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fe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回到乡下的娘家,看望我的父母,看到母亲脸上漾着微微的笑意,忙活着家务,看着他们种的菜,突然有一种写母亲的冲动。
  这种感觉,让我心头涌起万般柔情、无限敬意——不仅我的生命来自母亲,我的善良传承于母亲,我在苦难面前的勇气与坚强,也源自母亲顽强的品质。
  可以说,母亲是我的一位伟大的人生导师。
  小时候,寒冬腊月,每到夜幕降临时,我家一家大小都围坐在一个没有明火、只有热火灰的火盆边上取暖,御寒。
  火盆上面架着一个竹子做的框,大家都把手放在框上,手上再盖一块补丁叠补丁的布,这样,身子就会暖和很多。等大人们忙完坐下来后,我们几个小家伙总是会缠着他们讲故事,有的是重复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我们也不厌倦。很多次,母亲和我们讲起她的童年:母亲四岁和六岁那年,她的母亲和父亲先后因病亡故。年幼的母亲孤苦伶仃,只好跟着她在庵子里做长工的爷爷,去庵子里混饭吃。刚开始免不了受些白眼,好在母亲聪明伶俐,整天一副笑模笑样,还格外勤快,庵子里的姑姑们要她做点事,跑个腿什么的,她总是满口答应,从不推辞。姑姑们渐渐地喜欢上她,让她在庵子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待到她大些了,还劝她削发为尼。幸亏没多久全国就解放了,庵子里的人也解散了,要不,母亲可能真的会成为尼姑了。
  上世纪70年代,我家也和中国农村所有家庭一样,主要靠大人出集体工赚工分糊口。男劳力满分是十分,妇女记七分,我父母一年到头拼着命出工赚工分。母亲为了让她的七分拿得让人无闲话可说,泥一把水一把,锄地,踩打谷机,挑担子,劳动强度和男劳力毫无二致。
  除了干繁重的农活,家里还有洗洗刷刷、缝缝补补等干不完的家务事。洗蚊帐就是当时一件挺不容易的事。蚊帐是奶奶用苎麻搓成细麻线后,用自家土织布机织成麻布,再缝成的,既硬又厚,非常笨重。蚊帐夏天挡蚊子(蚊子是挡住了,可热得要命),冬天挡风,常年挂着,容易沾灰,一年得洗几次。怎么洗呢?当时别说洗衣机了,连电都没有。那种又厚又硬又重的蚊帐,用手搓即使搓破皮也洗不干净。妈妈的方法就是用脚踩,用棒槌敲打。当时生产队在水井旁边用小石头加沙土砌了一个池子,方便家家户户洗东西,特别是蚊帐、被子等大件物,大家都会丢到这个池子里洗。
  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母亲一早就把蚊帐拆下来,浸泡在池子里,然后去出集体工。中午休息时间,她急急忙忙赶到井边洗蚊帐,一边提水一边踩,嘴里还哼着花鼓小调。突然一声“哎哟”,母亲跌坐在池子边,痛得弯下了腰,一看脚底,一根针扎进了肉里好深。那时候物资匮乏,加上我家兄弟姊妹多,少不了经常缝补,缝衣针用完后大家都习惯别在蚊帐上,这样找起来方便。那次母亲匆匆忙忙间忘记把缝衣针取下来,结果在水池里赤脚踩蚊帐时将针踩进了脚底,如果马上去医院处理也无大事,可母亲舍不得花钱花时间,她有点霸蛮地自己去扯那根大半节已扎在肉里的针,结果扯断了。赖在肉里的那半截针就像神针一样在母亲身体里躲躲藏藏,竟然藏得无影无踪,只有痛不见针。后来去了两次公社卫生院,医生在认为针在的地方动了两次刀子,但依然没有找到,直到现在。用医生当时的话说,明明针就在那里,切开肉以后针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旁边有人议论,说针在身体里会随血走动,走到心脏里就完了,说得好生恐怖。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只好天天祈祷这根针千万别走到母亲的心脏里去。
  1979年开始,母亲脑子活泛,会经常顶着挨批斗的风险做点“小生意 ”,贴补家用。母亲认为,这样方便了大家,并且也是靠劳动赚钱,没有什么错。
  老家醴陵紧邻江西萍乡,萍乡煤矿多,煤矿工人吃国家粮有工资,相对农村人,富裕多了,他们经常会买些鸡蛋做菜当补品。那时还没有养鸡专业户,只有家家户户散养着几只下蛋的母鸡,农村人一般自己很难舍得吃鸡蛋,会积攒起来用它们换些盐、牙膏等日用品。走家串户收买一些鸡蛋,送到萍乡卖给煤矿工人赚点差价,这是母亲的持家良方之一。从我家乡到萍乡50多公里路程,现在往返一趟三四个小时绰绰有余,然而当时没有直达客运汽车,要先步行20多里后再坐火车去。坐正常的客运火车,来回票价得三块多,跑一趟买卖基本就赚不到钱了,所以,母亲每次都是搭无座位无窗户的黑皮火车,来回只要一块钱,虽然舒服程度大打折扣,但划算。不巧的是,那一次搭乘的那一趟火车,到离我家最近的姚家坝站不停,母亲一着急,就挑着箩筐从车上跳了下来。
  往常,母亲都是头天去第二天下午准回,那一次,到了第二天晚上还不见母亲的踪影。家里人急了,父亲和爷爷奶奶拿着火把出门去找,后来邻居们也帮着一起找。直到第三天,父亲才在姚家坝火车站周边,打听到母亲躺在附近的卫生院。父亲看到满头缠着纱布昏睡的母亲,十分心痛,十分伤心,号啕大哭起来。原来,母亲跳下车后把脑袋摔破了,鲜血直流,疼痛不堪。但她凭着坚韧的意志,爬到了附近一位老奶奶家门口的草堆上,正巧老奶奶出门拿干草准备烧火做饭,看见了满脸是血几近昏迷的母亲,好心的老奶奶慌忙叫来邻居,一起把母亲送到了就近的卫生院。好在获救及时,不然的话,如果失血过多,后果不堪设想。在既无手机也无身份证的年代,老奶奶和卫生院都无法联系上我的家人,只有等家里人来找。
  找回来了母亲,我们很想报答那位好心的老奶奶,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她。
  我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铁道部株洲桥梁厂工作,是机修车间负责人。某一天,我正带着几个人在岳阳长炼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突然接到长途电话,说我妈被接到了厂医院。匆忙结束学习往回赶,到医院一看,母亲四肢已被医生绑上了石膏板,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
  怎么回事呢?——每年快到冬季时,父母都要准备过冬的柴火。那时虽然我参加工作了,但弟弟妹妹还在上大学,我从并不高的工资里,拿出很大一部分负责弟弟妹妹的生活费后,给家里的补贴就不多了。父母舍不得花钱买煤,农村也经常买不到煤,上世纪80年代初期物资仍然短缺。父亲就利用农闲时间到大山里去砍些柴火,晒干后留作过冬用。南方雨水多,干柴一般都垒在屋前吊脚楼(其实也不是吊脚楼,不知怎么表述就这么叫吧)上。
  父亲用一根竹竿把干柴高高举起,母亲站在楼架上接住垒好,每年都是如此操作。可能是木梁年深月久腐朽了,那次毫无征兆地断了,母亲刚接住一捆柴就随着断梁摔到了门前的晒谷坪上,四肢都骨折了。医生悄悄对我说,万幸啊,内脏没有出血,只是手脚骨折,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就是以后怕是干不了活了。那段时间母亲情绪有些低落,生怕从此成了儿女们的负担。如果真像医生说的以后干不了活了,也等于要了母亲的命啊,我太了解母亲了。可能是医生医术高明,也可能是因为母亲心智顽强,三个多月后,母亲奇迹般地康复了。出院后一段时间,母亲手腳不麻利,只要天气变化还会痛,但她咬着牙坚持锻炼,坚持干活,一年后就完全恢复如常了。
  母亲的故事告诉我,无论疾风还是暴雨,都要笑对人生,只要挺过去了,就是风轻云淡,就会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草木知春秋,哪怕再低微的生命,也都想开花。苔作为一种低级植物,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生命同样萌动,花虽微小,但是生命力顽强、旺盛,努力去染绿一片生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袁枚的诗。清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今南京),在小仓山下购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我想象,在某个春夏之日,袁枚闲庭信步时,瞥见
期刊
风起风落。浅浅淡淡的烟草气息,隐约而至。左肩乍冷。忽想起你的责备,把肩盖上。草叶会因为夜风姗姗起舞,湖面因芦苇而荡起圈圈涟漪。而你,却没有因为我的等待降临。  窗外的月亮能否带去我的心思?你的举杯邀盏之间是否会有我的笑颜?想你。在投足举手之间。想你。在皱眉浅笑之念。  一杯茶,一首歌,一阕词,一个人就这样,静静伫立等待又如何?走出了你的视线,却始终走不出你的世界。  黄色的点滴在一点一点注入静脉,
期刊
儿子刚进托儿所那会儿,认生,每天回来哭得鼻青脸肿的。第一个月下班去接儿子时,总是会看见儿子双手紧抓住托儿所的窗棂,泪眼婆娑地期待着我的出现……一打开门,就光着脚飞扑进我的怀里,抓住我的衣角,把头埋起来,生怕丢了什么似的,任凭我怎样劝哄,只是哭。  在托儿所的那几年,儿子经常生病,我们经常深夜抱他去医院,挂号、就诊、配药、挂针,回到家,大半夜过去了,但还要喂药、关注儿子的体温。安顿好儿子,静静地坐在
期刊
1958年的那个春天,16岁的我第一次到北京。  那个中午,在西单商场附近的一家书店买了几本我喜欢的文学书籍,用报纸包好拿在手中,在站牌底下等无轨电车。突然,天上下起大雨,我怕雨水打湿那几本宝书,就将书藏在我穿的那件粗布上衣里,紧贴在怀中,双手捂在胸前。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迷住了我的眼睛,那场大雨带着初春的寒意冷得我突然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在我旁边等车的好几个人都赶紧躲开了我,可能是怕我传染他们。 
期刊
本刊讯 8月20日至24日,为了繁荣中国散文创作,讲好“从延安到北安”红色故事,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由中共北安市委、北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北安市委宣传部、《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承办的“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暨第12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召开。引人关注的是,周亚鹰散文集《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等15部(篇)作品获得本届笔会征文一、二、三等奖。  
期刊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年的端午,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心中还隐隐作痛。  那一年端午的前些天,母亲上山采粽叶时,不小心被蛇咬了。据父亲說,这是一条剧毒型青蛇。当时父亲也在,想打死这条蛇,但被母亲制止,说赶走它就算了。父亲从山上找来草药,用嘴嚼碎,敷在母亲被青蛇咬的地方,然后背着她回了家。  母亲一直怕蛇,看到蛇就要逃跑,但又不让人打蛇,总是叫人把蛇赶走了事。哪怕遇到危险,也不肯伤害蛇的性命。因为我属蛇。母
期刊
蒋建伟先生向我推荐一篇散文《母亲的故事》。我一看作者的名字黄兰香,顿时眼睛一亮。她是我熟悉而尊敬的一位省级女领导干部。不曾想到,她竟写出如此深情、朴实、感人的散文来。于是,我怀着抑制不住的阅读渴望,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母亲的故事》是写作者在一个周末回乡看望父母,当她看到年迈的母亲依然种菜,快乐地忙活家务,脸上漾着微微的笑意的时刻,突然就有一种冲动,要用笔写自己的母亲,来跟朋友们诉说她心中的
期刊
在乡村大地,一把锄头正在无可奈何地老去。老去的锄头,像一位老去的人,在日益寂寥和漫长的时光里,忆起过往的种种。  锄头有许多的兄弟姐妹,比如板锄、铁耙、铲子、镰刀、铡刀、犁铧,比如风车、稻桶、谷箩、谷耙、簸箕、谷筛……白日里,它们一起闹哄哄地出门去,来到村庄广袤、肥沃、丰饶的田地上,来到油菜、白菜、土豆、芋艿、玉米、水稻们的中间,它们各展身手,各尽其能,或锄,或挖,或铲,或割,或耙,或搂,有的亲吻
期刊
下午,我正在屋里临帖,五爹竟到我家找猫。当时他隔着窗户就问:“我那猫可在你这屋?” 我随口应了一声:“没有。”  五爹踉跄而去。  村里人都說五爹是个古怪的老头,一张嘴除了吃饭和抽旱烟很少再动,见面打招呼也只是“嗯”“噢”,村里人都说五爹只认得他的猫,“待人还不如他的猫。”  猫也只是一只普通的猫,花白毛色,常常越过东面矮墙到我家,有时衔着一只小老鼠离开,家人都很喜欢它。  五爹也常常坐在小屋前,
期刊
在乡下,4月初,淡黄色的蒲公英花就次第开放在田间地头,坡角石缝,它们静静地开放,如普通的小草,如褐色的土壤,如静谧的山石,不惹眼,不张扬。待到花瓣凋零,娇嫩的枝干上才迸发出一份小小的惊喜。远望,一朵朵白色的绒花如一个个毛茸茸的脑袋,探望着四野;近看,又如一把把素洁的小伞,点缀在春光里;微风起,绒花四飞,似一尾尾白羽,带着快乐和希望奔向远方。  我对蒲公英也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也许,这与童年的成长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