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法, 突破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模式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200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杨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朗诵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
  语文与高中学习中其他学科相比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语文是高中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时代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原有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微课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而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的讲解方式以教学视频为主,既可以是整篇文章的讲解,也可以是某些知识点讲解,例如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下载自己需要的视频资料,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理论知识的渠道,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微课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应用,就目前调查而言,这样不但能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能让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中掌握语言应用规律,了解各个知识点的使用方法。本文对微课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微课的应用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累积和深入研究的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烦琐,但是整体难度有限。所以使用微课教学法,通过针对性的微课内容讲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特定的知识,会让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显著提升。其二,微课教学的应用能更好地丰富教学资源。随着网络的逐步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存有的知识、文章、图片等内容,教师均能在网络上查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微课,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语文教学资源,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其三,由于语文教师自身有较强的优势,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内容的引入, 需要教师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表达进行讲授,而语文教师灵活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将学生带入到微课学习中(可以具体表述一下一个意义)。其四,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微课的应用途径十分广泛,不但能应用在课内,更能延伸到课外,且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时候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正是因为微课能满足师生双方的需求,所以微课才能被广泛地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因此,语文重点知识较多,利用微课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教学视频来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实现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课程导入环节
其他文献
周一早上9时,石家庄,一面鲜艳的国旗在平山县杨家桥乡九里铺教学点冉冉升起,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响起,学校唯一一名老師缓缓拉动绳子,唯一的一名学生立正举手向国旗敬礼。随后,师生二人上了一堂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海内外对于心理技能方面的文献研究与竞赛实践表明,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心理技能是训练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心理技能的训练对运动员取得竞赛优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心理技能的训练对于克服运动员伤病后的康复训练重拾信心返回赛场也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于心理技能在中国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上进行整理。  1 前言  运动心理技能(sportspsychologicalskil
期刊
全國教育专家
期刊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中学是八十年代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创建的一所农村乡镇学校。学校历经36年的风雨沧桑和锤炼,历经几代人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她已镌刻出云南省一级初级中学的金字牌匾;成长为一所容纳着1300余名学生的大型中学,一所传递和包容着全国各地底层劳动人民文化的学校,一所中考质量连续五年提升、得到老百姓赞誉的好学校。  找准改革突破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小板桥中学发展的辉煌时期,从学校走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探寻更加科学的教育措施。而在各种健康问题中,小学生的近视眼问题呈现出相对比较严重的状态,所以广域运动的概念与预防小学生近视眼开始结合在一起。本文将主要对广域运动的特点以及它对预防近视眼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  在近些年的体检调查中,小学生的近视眼问题成为了威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用眼
期刊
自本刊创刊以来,始终以“好老师”为刊物发展核心,发现好老师、汇聚好老师、让好老师的榜样力量薪火相传。  所以,刊物每一期都深入到全国各地寻访不同风格的好老师,并推出了影响全国的品牌公益活动——寻找中国“好老师”行动。这一活动也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不断升级,在此也特别鸣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马云公益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委会,以及全国各地大力支持活动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机构
中旬  7月中旬,由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简渠、课堂内外杂志社《中国好老师》杂志主编王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联合编著的《可以复制的校长领导力》重磅出版,编著者依托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0年度重点课题“校长领导力评价标准研究及应用”进行科学调研,最终总结出校长领导力的八大标准,分别是:全面育人力、学生关爱力、教师领航力、课程改革力、高效课堂力、创新实践力、文化铸造力、教育变革力
作者简介:  王晓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师培训学校语文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德育在当前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也在教育中成为一项根本任务,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需要充分的融合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很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为此做出努力。本文主要立足中职班主任工作,分析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帮助学生明确德育体系,  了解清楚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