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有不少方法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进行加小标题或换题训练或是比较分析不同的分段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想象习作,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造思维;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1 通过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训练重点,找准结合点。在训练给课文分段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分段方法后,可进行多思路分段。在给课文分段中,一般, 学生常常是在老师的授意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去练习分段,这样大大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启发学生按照一定的分段方法,进行多思路分段,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也可以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在进行挖掘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训练中,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课文的题目不仅短小精悍,醒目|,引人入胜,而且它暗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写作思路等。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让学生读题后,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充分思考后会提出:“为什么炸暗堡?怎么炸暗堡?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是什么? ”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董存瑞炸暗堡。”通过“舍身炸”一词,知道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还了解了文章的主人公和文章的线索等。又如在分析《飞夺泸定桥》一课题目时, 学生抓住“飞”与“夺”这两个字开展充分的讨论,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分析出“飞”“夺”即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飞”即很快,“夺”即抢,无论是红军不畏艰险飞快的赶路,还是从敌人手中强占泸定桥,没有为革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因此“飞”与“夺”不仅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给文章加小标题或换题训练。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不偏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进行换题训练,这样, 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给课文换的题有《烈火中的英雄》、《英雄邱少云》、《遵守纪律的丰碑》、《在烈火中永生》等。当然学生的题目不如课题精确、恰当。反过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精神。在学习《跳水》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主动提出,学生在接触课题后,便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 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跳水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释疑,感到这个课题很好,能引人入胜。在理解内容时,学生又提出了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现哪些人,哪些物?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这样, 老师就抓住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质疑、释疑, 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可以进行比较异同训练。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找同之异,异中之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得相当普遍,频率也高,它不仅适用于理解性的问题,也适用于学习基础知识。例如:《一面》和《藤野先生》都是写人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归纳出两者的不同:前者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后者写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学者,它不完全按时间来叙述,而是选择几个有关教学活动的片断来表现。在结构上,前者以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为线索组织材料,从正面着笔;后者主要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用了许多与藤野先生只有间接关系的材料,作为侧面烘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篇同样写人的文章,结构上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再如教完《变色龙》一文后,让学生把这篇作品与以前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研究,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两文惊人的相似。两位作者都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两人的年龄只差一岁,两文的写作时间仅差一年。此外,两位小说之王的两篇惊世之作在情节上都突出一个“巧”字,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突出一个“变”字,艺术表现手法上都突出一个“比”字,所写的人物事件都突出一个“小”字,而表现的主题都突出一个“大”字。研究分析这些异同,都有助于打开思维的闸门。
2 通过写作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它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思维的训练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关键在于大胆的编织,不停的编织。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如仿写训练。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学生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仿”的目的是使学生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约束,而要有自己思维的特点。例如:学习了《火烧云》一课,可以让学生仿写了《落叶》、《下雨》、《降雪》等小文来学习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描写大自然的特点的。学了《游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游记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秋游白云山》;学了《深山风雪路》一课让学生学习人物语言的描写特点,仿写了《饭桌上的对话》。实际上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他们张开的创造思维的双翅,慢慢的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在此基础上还可训练学生进行想象习作。在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后通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想象主人园中的春色满园写了《满园春色》; 学习了《马》一诗,就以《马》为题,想象写作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的夜晚,一匹骏马驰骋在茫茫无际的原野上的画面。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续写的训练。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像写作: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形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的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作,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还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给学生一个特意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去编织、创设下面的情节。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开辟出一块自由发散的思维阵地,使学生的创造才能与其知识、智力、体力、品德等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
还可以让学生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如大家都懂得“说谎是可耻的”这个道理,但把这个观点当作写作的内容,就缺少创新,论述流于一般。如果从相反的方面提出论点:说谎也能表现人的高尚品德,那这种见解就新颖、独特。面对生命垂危的人,家人、亲戚朋友说的大多是谎话,连作风严谨的医生也不例外,这些谎话显示了人们的爱心;做了好事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地址的人,具有美好的心灵;《藤野先生》中鲁迅也说了谎话,他决心弃医从文,但当先生问起时,他却说要去学生物,说先生教给他的知识还能用得到,他的谎话体现了师生情深。又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写出了《龟兔第二次赛跑》《龟兔第三次赛跑》,这是根据赛跑结果进行了逆向思维,三次赛跑体现了龟兔不同的心态,这就有了新意。
【关键词】创造思维;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1 通过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训练重点,找准结合点。在训练给课文分段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分段方法后,可进行多思路分段。在给课文分段中,一般, 学生常常是在老师的授意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去练习分段,这样大大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启发学生按照一定的分段方法,进行多思路分段,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也可以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在进行挖掘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训练中,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课文的题目不仅短小精悍,醒目|,引人入胜,而且它暗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写作思路等。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让学生读题后,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充分思考后会提出:“为什么炸暗堡?怎么炸暗堡?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是什么? ”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董存瑞炸暗堡。”通过“舍身炸”一词,知道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还了解了文章的主人公和文章的线索等。又如在分析《飞夺泸定桥》一课题目时, 学生抓住“飞”与“夺”这两个字开展充分的讨论,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分析出“飞”“夺”即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飞”即很快,“夺”即抢,无论是红军不畏艰险飞快的赶路,还是从敌人手中强占泸定桥,没有为革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因此“飞”与“夺”不仅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给文章加小标题或换题训练。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不偏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进行换题训练,这样, 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给课文换的题有《烈火中的英雄》、《英雄邱少云》、《遵守纪律的丰碑》、《在烈火中永生》等。当然学生的题目不如课题精确、恰当。反过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精神。在学习《跳水》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主动提出,学生在接触课题后,便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 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跳水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释疑,感到这个课题很好,能引人入胜。在理解内容时,学生又提出了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现哪些人,哪些物?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这样, 老师就抓住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质疑、释疑, 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可以进行比较异同训练。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找同之异,异中之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得相当普遍,频率也高,它不仅适用于理解性的问题,也适用于学习基础知识。例如:《一面》和《藤野先生》都是写人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归纳出两者的不同:前者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后者写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学者,它不完全按时间来叙述,而是选择几个有关教学活动的片断来表现。在结构上,前者以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为线索组织材料,从正面着笔;后者主要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用了许多与藤野先生只有间接关系的材料,作为侧面烘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篇同样写人的文章,结构上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再如教完《变色龙》一文后,让学生把这篇作品与以前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研究,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两文惊人的相似。两位作者都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两人的年龄只差一岁,两文的写作时间仅差一年。此外,两位小说之王的两篇惊世之作在情节上都突出一个“巧”字,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突出一个“变”字,艺术表现手法上都突出一个“比”字,所写的人物事件都突出一个“小”字,而表现的主题都突出一个“大”字。研究分析这些异同,都有助于打开思维的闸门。
2 通过写作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它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思维的训练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关键在于大胆的编织,不停的编织。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如仿写训练。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学生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仿”的目的是使学生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约束,而要有自己思维的特点。例如:学习了《火烧云》一课,可以让学生仿写了《落叶》、《下雨》、《降雪》等小文来学习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描写大自然的特点的。学了《游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游记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秋游白云山》;学了《深山风雪路》一课让学生学习人物语言的描写特点,仿写了《饭桌上的对话》。实际上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他们张开的创造思维的双翅,慢慢的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在此基础上还可训练学生进行想象习作。在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后通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想象主人园中的春色满园写了《满园春色》; 学习了《马》一诗,就以《马》为题,想象写作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的夜晚,一匹骏马驰骋在茫茫无际的原野上的画面。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续写的训练。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像写作: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形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的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作,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还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给学生一个特意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去编织、创设下面的情节。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开辟出一块自由发散的思维阵地,使学生的创造才能与其知识、智力、体力、品德等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
还可以让学生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如大家都懂得“说谎是可耻的”这个道理,但把这个观点当作写作的内容,就缺少创新,论述流于一般。如果从相反的方面提出论点:说谎也能表现人的高尚品德,那这种见解就新颖、独特。面对生命垂危的人,家人、亲戚朋友说的大多是谎话,连作风严谨的医生也不例外,这些谎话显示了人们的爱心;做了好事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地址的人,具有美好的心灵;《藤野先生》中鲁迅也说了谎话,他决心弃医从文,但当先生问起时,他却说要去学生物,说先生教给他的知识还能用得到,他的谎话体现了师生情深。又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写出了《龟兔第二次赛跑》《龟兔第三次赛跑》,这是根据赛跑结果进行了逆向思维,三次赛跑体现了龟兔不同的心态,这就有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