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扬天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lul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于2016年成功购藏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该文物是1937年11月李叔同(弘一大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一封信札,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李叔同极其宝贵的大爱精神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李叔同;信札;文物;赏析
  1 李叔同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年出生于天津,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是近代天津走出的杰出文化先驱。他在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多个领域深具开创之功。
  李叔同有众多开创性的成就:1903年,李叔同翻译日本法律著作《法学门径书》和《国际私法》,开创我国近代法学介绍国际法公权与私权译著之先河。1906年,他在日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该杂志成为国人学习音乐的启蒙资料。1906年,李叔同与曾孝谷等友人在东京创办了新剧团体——春柳社,该团体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他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1914年,李叔同任教期间,组织成立乐石社,进行书画印和木刻创作,该社团是中国早期的治印社团,李叔同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木刻倡导和创作实践的第一人。出家之后,李叔同将中国传统书法、传统篆刻的章法和刀法融会贯通,力拓新容,将传统的锥形刀进行改良,使之平刀入石,他是中国使用锥形刀进行篆刻的第一人。
  时至今日,他的文化贡献和思想精神依然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值得世人传颂和学习。回顾他的人生轨迹,是一种晓示,更是一种激励。
  2 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藏品来历及赏析
  在2016年李叔同(弘一大师)诞辰136周年之际,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西泠印社拍卖会上将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成功购藏,成为我馆自开馆以来最为珍贵的李叔同手迹。此文物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精神内涵。
  2.1 信札释文
  该信札是弘一大师在1937年11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信中,弘一大师告知刘光华其父亲去世的消息和去世的经过,文字之间寄托着弘一大师与克定大师深厚的情谊。弘一大师也在信中说明了厦门战事和自己的近况,并明确表示:“余誓不移动,愿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在该信札入藏我馆的同时,克定法师致其子刘光华书信和沈继生致刘光华之子张文亮书信两通作为该信札的附属,一并被我馆收藏。
  信札释文如下:
  仁者见此信后,应生悲痛,因尊翁克定上人已于前日因病谢世矣。尊翁在家时,为余之再传弟子(尊翁入南京高师时,余已出家,由旧生周玲荪任课)。出家后,于去年一月到厦门,依余学习戒律。今年五月余到青岛弘法,尊翁仍居厦门。十月中旬余返厦门,尊翁即来同居。数日后患泻疾,后渐沉重(泻止体弱,不肯服药),至上月三十日下午二时余谢世。病重时,由同学诸师照料如法。三十日上午即轮流念佛,助其生西,余亦屡加策励。命终时无有痛苦,舍报安祥。次日入龛时,四肢柔软如生,似有生西之象。因时事不宁,未能久停,已于三十一日下午三时焚化。厦门近状,想仁者于报纸中可知其概。余誓不移动,愿为厦门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
  尊翁生平事迹,乞仁者暇时写其概略寄下,余愿为之作传。通讯乞寄厦门中山公园妙释寺转交弘一收。谨此奉达,不宣。十一月一日,释弘一启。
  尊翁遗物,已分赠诸僧众。其中有仁者来书二通,附奉上以为纪念。
  2.2 信札背景
  弘一大师于1937年写的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与当时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弘一大师面对危亡敢于身殉的爱国情怀与无畏精神。写信时间为1937年11月,抗日戰火逼近厦门,弘一法师誓与中国佛法寺院共存亡。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牵挂着民众的安危。他多次利用演讲之机,向听众宣扬救亡图存的道理。即使敌人的军机每日狂轰滥炸,大师依然在轰炸中讲学,态度坚定。在此期间,大师留下了一句最为后世称道的名言——念佛不忘救国。此外,早已遁入空门、不大做诗词歌赋等诸般艺事的弘一大师,接到了撰作厦门市第一届运动会会歌的邀请。收到函请之际,或许是想起了前不久在街上所见东洋浪人吹奏日本国歌的情景,一股爱国之情从其已寂静的心田中腾然跃起。他觉得应该允诺为运动会写首会歌,以激励国人抵御外敌自强不息的精神[1]。在信中,弘一还告知刘光华,刘氏之父亲克定上人逝世,其后事由弘一诸人料理。同时,弘一请刘光华将克定生平事迹“写其概略寄下”,他“愿为之作传”。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殉道者的内心剖白,是一名爱国者的凛凛誓言。此后,弘一大师一直在福建地区活动,直至1942年圆寂。
  2.3 信札价值
  该信札为罕见的弘一有关抗日誓言之重要信札,是“弘体”书法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较高水准,此书法风格亦开创了书法的崭新境界。弘一法师的书法深得古人的精髓,脱去形式而别具风格,尤其在出家后于书法上的修养更见精湛[2]。弘一大师在俗世才华横溢,诗词、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等无所不精。出家后只有书法作为他广结善缘、弘扬佛学的方式,他书写的字幅有“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最后之胜利”等,从中足以看出大师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高尚的人格和他的一腔爱国情怀[3]。另外,该信札更记录了1937年弘一大师无畏牺牲、集众讲学的感人画面,深刻诠释其“余誓不移动,愿为厦门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的抗日誓言,生动再现弘一大师愿为国殉教,不畏献身的光辉形象。同时,该文物既为市场中少见的弘一有关抗日誓言之重要信札,又涉及信件的流转经过和弘一与刘氏家族的佛缘,流传有序,弥足珍贵。通过这封信我们能近距离倾听弘一大师的爱国故事,领略这位爱国高僧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金梅.月印千江:弘一法师李叔同大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2]林子青.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纪念弘一法师逝世二十周年;弘一大师全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章用秀.追寻李叔同足迹[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丝绣撷英”织绣展的部分展品,依据展线对其中的重点藏品进行简单的介绍、探源与梳理,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此展览的主要脉络,同时对部分展品的来源、技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对丝绣艺术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  关键词:刻丝;妆花缎;刺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佛经经面;清代服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9月10日开幕,首展共推出了7大板块
期刊
摘要:泉卅隋“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历史上泉州出土的各类宗教石刻有数千方。2001-2002年及2017年,福建省考古队及泉州市考古队先后两次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清理出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城垣基址、内濠沟、拱桥、瓮城城门城垣基址、外濠沟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掘出包括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内的宗教石刻,对于研究泉州市海外交通、城市建筑、宗教
期刊
摘要:文物保管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互联网+”时代给博物馆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新的挑战。文童以智慧博物馆数据化发展的特点、《博物馆条例》文物安全与信息共享的要求以及“一普”推动作用为基础,结合青岛市博物馆文物信息共享的案例,提出文物主题性分类数据库建设、共享普查信息成果等与公众的互动方式,归纳出文物保管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与公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的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博物馆;文物保管;可移动文物普
期刊
摘要:汉代乐舞俑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汉代乐舞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汉代精彩纷呈的乐舞景观。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不仅成为汉代出土文物中的精髓,也为研究汉代乐舞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汉代;乐俑;舞俑;艺术蕴涵  徐州是汉王朝发祥地,曾属楚,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桑梓之地。刘邦登帝后,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辖三郡三十六县。西汉共有12代楚王,死后都葬在徐州城周围,形成了庞大
期刊
摘要: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顺德均安地区,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结合相关资料对当地锣鼓柜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详细记述,试图展现国家级“非遗”项目官方介绍以外,“锣鼓柜”在地方上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锣鼓柜;神诞巡游;顺德均安  “锣鼓柜”是顺德八音锣鼓最具鲜明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因必备一座装饰华丽、状如有檐无盖的长方形亭子来放置打击乐器的木柜而得名。演奏时以柜为中心,掌板在柜后,镲、锣手在柜右
期刊
摘要:文章就浙南地区南宋佛塔丽水灵鹫寺石塔的历史沿革、结构形制、工艺特征、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突出反映了佛塔的精湛工艺和极具匠心,对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佛塔形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灵鹫寺石塔;结构形式;工艺特征;历史价值  1历史沿革  灵鹫寺石塔俗称七佛宝塔、灵山寺塔,原建在灵山之上的灵鹫寺(也称灵山寺)寺宇山门前,一直由寺院管理维护。20世纪50年代末筹建瓯江大型水库,因丽水
期刊
摘要:定鼎门遗址是隋唐洛阳城郭城正南门,遗址文化丰厚,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其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文章探讨了遗址的优势和短板,并就遗址的保护开发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定鼎门遗址;优势;短板;保护开发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第二年投入使用,时称“建国门”,到了唐代改称“定鼎门”。遗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和龙门
期刊
摘 要:建于晚清时期的东阳下石塘德润堂是东阳清嘉庆咸丰年间民居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东阳仅存的一幢厅堂一个村的孤例,更是东阳古建筑发展多样化和东阳古建筑传承的重要实例。本文通过对其建筑空间布局以及装饰艺术形态的深入探析,从其建筑布局、设计思想、结构技术以及构造形式、装饰形态等多个层面总结东阳古民居建筑体系的艺术特色及营造特点,进而探索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晚清时期;东阳古民居;空间布
期刊
摘要:大遗址由于占地面积大、历史文化价值高,其管理工作往往难度很大,需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将大遗址保护理念贯彻到管理工作当中。文童以锁阳城遗址为例,结合大遗址保护理念进行分析,并围绕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理念;文化遗产事业管理;锁阳城遗址  文化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它见证了文化
期刊
摘 要:位于湘江之畔的唐代长沙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瓷窑。长沙窑山水画讲求以形写神,寓诗于画,追求画外之境,创造出一种“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有着超越绘画艺术界限的诗境美,展现了大唐辉煌灿烂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长沙窑山水画;以形写神;画中有诗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兴盛,中外贸易发达,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长沙窑位于湘江之畔,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