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HB战略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源-人-效益(Resource-Humanity-Benefit,RHB)战略被称为最适合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战略思路,其要求同时考虑资源、人、效益,并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改变发展观念,同时获得人与经济双重发展,社会、生态、经济三重效益[1]。本文将利用旅游RHB战略体系,针对湖南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的开发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引入全域旅游概念更新传统思想,着力提高乡村贫困人口素质加强旅游培训,鼓励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引进旅游产业创新机制,注重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平江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RHB战略;平江县
  中图分类号:F592;F323 文献标识码:A

一、RHB战略理论解释及研究现状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突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让贫困户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目的,而要达到避免返贫、实现致富的目的,必然要保证旅游资源和参与者的可持续性,才能够实现长久的社会、生态、经济三重效益。RHB戰略即资源(Resource)-人(Humanity)-效益(Benefit)一体化发展,由资源、人、效益三大要素组成,每个要素又包含多重因子,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1]。

二、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类型


  1986年,平江县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2年来,一直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和资金倾斜。直至2018年底,全县最后80个贫困村整体出列,11 292户、35 711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948%,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显身手,确保所有扶贫对象脱贫奔小康,平江县如期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主要以天岳幕阜山、石牛寨、福寿山、平江起义纪念馆等核心景区为依托,按照“旅游开发带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促进旅游开发”的思路,带动周边乡村优势资源变为旅游资源,精准靶向发力、打造乡村特色、发动农户参与,利益连接贫困户,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特色民宿等乡村度假产品,打造度假乡居综合体[2]。平江县多个村落采用这一景区依托型“旅游+民宿”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并实现了民宿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如“公司+合作社+经营户”,打造出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等多种乡村旅游体验形式。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平江县安定镇横冲村、三市镇淡江村和长寿镇国富村。

三、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的RHB战略开发条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RHB战略角度分析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条件
  1.R元条件分析(Resource)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湘、鄂、贑三省交界,毗邻长沙市。现辖24个乡镇、一个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平江县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县”。目前,全县拥有“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产业示范区”等7个国字号品牌,4A景区2家,3A景区4家。还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加义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2个(姜源村、盘石村),湖南特色旅游名镇1个(长寿镇)[3]。近年来,平江县以天岳幕阜山、福寿山、石牛寨、平江起义纪念馆等为核心旅游资源,周边地区游客大量涌入,以民俗风情、乡居民宿、优质农产品等为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感,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继而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2.H元条件分析(Humanity)
  平江县按照“四带四动”旅游扶贫模式,携手涉旅企业成立“平江县旅游扶贫联盟”,并成功调动政府、企业、群众等资源,形成了政企民联动,共促共建机制。这一举措使得平江县乡村旅游发展一方面得到了外界的多方支持,另一方面还能使村民以较小的成本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并在参与过程中将乡村旅游发展观念和先进经营理念贯穿其中,以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可持续性,符合RHB战略思想中H即人的条件。例如,平江县国富村成立“长寿农家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平江县横冲村成立“筑梦乡土——横冲创客E家”,已经吸引80后、90后青年人才加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4]。
  3.B元条件分析(Benefit)
  自平江县树立“旅游强县”发展理念以来,平江县的乡村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依托重要景区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得以完整保存,景区旅游公路等交通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整治使村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9.6%;共接待游客量2023万人次,同比增长21%[5]。2019年初,如期实现了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做到了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基本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格局。
  (二)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扶贫缺乏全局意识和顶层设计
  平江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虽然是一条充分结合地区特色且具有显著优势的道路,但由于缺乏全局意识和顶层设计,规划停留在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缺乏指导性、精准性,在乡村旅游具体开展过程中,政府管理存在漏洞、项目投资方规划不明晰、旅游市场波动较大、旅游接待条件待完善等主客观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平江县乡村旅游开发重点项目——“纯溪小镇”,总投资9382万元,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于2018年8月9日被迫停业整改。
  2.旅游从业人员内生发展能力脆弱
  参与乡村旅游的村民习惯于照搬“成功经验”,趋于跟风模仿,导致旅游服务产品同质化明显,缺少特色和新意,难以形成长久的吸引力。部分旅游民宿缺乏环保意识,生活垃圾未进行分类处理,且存在垃圾处理不当现象。旅游项目投资方面,由于对旅游资源的梳理和深挖不够,对本地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点定位不准确、思路不清晰,当地部分景点的规划设计缺乏个性,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和文化特点,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乡村旅游特色。   3.城市化现象对乡村旅游环境产生冲击
  在国家大力推行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旅游得到大规模的开发,随之而来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外来人口涌入,原本传统民居因盲目跟风而被改造的毫无乡村气息,原来的乡间田园如今变成了“城市公园”,“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风乡情一去不返,城市化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开办民宿的村民越来越多,接待游客量增大,无疑增加了村庄综合治理的难度,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对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游客的舒适满意度逐渐下降,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四、基于RHB战略的平江县乡村旅游扶贫的措施


  (一)引入全域旅游概念更新传统思想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看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6]。全域意味着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平江县要充分领会全域旅游的核心精神。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好动员,充分整合公共资源,为乡村旅游扶贫打开绿色通道,力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方式調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积极性;其次,旅游项目投资企业要及时做好规划调整,深入挖掘区域民俗文化,依托农村合作社、现代农业园等推出多种特色农事节庆活动,将农林牧渔等产品纳入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注重提高旅游开发的生态含量,拓宽营销推广渠道,提升平江县旅游产品的影响力;最后,当地旅游从业者、居民要注重平江县的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形象维护,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地旅游发展,不盲目追求短暂经济利益。
  (二)着力提高乡村贫困人口素质加强旅游培训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说过:所有的投资中,对人的投资所产生的价值最高。平江县应广开旅游扶贫思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邀请专业过硬的“双师型”教师授课,进行餐饮、服务、卫生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民宿、客栈、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设施的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思想教育,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扶持手段,鼓励参加旅游就业培训;另一方面,要进行乡村旅游创业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和本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附加价值低、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现状。
  (三)鼓励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引进旅游产业创新机制
  平江县依托天岳幕阜山、石牛寨、福寿山、平江起义纪念馆等核心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模式,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旅游+农产品”“旅游+民宿或餐饮”“旅游+快消品”的产业延伸与融合。但由于旅游产业各项资源整合缺乏创新,不具有持续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导致游客在平江整体停留时间不长,旅游消费没有被真正激发出来,无法有效地凸显旅游资源带来的扶贫力度。其应加强区域优势整合,引入优质创意、优秀营销,不断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提高游客旅游停留时间,激发游客的消费潜力。
  (四)注重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营造一种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乡村的一草一木都事关旅游的整体观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前期要做好开发规划和环境承载力可行性分析,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尽量保持资源原貌,减轻开发过程中的人为破坏。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户居住条件,提升景区旅游形象,打造乡风文明生态。在接待过程中,杜绝一味追求经济收益而给景区乱入“舶来品”,随意沿街摆放任何景区都可见到的低端工艺品和“地方特产”,对景区造成“污染”,不应盲目追求游客进入量和消费额,合理控制游客接待量,确保景区环境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治理。

五、结语


  2019年初,平江县已摘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却不能至此止步,旅游的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以家庭和社区建设为核心,以乡镇政府部门为抓手,以村组、屋场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好基础工程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这也是RHB战略在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又最易被人所忽略的一环。
  RHB战略的资源(Resource)、人(Humanity)和效益(Benefit)三者之中,资源是相对客观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地区大多存在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观赏体验性强、开发难度大的共性,而人的积极性参与对效益的影响是成正比的,具有可变性,参与者越多、开发越深入,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就越明显。平江县在后续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这一点,确保脱贫后不再出现返贫现象。

参考文献


  [1] 许贤棠.基于RHB战略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3):248-252.
  [2] 刘立刚,梁亭,胥望.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的实践与思考:以平江县三市镇淡江村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36-37.
  [3] 腾讯大湘网.平江打造全域旅游 推进产业扶贫[EB/ OL].(2016-03-23)[2021-02-02].https://hn.qq.com/ a/20160323/059032.htm.
  [4] 红网.平江县横冲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EB/OL].(2016-03-15)[2021-02-02].https://hn.rednet. cn/c/2016/03/15/3934515.htm.
  [5] 平江县统计局.平江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EB/OL].(2020-09-23)[2021-02-02].http://www. pingjiang.gov.cn/35048/42740/42741/content_1672521. html.
  [6] 360百科.全域旅游[EB/OL].[2021-02-02].https://baike. so.com/doc/4901501-5119916.html.
其他文献
日前,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组联部和承德市女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女摄影家聚焦金秋乌兰布统采风活动顺利结束。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会员们先后前往保驾沟、翡翠谷、烟囱砬、南沟门、康熙点将台、透风沟、刘家地、杜家地、猫耳山、德勒沁、萨林河、樱桃海、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天太永村、鸡冠山等地,拍攝乌兰布统秋日风光。本次活动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杨炳琴、赵佑文带队。  活动结束后,协会从会员上交的采风作品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酒店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旅游方式逐渐朝“绿色”方向倾斜,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当下酒店行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以肇庆地区为例对酒店业开展绿色营销进行分析,并就肇庆地区游客对绿色营销的认同程度和支持程度做了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对如何改善酒店的绿色营销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对酒店业的绿色营销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酒店业;绿色营销;肇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南龙古寨这个具有典型布依族文化特色的古老村落,正面临着环境危机、文化危机和生存危机。本文基于活态保护视角,研究发现南龙古寨古村落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活态传承后继乏人、民族认同感减弱、经济活力不足、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政策执行体系、明晰保护制度与修缮方法、重视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加强村民传承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等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活态保
期刊
摘 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环纳木错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依托点轴理论,从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乡土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科学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等措施来完善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而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目标是探索目前导游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通过制定《导游员职业认同量表》和《导游员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项目调查表》并进行定量分析,以钦州市导游员为样本,探究得出钦州市导游员自身职业认同的综合得分为3.64,对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不高,构成导游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个体因素”“外部不良评价”“外部不支持”“组织环境”“工作认可”5个维度。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和工作认可是职业成长意愿的
期刊
摘 要:居民是旅游价值链中价值共创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以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共创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居民参与价值共创的前因影响要素、过程及结果之间内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感知经济效益、感知社会文化效益对生活满意度和价值共创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居民参与度对居民支持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居民支持度对参与价值共创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对居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为基础,调查了多元文化语境下闽南歌仔戏传承状况,探究了歌仔戏传承面临的三大困境,即不平衡的多元文化语境、当前传承模式的局限和日益凸显的受众危机。针对歌仔戏传承困境,本文基于活态传承理念提出了歌仔戏活态传承模式,将歌仔戏传承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本文以活态、创新和独特为模式原则,重点通过创新社会化传承模式、创设企业产业化传承途径使歌仔戏适应多元文化语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唐朝诗人是文学历史上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浙东唐诗之路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景观较突出,浙东唐诗之路注重体验式旅游的开发,不断深化唐诗文化这一主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文化和旅游景观的设计完美地融合起来,依托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了层次性较强的文化体验旅游项目。本文以新昌县浙东唐诗名城为例,对文化融入旅
期刊
摘 要:清明上河园是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仿古主题文化景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通过对比《清明上河图》的特色,根据清明上河园的开发现状,分析了现阶段该景区所采用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对景区进一步的差异化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园;差异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期刊
最近,受全球疫情影响,人们的外出活动普遍减少,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而野生动物在此期间却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自然环境也迎来自行修复的机会。  人们居家隔离后,意大利威尼斯的水质开始恢复清澈,近海出现海豚;有网友在南非开普敦市街头发现企鹅结伴逛街;在印度,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中国,鄱阳湖和长江部分水域也频频出现江豚嬉戏的景象……当疫情给人类活动按下暂停键,大自然启动修复模式时,看到这一幕的人们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