘了,或出现了“审美疲劳”。
  丁:我们在工作中似乎忽略了许多的感动。说实话,我现在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而不是事业。我知道,我所追求的目标层次正在逐步降低。
  (丁的神情黯淡下来。在生活中,丁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可是她骨子里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想飞的冲动和欲望。这样的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应占很大的比例。)
  王:作为女性,你们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在工作中自然没有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丁:不,我觉得我的问题是自我价值的退化,是教育激情的丧失。我一直这样自责。但几周前,学校开全校家长会时,有一件事让我非常感动。在那次会上,一(4)班的许多家长都反映教体育与健康的老师特别好,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丁除了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外,还教一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简称体健课。)其实,我知道体健课应该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可是你看,学校操场到处都是水泥地,我敢放他们出去吗?(教育中的可悲不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是明明知道怎么做却不能去做。)
  那我只有在教室里讲健康知识了。你说对一年级的孩子有多少健康知识可讲呢,只有靠讲故事来打发时间。我真感到惭愧,上级设置的课程就这样被我随意篡改了。可就是讲故事,我也讲不动啊。一天要上那么多课,哪有力气讲啊。只有让孩子们自己讲。(丁说这番话的时候,一脸的愧疚,似乎自己是一个罪犯。)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些卡通人物和花花草草,然后让孩子们讲故事,评比谁是故事大王,结果,只要是讲故事的就都成了故事大王,名字都上了黑板。家长们后来告诉班主任周老师,说自从上了体健课之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书、听广播,都说体健老师教得好。我教了十年的书,不知听到过家长多少好话,可那都是数学方面的,而且还有很多功利性的奉承在里面。作为教副科的老师,我受到这样的赞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真诚的赞赏,我真的很感动。
  王:那是因为你无意于有这样的收获,所以才有这样的惊喜。
  丁:我的感动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说实话,原本我每次上体健课都抱着一种马马虎虎的态度。你说,那种课上得认真不认真谁来管你呀。我让孩子们自己讲故事,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吗?可是它竟产生了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兴奋的同时,又感到脸红,因为那些行为的立足点全是“为我”,而不是“为他”,看来我应该更加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王:教育中的“无意”和“有意”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是一项非常微妙的工作。它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拿语文教学来说,我们教学生学了那么多字,背了那么多诗,读了那么多补充阅读资料,这些“有意”的行为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吗?使学生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了吗?但现在你却在自由的状态下“无意”中取得了这些效果,当真让你教语文,你又未必能让他们自由地讲故事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那太奢侈了。
  丁:对!我们的语文、数学教学之所以越来越缺乏美感,是因为学生没有自由;倒是那种少有人关注的副科可以上出美感。我觉得关键是我们还要有一点精神追求,有一点“感动”的能力。
  王:其实感动就是一种教育。可惜我们现在的教育承载了太多的附加意义,在功利面前,我们早已远离了感动。
  丁:是呀,这次感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你知道吗,听到家长的评价后,我快乐了一个星期,这是其他任何外在的奖励或馈赠都难以比拟的。我后来每到一(4)班去上课,心底里就会涌出一股莫名的冲动,就会发自内心地去亲近那些孩子,我想是“感动”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
  (丁说到这里,眼神中洋溢着一种光彩。)
  丁:后来,我就有意识地去捕捉工作中一些小小的感动。有一次,我进教室开始上课,有两个孩子迟到了,头上还冒着汗。当我得知他们是因为周老师派他们去领取报纸而迟到时,我一下子非常感动。因为发报纸的地方离教室有很远的一段路,还要爬好几层楼梯,所以就算空着手也是很累的,何况他们还捧着那么厚一叠报纸。我想仅我感动还不行,还得让其他学生也体验这份感动。于是,我就让全班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名同学,说说这两名同学为什么会满头大汗,提醒他们以后在美美地看报纸时,别忘了这两名小朋友的劳动,并提议大家向他俩鼓掌致敬。
  王:你真高明,把感动当成一种教育资源了,我想孩子们一定也深受感动。
  丁:对。我看到全班小朋友的神情开始有些漠然,后来变成钦佩、羡慕。一名小朋友还在那里抱怨:我怎么就没听到周老师进教室叫人领报纸呢?
  王:他这样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落感。
  丁:就是!那两个被表扬的孩子,那堂课上得出奇的好。看书的时候,他们还时不时地偷偷看看我在黑板上写下的他们的名字,那模样可爱极了。
  王:看来人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感动也是相互的,你的欣赏让他俩体验到另一种感动。真想不到你的感动竟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丁: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学生为班级做点事是寻常不过的事情,作为一名副科教师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事情。可是当我们对这些事情熟视无睹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远离了教育。
  王:我刚才也在想,如果用量化管理的方法来打分,你这个体健老师进行的这种思想品德教育值多少分呢?如果从市场化的角度看,你的这些教育行为又能开出多少价呢?教育行为是无法用功利的标准去测评、衡量的,精神领域的东西有许多是无价的。
  丁:你说得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绝对是两码事。
  王:如果我们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物质的、功利的层面,那就永远不会有感动,永远不会获得灵魂深处的快乐,永远塑造不出灵魂丰满的人。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和灵魂的互动,而不是政治或经济的奴婢!
  丁: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灵魂的沟通,让更多的人学会感动。前天课间,我们班的范品男在追沈童时,把沈童的牙碰流血了。当我看到沈童那满嘴是血的样子时,我心疼得不得了。要是以前,我一定会把范品男狠狠地批评一顿,可是,这一次我没有那样做。我看到范品男低眉垂目、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心想,她也知道自己错了,再批评她,她心里一定会很难受。那么,怎样才能让她既接受一次教训又不受到伤害呢?我让这两名同学站在讲台上,让大家看看沈童痛苦的样子,小朋友们都露出同情的神色。只有周游站起来说:“嘿嘿,沈童的衣服还破了一个洞!” 沈童的衣服是破了一个洞,可是现在是讨论衣服破不破的时候吗?
  王:我能想象得出这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是多么天真,以他的阅历,还不知道在一个悲剧氛围里来了一个喜剧式的插科打诨是多么地不合时宜。
  丁:他的话刚一出口,其他小朋友就群起而攻之:“你这个黑良心的,沈童这个样子了你还笑人家。”吓得周游赶紧把头藏到桌子底下。我看他那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便赶紧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正题上。我说,请大家说说看,范品男把沈童弄成这样该怎么处理。大家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有的说把她轰出教室,有的说叫沈童也把她的牙齿打出血。我一看,正义感是激发出来了,可方式却叫人受不了,就赶紧引导:“你们以前有没有撞过别人呀?”“你当时心情怎样?”“那是怎么处理的呢?”最后,大家都建议范品男向沈童道歉,范品男照做了。又有人提议让范品男送东西给沈童,我就问范品男准备送什么东西,她说,要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他。
  王:她想送最心爱的玩具,而不是其他吃的、用的东西,这说明她是诚心实意地想道歉了。
  丁: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又让他俩交换了电话号码,嘱咐范品男晚上请父母给沈童家打个电话。我本以为这样就处理完了,没想到又有学生提议说:“沈童这么难受,我们应该对他说一句安慰的话。”我想,说还不如写,就让全班小朋友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王:你这个数学老师还搞起语文实践活动来了。
  丁:我当时倒没有这个目的。我只是想,写可能比说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当然,还有一个功利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沈童的家长有个交代。沈童的家长看到这么多纸条,就知道老师已经处理过了。(说到这里,丁不好意思地笑了。)
  丁:我处理完这件事就把它忘记了,哪儿知道昨天早上晨迎的时候,沈童的妈妈走到我跟前,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昨天沈童非常开心,把小朋友写给他的信读了又读,还说要把那些信好好保存着,等长大了慢慢看。范品男的爸爸妈妈还带着营养品和玩具到我家,其实,孩子就出了一点儿血,他们这么客气,弄得我们真的很难为情。沈童妈妈一再要我传达对范品男家长和全班小朋友的谢意。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教育是一项多么美好的事业,它可以把人和人拉得这么近。(看着丁洋溢着幸福的那张笑脸,王俊对她油然生出一种敬意。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爱心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与贴近不是靠纪律、不是靠管理,而是靠一种最真实、最自然的人性的释放!她所叙述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正是这些小事,组成了我们教育工作的全部。而这又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王:是啊,教育的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可能只是说一句话,有一个举动,却可能影响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丁:那你说我们的工作不是很有意义吗?跟你这么一聊,我似乎又找到了十年前对教育那种痴迷的感觉。
  王: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发现教育中的感动。
  这时,上课铃响了。王俊、丁爱平夹起书本,向教室走去,在经过玉兰树时,他们抬头看了一眼,竟然也有了一种感动。
  
  (编辑许丽艳)
其他文献
[摘要]北京昌平区对全区中小学校副主任以上干部的压力状况、压力事件、压力缓解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昌平区中小学干部总体工作压力水平适中,但存在高压力人群,校级干部、中学干部的压力水平均略高于总体水平;压力主要来自外部办学环境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绝大多数干部能够采取积极的方式缓解自身压力,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关键词]管理者;压力水平;压力源;压力缓解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
[摘要]在回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借鉴的历程时,仅仅限于“一度回看”(历数30年来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引入之经过)与“二度回看”(见出“以我为主”和“为我所用”的新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三度回看”意在强调:改变我们在借鉴国外基础教育经验方面惯常的考察路线走向,从由外向内调整为由内向外。  [关键词]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借鉴;三度回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回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借鉴的历程时,仅仅限于“一度回看”(历数30年来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引入之经过)与“二度回看”(见出“以我为主”和“为我所用”的新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三度回看”意在强调:改变我们在借鉴国外基础教育经验方面惯常的考察路线走向,从由外向内调整为由内向外。  [关键词]国外基础教育;经验借鉴;三度回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前提是保证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日本和美国在处理掉队教师时都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我们的中小学在校本管理目标上,应该面向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培训内容上,应向掉队教师倾斜;在校本管理文化上,应巧用二八定律,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本管理;掉队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4-
在许多癌症患者中,都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生癌是件不光彩的事,又或者觉得不愿意将自己的这种处境让别人知道,于是他们不愿意主动与人谈及,更不愿积极与他人交流。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康复。  “病耻感”可能会阻碍治疗  ●本刊记者: 癌症患者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别告诉别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生了病。  ○何裕民:是的,很多癌症患者,觉得生了癌症有种“病耻感”,我的患者中有一
开学初,一位老班主任悄悄地发来短信:“尊敬的校领导,因为家庭原因,所以本学期我请求不再担任班主任。望考虑为盼!”无独有偶,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主动请缨,要求担任班主任。这使我们陷入了沉思:虽然每学期学校都让教师填写任职意向表,但最终还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部分不愿意做班主任的教师不得不做班主任,而一部分想做班主任的教师却没有机会。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所获得的经济补偿却十分有限
当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状况指标开始止跌回升之时,视力不良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且程度一直在加剧。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且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  我国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很多学龄前的孩子,竟然早早加入到“近视大军”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电子产品就是罪魁祸首吗?如何早点发现孩子近视?孩子近视了怎么办?带着一系列
什么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进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类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典型症状什么样  头部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  面部症状: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目干涩等症状。  心脏病症状: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心前区疼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2006 年以来,湖北枣阳市在建立新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一统两建三到校”的“校财局管”模式,确保了我市新机制改革于2007 年初顺利实施。    一、“校财局管”模式的含义及实施范围    2007 年1 月,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枣阳市中小学经费“校财局管”实施方案》。2007年3 月,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明
有位年轻的“老教师”,尽管刚刚30岁出头,却已有十多年的教龄。有一次,他伤感地对我说:“像我这种年龄的教师已经‘没戏’唱了,转眼就过35岁,一过35岁,即转入中年教师的行列,再也无缘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教育人生就此平淡而过。”  我非常理解这位教师的心情:35岁对众多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年龄的隘口。一是因为年龄日长,心态渐趋老化;二是因为很多地方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刚出道三五年的青年教师身上,不再重视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