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剩女”VS中国“剩女”(下)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idu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日本“剩女”征婚的方式也更加“疯狂”。从传统的婚介公司到现代的网络征婚,从婚介公司主办的男女派对到跨行业派对、城乡相亲(城市女士去农村相亲,日本农村有很多有钱有地,但是因生活方式局限而产生的“剩男”),宅男宅女相亲等等。
  可是即便如此,日本的“剩女”还是很多。在《婚活时代》中,作者把“剩女”分为两种。一种是希望当舒服家庭主妇型。用老公的钱,每季买新的名牌衣服,每年一次去海外旅游。可是,能够给老婆这种生活的日本男人数量非常有限。
  另一种类型是事业成功的职业女性,这一种比较多。我有个朋友是日本大公司的研究员,每月工资大约80万日元(约合6万人民币),是同年龄男人一般收入的两倍以上,因此实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从根本上来讲,我觉得日本“剩女”越来越多的原因其实在于男士。近年来日本的经济一直不好,大部分男性已经没有上一辈人有钱,并且缺乏自信,但他们男人的自尊心却一点没减少。所以越来越多的男人因为害怕受挫,不愿意主动出击谈恋爱,更不用说是追求比自己成功的女人了——日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这样的男人,叫做“草食男”。
  在日本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变化太大了,她们很努力、很上进,越来越成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这样的变化让旁边的男性难以适应,这种集体性的结构和心理失衡应该是“剩女”多多的真正原因。
  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在中国经常看相亲的节目。节目中,很多男人强调说,现在中国的女孩太现实,结婚要看房子、车子、财产、地位,男人没钱没地位就很难结婚。
  但采访过很多普通“剩女”的一位中国朋友告诉我,其实中国的女孩大多数并不贪心。她们有比较相似的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少人有硕士博士学位,现在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正在为未来的职场发展努力。她们想要的,只是一个跟自己相配的男人而已。中国朋友告诉我,事实是很多中国年轻的男人并不想要那么优秀的老婆,宁愿找不那么优秀却“温柔贤惠”的类型。
  尽管中国和日本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女性独立于婚姻、自愿或不自愿地成为“剩女”,这一点上中日是一样的。
  最近终于有了好消息:我的两位“剩女”朋友结了婚并且很快怀孕生了孩子。现在很幸福。一位是快40岁的日本人,另一位是快35岁的中国人。她们都是很能干的女性,最后找到的对象都是很普通的上班族,并不是什么有钱有地位的人。
  我去过中国朋友的新家,他们住在租的旧房里,家具很简朴,在中国像这样的新婚家庭比较罕见。不过她老公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饭菜,很能照顾家庭,她说,觉得这样小小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剩女”的幸福秘诀,其实在于活在当下,拥抱简单的幸福,而不是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就这么简单,换一种思路而已。为中日的“剩女”们加油!
其他文献
我们希望构筑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日本方面也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有勇气和中国把关系完全搞坏。实际上,还是要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态势  《瞭望东方周刊》和《读卖新闻》连续五次的同题舆论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都做了仔细的分析和观察。在他看来,同题舆论调查堪称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因为调查中既有固定题目,比如如何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对方国家是否值得信赖,未来两国关系走势如何看待等,每次也根据
老穆于是就边捡石头边捡垃圾,可他又发现,一个人捡垃圾力量太小了,于是他发动亲朋好友,组织了不少人义务捡黄河边的垃圾。    兰州今冬天气不错,空气质量良的天气占了大多,但就这样,老穆见到我的时候,还是用喘着粗气的嗓音说:“明年过冬还是要去海南,比在兰州住院可好多了。”  老穆前段时间因为呼吸系统的老毛病住了院,刚出院就又开始张罗他那一摊子事。快过年了,好多社会活动他都要参加,按老穆的说法,这是他的
这里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镇;没有村委会也没有居委会。    凌窝,这个拥有7000多人的居住区就像一个大坑,粘在广西来宾市市区板块的东南角。6月1日来宾市因特大暴雨引发洪灾时,这个地势低洼的地方顿时汪洋一片,积水最深处达6米。  居民们用轮胎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给110打电话求救居然得到回答“要请示领导”,一小时后才回电话问是否还需要帮助。但大家并不因此抱怨。在凌窝什么事都得靠自己,这是当地人早就习惯
参加远征军到缅甸后,他在战场上没有遭遇危险,倒是之前在广西和云南向内地运输军川物资时,两次与死神交手  “他一定是我舅舅,我们一直在找他。”看到《现代快报》上的寻人启事,70岁的张庶明打来电话。他是原南京电信局党委书记。  张庶明告诉记者,经明清是小名,真名叫经乘国,“大概在1993或1994年时,舅舅托在昆明的战友来句容寻过亲,之后还通过几封信。但后来又失去了联系,想不到他还活着。”  张庶明说
这里说的茶经,并不特指陆羽《茶经》。陆羽《茶经》是务实的文章,可以与《齐民要术》对读的。《茶经》之后的古代茶书,流传下来的,大约百种,虽然说得玄乎一些,多数篇幅不大,再扣去散侠。一个人把这批书全读一遍,也甩不了几天。我是很鼓励这种读书事业的,几天时间,就能咸莱一领域的专家,怎么想也划算。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小时候上学念书,有冠冕堂皇的说法,叫“学文化”。那时认得字,就是有文化。
引言    日本普通工人住着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平均每两户多一辆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包括农民在内都穿毛料子。  中国城市职工20多年没涨工资,人均住房仅3.6平方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仍是人们追求的“三大件”,农村尚有两亿人未解决温饱。  东京商店里商品50多万种,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  ——这是让1978年走出国门的中国领导人五味杂陈的落差,“相比之
8个月前,农凯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周正毅重出江湖的各种传闻不绝于耳。彼时的他,正刚刚走出“提篮桥监狱”,没有妻子悲喜交集的泪水相迎,只好悄无声息地坐车回家了。  8个月后,周正毅的生活再次回到三年前。因涉嫌行贿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周已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这一次,同样没有妻子的挥泪相送。周妻毛玉萍因诈骗银行信用案,2006年1月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囚三年半,目前仍在服刑。    自此,笼罩在“
如果说美国在世界上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中国则应当主动成为世界的一只“锚”,在世界出现问题的时候,承担一个稳定局面的角色。  外交学在人类的学问中被称为“生死之学”。纵横家苏秦就说过,“安民之本,在于择交”。一个国家的外交抉择常关乎国之兴衰乃至存亡。外交如果运用得当。则一个小国也可以“四两拨千斤”,合纵连横,在大国间获得生存之机,甚或游刃有余。而若一个大国强国不善于驾驭自己的力量,擴张无度,外交失当
“以前外地人上来常常问,一样的桑塔纳2000,一样的6块5一升油,我们那边1块2一公里,你们这儿为啥要两块?我只能说,没商量,就两块!交‘份钱’的时候谁跟我商量啊?”北京新月出租车公司司机陈稼祥说,出租车司机每天12个小时干下来,一个月也就2000块左右。  陈稼祥别无选择,“只要吃这碗饭,就得按单班5200,双班7100元交钱,除非你去开黑车。”在北京,只有投奔出租车公司,才能开上安着顶灯、车里
看到这组照片之前,长城两个字已成为抽象而遥远的符号。它是民族精神、国家脊梁、华夏历史等宏大词汇的象征,也频频出现在“申遗”、“世界八大奇迹”之类的新闻里,又以各个关隘的名称具化为中国旅行地图中一系列著名观光点。  田立的作品则展现出另一个长城一原来,它仍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庄稼人的春耕秋收里,在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里,在老人颤巍巍的摩挲下,在孩童朗声诵出的歌谣中,长城均以不同的姿态悄然出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