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给予大足和双桥经开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市政府2014年11月3日正式批复大足区城乡总体规划,明确大足区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是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业重镇、旅游重镇和重要交通枢纽,大足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正进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紧扣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区确立的“138”发展思路,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政策、项目、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深化优质服务,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总量继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结构逐步优化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工业发展
1 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经济增长“换档减速”,改革“快马加鞭”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也正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增速放缓,效益下滑,利税减少,不但暴露出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产业环境存在的弊端。
1.1 产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新区成立以来,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五金、资源循环利用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快速增长。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导致销量严重下滑,从而直接影响了全区工业增速。同时,我区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等产业面临着“两大失衡”。一是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与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逐渐走低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失衡,二是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与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之间的失衡。在这样的局面下,产业大而不强,竞争力不高,行业利润也越来越低。
从产品结构看,我区超过50%的中小微企业主要为汽车及零部件和通用机械两大产业配套。但一是本地配套率低。据统计,两大产业本地配套不足30%。二是结构性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配套产品低层次重复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只能按主机厂提供的图纸简单加工,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同步开发,而少数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只能为满足配套而进行适应性开发,无力超前开发和系统开发,在产业发展中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性。四是配套产品单一,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量过于集中在一个或两个主机企业,没有生产的主动权,极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1.2 生产、资源要素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素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我区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包括人才要素制约瓶颈,招人难、留人难、用工贵,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土地要素制约瓶颈,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宏观调控愈加严格,土地利用效益水平不高。资金要素制约瓶颈;政府融资平台受到严格监管,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主机企业拖欠配套企业货款,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环境要素制约瓶颈,随着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两型”社会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等,迫切要求工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1.3 企业经营管理不能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
部分企业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的阶段,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区企业当前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产业发展风险。包括核心竞争力缺失风险、产业链支撑缺失风险、产业效益低下风险和商业模式落后风险。二是金融风险。包括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过度投资风险、低效投资风险等。
2 工业发展的思考
2.1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2.1.1 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
大力发展重型汽车整车,加快发展汽摩零部件产业,重点建设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上依红、双钱轮胎、鞍钢贝卡尔特等,重点支持上中航专用车、中国汽研科技产业园、上依红30万根车桥项目、康桥微型汽车车桥生产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2 装备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建设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重点依托重庆机电集团、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等,重点支持长泰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园项目和万古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3 现代五金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五金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五金产业,重点建设工业五金产业集群,重点依托杰利来、鑫业船舶等,重点支持杰利来日用五金项目、鑫业船舶工业五金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4 循环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废旧金属、废旧电子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德能股份、深圳一电、重庆再生资源集团、重庆智伦电镀等,重点支持重庆德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智伦电镀园区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
2.1.5 家居产业
大力发展以套装门、橱柜、家具为主的现代家居产业,打造家居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大川门业、尚鼎门业等,重点支持大足家居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2.1.6 电子产业
大力发展以计算机、笔电外壳及机壳、面板、打印机为主的电子产业,打造电子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巨腾集团等,重点支持巨腾笔电机壳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
2.2 实施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2.2.1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智慧园区集成创建模式。
2.2.2 重点行业推进工程。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化工、再生金属等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渗透到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依托服务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成立两化融合服务中心,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2.3 重点企业试点示范工程。每年选择20家左右重点骨干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点;每年组织认定10家示范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引导。
2.2.4 重点项目支撑工程。围绕机器换人、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转型升级目标,引导企业提升设计信息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营销体系网络化、集成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2.5 节能减排助推工程。以汽摩、化工、铸造等行业为重点,创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选取5-10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测体系,实现对全区3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
2.2.6 电子商务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构建电子商务应用交易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鼓励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务协同,完善供应链、客户和渠道管理,实现企业商务活动全程电子化和网络化。
2.2.7 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
2.2.8 信息产业支撑工程。重点支持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数控设备、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家居、节能照明等产业(行业)发展,做大信息产业规模。
2.3 发展产业的保障
2.3.1 土地保障
区委定期听取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本地区土地、环保、能源、运输等产业发展特别是土地供给要素的统筹协调,引导人口、资源和市场主体按照各功能板块定位的方向流动和聚集。
2.3.2 水电气保障
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合理布局建设水利设施,基本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新建及扩建4座水库,扩建8座水库,改善工业园区供水设施,实施龙水、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万吨,邮亭5万吨供水工程;实现棠香龙岗、龙水、邮亭、万古四大片区电网协调运行,重点完成220kV、110kV和35kV变电站的布点及电源规划,启动500kV变电站前期工作,完善城乡供电网络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建设以中心城区辐射各镇街的天然气输送网,使城镇天然气普及率稳步发展,气化率逐步提高。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LNG储存设施和工业专用供气管线。做好页岩气开发和利用工程。到2015年,新建CNG加气站1座,年供气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抓好煤炭安全生产,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煤炭洗选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
2.3.3 人才保障
依托我市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合作研发新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技能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实施“百名信息主管(CIO)培养计划”和“千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2.3.4 组织保障
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功能板块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推进功能板块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区经信委等各牵头部门和单位积极与市经信委等市级主管部门对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与进度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分类指导各功能板块及各镇街发展。区督查室要按照八大功能板块的发展定位,建立科学的、差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为导向,引导各功能板块及各镇街差异发展、特色发展。
关键词:工业发展
1 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经济增长“换档减速”,改革“快马加鞭”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也正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增速放缓,效益下滑,利税减少,不但暴露出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折射出整个产业环境存在的弊端。
1.1 产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新区成立以来,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五金、资源循环利用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快速增长。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导致销量严重下滑,从而直接影响了全区工业增速。同时,我区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等产业面临着“两大失衡”。一是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与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逐渐走低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失衡,二是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与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之间的失衡。在这样的局面下,产业大而不强,竞争力不高,行业利润也越来越低。
从产品结构看,我区超过50%的中小微企业主要为汽车及零部件和通用机械两大产业配套。但一是本地配套率低。据统计,两大产业本地配套不足30%。二是结构性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配套产品低层次重复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只能按主机厂提供的图纸简单加工,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同步开发,而少数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只能为满足配套而进行适应性开发,无力超前开发和系统开发,在产业发展中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性。四是配套产品单一,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量过于集中在一个或两个主机企业,没有生产的主动权,极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1.2 生产、资源要素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素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我区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包括人才要素制约瓶颈,招人难、留人难、用工贵,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土地要素制约瓶颈,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宏观调控愈加严格,土地利用效益水平不高。资金要素制约瓶颈;政府融资平台受到严格监管,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主机企业拖欠配套企业货款,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环境要素制约瓶颈,随着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两型”社会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等,迫切要求工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1.3 企业经营管理不能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
部分企业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的阶段,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区企业当前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产业发展风险。包括核心竞争力缺失风险、产业链支撑缺失风险、产业效益低下风险和商业模式落后风险。二是金融风险。包括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过度投资风险、低效投资风险等。
2 工业发展的思考
2.1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2.1.1 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
大力发展重型汽车整车,加快发展汽摩零部件产业,重点建设重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上依红、双钱轮胎、鞍钢贝卡尔特等,重点支持上中航专用车、中国汽研科技产业园、上依红30万根车桥项目、康桥微型汽车车桥生产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2 装备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建设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重点依托重庆机电集团、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等,重点支持长泰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园项目和万古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3 现代五金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五金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五金产业,重点建设工业五金产业集群,重点依托杰利来、鑫业船舶等,重点支持杰利来日用五金项目、鑫业船舶工业五金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2.1.4 循环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废旧金属、废旧电子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德能股份、深圳一电、重庆再生资源集团、重庆智伦电镀等,重点支持重庆德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智伦电镀园区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
2.1.5 家居产业
大力发展以套装门、橱柜、家具为主的现代家居产业,打造家居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大川门业、尚鼎门业等,重点支持大足家居产业园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2.1.6 电子产业
大力发展以计算机、笔电外壳及机壳、面板、打印机为主的电子产业,打造电子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巨腾集团等,重点支持巨腾笔电机壳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
2.2 实施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2.2.1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智慧园区集成创建模式。
2.2.2 重点行业推进工程。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化工、再生金属等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渗透到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依托服务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成立两化融合服务中心,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2.2.3 重点企业试点示范工程。每年选择20家左右重点骨干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点;每年组织认定10家示范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引导。
2.2.4 重点项目支撑工程。围绕机器换人、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转型升级目标,引导企业提升设计信息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营销体系网络化、集成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2.5 节能减排助推工程。以汽摩、化工、铸造等行业为重点,创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选取5-10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测体系,实现对全区3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
2.2.6 电子商务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构建电子商务应用交易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鼓励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务协同,完善供应链、客户和渠道管理,实现企业商务活动全程电子化和网络化。
2.2.7 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
2.2.8 信息产业支撑工程。重点支持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数控设备、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家居、节能照明等产业(行业)发展,做大信息产业规模。
2.3 发展产业的保障
2.3.1 土地保障
区委定期听取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本地区土地、环保、能源、运输等产业发展特别是土地供给要素的统筹协调,引导人口、资源和市场主体按照各功能板块定位的方向流动和聚集。
2.3.2 水电气保障
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合理布局建设水利设施,基本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新建及扩建4座水库,扩建8座水库,改善工业园区供水设施,实施龙水、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万吨,邮亭5万吨供水工程;实现棠香龙岗、龙水、邮亭、万古四大片区电网协调运行,重点完成220kV、110kV和35kV变电站的布点及电源规划,启动500kV变电站前期工作,完善城乡供电网络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建设以中心城区辐射各镇街的天然气输送网,使城镇天然气普及率稳步发展,气化率逐步提高。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LNG储存设施和工业专用供气管线。做好页岩气开发和利用工程。到2015年,新建CNG加气站1座,年供气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抓好煤炭安全生产,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煤炭洗选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
2.3.3 人才保障
依托我市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合作研发新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技能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实施“百名信息主管(CIO)培养计划”和“千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2.3.4 组织保障
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功能板块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推进功能板块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区经信委等各牵头部门和单位积极与市经信委等市级主管部门对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与进度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分类指导各功能板块及各镇街发展。区督查室要按照八大功能板块的发展定位,建立科学的、差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为导向,引导各功能板块及各镇街差异发展、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