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以及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护理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体温、血压、颅内压得以有效的调控,病情得以有效改善,预后明显好转。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增加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改善预后。
【關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预后影响
临床上,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疾病,从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尽早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脑出血的各种并发症,增强临床治疗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5-81,平均年龄(60.2±3.7)岁,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以及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混合性出血等,从患者出血量检查来看,平均为(37.1±4.2)ml。
1.2 方法
1.2.1 体温调节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加强体温的调节,可采用冰毯或温毯、冰袋、冰帽等方式进行,或输入30%生理盐水进行体温的控制,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是否人工冬眠,运用肌松剂。
1.2.2 血压调控
对于颅内高压的情况,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使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多巴胺、间羟胺等,一般情况下血压控制在160—200mmHg为正常。同时可调节血肿或脑室引流管,配合脱水等进行颅内压的调节,将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2.3 气道湿化干预
通过注射器的方式来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20ml注射器去针头沿气管插管导管壁或气管套管壁滴入湿化液,一般为3—5ml,以后每次1次/h,或视痰液粘稠度追加。此外还可通过持续滴注湿化法进行,具体方法为将湿化液吸入微量泵中,然后用延长管与针头连接于供气管道上持续慢吹入,输入泵速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进行调节,24h不超过200ml。
1.2.4 锻炼护理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关的锻炼,指导其进行肢体运动,卧床期间勤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对于出现关节僵硬或痉挛的患者,多做肢体运动,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燥、勤换衣。此外,对临床并发症及感染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常见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的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2 结果
在实施对症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体温、血压、颅内压均得有有效的改善。详细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内科、神经科中一种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从临床研究来看其发病原因较多,如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或血压升高都会引起这一病症的发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护理,以此减少各种临床并发症和感染,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或病死率。在具体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患者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的控制,同时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本次研究来看,57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发生,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足内翻及足下垂。由此可见,说明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躯体功能恢复都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
总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具体护理干预中需要正确规范的进行血压、颅内压等调控,从而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Ohta H,Suzuki E,Hinuma Y,et a1.Effects of hypewxia,glycerol and ventrieular drainage on ICP and CBF in patients withincreased ICP due to CSF circulatory—absorbanee disturbance[J].No To Shinkei,2009,39(3):273-279.
[2] 史忠岚,隋晓娜,.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23(2):387-393.
[3] 柴栋,王睿.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1:934—936.
[4] 何义芬,廖燕,田永明,等.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0,16(2):240.
[5] 王志英,陈冬青,谢振英,等.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影响[J].当代护士,2009,15(10):125-127.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以及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护理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体温、血压、颅内压得以有效的调控,病情得以有效改善,预后明显好转。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增加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改善预后。
【關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预后影响
临床上,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疾病,从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尽早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脑出血的各种并发症,增强临床治疗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5-81,平均年龄(60.2±3.7)岁,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以及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混合性出血等,从患者出血量检查来看,平均为(37.1±4.2)ml。
1.2 方法
1.2.1 体温调节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加强体温的调节,可采用冰毯或温毯、冰袋、冰帽等方式进行,或输入30%生理盐水进行体温的控制,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是否人工冬眠,运用肌松剂。
1.2.2 血压调控
对于颅内高压的情况,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使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多巴胺、间羟胺等,一般情况下血压控制在160—200mmHg为正常。同时可调节血肿或脑室引流管,配合脱水等进行颅内压的调节,将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2.3 气道湿化干预
通过注射器的方式来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20ml注射器去针头沿气管插管导管壁或气管套管壁滴入湿化液,一般为3—5ml,以后每次1次/h,或视痰液粘稠度追加。此外还可通过持续滴注湿化法进行,具体方法为将湿化液吸入微量泵中,然后用延长管与针头连接于供气管道上持续慢吹入,输入泵速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进行调节,24h不超过200ml。
1.2.4 锻炼护理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关的锻炼,指导其进行肢体运动,卧床期间勤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对于出现关节僵硬或痉挛的患者,多做肢体运动,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燥、勤换衣。此外,对临床并发症及感染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常见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的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2 结果
在实施对症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体温、血压、颅内压均得有有效的改善。详细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内科、神经科中一种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从临床研究来看其发病原因较多,如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或血压升高都会引起这一病症的发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护理,以此减少各种临床并发症和感染,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或病死率。在具体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患者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的控制,同时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本次研究来看,57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发生,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足内翻及足下垂。由此可见,说明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躯体功能恢复都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
总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具体护理干预中需要正确规范的进行血压、颅内压等调控,从而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Ohta H,Suzuki E,Hinuma Y,et a1.Effects of hypewxia,glycerol and ventrieular drainage on ICP and CBF in patients withincreased ICP due to CSF circulatory—absorbanee disturbance[J].No To Shinkei,2009,39(3):273-279.
[2] 史忠岚,隋晓娜,.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23(2):387-393.
[3] 柴栋,王睿.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1:934—936.
[4] 何义芬,廖燕,田永明,等.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0,16(2):240.
[5] 王志英,陈冬青,谢振英,等.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影响[J].当代护士,2009,15(1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