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哲学流派,两者在本体论上的主张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征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对本质基础主义、对理性的价值、对整体性同一性、对主体性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不尽相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要彻底消解本体论,否定“在场”和“逻各斯”,走向“出场”的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过程、强调理性功能的本体论。
关键词:本体论;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对立和融通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2-0047-04
作者简介:彭洲飞(1983-),男,河北邯郸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都是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然而,同样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但两者毕竟在时间上相差一个多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是当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前身,而后现代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形态。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所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心态都不尽相同。作为开放、发展、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对当今的工业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进行解剖和回答。而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所作的批判和指责。因而,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一步讲,在本体论视域框架下对两者进行对比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全貌,更加理性地看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地把握两者的对立和融通,从而这为我们诊断现代社会的弊端提供指导和参鉴。
一、“消解”和“出场”:后现代主义本体论特征
所谓本体,就是指世界的本源、本质问题,用希腊哲学术语讲,就是世界的“始基”问题。在传统哲学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世界是统一的,统一的世界有一个最终的本质或本源,万物皆来源于此,也复归于此。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就是探讨关于世界本源、本质的问题,探讨人们如何去直观、去返回那最初的“本”和“源”,即“在场”。而后现代主义所反对和不能容忍的,就是传统哲学所归纳的“二元论”、“本质还原主义”、“元叙事”、“基础主义”,要对这些加以批判、解构,彻底颠覆、倒转本体论。照此以来,我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反整体性、同一性,反对中心,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一大显著的特征是反对建立体系,猛烈攻击“追求基础、真理、客观性、确定性和系统性等标准的现代目标”。[1]26他们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认为应该以碎片、相对性来认知整个世界的运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他们认为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为此,德里达认为,“意义的意义是能指对所指的无限暗示和不确定的指定……,它的力量在于一种纯粹的、无限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一刻不息地赋予所指以意义……”[2]利奥塔也指出,后现代的兴起“是一场为理性、为同一性、为使多元性变为统一性而发动的战争”。[3]再者,没有了本体、本质、本源,就没有了整体性、同一性、确定性,“中心性”的“在场”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有中心的“在场”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主要和从属、本质与现象、内与外等二元论的存在,本质决定着现象、内决定着外、中心决定着非中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力图通过“外”而揭示“内”、通过“非中心”揭示“中心”,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些理应受到反对批判和解构。为此,德里达明确指出,“支配着西方哲学和文学的二元对立(主体/客体,表象/现实,言谈/写作等等)建构了一种非常有害的价值等级体系。”[1]27德里达指出,意义不可能像“在场”的形而上学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散开,而是像种子一样,将“分延”的意义随处散播;哈桑也表示,“后现代主义具有某种语义的不确定性”,所谓的不确定性是由下面这些各种不同的概念共同勾勒的一些复杂范畴: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强调非中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凌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源。
第二,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否认本体论,否认如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基础”、“原则”等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传统的哲学总是假设有一个人无法改变的本质存在,人只要去发现、去认识这一本质就可以掌握终极真理了。人不能违背或随意创造世界的本质、规律,人的认识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语言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可以在认识者的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中去认识和了解世界和事物。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称这种做法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中心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先天的“在场”,是应该解构的。而利奥塔则称之为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他指出:“原有的关于规律、本质、本源的带有本体论性质的知识即‘元知识’以及那种凭借心智训练或个人训练来获得知识的旧式教育,已经时过境迁,而且日渐衰竭。”[4]必须打破它们,代之以一种“小型叙事”。罗蒂也强调,不存在指导我们的中立的、永恒的、超历史的框架和原则,所以人们不曾也不可能达到过绝对的基础,不曾也不可能得到过绝对的真理。哈贝马斯对是否存在一个不可解释的、给定的、理论中立的事实也不感兴趣。
第三,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和主体性。理性与现代性有着不解之缘。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开创的现代性凭借着理性和现代科学不断前进发展:理性和科学的结盟,摧毁了宗教神学乃至封建社会的一切,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理性在这场推翻神和权威的过程中,不仅变成了单纯的或片面的“工具理性”、“科技理性”,而且又陷入了一场新的造神、树权威的运动之中——理性、科学成为了新的崇拜对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科学和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后现代主义把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当作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解构和摧毁。
后现代主义认为,理性和科学推翻了宗教、消解了神性,人性和主体就浮上了表层。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确立是现代性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主体和主体性的确立又意味着主体和客体“二分”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首先主体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其次,对主体的任何关注都假定了后现代主义者不能赞成的某种人道主义哲学。第三,主体自发地需要一个客体,而后现代者反对主客二分。”[5]因此,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的时候也不容忍主体和主体性的存在,把主体看作有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一般,可以抹去。
第四,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反本体论的本体论。本源、本质、中心、一般、共识、主体和客体本来就存在着,没有本源、本质、中心和共识,人们就用不着去认识、去阅读或理解或误读,用不着和他人联系、交往,也不会出现某一理论的接受者、崇拜者和解释者,然而对这些,后现代主义者都做了。德里达去认识、去阅读了,贝尔、利奥塔去论战、去交流了,大批的人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或者从世界、事物、文本中读出了利奥塔、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读出的结论。因此,后现代主义者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承认后现代主义的反本体论自称一派,是一种反本体论的本体论。后现代主义者是不会明确地做出这种承诺的,但是利奥塔的“局部决定论”、贝尔的“新宗教”以及罗蒂的折中与调和——尽管含含糊糊、羞羞答答——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唯独,哈贝马斯否认后现代性、重建新理性又无疑是做了正面的回答。第二种选择是,像德里达那样,宁愿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某类别中的一员,不愿看到也不愿意承认“反本体论的本体论”,但是,虚无主义、怀疑主义也是一种“主义”、一种“体系”。在行动上已经进入了一种自设的理论王国。
二、“以人为本”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既是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所以,它既关注西方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关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重大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简单对传统哲学的继承,而是从实践出发,在对本体论的创新解释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看作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把一切物质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来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脱离人、脱离实践去研究抽象的本质、存在和本体,而是研究实践和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一切关系、物质和本体,从而使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哲学研究对象发生了转向,也使哲学研究的问题域、视域和方法发生了改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不同于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独特品格和特性。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本体论,但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和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哲学总是把“本体”理解为抽象的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进而又把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理解为某个具体的物质或某个抽象的实体,理解为世界的“本”或“源”。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对这个作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或本源的追寻、认识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但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本体论的存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本体论的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本体”理解为一种旨在为人类的存在作出终极性说明的意向性追求,一种在实践活动中,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张力”中变动着的具体的同时又具有抽象性的目标,一种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被不断赋予具体内容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那里,“世界不是在人们将其当作‘对象’的直观中,而是在人们将其当作‘活动’中‘是其所是’的。只有在实践的生成和建构活动中,‘现→象’才能在本质与存在的统一中呈显人的本真状态。”[6]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和手段的人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但绝对不是以人为惟一的尺度,绝不是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相反,“以人为本”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也是人的自由的内涵之一和实现标志。
第二,主张本体上的实践品格,即坚持本体问题上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批判本质还原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自然对象的优先性及世界的客观性,但是它同时又强调对象和世界必须和人发生关系,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承认世界的物质本源和事物的客观本质的存在,但是它同时强调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才具体体现出来,这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对象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并不是像形而上学所认为的,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冷冰冰的纯客观的存在、静态的存在。人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以还原和溯源的方式去找到这个本质、本源。这样的本体论是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所不容纳的、所反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实践中理解物质、本质、主体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坚持实践与本体论的统一,避免和克服了传统哲学把物质、本体抽象化、形而上学化,也避免了传统哲学僵死的“主—客”二分和“二元论”的观点。再者,从人化自然历史、人的社会历史和人的历史来观察,整个社会“其开端、过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它们都是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的历史。由这些,便生成发展了规定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实践本体)”。[7]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基础之上的或实践活动中的本体论,反对脱离实践活动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第三,坚持同一性、整体性与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强调同一性、整体性,但是却抹杀了同一和整体内部的差异性,使同一和整体变成了僵死的、封闭的、毫无生机的“城堡”,如传统哲学中的“原子”、“单子”都是始基。后现代主义力图在形而上学封闭的“城堡”上凿开一个窗户,但是却彻彻底底地摧毁了这一“城堡”,使其变成了一堆碎片和瓦砾场,以碎片、差异和多样性代替了形而上学的同一和整体。例如德勒兹指出,我们主张“多样性万岁”,更要“制造多样性”。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德勒兹明确指出,存在就是差异,并提出了“纯差异”的概念,以表示“无同一性的差异”。很显然,后现代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纯差异的同一性)。
无论是僵死的整体性还是散乱的多样性,都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同一是包含了差异性的同一,整体是由多样性构成的整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蕴含着生命和活力,是同一和整体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蠕动着的生命源,是使同一和整体永远保持着与外界联系的“窗口”从而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保证。而同一性和整体既是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粘连剂,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场所,又是差异性和多样性连接而成的完整性与一致,是差异性和多样性相容共存的结果。因此,同一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多样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整体中共存的两个方面”。[7]正如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就是由无序和有序构成的,“我们的环境、气候和生态乃至我们的神经系统,都只能作为这样一种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系统来理解”,[8]30世界是由同一和差异共同构成的。
第四,强调理性、主体性及主体间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科学理性在使社会现代化和带给人们充分、精致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极度破坏和人的主体性的逐步丧失。后现代主义将这一切归罪为理性尤其是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的操控,进而主张消解主体,反对理性。应该说,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工业社会的把脉是准确的,可惜开错了不甚明智的药方。理性本身并没有错,理性也不可能被消解。理性是人所特有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把目的性和规律性、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多重统一,才是“自由自觉”的,人也表现为能动与受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从实践活动、从主体出发去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功能。主体的存在,有理性、有意识、活动着的主体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对理性利用和掌握会出现偏差,主体性也会几近丧失殆尽,但是人们仍然只能依赖主体,用理性去纠正理性的偏差,恢复人的主体性。西方学者J
关键词:本体论;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对立和融通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2-0047-04
作者简介:彭洲飞(1983-),男,河北邯郸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都是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然而,同样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但两者毕竟在时间上相差一个多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是当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前身,而后现代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形态。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所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心态都不尽相同。作为开放、发展、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对当今的工业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进行解剖和回答。而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所作的批判和指责。因而,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一步讲,在本体论视域框架下对两者进行对比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全貌,更加理性地看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地把握两者的对立和融通,从而这为我们诊断现代社会的弊端提供指导和参鉴。
一、“消解”和“出场”:后现代主义本体论特征
所谓本体,就是指世界的本源、本质问题,用希腊哲学术语讲,就是世界的“始基”问题。在传统哲学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世界是统一的,统一的世界有一个最终的本质或本源,万物皆来源于此,也复归于此。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就是探讨关于世界本源、本质的问题,探讨人们如何去直观、去返回那最初的“本”和“源”,即“在场”。而后现代主义所反对和不能容忍的,就是传统哲学所归纳的“二元论”、“本质还原主义”、“元叙事”、“基础主义”,要对这些加以批判、解构,彻底颠覆、倒转本体论。照此以来,我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反整体性、同一性,反对中心,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一大显著的特征是反对建立体系,猛烈攻击“追求基础、真理、客观性、确定性和系统性等标准的现代目标”。[1]26他们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认为应该以碎片、相对性来认知整个世界的运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他们认为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为此,德里达认为,“意义的意义是能指对所指的无限暗示和不确定的指定……,它的力量在于一种纯粹的、无限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一刻不息地赋予所指以意义……”[2]利奥塔也指出,后现代的兴起“是一场为理性、为同一性、为使多元性变为统一性而发动的战争”。[3]再者,没有了本体、本质、本源,就没有了整体性、同一性、确定性,“中心性”的“在场”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有中心的“在场”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主要和从属、本质与现象、内与外等二元论的存在,本质决定着现象、内决定着外、中心决定着非中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力图通过“外”而揭示“内”、通过“非中心”揭示“中心”,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些理应受到反对批判和解构。为此,德里达明确指出,“支配着西方哲学和文学的二元对立(主体/客体,表象/现实,言谈/写作等等)建构了一种非常有害的价值等级体系。”[1]27德里达指出,意义不可能像“在场”的形而上学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散开,而是像种子一样,将“分延”的意义随处散播;哈桑也表示,“后现代主义具有某种语义的不确定性”,所谓的不确定性是由下面这些各种不同的概念共同勾勒的一些复杂范畴: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强调非中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凌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源。
第二,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否认本体论,否认如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基础”、“原则”等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传统的哲学总是假设有一个人无法改变的本质存在,人只要去发现、去认识这一本质就可以掌握终极真理了。人不能违背或随意创造世界的本质、规律,人的认识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语言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可以在认识者的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中去认识和了解世界和事物。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称这种做法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中心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先天的“在场”,是应该解构的。而利奥塔则称之为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他指出:“原有的关于规律、本质、本源的带有本体论性质的知识即‘元知识’以及那种凭借心智训练或个人训练来获得知识的旧式教育,已经时过境迁,而且日渐衰竭。”[4]必须打破它们,代之以一种“小型叙事”。罗蒂也强调,不存在指导我们的中立的、永恒的、超历史的框架和原则,所以人们不曾也不可能达到过绝对的基础,不曾也不可能得到过绝对的真理。哈贝马斯对是否存在一个不可解释的、给定的、理论中立的事实也不感兴趣。
第三,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和主体性。理性与现代性有着不解之缘。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开创的现代性凭借着理性和现代科学不断前进发展:理性和科学的结盟,摧毁了宗教神学乃至封建社会的一切,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理性在这场推翻神和权威的过程中,不仅变成了单纯的或片面的“工具理性”、“科技理性”,而且又陷入了一场新的造神、树权威的运动之中——理性、科学成为了新的崇拜对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科学和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后现代主义把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当作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解构和摧毁。
后现代主义认为,理性和科学推翻了宗教、消解了神性,人性和主体就浮上了表层。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确立是现代性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主体和主体性的确立又意味着主体和客体“二分”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首先主体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其次,对主体的任何关注都假定了后现代主义者不能赞成的某种人道主义哲学。第三,主体自发地需要一个客体,而后现代者反对主客二分。”[5]因此,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的时候也不容忍主体和主体性的存在,把主体看作有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一般,可以抹去。
第四,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反本体论的本体论。本源、本质、中心、一般、共识、主体和客体本来就存在着,没有本源、本质、中心和共识,人们就用不着去认识、去阅读或理解或误读,用不着和他人联系、交往,也不会出现某一理论的接受者、崇拜者和解释者,然而对这些,后现代主义者都做了。德里达去认识、去阅读了,贝尔、利奥塔去论战、去交流了,大批的人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或者从世界、事物、文本中读出了利奥塔、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读出的结论。因此,后现代主义者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承认后现代主义的反本体论自称一派,是一种反本体论的本体论。后现代主义者是不会明确地做出这种承诺的,但是利奥塔的“局部决定论”、贝尔的“新宗教”以及罗蒂的折中与调和——尽管含含糊糊、羞羞答答——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唯独,哈贝马斯否认后现代性、重建新理性又无疑是做了正面的回答。第二种选择是,像德里达那样,宁愿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某类别中的一员,不愿看到也不愿意承认“反本体论的本体论”,但是,虚无主义、怀疑主义也是一种“主义”、一种“体系”。在行动上已经进入了一种自设的理论王国。
二、“以人为本”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既是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所以,它既关注西方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关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重大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简单对传统哲学的继承,而是从实践出发,在对本体论的创新解释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看作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把一切物质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来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脱离人、脱离实践去研究抽象的本质、存在和本体,而是研究实践和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一切关系、物质和本体,从而使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哲学研究对象发生了转向,也使哲学研究的问题域、视域和方法发生了改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不同于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独特品格和特性。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本体论,但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和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哲学总是把“本体”理解为抽象的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进而又把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理解为某个具体的物质或某个抽象的实体,理解为世界的“本”或“源”。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对这个作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或本源的追寻、认识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但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本体论的存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本体论的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本体”理解为一种旨在为人类的存在作出终极性说明的意向性追求,一种在实践活动中,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张力”中变动着的具体的同时又具有抽象性的目标,一种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被不断赋予具体内容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那里,“世界不是在人们将其当作‘对象’的直观中,而是在人们将其当作‘活动’中‘是其所是’的。只有在实践的生成和建构活动中,‘现→象’才能在本质与存在的统一中呈显人的本真状态。”[6]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和手段的人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但绝对不是以人为惟一的尺度,绝不是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相反,“以人为本”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也是人的自由的内涵之一和实现标志。
第二,主张本体上的实践品格,即坚持本体问题上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批判本质还原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自然对象的优先性及世界的客观性,但是它同时又强调对象和世界必须和人发生关系,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承认世界的物质本源和事物的客观本质的存在,但是它同时强调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才具体体现出来,这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对象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并不是像形而上学所认为的,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冷冰冰的纯客观的存在、静态的存在。人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以还原和溯源的方式去找到这个本质、本源。这样的本体论是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所不容纳的、所反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实践中理解物质、本质、主体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坚持实践与本体论的统一,避免和克服了传统哲学把物质、本体抽象化、形而上学化,也避免了传统哲学僵死的“主—客”二分和“二元论”的观点。再者,从人化自然历史、人的社会历史和人的历史来观察,整个社会“其开端、过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它们都是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的历史。由这些,便生成发展了规定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实践本体)”。[7]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基础之上的或实践活动中的本体论,反对脱离实践活动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第三,坚持同一性、整体性与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强调同一性、整体性,但是却抹杀了同一和整体内部的差异性,使同一和整体变成了僵死的、封闭的、毫无生机的“城堡”,如传统哲学中的“原子”、“单子”都是始基。后现代主义力图在形而上学封闭的“城堡”上凿开一个窗户,但是却彻彻底底地摧毁了这一“城堡”,使其变成了一堆碎片和瓦砾场,以碎片、差异和多样性代替了形而上学的同一和整体。例如德勒兹指出,我们主张“多样性万岁”,更要“制造多样性”。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德勒兹明确指出,存在就是差异,并提出了“纯差异”的概念,以表示“无同一性的差异”。很显然,后现代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纯差异的同一性)。
无论是僵死的整体性还是散乱的多样性,都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同一是包含了差异性的同一,整体是由多样性构成的整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蕴含着生命和活力,是同一和整体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蠕动着的生命源,是使同一和整体永远保持着与外界联系的“窗口”从而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保证。而同一性和整体既是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粘连剂,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场所,又是差异性和多样性连接而成的完整性与一致,是差异性和多样性相容共存的结果。因此,同一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多样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整体中共存的两个方面”。[7]正如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就是由无序和有序构成的,“我们的环境、气候和生态乃至我们的神经系统,都只能作为这样一种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系统来理解”,[8]30世界是由同一和差异共同构成的。
第四,强调理性、主体性及主体间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科学理性在使社会现代化和带给人们充分、精致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极度破坏和人的主体性的逐步丧失。后现代主义将这一切归罪为理性尤其是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的操控,进而主张消解主体,反对理性。应该说,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工业社会的把脉是准确的,可惜开错了不甚明智的药方。理性本身并没有错,理性也不可能被消解。理性是人所特有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把目的性和规律性、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多重统一,才是“自由自觉”的,人也表现为能动与受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从实践活动、从主体出发去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功能。主体的存在,有理性、有意识、活动着的主体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对理性利用和掌握会出现偏差,主体性也会几近丧失殆尽,但是人们仍然只能依赖主体,用理性去纠正理性的偏差,恢复人的主体性。西方学者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