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突出,其症结在职业教育内部,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难点与瓶颈。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产业是强化职业教育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
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长期严重脱节
我国职业教育始终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缺乏一定的市场意识,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存在区域型失配和数量型失配。
不知——缺需求导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计划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以在校生的学历职业教育为主,根据政府对人才数量与规格需求的预测开设相应的专业与课程。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各类市场主体活跃,劳动力市场本身对人才的数量与规格有着特定的需求,对人才供给端的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期待。然而,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关门办学”的状态,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缺乏深刻认识,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追——缺及时反应。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观念,割裂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然而,学校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格局调整、科学技术变迁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往往面向相对过时的社会需求,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情况。相对于学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具有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伴随着社会进步,新老职业不断更迭,职业培训更容易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并及时反应,促使新职业的人才存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在职业培训体系建构方面较为忽视。
不为——缺合作育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关键所在。国家层面很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但在实践层面,职业教育产教融而不透、校企合而不深等问题突出存在,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校企合作的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多停留在浅层次资源的互换,校企深入合作的效能尚未凸显;二是对于企业利益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势必会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果职业学校无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二者合作关系是松散而非紧密的。
人才培养全过程缺乏产业思维导致严重脱节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直接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产业思维,职业教育内部相关要素的设置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的深刻认识。
人才培养规格不对接。我国在定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时多重专业、轻岗位,多从专业本身入手分析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岗位本身关注较少,很少基于对产业、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提取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与凝练做得还不到位,致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受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影响大,依据学科体系的排序方式,课程结构未能在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与真实工作项目的要求进行一体化设置,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行业发展、职业变迁、岗位职责变化的回应不足。近十几年来实践界不断开展项目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或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课程逐步走向能力本位。但是,在如何处理文化课/通识课与专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岗位工作任务不断更新的难题时有些力不从心。
教学内容陈旧不更新。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联系不紧密,对职业岗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融入不够充分。同时,教学内容对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发展的跟随度低,无法及时传递前沿信息,教学内容缺乏及时性。此外,“岗课赛证”的概念意味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唯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对接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综合育人,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师资队伍素能不全面。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能并不全面,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来源途径来看,职业教育教师多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综合类高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几类学校作为职教师资培养的载体各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如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综合类高校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缺乏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学历层次一般且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二是从培养模式来看,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层出不穷,并鼓励教师赴职业院校参加培训,以提升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对企业生产实际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目前这些师资培训计划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主体单一不多元。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但是各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低积极性致使融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难以落地,目前国家层面也缺乏推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相关制度保障。
评价导向偏离不精准。职业教育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指引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目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多重视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占比不足。实践能力考核的项目与企业真实的项目对接不足,尚未建立以“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为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对行业、企业所看重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较为缺乏,由此导致当前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下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实际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偏离。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多以教育标准评价职业教育学生,很少参考企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需求方,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同样重要。 对策与建议
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变”,还要求“不变”,以“变”顺应市场需求,在“不变”中展现教育特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头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弥补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缺口,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的无缝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职业学校可与头部企业进行合作,针对头部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共同开发教学大纲等,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教师可在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专业实践,企业师傅可到学校实训场地开展技能教学,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
课程教学聚焦岗位职业能力——“平台+模块”的基本结构。当前,以“平台+模块”为结构形式的课程体系受到关注,一些职业学校在通识课程体系全人素质公共基础“平台”+人文、自然科学等选修“模块”改革的基础上,把每个专业将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归纳为一个基础平台和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含2-4门课程),并将职业等级证书的内容融入课程模块,以此构建通专融合的“平台+模块”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聚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双师结构助力教学研发——制度设计支撑两类师资的职涯发展。通过制度设计从源头上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一方面,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师标准体系,对于学校中班主任教师、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践课教师等設置符合其特征的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完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体系,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对接市场岗位需求探索适应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的分级培训模式,完善学校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保证专职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促进企业兼职教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提升。
评价转向产业思维模式——注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培养。新时代,劳动力市场更需要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具有人才培养功能,还要具有技术服务功能。职业教育评价理应贯穿产业思维,具体而言,职业学校自身应首先强化自我评价意识,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参与评价过程,将行业企业所看重的职业能力评价要点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不仅关注学生“一技之长”的发展,还要关注其综合素养的锻造,从而为企业培养适需且优质的人才。
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长期严重脱节
我国职业教育始终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缺乏一定的市场意识,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存在区域型失配和数量型失配。
不知——缺需求导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计划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以在校生的学历职业教育为主,根据政府对人才数量与规格需求的预测开设相应的专业与课程。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各类市场主体活跃,劳动力市场本身对人才的数量与规格有着特定的需求,对人才供给端的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期待。然而,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关门办学”的状态,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缺乏深刻认识,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追——缺及时反应。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观念,割裂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然而,学校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格局调整、科学技术变迁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往往面向相对过时的社会需求,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情况。相对于学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具有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伴随着社会进步,新老职业不断更迭,职业培训更容易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并及时反应,促使新职业的人才存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在职业培训体系建构方面较为忽视。
不为——缺合作育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关键所在。国家层面很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但在实践层面,职业教育产教融而不透、校企合而不深等问题突出存在,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校企合作的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多停留在浅层次资源的互换,校企深入合作的效能尚未凸显;二是对于企业利益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势必会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果职业学校无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二者合作关系是松散而非紧密的。
人才培养全过程缺乏产业思维导致严重脱节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直接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产业思维,职业教育内部相关要素的设置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的深刻认识。
人才培养规格不对接。我国在定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时多重专业、轻岗位,多从专业本身入手分析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岗位本身关注较少,很少基于对产业、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提取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与凝练做得还不到位,致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受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影响大,依据学科体系的排序方式,课程结构未能在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与真实工作项目的要求进行一体化设置,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行业发展、职业变迁、岗位职责变化的回应不足。近十几年来实践界不断开展项目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或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课程逐步走向能力本位。但是,在如何处理文化课/通识课与专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岗位工作任务不断更新的难题时有些力不从心。
教学内容陈旧不更新。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联系不紧密,对职业岗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融入不够充分。同时,教学内容对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发展的跟随度低,无法及时传递前沿信息,教学内容缺乏及时性。此外,“岗课赛证”的概念意味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唯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对接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综合育人,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师资队伍素能不全面。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能并不全面,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来源途径来看,职业教育教师多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综合类高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几类学校作为职教师资培养的载体各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如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综合类高校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缺乏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学历层次一般且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二是从培养模式来看,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层出不穷,并鼓励教师赴职业院校参加培训,以提升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对企业生产实际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目前这些师资培训计划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主体单一不多元。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但是各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低积极性致使融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难以落地,目前国家层面也缺乏推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相关制度保障。
评价导向偏离不精准。职业教育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指引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目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多重视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占比不足。实践能力考核的项目与企业真实的项目对接不足,尚未建立以“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为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对行业、企业所看重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较为缺乏,由此导致当前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下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实际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偏离。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多以教育标准评价职业教育学生,很少参考企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需求方,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同样重要。 对策与建议
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变”,还要求“不变”,以“变”顺应市场需求,在“不变”中展现教育特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头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弥补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缺口,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的无缝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职业学校可与头部企业进行合作,针对头部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共同开发教学大纲等,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教师可在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专业实践,企业师傅可到学校实训场地开展技能教学,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
课程教学聚焦岗位职业能力——“平台+模块”的基本结构。当前,以“平台+模块”为结构形式的课程体系受到关注,一些职业学校在通识课程体系全人素质公共基础“平台”+人文、自然科学等选修“模块”改革的基础上,把每个专业将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归纳为一个基础平台和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含2-4门课程),并将职业等级证书的内容融入课程模块,以此构建通专融合的“平台+模块”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聚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双师结构助力教学研发——制度设计支撑两类师资的职涯发展。通过制度设计从源头上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一方面,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师标准体系,对于学校中班主任教师、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践课教师等設置符合其特征的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完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体系,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对接市场岗位需求探索适应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的分级培训模式,完善学校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保证专职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促进企业兼职教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提升。
评价转向产业思维模式——注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培养。新时代,劳动力市场更需要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具有人才培养功能,还要具有技术服务功能。职业教育评价理应贯穿产业思维,具体而言,职业学校自身应首先强化自我评价意识,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参与评价过程,将行业企业所看重的职业能力评价要点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不仅关注学生“一技之长”的发展,还要关注其综合素养的锻造,从而为企业培养适需且优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