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晚间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晚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20.31±7.23)h及住院时间(10.66±8.14)d均短于对照组(25.84±8.16h、16.73±8.4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指导,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晚间护理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48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91-0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临床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呕血、失血性休克或肝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治疗中尽早把握时机,及早止血,提升患者预后是治疗关键。但也应做好相应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了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8±9.5)岁,1例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3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30例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5.3±10.2)岁,2例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31例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构成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入院后,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通过疾病宣传以及抚慰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出血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其进行卧床休养,病情缓解后才能逐渐开始进行缓慢的运动;快速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配血、必要时输血;患者均给予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开始常规饮食,并给予患者避免剧烈咳嗽以及保持大便通畅等避免骤增后门静脉压力升高等健康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晚间护理干预,护理方法为:患者在休息时应尽量采用左卧位,出血停止后可适当的变换体位,不过仍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采取仰卧位,起床时用力不能过猛,避免用力弯腰;患者在可以进食之后晚餐不宜过饱,并且刚进完食之后不宜立即入睡,应拖延2~3h,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增加胃肠道血流量引起的出血;患者在睡眠间歇期应避免呼吸道干燥,注意保持呼吸道湿化,适量饮水润喉,房间内使用空气加湿器,使室内湿度能够维持在60~70%之间,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应立即进行止咳化痰治疗,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夜间骤然咳嗽会导致门脉、食管静脉压升高,容易引起出血;在睡眠浅应注意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避免患者长时间看电视,并且一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以及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一般都是在睡前服用的;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主要是家访或者电话的方式,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晚间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1年再次发生出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其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所有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采用(X±S)表示,而住院后1年再次出血率采用%表示,分别采用t、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住院后1年再次出血的情况分析。1年后的调查中,对照组有9例患者再出出现出血,占总病例数的26.47%(9/34),观察组有3例患者再次出现出血,占总病例数的8.82%(3/34),两组比较,X2=16,436,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病,它具有慢性、弥漫性和进行性等特点,其病因具有复杂性,病理检查中可观察到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生产、结蹄组织增生等,在临床上则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受损以及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具有发病突然、出血量较大、止血难的特点,严重时容易引发肝性脑病,进而造成死亡,因此它也是肝硬化患者引起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发生在晚上的概率比较高,推断其原因可能是与患者夜间睡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度有关,因此,我们特提出对夜间出血高峰时间段加强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在停止出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1年患者再出血次数的比较中,均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晚间护理,有效避免了患者由于体位、咳嗽等因素导致的腹压增强引起的出血,减少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再复发。总而言之,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指导,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福琴,王红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8-19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晚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20.31±7.23)h及住院时间(10.66±8.14)d均短于对照组(25.84±8.16h、16.73±8.4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指导,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晚间护理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48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91-0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临床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呕血、失血性休克或肝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治疗中尽早把握时机,及早止血,提升患者预后是治疗关键。但也应做好相应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了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8±9.5)岁,1例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3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30例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5.3±10.2)岁,2例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31例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构成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入院后,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通过疾病宣传以及抚慰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出血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其进行卧床休养,病情缓解后才能逐渐开始进行缓慢的运动;快速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配血、必要时输血;患者均给予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开始常规饮食,并给予患者避免剧烈咳嗽以及保持大便通畅等避免骤增后门静脉压力升高等健康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晚间护理干预,护理方法为:患者在休息时应尽量采用左卧位,出血停止后可适当的变换体位,不过仍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采取仰卧位,起床时用力不能过猛,避免用力弯腰;患者在可以进食之后晚餐不宜过饱,并且刚进完食之后不宜立即入睡,应拖延2~3h,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增加胃肠道血流量引起的出血;患者在睡眠间歇期应避免呼吸道干燥,注意保持呼吸道湿化,适量饮水润喉,房间内使用空气加湿器,使室内湿度能够维持在60~70%之间,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应立即进行止咳化痰治疗,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夜间骤然咳嗽会导致门脉、食管静脉压升高,容易引起出血;在睡眠浅应注意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避免患者长时间看电视,并且一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以及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一般都是在睡前服用的;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主要是家访或者电话的方式,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晚间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1年再次发生出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其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所有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采用(X±S)表示,而住院后1年再次出血率采用%表示,分别采用t、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住院后1年再次出血的情况分析。1年后的调查中,对照组有9例患者再出出现出血,占总病例数的26.47%(9/34),观察组有3例患者再次出现出血,占总病例数的8.82%(3/34),两组比较,X2=16,436,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病,它具有慢性、弥漫性和进行性等特点,其病因具有复杂性,病理检查中可观察到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生产、结蹄组织增生等,在临床上则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受损以及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具有发病突然、出血量较大、止血难的特点,严重时容易引发肝性脑病,进而造成死亡,因此它也是肝硬化患者引起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发生在晚上的概率比较高,推断其原因可能是与患者夜间睡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度有关,因此,我们特提出对夜间出血高峰时间段加强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在停止出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1年患者再出血次数的比较中,均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晚间护理,有效避免了患者由于体位、咳嗽等因素导致的腹压增强引起的出血,减少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再复发。总而言之,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指导,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福琴,王红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