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岩洞特大桥为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箱形拱,采用平面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5200吨,是国内采用混凝土球铰转体施工重量最大的转体桥,文章主要介绍该桥转体施工中关键技术,及施工中的体会。
关键词:大岩洞特大桥;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混凝土球铰
一、工程概况
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辅助道路大岩洞特大桥全长281.14m,主桥采用1-160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形拱,拱轴曲线采用悬链线,拱轴系数m=1.70,净矢跨比f0/L0=1/4.56。桥面宽8.5m,主拱圈为宽7.9m,高2.4m的单箱三室断面。拱肋劲性骨架主弦杆采用Φ273×11钢管混凝土,下弦杆采用L100×10双角钢,直腹杆和斜腹杆采用2[16a槽钢,横联和平联连接件采用L100×10的角钢。
主桥按平面转体法施工,3号墩侧顺时针转体80度,4号墩侧顺时针转体123度,转体总重约为5200吨,为国内混凝土球铰转体重量施工之最(见图1)。
二、转体结构组成
转体系统包括:半跨劲性骨架拱箱(带部分底板砼)、上盘、下盘、磨心及磨盖、交界墩、扣索和背索、转体顶推系统组成。
(一)半跨劲性骨架拱箱
拱箱为带部分底板混凝土劲性骨架,拱脚与上盘固结,拱端以扣索拉锚于交界墩顶部,悬臂重量约6000kN。底板厚度:正常段12cm,拱脚加厚段50cm,拱顶锚固段25cm。
(二)交界墩
结构尺寸为8.5m×4m实心墩,高度约40m,重量约32700kN。
(三)上转盘
平面尺寸12.3×9.9m,厚4.2m,重量约12000kN。
(四)混凝土球铰
平面直径3.2m,球面半径12.85m,分为磨心和磨盖,球铰中心设Φ100mm定位钢轴。磨心和磨盖的摩擦面间涂抹7:3的黄油聚四氟乙烯粉润滑剂,涂抹厚度0.5~1.0cm,作为转体时的滑动接触面。
(五)扣索和背索
扣索挂于交界墩顶,前端锚固于拱肋前端锚块,采用6束1860MPa级10-Φ15.24钢绞线。前端为锚固端,后端为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σ=573.57MPa,应力系数Kσ=0.31。
背索悬挂于交界墩两个牛腿上,采用24束1860MPa级15-Φ15.24钢绞线。下端为锚固端,上端为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σ=952.3MPa,应力系数Kσ=0.51。
(六)转台及平衡支撑腿
上盘与球铰之间有用于扩散应力的转台,沿滑道内环设置的4个内圈保险腿和5个滑道上保险腿,每个支腿平面尺寸80×80cm,底面设有3mm厚的四氟板。支撑腿与下盘混凝土面留有4cm间隙,以便铺设不锈钢板与四氟板作为滑动面。
(七)滑道
下盘混凝土面的环行滑道宽为1m,其表面以地坪打磨机打磨平整、光滑,平整度误差不大于3mm,转体前应清理干净并涂以黄油。
(八)顶推系统
每岸配置4台150T千斤顶,其中两台备用。为了达到牵引同步,两台千斤顶的输油泵进行并联。
三、主要转体结构施工
(一)磨心、磨盖施工
混凝土磨心、磨蓋是转体施工的关键部位,磨心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同心圆相对高差。磨合时使磨盖在磨心上按转体方向转动磨合,磨合时加水精心磨合,承压接触面积超过设计要求的70%。
(二)劲性骨架加工及拼装
考虑到现场吊装能力和减少工地现场拼装焊接工作量,劲性骨架在加工场内集中加工成桁片,3号、4号墩劲性骨架主桁分21节段制作(不含拱座预埋段和合拢段),每节段4片桁片,全桥共168片桁片,最大桁片重为800kg。
劲性骨架制作设计要求采用钢管采用热弯工艺,经设计同意采用以直代曲方案,降低现场加工制造难度。拱脚6段桁片采用汽车吊安装,其余节段采用拱上自行简易吊机和运输平车。
劲性骨架分节段加工成单片桁架,减少现场拼装和焊接工作量,拼装和焊接质量得到了保证,缩短了现场拼装时间。
(三)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一期砼浇注时注意下弦角钢外包砼的振捣质量。底板12cm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厚度,浇筑完成后对内箱进行逐个检查,超过部分进行凿除处理,确保转体重心与设计相符。
(四)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
主弦管Φ273钢管内砼,采用泵送顶升接力法,施工时一次顶升完成。
四、转体施工
(一)扣、背索安装
扣索钢绞线逐根安装,逐根调整其初张力和挠度,确保受力均匀。为防止低应力锚固钢束滑束,在扣索张拉完成后安装防松装置。
背索钢绞线整束穿束安装,制束时将钢绞线梳理整齐,用铁丝捆扎。穿束前,其上端用夹具临时固定,用卷扬机牵引钢绞线束自下端向上端穿束。
(二)扣、背索张拉
扣、背索张拉按照分级、交替、对称原则,即张拉一批背索,张拉一级扣索。背索张拉顺序为从中间向两边分6批张拉,每次张拉4根。扣索张拉顺序为从两边向中间分3级张拉,每次张拉2束。为防止低应力锚固钢束滑束,在扣索张拉完成后安装防松装置。墩顶位移控制在2cm内。
(三)张拉脱拱
扣、背索张拉至设计吨位后,分段拆除拱肋支架及底模,拆除时在拱顶设置保险支撑。拆除上盘底支架及临时混凝土支承垛,使半跨形成转动体系。拆除过程中对拱肋变形情况和转体结构受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控。转体前转体体系静置24小时,观测转动体系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四)转体施工
顶推时2台150吨对称布置,形成转动力偶,为达到顶推同步,两台千斤顶油泵进行并联,转体线速度控制在5cm/min内。为确保转体平稳均匀转动,两台千斤顶必须同步、均匀、缓慢顶推。
转体过程中因为转体重心与设计相符,转体过程中滑道上保险腿处于悬空状态,转体过程中平稳顺利,顶推力小于10吨,远小于设计顶推力73吨,转体共用时9小时就顺利合龙。
(五)合龙施工
转体到位后根据测量数据,分析转动体系中心位置偏差情况,按横向倾斜→拱端轴线偏差→纵向倾斜的调整次序,将轴线偏差及竖向高程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即可安装合龙段临时连接结构,同时将上下盘抄垫、顶紧。随后进行合龙段劲性骨架焊接,封盘混凝土浇筑和合龙段混凝土施工。
(六)监测监控
由于本桥转体重量大和跨度大,结构特殊,施工过程中对上盘混凝土、交界墩混凝土应力、扣、背索拉力和主弦管应力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监控,指导施工,确保安全。实测监测监控数据与设计理论值吻合。
五、结语
大岩洞特大桥顺利转体合龙,为混凝土球铰在同类型大吨位转体结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劲性骨架分节段加工成单片桁架,减少现场拼装和焊接工作量,拼装和焊接质量得到了保证,缩短了现场拼装时间。劲性骨架桁片制作采用以直代曲方案,降低了加工现场制造难度。
劲性骨架桁片拼装运输采用拱上自行简易吊机和运输平车,解决了山区困难地形条件下现场桁片运输和吊装问题。
关键词:大岩洞特大桥;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混凝土球铰
一、工程概况
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辅助道路大岩洞特大桥全长281.14m,主桥采用1-160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形拱,拱轴曲线采用悬链线,拱轴系数m=1.70,净矢跨比f0/L0=1/4.56。桥面宽8.5m,主拱圈为宽7.9m,高2.4m的单箱三室断面。拱肋劲性骨架主弦杆采用Φ273×11钢管混凝土,下弦杆采用L100×10双角钢,直腹杆和斜腹杆采用2[16a槽钢,横联和平联连接件采用L100×10的角钢。
主桥按平面转体法施工,3号墩侧顺时针转体80度,4号墩侧顺时针转体123度,转体总重约为5200吨,为国内混凝土球铰转体重量施工之最(见图1)。
二、转体结构组成
转体系统包括:半跨劲性骨架拱箱(带部分底板砼)、上盘、下盘、磨心及磨盖、交界墩、扣索和背索、转体顶推系统组成。
(一)半跨劲性骨架拱箱
拱箱为带部分底板混凝土劲性骨架,拱脚与上盘固结,拱端以扣索拉锚于交界墩顶部,悬臂重量约6000kN。底板厚度:正常段12cm,拱脚加厚段50cm,拱顶锚固段25cm。
(二)交界墩
结构尺寸为8.5m×4m实心墩,高度约40m,重量约32700kN。
(三)上转盘
平面尺寸12.3×9.9m,厚4.2m,重量约12000kN。
(四)混凝土球铰
平面直径3.2m,球面半径12.85m,分为磨心和磨盖,球铰中心设Φ100mm定位钢轴。磨心和磨盖的摩擦面间涂抹7:3的黄油聚四氟乙烯粉润滑剂,涂抹厚度0.5~1.0cm,作为转体时的滑动接触面。
(五)扣索和背索
扣索挂于交界墩顶,前端锚固于拱肋前端锚块,采用6束1860MPa级10-Φ15.24钢绞线。前端为锚固端,后端为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σ=573.57MPa,应力系数Kσ=0.31。
背索悬挂于交界墩两个牛腿上,采用24束1860MPa级15-Φ15.24钢绞线。下端为锚固端,上端为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σ=952.3MPa,应力系数Kσ=0.51。
(六)转台及平衡支撑腿
上盘与球铰之间有用于扩散应力的转台,沿滑道内环设置的4个内圈保险腿和5个滑道上保险腿,每个支腿平面尺寸80×80cm,底面设有3mm厚的四氟板。支撑腿与下盘混凝土面留有4cm间隙,以便铺设不锈钢板与四氟板作为滑动面。
(七)滑道
下盘混凝土面的环行滑道宽为1m,其表面以地坪打磨机打磨平整、光滑,平整度误差不大于3mm,转体前应清理干净并涂以黄油。
(八)顶推系统
每岸配置4台150T千斤顶,其中两台备用。为了达到牵引同步,两台千斤顶的输油泵进行并联。
三、主要转体结构施工
(一)磨心、磨盖施工
混凝土磨心、磨蓋是转体施工的关键部位,磨心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同心圆相对高差。磨合时使磨盖在磨心上按转体方向转动磨合,磨合时加水精心磨合,承压接触面积超过设计要求的70%。
(二)劲性骨架加工及拼装
考虑到现场吊装能力和减少工地现场拼装焊接工作量,劲性骨架在加工场内集中加工成桁片,3号、4号墩劲性骨架主桁分21节段制作(不含拱座预埋段和合拢段),每节段4片桁片,全桥共168片桁片,最大桁片重为800kg。
劲性骨架制作设计要求采用钢管采用热弯工艺,经设计同意采用以直代曲方案,降低现场加工制造难度。拱脚6段桁片采用汽车吊安装,其余节段采用拱上自行简易吊机和运输平车。
劲性骨架分节段加工成单片桁架,减少现场拼装和焊接工作量,拼装和焊接质量得到了保证,缩短了现场拼装时间。
(三)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一期砼浇注时注意下弦角钢外包砼的振捣质量。底板12cm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厚度,浇筑完成后对内箱进行逐个检查,超过部分进行凿除处理,确保转体重心与设计相符。
(四)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
主弦管Φ273钢管内砼,采用泵送顶升接力法,施工时一次顶升完成。
四、转体施工
(一)扣、背索安装
扣索钢绞线逐根安装,逐根调整其初张力和挠度,确保受力均匀。为防止低应力锚固钢束滑束,在扣索张拉完成后安装防松装置。
背索钢绞线整束穿束安装,制束时将钢绞线梳理整齐,用铁丝捆扎。穿束前,其上端用夹具临时固定,用卷扬机牵引钢绞线束自下端向上端穿束。
(二)扣、背索张拉
扣、背索张拉按照分级、交替、对称原则,即张拉一批背索,张拉一级扣索。背索张拉顺序为从中间向两边分6批张拉,每次张拉4根。扣索张拉顺序为从两边向中间分3级张拉,每次张拉2束。为防止低应力锚固钢束滑束,在扣索张拉完成后安装防松装置。墩顶位移控制在2cm内。
(三)张拉脱拱
扣、背索张拉至设计吨位后,分段拆除拱肋支架及底模,拆除时在拱顶设置保险支撑。拆除上盘底支架及临时混凝土支承垛,使半跨形成转动体系。拆除过程中对拱肋变形情况和转体结构受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控。转体前转体体系静置24小时,观测转动体系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四)转体施工
顶推时2台150吨对称布置,形成转动力偶,为达到顶推同步,两台千斤顶油泵进行并联,转体线速度控制在5cm/min内。为确保转体平稳均匀转动,两台千斤顶必须同步、均匀、缓慢顶推。
转体过程中因为转体重心与设计相符,转体过程中滑道上保险腿处于悬空状态,转体过程中平稳顺利,顶推力小于10吨,远小于设计顶推力73吨,转体共用时9小时就顺利合龙。
(五)合龙施工
转体到位后根据测量数据,分析转动体系中心位置偏差情况,按横向倾斜→拱端轴线偏差→纵向倾斜的调整次序,将轴线偏差及竖向高程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即可安装合龙段临时连接结构,同时将上下盘抄垫、顶紧。随后进行合龙段劲性骨架焊接,封盘混凝土浇筑和合龙段混凝土施工。
(六)监测监控
由于本桥转体重量大和跨度大,结构特殊,施工过程中对上盘混凝土、交界墩混凝土应力、扣、背索拉力和主弦管应力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监控,指导施工,确保安全。实测监测监控数据与设计理论值吻合。
五、结语
大岩洞特大桥顺利转体合龙,为混凝土球铰在同类型大吨位转体结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劲性骨架分节段加工成单片桁架,减少现场拼装和焊接工作量,拼装和焊接质量得到了保证,缩短了现场拼装时间。劲性骨架桁片制作采用以直代曲方案,降低了加工现场制造难度。
劲性骨架桁片拼装运输采用拱上自行简易吊机和运输平车,解决了山区困难地形条件下现场桁片运输和吊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