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一个星雨飘零的春日,上犹二中举办“锻造美好品行,感恩美丽心灵”大型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初三(6)班的张卫华同学与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郭起云老师在台上泪眼相拥,深情地讲述着老师悉心关爱,最终使自己淡出网吧、戒掉网瘾的故事,表达了“郭老师,我爱你”的挚爱深情,全场2500多名师生、家长报以热烈的掌声,感恩情感从心灵震撼走向至爱升华。这是该校党支部开展“践行科学发展,美丽党旗风采”主题学教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该校践行科学发展观,“人为祖国所育,情为校园所系,才为学子所展”的一个生动诠释。
该校党支部以“德育创新、教学名师、科研攻关、文体艺术、和谐服务”5个党小组为有力抓手,争创学校党建红旗,激情履行科学发展、教书育人的使命,展现党员先锋模范的精神风采,引领教师队伍成长,校风校貌焕然一新。该校近6年重点高中上线人数稳居全县第一, 2007年荣获 “全省德育示范校”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和“全市人民满意学校”。
课改创新,以科学的课堂陶冶人
党建活动创新,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上犹二中党员教师以课改创新为着力点,让课堂教学充满情感灵性、闪烁思想火花。“教学名师”党小组李太珠老师,在化学课上,先让学生背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名诗,再让同学们写出诗里蕴含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化学里竟然也有浓浓的诗意,也有鲜活的做人道理。课堂上,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校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课讲改革开放30年,让同学们都用一个“一”来形象表述。有人讲“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一次会议,有人唱起《春天的故事》那一首歌,有人画一幅“足印、皮鞋印、摩托车印、汽车印”漫画……同学们举一反三,滔滔不绝,这互动的课堂如沐春风, “讲大道理”枯燥的政治课,激起了一阵阵思想快乐的涟漪,使学子们的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从互动走向升华,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课堂的美丽。
导师引领,以发展的眼光激励人
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没有差生,只有潜能生,这个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促使上犹二中党员教师努力践行科学的育人观。校党支部倾力实施“党员教师全员育人导师制”, 关爱每一个留守孩,帮助每一个潜能生。党员导师人手一本《育人手册》,对结对帮助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行为养成、特长个性发展给予特别的关爱和悉心的引导,既有家访、谈话的量化要求,帮其纠偏改错;又有学生学习、思想进步的实绩考核,通过《育人手册》的检查通报评估,把德育工作软任务进行硬化,一改德育工作零敲碎打、虚软松弱、兵少将寡的局面。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中小学优秀校长获得者彭修盛是朱定宝同学的导师,该生在同学中称“老大”,经常有打群架、旷课、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被同学们评为“全班最差学生”。彭修盛校长和师生们交谈,大家一致认为,此“称号”伤害了同学感情,最后改为“最值得关注、最需要关心的同学”。“最差”的学生也能得校长的关爱,朱定宝同学的心灵被深深地震动了。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他奋力拼搏为校争光, 2007年中考以609分的优异成绩,考取重点高中。“党员导师制”持久、细微的人文关怀,使得师生思想相通、情感相融。“德育创新”党小组根据“导师制”的要求,策划组织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不告状、不批评、不灰心”的家访使学生体会到一种被尊重、理解和热爱,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摹其行的亲情力量,也使家长充满了一种乐观期待。这项活动,荣获江西省中小学“百项德育活动创新奖”,《中国教育报》予以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和谐服务,以温馨的提示关爱人
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是空洞的、软弱无力的,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为力戒“高、大、空”说教式德育灌输,为了从更小处、细处、实处对学子的日常生活寄予情感关怀,改变通常思想道德教育那种高高在上、冰冰冷冷的面孔,“和谐服务”党小组创办了每日一句的“温馨提示”。“春天脸孩儿面,说变就变,请把雨具带身边”“气温有下降,注意别着凉”“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进入网吧行为违法,沉迷网吧身体累垮”“私自游泳违校纪,生命健康要珍惜”“军训请你铭记:我是一个兵”“不碰烟和酒,健康常拥有”“中考第四天:全力以赴心中梦,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句句精短的话语,传递着深长的情谊,让师生体验到家的温馨。亲切的小提示胜过了大道理,发挥了大作用。学生家长深有感触地说:“穿衣、带伞,是家里要提醒的事,学校连这些小事都考虑得那么周到,孩子在二中读书我们十分放心。”从2005年下学期开始,到2008年3月,已经刊出了400多句“温馨提示”。 温馨真情的关怀,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田。
科研破题,以科学的训练提升人
未成年人在做人过程中,其发展的复杂性、感情的多变性、判断的摇摆性,决定了他们的德行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该校“科研攻关”党小组,把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列入教育科研课题,着力攻关。他们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编成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上犹二中学生行为习惯四字谣》:“二中学子,青春健康,衣妆打扮,朴素大方。言谈举止,规范行事,文明标志,从‘头’开始。” 学生在读读诵诵中,自然自觉训练良好习惯。“四字谣”分“打扮篇、举止篇、礼貌篇、学习篇”,讲究养成教育的序列化,力戒“一阵风”,不搞“突击月”,并倾力强化多层面的检查督导、高密度的艰苦训练,反复抓,抓反复。“温文尔雅,不染头发。男生健儿,发不盖耳,发不遮领,气爽神清。衣着得体,不穿奇异,拉链扣起,背心入里。” 这些非常具体、形象、直观的规范要求,使学生喜欢读、愿意练、自觉做。“留长发,不扣拉链,痰随时乱吐,纸(袋)随手乱扔,车随地乱放”等一些熟视无睹的不良行为习惯取得了突破性改观。“进入网吧,行为违法,沉迷网吧,身心拖垮。”初二(2)班一位经常打电子游戏的同学说:“读着‘四字谣’,想去都克制自己不去了。”歌谣式的科学训练巧过了灌输式的僵化教育。党员教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党建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春风,美丽了党旗的风采。
该校党支部以“德育创新、教学名师、科研攻关、文体艺术、和谐服务”5个党小组为有力抓手,争创学校党建红旗,激情履行科学发展、教书育人的使命,展现党员先锋模范的精神风采,引领教师队伍成长,校风校貌焕然一新。该校近6年重点高中上线人数稳居全县第一, 2007年荣获 “全省德育示范校”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和“全市人民满意学校”。
课改创新,以科学的课堂陶冶人
党建活动创新,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上犹二中党员教师以课改创新为着力点,让课堂教学充满情感灵性、闪烁思想火花。“教学名师”党小组李太珠老师,在化学课上,先让学生背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名诗,再让同学们写出诗里蕴含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化学里竟然也有浓浓的诗意,也有鲜活的做人道理。课堂上,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校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课讲改革开放30年,让同学们都用一个“一”来形象表述。有人讲“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一次会议,有人唱起《春天的故事》那一首歌,有人画一幅“足印、皮鞋印、摩托车印、汽车印”漫画……同学们举一反三,滔滔不绝,这互动的课堂如沐春风, “讲大道理”枯燥的政治课,激起了一阵阵思想快乐的涟漪,使学子们的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从互动走向升华,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课堂的美丽。
导师引领,以发展的眼光激励人
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没有差生,只有潜能生,这个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促使上犹二中党员教师努力践行科学的育人观。校党支部倾力实施“党员教师全员育人导师制”, 关爱每一个留守孩,帮助每一个潜能生。党员导师人手一本《育人手册》,对结对帮助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行为养成、特长个性发展给予特别的关爱和悉心的引导,既有家访、谈话的量化要求,帮其纠偏改错;又有学生学习、思想进步的实绩考核,通过《育人手册》的检查通报评估,把德育工作软任务进行硬化,一改德育工作零敲碎打、虚软松弱、兵少将寡的局面。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中小学优秀校长获得者彭修盛是朱定宝同学的导师,该生在同学中称“老大”,经常有打群架、旷课、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被同学们评为“全班最差学生”。彭修盛校长和师生们交谈,大家一致认为,此“称号”伤害了同学感情,最后改为“最值得关注、最需要关心的同学”。“最差”的学生也能得校长的关爱,朱定宝同学的心灵被深深地震动了。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他奋力拼搏为校争光, 2007年中考以609分的优异成绩,考取重点高中。“党员导师制”持久、细微的人文关怀,使得师生思想相通、情感相融。“德育创新”党小组根据“导师制”的要求,策划组织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不告状、不批评、不灰心”的家访使学生体会到一种被尊重、理解和热爱,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摹其行的亲情力量,也使家长充满了一种乐观期待。这项活动,荣获江西省中小学“百项德育活动创新奖”,《中国教育报》予以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和谐服务,以温馨的提示关爱人
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是空洞的、软弱无力的,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为力戒“高、大、空”说教式德育灌输,为了从更小处、细处、实处对学子的日常生活寄予情感关怀,改变通常思想道德教育那种高高在上、冰冰冷冷的面孔,“和谐服务”党小组创办了每日一句的“温馨提示”。“春天脸孩儿面,说变就变,请把雨具带身边”“气温有下降,注意别着凉”“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进入网吧行为违法,沉迷网吧身体累垮”“私自游泳违校纪,生命健康要珍惜”“军训请你铭记:我是一个兵”“不碰烟和酒,健康常拥有”“中考第四天:全力以赴心中梦,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句句精短的话语,传递着深长的情谊,让师生体验到家的温馨。亲切的小提示胜过了大道理,发挥了大作用。学生家长深有感触地说:“穿衣、带伞,是家里要提醒的事,学校连这些小事都考虑得那么周到,孩子在二中读书我们十分放心。”从2005年下学期开始,到2008年3月,已经刊出了400多句“温馨提示”。 温馨真情的关怀,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田。
科研破题,以科学的训练提升人
未成年人在做人过程中,其发展的复杂性、感情的多变性、判断的摇摆性,决定了他们的德行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该校“科研攻关”党小组,把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列入教育科研课题,着力攻关。他们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编成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上犹二中学生行为习惯四字谣》:“二中学子,青春健康,衣妆打扮,朴素大方。言谈举止,规范行事,文明标志,从‘头’开始。” 学生在读读诵诵中,自然自觉训练良好习惯。“四字谣”分“打扮篇、举止篇、礼貌篇、学习篇”,讲究养成教育的序列化,力戒“一阵风”,不搞“突击月”,并倾力强化多层面的检查督导、高密度的艰苦训练,反复抓,抓反复。“温文尔雅,不染头发。男生健儿,发不盖耳,发不遮领,气爽神清。衣着得体,不穿奇异,拉链扣起,背心入里。” 这些非常具体、形象、直观的规范要求,使学生喜欢读、愿意练、自觉做。“留长发,不扣拉链,痰随时乱吐,纸(袋)随手乱扔,车随地乱放”等一些熟视无睹的不良行为习惯取得了突破性改观。“进入网吧,行为违法,沉迷网吧,身心拖垮。”初二(2)班一位经常打电子游戏的同学说:“读着‘四字谣’,想去都克制自己不去了。”歌谣式的科学训练巧过了灌输式的僵化教育。党员教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党建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春风,美丽了党旗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