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科幻文学里的诠释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山东泰安冉令香
  咖啡师对于爱情的执着守望,支撑起这篇科幻小说的主体故事构架。当“我”因躲避台风走进“故事的终结”咖啡馆,却迷失了时间;当“我”走出咖啡馆,却不知不觉穿越回到十年前的生活场景。往事依旧,我非真我,“我”试图告知人们未来结果,却被看作精神出了问题;当“我”想偏离轨道,改写曾经的过去时,最终发现,故事的结局依旧在原地等待。
  那个洞悉故事来龙去脉的咖啡师一直遵循循环往复的“第四维空间”,守望曾经的爱侣,期待与“我”相遇的每一个时间点:他承租了咖啡馆,等待一场台风中“我”的来临,用“第一天”那杯咖啡拉开“我”追寻爱情的序幕;他登上那列穿越时光隧道的列车,一点点引导“我”回忆十年前的爱之旅行;他凭借记忆写出《故事的终结》那本书的前半部分,让爱在“我”的记忆中复苏。
  干细胞权威兰扎(Robert Lanza)曾指出,生命与生物是真实世界的中心。人类的意识是创造宇宙的重要条件。意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时间与空间只是人类意识的工具。由此,我说,永恒者,并非时间,而是爱情。
  2.山东青岛金小杰
  曾有人说科幻小说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咖啡师》这篇小说明显做到了这一点。开篇先以“我”、火车司机的避风引出玄秘的對话,随后伴随台风的停止,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回到了火车司机叙述故事的十年前。这个故事中再产生故事的写作方式像极了梦中梦,让人对时间线产生混淆,从而达到时间回环的目的,同时也让读者在故事中对故事“信以为真”,使得小说张弛有度。最后,小说主题处理较为深刻:越是永恒的事物越容易消逝,动物如此,事物如此,人的记忆也是如此。
  3.广东广州龚小萍
  被冠以科幻名头的中篇小说《咖啡师》,在我看来,是一部具有寓言色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作家王秀梅通过女作家、火车司机、咖啡师等若干人物的设置,用当年情景再现的方式,以此展示不可捉摸的俗世生活,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虚幻梦境,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对人性的真与假、善与恶等伦理,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从而彰显出作家所具备的悲悯情怀和灵魂深度,也让其书写变得更具现实意义。在文本之外,作家朴素温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运用,让作为读者的我感知到了一个充满善意、良知的智慧型作家。
  4.广东广州李菁羽
  每个人的生命际遇都很不同,有些人的生活跌宕起伏,而有些人却平平淡淡。命运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弄摆布,似乎很难挣脱。《咖啡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命运可以改变吗?小说中的“我”和火车司机同时回到十年前,但“我”不满意自己的婚姻,而火车司机害怕再次穿过让时间停止的隧道,都不愿意重过这十年的日子。从咖啡师那里借的小说,却让“我”看到自己的注定的命运走向——必须重过这十年。这让人想起电影《土拨鼠之日》里的男主人公,某天突然发现自己重复过着同一个日子,如同跌进一个牢不可破的网。摆弄命运的手其实正是由个人的性情、个性、所获知识、出身背景、生活经历等等构成,每一种因素都可能指向不同的机遇。电影中的主人公最后还是捕捉到冲破命运之网的契机,《咖啡师》里的“我”,是否也有摆脱那十年的机会?不过作者给出一个让“我”不得不重过这十年的理由——“我”视如珍宝、不舍离弃的儿子。如果我舍弃这十年,就等于舍弃了儿子。命运或许就在这舍与不舍中流连或转折。
  5.广东清远向明伟
  人的一生犹如离弦之箭,有起点,有各不相同的弧线和轨迹,最关键的是,它有终点,不能回头再过一遭。往事不可回头,这是人类肉身的局限和宿命。人类除了没有攻克诸如癌症这类疑难顽症之外,也没能生产出长生不老后悔药。但是,人类拥有的特质之一——想象,却让我们可以找回现实中难以抵达的慰藉。
  《咖啡师》这篇小说借助一间类似时空穿梭机的咖啡馆,让主人公回到十年前。所谓时过境迁,十年弹指一挥间,但是十年也足以改变我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选择和判断。火车进入隧道那一个小时的黑暗不过是个隐喻,因为类似的封闭和迷茫,我们错过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情感归宿,或者可能更好的未来,但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值得一提的是,科幻小说涉猎的题材多是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而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小心翼翼地把主人公送回到十年前的过去,既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这个过去与我们如此贴近,让我们感同身受。这也证明作者不过是想借科幻这一外衣,来表达她对现实的体察和洞见。
  6.广东惠州赵淑伟
  与以往的时空穿越小说不同,《咖啡师》把哲学的辩证关系以N次方让悬念最大化,同时又将矛盾冲突方程式般多元化。可以说这是道无解的方程式。从诡异的台风开始三个不相干的人在咖啡馆里偶遇。一切便按照2028年也就是未来十年后“我”出版的小说《故事的终结》那样设定,火车司机,咖啡师,物理老师,还有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在不同的时空里重复着相同的故事。一切都如康德的不可知论那样无法预见,一切又如物理老师推算的可以改变。所以世人才在已知与未知和得与失之间徘徊。每一种物体都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才能维持我们生存时空的平衡,人为的破坏必然会导致一种失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偶然,只有相对的必然。
  7.广东雷州何武豪
  当科幻小说成为热门写作的时候,许多作家会一拥而上,而能独辟蹊径,写出差异性和特质性,则是需要考验作家功力的。王秀梅的小说《咖啡师》,就是从一个新的切入口,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下子搭乘上开往未来的列车,穿过时间的隧道,得以窥见时间倒退十年后的情景,借以审视今我与故我在命运相逢时的喜悦,以及似曾相识的尴尬。在荒诞的故事中读出诗意,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相信,作家也是预言家,我更相信,人世间没有避风塘,在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我们还在摸索着。如果时间会说话,它的语言就会跑在我们的前头,给以我们人生某种有益的启示,只要人类的思维还存在,时间就会再来。但在再来的时间里,我们是否懂得更加珍惜呢?也许,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按部就班,于是就希望能够来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给我们烦闷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小说中的咖啡师、火车司机和物理老师,哪一个不是在梦幻与现实中生存与纠结的呢?由于小说情节充满着诗情画意,人物形象洋溢人间烟火,故本篇科幻小说很接地气,读来生机盎然。   8.广东广州黄可蒙
  虽然小说开始于一个叫作“故事的终结”的咖啡馆,但深深吸引我的却是小说中的那一条过山隧道,那才是命运的隐喻,每一次穿过它都伴随着无数种可能——平行时空的“我”,十年前的“我”,十年后的“我”,“我”的一生被切割成了无数段在隧道中会合重逢。如同时空的立体坐标轴上,X、Y、Z从原点出发衍生出无数种会合的可能,心心念念着儿子的“我”就是坐标轴的原点吗?咖啡馆“故事的终结”、叫“永恒”的小狗、火车司机、咖啡师等,他们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也随着每一次“穿越”改变,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些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平行时空、《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甚至《鬼魅浮生》,因此《咖啡师》对时空的想象虽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在演绎命运的无数可能中,它展现的是人的一种执念,在时空变迁之中,咖啡师对唤起爱人记忆的执念,“我”对儿子的执念——情感,那是命运面前人能够选择的部分,也是人得以确立渺如草芥的自己在宇宙时空中的坐标原点,以及抵达永恒的可能。
  9.湖北随州萧肖
  《咖啡师》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博尔赫斯式的时间迷宫。小说中,时间有着无限的分岔和缝隙: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火车、隧道里的虫洞、名叫“故事的终结”的咖啡馆和名叫“永恒”的金毛狗……在不断跳跃、交叠、错落的时空中,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失序、时间的平行和时间环形循环的无限可能。
  为了编织时间这张不断增长、不断产生分歧而又不断自我修正的网,作者安排了十年前的“我”与二十年后的“我”相遇,在时间走失后的火车洗手间里有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这场对话揭露了时间的真相,它是一串引力波的连绵反应,并未按照命运之书按部就班地运行,而是掌握在不断抗拒命运、具备实验经验的物理老师手中。但物理老师计算错误,又使时间具备了某种不确定性。时间具有多重面目,生命也由此具备无限可能。因文中的三个关键性人物思维习惯略为类似,我更愿意相信小说中只有一个人类,那就是臆想中的“我”,咖啡师、货车司机、物理老师、十年前的我和二十年后的我,都是镜像世界里“我”的分身。他们有对立、有统一,是人类在认识时间改造时间的进程中“本我”精神的分裂和统一。
  10.河南淮阳刘继兴
  一座咖啡屋,因一场台风让三个男女在此相遇,共同参与导演了一场虚幻旅行,这场旅行能让时间静止、倒退或跨越,关乎生命、思维、记忆、存在与消失,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同行在时光隧道里,以此暗示人的精神痛楚和生命卑微,这是小说《咖啡师》的深刻寓意。人生是一条时光隧道,也是一次冒险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隧道里行进着,而时光却像一位咖啡师,可以随便将生活调制成一种味道或一个故事。但无论怎样调,无非是将历史搬进现实,或将现实揉进历史,真正的神奇的魅力是在未来。现实是一座历史桥涵,一头通往光明,一头连接黑暗。但由于人们都暂时处在涵洞里,对周围的事物很难看明白。这就像那间咖啡屋,自从走进去就一直让人扑朔迷离,但随着旅行的终结所有疑问被最终化解,体现了作者对悬疑和科幻世界的非凡想象力和掌控力,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对客观环境的迷茫畏惧。小说中的出租车司机和带有胎记的老板娘,可看成现实的化身,尽管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厌倦和失意,但他们却是忠于现实的。那条叫作“永恒”的狗实际是代表着时间和空间,虽然它是永恒的,但人们却很难捕捉和发现,小说力求表现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迷茫。
  11.四川达州冯晓澜
  小说家都是借助时空的坐标來呈现人的生存状态、精神向度和对生命自身的探询,故他们对时空表现出的迷恋,远远超过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先锋作家对时空的痴迷更甚。《咖啡师》借助黑洞理论,对时空的把握和驾驭,更其自由,更是在时间的穿越、倒流与对比中完成主人公“我”生命一次性消费“宁愿按部就班地老去”,也不愿在假设中悲伤、惶恐的主旨。小说极具象征性地设置了三个时间节点:2018年、2008年、2028年,对应现在、过去、未来。人物为作家“我”、穿越时间隧道的火车司机和咖啡师。三者在不同时段的穿越中,均发生人生重大转折的纠缠。他们都试图在时间的倒流中改变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轨迹。当然是趋利避害情感主导下的修正或选择,但都以尴尬的失败告终。因为宇宙是不可知的,命运是不可测的,那么对人生的把握仍然具有偶然因素,对内心向往完美的必然性也就具有干扰或颠覆。当“我”再次穿越回2008年,与2028年的“我”短兵相接时,“平行世界”的“我”告知,身处无休无止“环形反应”的“我”,会遭遇坠入假设修正人生的黑洞中,由此,小说凸现出人生没有如果的重大主题,从而,珍惜和把握当下才显得更为迫切。
  12.甘肃朱旭东
  中篇小说《咖啡师》以强台风、时间停滞、时空错乱、平行世界等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异于日常生活的科幻世界。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仿佛时间也停滞了下来,让人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段离奇怪诞的场域,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而陷入越来越深的阅读期待。叙述者“我”也如同故事的阅读者一样,由疑惑重重到剥开谜团层层,读者与叙述者达成了巧妙的默契。小说臻于完美地巧用科幻外衣,从中表露出的本质问题,依然具有作为自然人的社会属性,比如爱情和命运。对于现实生活尤其是对爱情的将就,使得在面对一直深爱着“我”的咖啡师时心存幻想却不得不反复遗忘,逃避却无法逃脱被摆布的命运呈现出无可奈何的悲痛。而故事的结尾却是“我”再次循环这一奇遇的开端,又让人唏嘘不已。
  13.陕西西安魏百平
  初读《咖啡师》,很容易被作者奇幻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所打动。文章通过咖啡师、火车司机和“我”在不同时空的所见所闻所想,讲述了一个在时间交错流动中重叠反复、意向多样的科幻故事。遗憾的是,读完全文虽然暂时取得了新鲜的阅读快感,但并没有产生情感的波澜和多余的回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着眼于科幻皮囊的构建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科幻的动人之处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而科幻故事的动人之处却在于科幻皮囊下的人性光芒和对生命的思索。但纵观全文,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浅尝辄止、单薄而有限,或者作者根本就没打算揭示科幻皮囊下的人物命运。   其实,通过故事,我们好像依稀也能看出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初步认识:命运是不可知或者无休止的环形反应、“我”对物理老师的误读其实就是对爱情婚姻的误读、“我”的选择性失忆就是命运不可知的表现等。虽然作者看似构建了2008年、2018年甚至2028年三种生活情景,大段描述不同时空下相同事件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最终留给作者的更多的却是对时空或宇宙理论的好奇(而这应该是物理学要探讨的问题),而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却雾里看花,充满了无力感和断层感,人物形象模糊而平淡,错失了深入挖掘的良机。
  14.河北衡水吕乃华
  在作者的笔下,从来没有“停顿”和“搁浅”。她永远开启着思维的闸门,让未曾发生,但写出来让人深信不疑的故事汩汩流出,场景、人物、心理、事件,都在她有序的推送下,理所当然地嬗变,彰显着以情节感人的魅力。小说中的记忆和猜想并行不悖,在给读者奇异感觉的同时,也为读者普及着“假设”(虽然有“历史是不允许假设”这一句话)的常识。
  小说中有两个关键词“失序”和“时空隧道”,两个流行词“赞赏”和“检索”,前者是科幻写作绕不过的路标,后者是写作过程中习惯的储备动用。小说中有两处使用了回放和复述,这不是简单的借用和补白,是递进和加速,是“事实胜于雄辩”的有言在先。总之,在王秀梅的小说中,不管是叙事,还是命题,不管是驾轻就熟的遣词造句,还是推进式的故事布局,都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智慧和想象力。
  15.山东临沂田宝梅
  2008年、2018年、2028年,王秀梅以十年为节点,用浩瀚的文字,建造了一座时间迷宫,她在里面自由穿越,我们却在里面左冲右突差点沦陷,侥幸的是我终于找到了出口,也就是这篇小说的主旨。
  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在悬疑中层层设疑,又层层解构,利用穿越,通过失忆的作家、火车司机、咖啡师之口,抽丝剥茧地再现了2008年隧道穿越的荒诞故事。小说开头,为避一场风灾,作家和火车司机同时躲进一间咖啡馆,遇到咖啡师。却不承想咖啡馆是时空隧道的入口,二人由此回到2008年,二人都想改写自己的命运,刻意做了很多事,却是竹篮打水。小说最后,2008年的作家与2028年的作家在时空隧道相遇,力证命运不可更改。作家最终还是忘掉咖啡师,嫁给了物理老师。
  宿命論的起点是宇宙源头,即时空一生成,宿命即开始累积和运算,直到此生前。这种论调,认可主观能动性或自由意志的存在,却极力否认它的作用。命运天定,是这篇小说的最终表达,也是这座时间迷宫的出口。然而走出一座迷宫,我们会立即陷入另一座迷宫:命运真是注定的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人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多算则胜,少算则不胜。若命运真是注定的,宇宙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16.广东阳江周映
  看过科幻片《回到未来》,也看过美国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科幻小说《返老还童》,但是看王秀梅老师的《咖啡师》,还是有很多的震撼。宇宙平行的概念不是最新的,但里面的“虫洞”“连绵反应”“四维空间”让作者脑洞大开,让人相信童话《灰姑娘》里的魔法是可能存在的。构思巧妙,荒诞又合情合理,故事错综复杂却引人入胜。一条叫“永恒”的小狗,却在十年后了无踪迹。作家、咖啡师、火车司机三人穿越回十年前,却找不到角色感,回到过去,知道未来,却没人相信他们的话,也得不到理解。“故事的终结”既是咖啡馆的名字,又是书名,把故事串起来。只是题目《咖啡师》似乎起得不是很理想。也许换上《物理老师》或者《环形反应》更好。另外,白璧微瑕,咖啡师与作家本是前男女关系,作家却认不出咖啡师,“选择性失忆”的理由稍微牵强,但不阻碍这成为读者喜欢的小说。作家可以跟2028年的自己相遇,在2008年却只能独自一人,然后就在2008年与2028年之间不断循环,直到做物理老师的老公把数据完全算对。但是,芸芸众生,谁又能真正与过去的自己、将来的自己对话?谁又能真正清醒清楚地看世界?谁又能真真正正被理解或理解他人呢?
  责编:梁红
其他文献
他们表现出一种殊死的勇气,尽管他们看到,自己已用生命的一大部分时间来做徒劳的事,但他们仍然继续做下去。我敬佩他们,他们可以了解自己。问题只是,生命消逝得太快了。  ——石黑一雄  浮世画家  石黑一雄的小说有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一个人为了一项事业倾心托付,最后发现这是一场虚妄。比如《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英国管家发现自己侍奉半生的贵族是纳粹帮凶,这让他的人生
期刊
在梅朵火山,你会见到神奇的景象。高耸的火山直入云端,而火山底下,是在此定居了上千年的山民。山民的住所很简单,即便他们靠着造船的生意赚到了足够用来建造漂亮房舍的资金,也有建造漂亮房舍的技术,可是他们所居住的房舍依然很简单,甚至简陋。土墙加上木材搭建起来的房屋和他们的身份很不相匹配。缘何如此?说来简单,他们怕。怕什么?怕刚刚精心建造好的漂亮房舍被滚热的熔岩毁于一旦。有人断定梅朵火山是死火山,不会再喷发
期刊
在雅典  窗外是忧郁的江油县。  七十年代的县政府大楼后面,  是三千年的古希腊天空。  太阳升起来,带着昨夜的倦怠,  本地人的宿醉在空气中  如大弥撒般砌雪。  天神手里那只空酒杯  留在鱼唇边:一种半透明的东西,  将大地的泥土烧制成陶器,在柜台后面  以好客和宰客两种目光盯着你。  一千三百年前,李白举杯碰月,  盲人荷马,以独弦琴弹奏着浩渺。  众游客从出租车,从钱包和坟墓  钻了出来,
期刊
1  星期三,花花补休,我下午六点前也没工作任务,我们昨晚说好了今天过千灯湖划船,但花花起床后望一眼窗外白晃晃的太阳就打了退堂鼓。盛夏的南方,大太阳下的湖面又热又潮湿,能把人直接呛晕。  “去露西那里喝茶行不?”花花问。  “露西是哪个?”  “露西大美女你都不记得了?她是我还在浙江时就认识的花友,我来这边第一份工作是她介绍的。那时亏得有她照顾,我才顽强地在你们大佛山站稳了脚跟,勇敢活到今天。” 
期刊
答枕边人,兼致新年  唯一的奇迹是身逢盛世  尚能恪守乱世之心  唯一的奖赏是  你还能出现在我的梦中  尽管是旧梦重温  长夜漫漫,肉体积攒的温暖  在不经意间传递  唯一的遗憾是,再也不能像恋人  那样盲目而混乱地生活  只能屈从于命运的蛮力  各自撕扯自己  再将这些生活的碎片拼湊成  一床百衲被  唯一的安慰是我们  并非天天活在雾霾中  太阳总会出来  像久别重逢的孩子  而我们被时光易
期刊
那天栩栩和往常一样,下了班,乘公共汽车往家里走。租的房子远离市中心,几乎要从起点坐到终点,她一路上可以从容地神游于另一处。  上下班的时间,车上总是有很多人,拥挤、推搡、吵闹,空气污浊。栩栩总能置之度外,如在定中。  半道上来一个老人,看起来60多岁的年纪,面目俊朗,衣着高档得体。这份高档和他的气息搭配得很好,从整体上看,他就不像是挤公共汽车的,他应该属于私家轿车,或其他更高级的交通工具。  他朝
期刊
1.吉林德惠宋晓军  从向日葵花变成一堆籽粒饱满的瓜子,这是刘橙渴望成熟的展示。但这种期盼,却因为现实中的阴差阳错落了空。  一生不育,没有子女,为人嘴碎,不饶人,让他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中油盐不进。少年时形成的暴力美学、人生观念,不曾受到生活压力的冲击,心理仍是青葱少年。与其说他是个好斗的五○后工人阶级,不如说他是个还没有从青春期褪青的五○后老炮儿。  2.湖南新宁陈政昌  这是一组出生于20世纪
期刊
河 水  父亲在河里沉浮  岸边的草丛中  我负责看管他的衣服、手表和鞋。  离死亡还有七年  他只是躺在河面上休息。  那个夏日的正午  那年夏天的每一天。  路上有挑着担子的农民走过  这之后就只有河水的声音。  有一阵父亲不见了  随波逐流漂走了  空空的河面被阳光照得晃眼。  我想起他的话:  水面发烫,但水下很凉。  还有一次他一动不动  像一截剥了皮的木头  随着河水起伏。  岸边放着
期刊
群树婆娑  最美的旋律是雨点击打  正在枯萎的事物  一切浓淡恰到好处  时间流速得以观测  秋天风大  幻听让我筋疲力尽  而树影,仍在湖面涂抹  胜过所有丹青妙手  还有暮云低垂  令淤泥和寺顶融为一体  万事万物体内戒律如此沁凉  不容我们滚烫的泪水涌出  世间伟大的艺术早已完成  写作的耻辱为何仍循环不息……  箜篌颂  在旋转的光束上,在他们的舞步里  从我脑中一闪而去的是些什么  是我
期刊
冷眉语的诗  补 丁  苦丁茶喝掉我的每个夜晚  残渣一样  倒掉我  爸爸,我的颈椎疼痛  是你遗传的  你的墓前开满了苦丁花  它们苦得像这些夜晚  我只有借助它们  才看得清历史一样深的父亲  并为他每天长出新的伤痕  今天,那些凌乱的影子继续穿过高楼而去  爸爸,我是世界的堕落  而你是缺席  我许世界生命  世界许我以补丁  老铁的诗  苍 老  屋顶上,穗状茅草覆盖着瓦片  把肆意摇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