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有时候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市场大幅下挫的时候。投资者在被套之后,通常会有这样的两种反应:一是死守,坚信总有解套之日;二是割肉,迅速了断。两种反应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重点在于对自己所持股票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同的个股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如果当初买入之时就是稀里糊涂,如何卖出自然更是随意而为了。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意思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而且无法回收的成本。经济学对沉没成本的理解是,既然是已经无法回收的成本,那么它就不应该影响你对未来的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心理作用,往往让沉没成本影响自己的决定。有人做过这样的小试验,让一群人去购买某个剧院的年票,但是他们的购买价格并不一样,有些人的价格是1000元,有些人是800元,有些人是500元,还有人是免费赠送。在一年内,统计这些人去剧院看演出的次数,最后一定是花钱多的人去的次数最多,免费的人去得最少,因为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人会认为,如果不多去几次,自己的1000元就花得太不值得了。其实,你投入的1000元已经是沉没成本,无论你去0次还是去100次,1000元都已经无法收回,而事实上你去剧院的次数应该取决于演出带给你的愉悦程度,如果演出水平只是一般甚至乏味,你还仅仅因为自己已经付出了1000元而常去不懈,就只不过是在追加更多的错误成本。
如果将沉没成本的概念套用到股市上,你用20元/股的价格买了某只股票,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和你的买入成本20元并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你对这只股票未来走势的预期。如果你预期这只股票可以上涨到60元,那么即使这只股票的价格现在已经到了40元,你也还应该继续持有—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发现有更大上涨空间的股票。如果你预期它的股价会跌到10元,即使你现在已经被套在15元,也应该割肉出局。有时候,割肉也是一种解套的方式,尤其是割掉烂肉,如果能迅速了断并且及时转换到更优质的股票,往往能迅速收复失地;如果一味在一艘沉船上死守,即使大盘反弹,个股也不一定跟随反弹。
新股民常犯的错误是,在买入一只股票时对其相当看好,结果因为长时间不涨甚至下跌,就变得无法忍受而决定卖出。最常见的情况是,卖出之后股价很快就飙升了。如果只是因为忍受不了长期的盘整和下跌而决定卖出,那么在卖出股票之前,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手上不是持有股票而是持有现金,这只股票跌到这个价位后,我会不会买进?如果答案是买进,那么你自然不应该卖出了,而且,如果有现金的话,你还应该继续买进。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常见的两种情绪,新股民通常是行情走牛时贪婪,行情走熊时恐惧,而高手则恰好相反,行情越是沸腾越恐惧,行情越是悲观越贪婪。股市行情走牛时,投资者通常会过于自信,并将取得的不错业绩全都归功于自己的投资能力,并认为自己能够永远不败;而当行情不好时,通常又会过于悲观,一方面诅咒市场,一方面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新股民们在6000点上方大多无所畏惧,反而会在4000点附近缩手缩脚。与几个月前的历史高点相比,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而估值水平已经大幅回落,其实正是价值投资者建仓的良机。
彼得·林奇在他那本畅销书《战胜华尔街》中写道:“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的股票。”
A股历史上不乏大跌,如果不考虑市场早期不成熟阶段的表现,从2000年之后,A股市场能定义为熊市的有两个阶段:第一次是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上证指数从2245点下跌至1307点,跌幅42%,持续时间2年零5个月;第二次是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上证指数从1783点下跌至1000点,跌幅44%,持续时间1年零3个月。而无论当时的行情有多么糟糕,当指数上涨到6100点时,坚守到底的投资者都笑到了最后,即使是在当时的熊市中,其间也有过几次较大幅度的反弹,并非一路单边下跌。本轮下跌始于2007年10月的6124点,至今持续时间5个多月,跌幅近40%。上两轮熊市各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比如股权分置、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等,而本轮下跌更多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国内宏观调控,以及股指大幅上涨之后的合理回调等等,而股市自身的基本面依然向好,熊市的定义很难成立,所以无论是跌幅还是调整时间,都不会超过上两次。
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随之增长,就会不断降低估值水平,并最终推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所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并非只是一句空话,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尽管股市短期会面临各种内外不确定的因素,长期来看,其实只需要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经济是否会持续增长。
如果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对于目前短期的涨跌起伏其实根本无需在意。上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盘拉开了西方经济衰退的序幕,一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不满当时信奉市场长期有效的观点,留下一句传世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将凯恩斯的名言套用到股市上——长期来看,股市终将上涨。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意思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而且无法回收的成本。经济学对沉没成本的理解是,既然是已经无法回收的成本,那么它就不应该影响你对未来的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心理作用,往往让沉没成本影响自己的决定。有人做过这样的小试验,让一群人去购买某个剧院的年票,但是他们的购买价格并不一样,有些人的价格是1000元,有些人是800元,有些人是500元,还有人是免费赠送。在一年内,统计这些人去剧院看演出的次数,最后一定是花钱多的人去的次数最多,免费的人去得最少,因为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人会认为,如果不多去几次,自己的1000元就花得太不值得了。其实,你投入的1000元已经是沉没成本,无论你去0次还是去100次,1000元都已经无法收回,而事实上你去剧院的次数应该取决于演出带给你的愉悦程度,如果演出水平只是一般甚至乏味,你还仅仅因为自己已经付出了1000元而常去不懈,就只不过是在追加更多的错误成本。
如果将沉没成本的概念套用到股市上,你用20元/股的价格买了某只股票,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和你的买入成本20元并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你对这只股票未来走势的预期。如果你预期这只股票可以上涨到60元,那么即使这只股票的价格现在已经到了40元,你也还应该继续持有—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发现有更大上涨空间的股票。如果你预期它的股价会跌到10元,即使你现在已经被套在15元,也应该割肉出局。有时候,割肉也是一种解套的方式,尤其是割掉烂肉,如果能迅速了断并且及时转换到更优质的股票,往往能迅速收复失地;如果一味在一艘沉船上死守,即使大盘反弹,个股也不一定跟随反弹。
新股民常犯的错误是,在买入一只股票时对其相当看好,结果因为长时间不涨甚至下跌,就变得无法忍受而决定卖出。最常见的情况是,卖出之后股价很快就飙升了。如果只是因为忍受不了长期的盘整和下跌而决定卖出,那么在卖出股票之前,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手上不是持有股票而是持有现金,这只股票跌到这个价位后,我会不会买进?如果答案是买进,那么你自然不应该卖出了,而且,如果有现金的话,你还应该继续买进。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常见的两种情绪,新股民通常是行情走牛时贪婪,行情走熊时恐惧,而高手则恰好相反,行情越是沸腾越恐惧,行情越是悲观越贪婪。股市行情走牛时,投资者通常会过于自信,并将取得的不错业绩全都归功于自己的投资能力,并认为自己能够永远不败;而当行情不好时,通常又会过于悲观,一方面诅咒市场,一方面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新股民们在6000点上方大多无所畏惧,反而会在4000点附近缩手缩脚。与几个月前的历史高点相比,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而估值水平已经大幅回落,其实正是价值投资者建仓的良机。
彼得·林奇在他那本畅销书《战胜华尔街》中写道:“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的股票。”
A股历史上不乏大跌,如果不考虑市场早期不成熟阶段的表现,从2000年之后,A股市场能定义为熊市的有两个阶段:第一次是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上证指数从2245点下跌至1307点,跌幅42%,持续时间2年零5个月;第二次是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上证指数从1783点下跌至1000点,跌幅44%,持续时间1年零3个月。而无论当时的行情有多么糟糕,当指数上涨到6100点时,坚守到底的投资者都笑到了最后,即使是在当时的熊市中,其间也有过几次较大幅度的反弹,并非一路单边下跌。本轮下跌始于2007年10月的6124点,至今持续时间5个多月,跌幅近40%。上两轮熊市各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比如股权分置、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等,而本轮下跌更多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国内宏观调控,以及股指大幅上涨之后的合理回调等等,而股市自身的基本面依然向好,熊市的定义很难成立,所以无论是跌幅还是调整时间,都不会超过上两次。
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随之增长,就会不断降低估值水平,并最终推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所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并非只是一句空话,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尽管股市短期会面临各种内外不确定的因素,长期来看,其实只需要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经济是否会持续增长。
如果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对于目前短期的涨跌起伏其实根本无需在意。上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盘拉开了西方经济衰退的序幕,一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不满当时信奉市场长期有效的观点,留下一句传世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将凯恩斯的名言套用到股市上——长期来看,股市终将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