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的眼泪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yh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漆树的树木。
  说到漆树,有些人为之惊悸,特别是对漆树极为过敏之人,只要梦见漆树,第二天醒来,脸上便肿胀起来,很是可怕。有些人只要看见漆树,也会脸上发肿,这种人在山里只要看见漆树,赶紧逃之夭夭,唯恐沾上不祥之兆。小时候时常看见好多脸上肿得涨涨的人,他们用毛巾包裹着脸面,见人便把脸朝向别处,人们看见这种人赶紧离开。父母常常告诫我:“看见被漆树咬得肿胀的人,赶紧跑开,别与他们搭话。”
  我对漆树不过敏,有时故意与他们搭话,问这问那的。在苜蓿坝拾粪碰见漆树,故意摸摸漆树,想象漆树是如何把人咬得肿胀的。我看着并不高大略显畏畏缩缩的漆树,一种怜悯情绪油然而生。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混合的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树冠绕过藤蔓植物的藤蔓朝向自己的天空生长着,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肤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浓浓汁液,这汁液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像是看见了无常一样顿时心里发麻起来。
  大滴大滴的泪滴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那么痛苦地流出,像是被谁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突然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时,是在苜蓿坝放牧的年代。苜蓿坝由于周围灌木丛多,又遠离庄稼地适宜放牲口。我们好多玩伴在没有庄稼活的间隙里赶上各家的骡马吆喝着去苜蓿坝放牧,骑上各自的坐骑,口里吆喝着“驾驾”朝着目的地奔去。责任田刚划分的那几年,我们小伙伴常在放学后或周末去苜蓿坝放牧,与山野真真切切地靠近,在灌木丛中玩足童年。
  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说要住下来,对于突如其来的他们,村里人没有防范,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像是在寻找什么。那天到了苜蓿坝,对漆树大动干戈,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苏醒,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皮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塑料大桶子,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子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大桶子盛得满满才罢休。
  “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为何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愤怒地问那些割漆的外乡人。他们回答:“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不解地看着他们把苜蓿坝凡是能割的漆树洗劫一空,心里萌生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看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转眼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欣欣向荣,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像是在抗议着什么,树身上留下的刀伤从树根开始一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分叉处,能承受刀割的皮肤上都划破了,新鲜的伤痕在阳光的暴晒下显得很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去?那些外乡人把漆树的汁液割去做什么用?”
  漆树,在植物界算不上名贵的树种,由于自身有侵害人们皮肤肿胀的残缺,很卑微地生存着。那些乳白色的眼泪却一直在我心中留下问号,植物也有眼泪,而且那么多。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割去后,经过几道加工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用来漆家具。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美其名曰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的家具,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持久时间很长,再就是家具表面还可以耐高温,功能着实很多。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泛着晶莹光泽的家具,手感滑溜溜的,有种被打磨后的感觉。每次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的漆树的命运来,那些外乡人为了提取漆树的汁液,对漆树进行戕害,完全不顾它们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是人类自己的感受呀!
  又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当我们纵着骡马到苜蓿坝时,看见了一棵棵漆树获得了新生,伤痕处长出了很厚的结痂,浓浓的树冠枝繁叶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如何在割伤后努力生存下来的艰难处境,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俗话说得好:“人活的脸,树活的皮。”可是漆树在皮肤割破提取汁液后还生存下来,漆树对割破皮肤这件事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改航。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对于家人,我始终认为,理性的分析似乎是一种伤害,而感受他们更是生活的质地,更有一家人生活的温度。  母亲识字不多,某天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本《红楼梦》,也看了起来,然后不好意思地说:“看不懂。”我后来知道母亲是想给我们兄弟姐妹做个读书的榜样,也许是有人教她这样。当时父亲淡淡地一笑,说:“其实我也看不懂。”父亲其实是读过三年私塾的人。母亲听了父亲的话,也笑了。父亲这么说,是为了不让母亲难堪。当然这是我
期刊
童年时,我常来姑姑家小住几日。  姑姑家住在一个村子里,姑父是村里有名的木工,不知是他不想干重活还是有别的原因,姑父很少外出做木工,每每收工回到家,姑姑开始烧火做饭,而姑夫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酒壶就端上来了,白酒就咸菜,常常是喝得醉烂如泥。家里常常是两样子饭,上好的给姑父,姑姑和表姐是粮菜参半。但即使是这样,姑父还是对姑姑不好,瞧不起她,嫌姑姑生了个女孩,常常和姑姑拌嘴,说姑姑是“绝种”。  姑姑和
期刊
县城南部的光茅山上,长着一棵奇特的红杜鹃,它在一个黑黝黝圆柱形的丑陋岩顶上。  近处看,如一个经过艺术造型的附石式树桩盆景。远处看,丑黑的岩石就成为树主干的一部分,加上十多个枝丫纵横交错,似十多条臂向四周挥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拙厚古朴,浑然和气,不亢不卑,庄重潇洒,酷似一位巨人武士在站岗。  就是这么一棵红杜鹃,名闻远近乡邻。传说是什么“风水村”,隐藏着的神灵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常有人家在它
期刊
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这些年来,也曾有那么几个对我有那么点意思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是儿时父母所订的娃娃亲。当时我们什么也不懂,两小无猜地一块儿玩。我到了初中时,看得出来,她还是喜欢我的,毕竟当时能读上初中的不是很多。但我却不太喜欢她的,因为她的性格有点粗鲁。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我了,这在农村,毕竟算是有一定的文化了。但我却更不喜欢她,还是因为她的性格,在一个村里
期刊
那天放学回家,四年级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时就我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矗立在田里的稻草人。确切地说,应该叫直立,而不是矗立。用三个“直”来形容它真是站得太直了,而且它也没有那么高大雄伟,它有点孤苦伶仃地立在那里,面部表情不知所云。  我似乎又重新发现了它,好像它死去了多少时候又活过来一样,好像隐藏了很长时间突然又冒出来了,其实,它一直在那儿,不声不响,不理不睬,一直存在着,又一直被我们所忽略
期刊
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当母亲把我的作业本撕得粉碎,扔进灶台里烧掉时,他假装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从那时起,我给他贴上了“狠心”的标签。  哥哥把两个新作业本和一把酥心糖偷偷塞给我,才平息了我心里的愤恨。  哥哥总是时不时地给我惊喜,一支漂亮的铅笔,一个印着彩画的本子,一把香甜的酥心糖,他以此奖励我学习成绩的提高。他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到时候老师会奖励一堆本子,让母亲撕得手发软都撕不完,想到这个
期刊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望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永恒体现。听
期刊
妹妹小我两岁。  我们童年时代,家住龙潭寺街头的龙井生产队,人多地少,田里的产出有限,工分不值钱。我家是个大家庭,十一口人,除了不能下地干活的小脚奶奶、尚未成年的几个姑姑以及我们兄妹三人外,只有两个半劳力,工分挣得没有人家多,分到手的粮食也就少了许多。出生在这样的农民家庭,谁都摆脱不了“穷”啊。  妹妹和我们一样饿得精瘦,命运的手却偏偏拉着她小小的羸弱之躯,去承受更多的苦难。  记得一个夏天,吃罢
期刊
爷爷爱树,粗糙的手掌抚着庭前同样粗糙的木瓜树干,仰头看着交叉的树枝,缓缓地说:“这树,还是你爸爸十岁那年种下的……”满目爱怜。  农闲时节,勤劳的爷爷在庭前、屋后、山头种上各种树:门前小园里的五六株橘树,三两棵樱桃树,一两株琵琶、李子树;屋后若干棵毛桃和山头一排排整齐的甘栗,各色果子随时序的更迭接连成熟,春有樱桃,夏有桃,秋甘栗,冬有木瓜……只要果子熟透,爷爷便会及时把枝头新鲜的瓜果从树上采摘下来
期刊
辽西的雨真是金贵,二伯说,盼儿女似的盼来个阴天,眼见那云彩里含了水珠,一阵旱风过来,云彩又散了,秧棵散叶坐果,还得靠绕辘轳。二伯常这么说,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二伯怎么那么眼尖,我们瞪疼眼眶也没看见云彩里有一点儿雨星,只觉旱风扑脸,就像泛起一股股热浪,青苗在地的时候,也能卷起阵阵烟尘。后院菜园子就不一样了,虽然午间秧棵也打蔫,可早晨晚上,那韭菜、生菜、芹菜,还是翠生生的一片绿,因为园子西北角有口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