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而不灸,非良医也
陶崑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逐渐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也对中医济世救人有了最直接的认识。1959年,18岁的陶崑考入南京市第二期中医学徒班,5年后毕业,正式开始了临床生涯。从1959年半工半读至今,陶崑从事中医针灸医疗工作59年,是南京地区针灸界一代名医。陶崑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以及多种疑难杂症,临床上运用的灸疗方法多达二十余种,并创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灸疗室。“金陵陶崑灸疗术”已入选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上世纪50年代末,陶崑考入中医学徒班开始,就开始了接触和学习艾灸疗法。20多年前,南京市卫生局要求发展针灸综合治疗,给南京市各个医院分配任务,除了传统的针刺以外,再做一两个灸法方面的项目。陶崑当时是针灸协会的理事,也是中医院里的针灸科主任,接受了学会的任务。那是他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接触灸疗,从此对灸法的喜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用陶崑的话说:“对灸法越研究越喜爱,越领悟到古人的智慧。”
说起灸法的神奇,多年前的一个病例,让陶崑记忆犹新。
一个女孩剪指甲时把左手中指指甲沟剪破了,一开始没在意,后来患处长出一个脓疔,疼到不思饮食,发低烧。父亲带她去了几家三甲医院,外科医生说拖得太久了,建议做激光手术。到了激光室,医生又说不行,建议做冷冻手术。冷冻室也束手无策,又建议做其他手术。最后,父亲辗转找到陶崑。“我拿三棱针,在疔的侧面,点刺放血,把四根艾条捆在一起,用回旋、往返、雀啄、温和四种组合手法,做了20分钟后,病人不那么痛了。”之后陶崑给了该病人四根艾条让她回去自己灸,十天后病愈。本来走投无路,结果十几根艾条治好了。这件事更加坚定了陶崑把艾灸坚持下去的决心。
说起针灸的起源,陶崑讲得生动有趣:“原始人拿石器敲打,无意中弄破了身上的一个部位,但同时发现另一个部位的病痛却好了。或者,原始人在生火取暖或烘烤食物的过程中,身体某个部位不慎被火灼伤,反使其他部位的一些原有疾病减轻了。这样的经验不断积累,原始的针灸方法也就随之而生了……”
灸法在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灸法日渐衰落,以至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针灸科中“但见针刺病,难闻艾灸香”的重针轻灸现象十分普遍。对目前重针轻灸的这一现象,陶崑有些遗憾。他说:“中国几千年的灸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发展史……我们这一代从事针灸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发展灸法,不应该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弃之不用,以致失传。”
聆听陶崑的介绍,我第一次了解到,灸法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了数千年之久,且代代相传,至今不息;也第一次看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等古语中折射出的灸法魅力。
一边继承,一边创新
近60年的临床,陶崑已经成为灸疗的集大成者。但他仍然把自己置于打开状态,在继承传统灸法的同时,不断创新灸法技术。“有好的方法,我都去学,然后实践。”
上世纪80年代,陶崑父亲是中医外科医生,经常接触带状疱疹病人,要用七星针,遇到大面积疱疹时,要叩刺叩好半天,费时费事。面对这种情况,陶崑建议父亲把七星针改成滚针。这种针具的滚面上有100根左右2毫米~5毫米的小针,一滚一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病种范围。
除此之外,在灸法上,陶崑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灸法——动力灸。动力灸既有艾灸温热的刺激效应,又有推拿按摩的疏通经络作用,还有中药的渗透作用,是三者合一的中医治疗方法,被誉为“带热的推拿”。近几年,陶崑经常被邀请讲授动力灸的临床运用与研究,一些国外从事针灸工作的医生也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学习这种创新的灸法。
除了对技术继承和创新,陶崑还积极把学问经验传授给学生。目前,陶崑师承带教的学生已有八名,其他跟着陶崑学习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又练又说,是真把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问”,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了解病发时间、原因、既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陶崑至今记得多年前崔学良老师(曾任南京针灸学会会长)对自己的教诲,老师对他说:“陶崑,你要和病人沟通,道不说不明,这是我们中医的传统。”
陶崑年轻时演过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其中有几句台词:“小小鞭儿光溜溜,五湖四海皆朋友,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这让陶崑至今记忆犹新,并把这句台词和中医之道联系起来。“我们中医也是这样,给病人看病,如果光看病,不跟病人做心理疏导,就是‘傻把式’;如果光靠嘴上说说,没有实际的医术,就是‘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 ”
陶崑曾做过10年的家庭医生。其间,有一位久治不愈的中风病人。陶崑每次上门给这位患者治疗,都会先和病人深入沟通,有时甚至聊一些家长里短。后来在陶崑的治疗下,这位病人的病情大有好转,感激地说:“和陶崑讲话,病就先好了三分。”《南京日报》当时就此事采访了陶崑,文章标题就是《看见陶医生,病自好三分》。
不仅如此,陶崑更把跟病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当成学习的过程。他说:“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凌驾于病人之上。因为医生所有的经验都是从病人身上得来的。和病人交流,要像朋友一样,对治疗才有帮助。”因此,陶崑时常成为病人的心理医生。“有些病人和家人闹了矛盾,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找我,哭一番,掉掉眼泪,我疏导疏导,就笑呵呵地走了。”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说到保健方法,陶崑讲了两个独家秘诀——
第一个秘诀,他引用中医里一句古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精神安定,人怎么会得病呢?陶崑说:“我的秘诀就是心态好。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想一想就通了,不会放在心上……内因决定一切,人生病,很多是因为内在情緒不正常导致。在中医里,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某种程度上都能影响人的健康。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正常的气对身体损伤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永远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
正是因为这种平和,陶崑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年近80岁的陶崑,每周有三天每天连续坐班八个小时;出去做讲座,可连续讲三天。2016年,76岁的陶崑在美国纽约中医学院讲了两个星期的课;2017年11月份开始“金陵陶崑灸疗术”连续三期的讲座,每天要讲八个小时;目前,陶崑还经常在金陵老年大学上中医普及和养生保健课。有人问他能吃得消吗,陶崑并不觉得辛苦。
第二个秘诀是在“吃”上。“我不忌嘴,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比如肥肉我会吃一块,不会吃七八块,保证营养就够了。”
除了以上两个秘诀,陶崑还定期给自己做灸疗。陶崑告诉我们,中医里有句古话叫“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在足三里穴上进行化脓灸,灸疮未愈之前称为“不干”。说明反复重灸足三里(穴位),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陶崑说,他经常在足三里做麦粒灸。麦粒灸疗法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再用火点燃直接置于穴位上。“不疼吗?”“有一点,还好,会起泡,留疤痕。古代用的都是这种灸法,现代人不大接受了。实际上,这种灸法效果更好。”陶崑说,“艾灸是最亲民的,人人都可以使用。”
陶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振兴艾灸事业上有所作为,让这门古老的被埋没的宝贵遗产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造福于人类。”
陶崑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逐渐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也对中医济世救人有了最直接的认识。1959年,18岁的陶崑考入南京市第二期中医学徒班,5年后毕业,正式开始了临床生涯。从1959年半工半读至今,陶崑从事中医针灸医疗工作59年,是南京地区针灸界一代名医。陶崑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以及多种疑难杂症,临床上运用的灸疗方法多达二十余种,并创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灸疗室。“金陵陶崑灸疗术”已入选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上世纪50年代末,陶崑考入中医学徒班开始,就开始了接触和学习艾灸疗法。20多年前,南京市卫生局要求发展针灸综合治疗,给南京市各个医院分配任务,除了传统的针刺以外,再做一两个灸法方面的项目。陶崑当时是针灸协会的理事,也是中医院里的针灸科主任,接受了学会的任务。那是他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接触灸疗,从此对灸法的喜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用陶崑的话说:“对灸法越研究越喜爱,越领悟到古人的智慧。”
说起灸法的神奇,多年前的一个病例,让陶崑记忆犹新。
一个女孩剪指甲时把左手中指指甲沟剪破了,一开始没在意,后来患处长出一个脓疔,疼到不思饮食,发低烧。父亲带她去了几家三甲医院,外科医生说拖得太久了,建议做激光手术。到了激光室,医生又说不行,建议做冷冻手术。冷冻室也束手无策,又建议做其他手术。最后,父亲辗转找到陶崑。“我拿三棱针,在疔的侧面,点刺放血,把四根艾条捆在一起,用回旋、往返、雀啄、温和四种组合手法,做了20分钟后,病人不那么痛了。”之后陶崑给了该病人四根艾条让她回去自己灸,十天后病愈。本来走投无路,结果十几根艾条治好了。这件事更加坚定了陶崑把艾灸坚持下去的决心。
说起针灸的起源,陶崑讲得生动有趣:“原始人拿石器敲打,无意中弄破了身上的一个部位,但同时发现另一个部位的病痛却好了。或者,原始人在生火取暖或烘烤食物的过程中,身体某个部位不慎被火灼伤,反使其他部位的一些原有疾病减轻了。这样的经验不断积累,原始的针灸方法也就随之而生了……”
灸法在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灸法日渐衰落,以至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针灸科中“但见针刺病,难闻艾灸香”的重针轻灸现象十分普遍。对目前重针轻灸的这一现象,陶崑有些遗憾。他说:“中国几千年的灸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发展史……我们这一代从事针灸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发展灸法,不应该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弃之不用,以致失传。”
聆听陶崑的介绍,我第一次了解到,灸法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了数千年之久,且代代相传,至今不息;也第一次看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等古语中折射出的灸法魅力。
一边继承,一边创新
近60年的临床,陶崑已经成为灸疗的集大成者。但他仍然把自己置于打开状态,在继承传统灸法的同时,不断创新灸法技术。“有好的方法,我都去学,然后实践。”
上世纪80年代,陶崑父亲是中医外科医生,经常接触带状疱疹病人,要用七星针,遇到大面积疱疹时,要叩刺叩好半天,费时费事。面对这种情况,陶崑建议父亲把七星针改成滚针。这种针具的滚面上有100根左右2毫米~5毫米的小针,一滚一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病种范围。
除此之外,在灸法上,陶崑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灸法——动力灸。动力灸既有艾灸温热的刺激效应,又有推拿按摩的疏通经络作用,还有中药的渗透作用,是三者合一的中医治疗方法,被誉为“带热的推拿”。近几年,陶崑经常被邀请讲授动力灸的临床运用与研究,一些国外从事针灸工作的医生也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学习这种创新的灸法。
除了对技术继承和创新,陶崑还积极把学问经验传授给学生。目前,陶崑师承带教的学生已有八名,其他跟着陶崑学习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又练又说,是真把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问”,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了解病发时间、原因、既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陶崑至今记得多年前崔学良老师(曾任南京针灸学会会长)对自己的教诲,老师对他说:“陶崑,你要和病人沟通,道不说不明,这是我们中医的传统。”
陶崑年轻时演过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其中有几句台词:“小小鞭儿光溜溜,五湖四海皆朋友,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这让陶崑至今记忆犹新,并把这句台词和中医之道联系起来。“我们中医也是这样,给病人看病,如果光看病,不跟病人做心理疏导,就是‘傻把式’;如果光靠嘴上说说,没有实际的医术,就是‘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 ”
陶崑曾做过10年的家庭医生。其间,有一位久治不愈的中风病人。陶崑每次上门给这位患者治疗,都会先和病人深入沟通,有时甚至聊一些家长里短。后来在陶崑的治疗下,这位病人的病情大有好转,感激地说:“和陶崑讲话,病就先好了三分。”《南京日报》当时就此事采访了陶崑,文章标题就是《看见陶医生,病自好三分》。
不仅如此,陶崑更把跟病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当成学习的过程。他说:“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凌驾于病人之上。因为医生所有的经验都是从病人身上得来的。和病人交流,要像朋友一样,对治疗才有帮助。”因此,陶崑时常成为病人的心理医生。“有些病人和家人闹了矛盾,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找我,哭一番,掉掉眼泪,我疏导疏导,就笑呵呵地走了。”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说到保健方法,陶崑讲了两个独家秘诀——
第一个秘诀,他引用中医里一句古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精神安定,人怎么会得病呢?陶崑说:“我的秘诀就是心态好。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想一想就通了,不会放在心上……内因决定一切,人生病,很多是因为内在情緒不正常导致。在中医里,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某种程度上都能影响人的健康。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正常的气对身体损伤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永远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
正是因为这种平和,陶崑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年近80岁的陶崑,每周有三天每天连续坐班八个小时;出去做讲座,可连续讲三天。2016年,76岁的陶崑在美国纽约中医学院讲了两个星期的课;2017年11月份开始“金陵陶崑灸疗术”连续三期的讲座,每天要讲八个小时;目前,陶崑还经常在金陵老年大学上中医普及和养生保健课。有人问他能吃得消吗,陶崑并不觉得辛苦。
第二个秘诀是在“吃”上。“我不忌嘴,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比如肥肉我会吃一块,不会吃七八块,保证营养就够了。”
除了以上两个秘诀,陶崑还定期给自己做灸疗。陶崑告诉我们,中医里有句古话叫“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在足三里穴上进行化脓灸,灸疮未愈之前称为“不干”。说明反复重灸足三里(穴位),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陶崑说,他经常在足三里做麦粒灸。麦粒灸疗法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再用火点燃直接置于穴位上。“不疼吗?”“有一点,还好,会起泡,留疤痕。古代用的都是这种灸法,现代人不大接受了。实际上,这种灸法效果更好。”陶崑说,“艾灸是最亲民的,人人都可以使用。”
陶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振兴艾灸事业上有所作为,让这门古老的被埋没的宝贵遗产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