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古汉语中的倒装现象,历来多有分歧,意见相左之说颇多。本文拟从语法和修辞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关于倒装的较为系统全面的、易为当代学习者接受的古汉语倒装体系,进而提出倒装是古汉语中变换常规顺序的句式和修辞的大倒装概念。
关键词:古汉语 倒装 句式 语法 修辞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一
古汉语中的倒装,人们论述较多,但名称不一。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诗·汝坟》中的“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并指出“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以后又有“倒句”“反言”(罗大经)、“颠倒用字”“倒用文势”(王 )、“倒其文”“倒用字”(孙奕)、“倒语之法”“倒法”(陈 )、“变式句”(黎锦熙)、“倒置”(郭锡良、唐作藩)等名称。由名称的分歧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倒装现象的认识不同和分析这一现象时带的某种任意性。他们或从语法语序上对倒装加以分析,或从修辞上对倒装加以分析。直到今天,关于古汉语的倒装现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综观论者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三:一是承认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式即为倒装;二是承认古汉语中有部分倒装;三是根本不承认古汉语中有倒装现象,而认为是正常语序。
承认古汉语中有倒装现象的人较多,如清朝的姜宸英在《湛园札记》中指出,孔子问:“谁与,哭者?”是“倒装文法,恰似惊问情状”。王懋 在《读书记疑》中指出,“非乎,而离朱是已”是“倒装句法”,意思是说:离朱非骈与明乎。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论述了“动+介+宾”倒装为“宾+介+动”这种句法现象:“左传:‘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引之案:私族于谋而立长亲者,私谋于族而立长亲者,倒言之,则曰私族于谋矣。昭十一年传:‘王貪而无信,唯蔡于感。’言唯憾于蔡也。本年传:‘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言怒与室,色与市也。本文并与此相似。”
近代的王力先生也说:“近体诗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往往可以把语序作适当的变换,这是句法上的倒装。散文虽然也有倒装的句法,但是比近体诗少,而且远不如近体诗自由。”林玉山先生则说道:“古人还知道倒装”,“除了语法结构上倒装外,还有修辞或押韵的需要”。
不承认倒装的主要有黎锦熙先生,他说:“正规的说法要叫‘变式句’,不要叫‘倒装句’,因为倒装是可以‘复原’的,完全是为了修辞上临时需要而倒装,变式句虽有些可以复原,但是不让‘复原’的,任何成分都可以提前,但有一定的规律,有了规律的变式句就是汉语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显然,黎先生认为古代那些和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句式不能算作倒装句,而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大不了叫做“变式句”。
承认古汉语有部分倒装句式的有郭锡良、唐作藩、启功等人。郭锡良、唐作藩在《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册)中讲到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时提到“倒置”:“倒装是有条件的,今人所谓‘倒装’,对于古人来说原是正常的句式,倒置并不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也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他们引入“倒置”这一概念,目的是区别于散文的有规律性的倒装句,从修辞角度把倒置设定为一种修辞方式。启功先生在《汉语现象论丛》一书中谈到:“(古汉语)少有真正的倒装句”,“当然不能说文言文绝对没有倒句(倒词成句),也不是没有倒叙(指句与句的先后次序),不过文言文是以顺说为主流罢了。至于诗歌、骈文中,因迁就平仄韵律和对偶,常有颠倒处,但俱有缝子可寻,而不是真倒。”他还指出:“所谓倒装,特别常见的是那种短句。如:1、不我信兮。2、夫何远之有。3、何以文为。4、吾斯之未能信。”我们从启功先生的论述中看,他和郭、唐的观点还不尽一致。
综观以上学者的观点:1、要不要说古汉语(包括散文、诗歌)中存在倒装句;2、倒装是语法现象,还是修辞现象。
二
古汉语中究竟存不存在倒装句呢?我们说是存在的。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事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作为记录语言符号最高级语法单位的句子,也不例外。汉语词在句子中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从古到今变化比较小,一般都是主语在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古今一致。这是普遍性,而在这普遍性中,古汉语也有少数特殊的语序。这就是事物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这些特殊的语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宾语前置;2、主谓倒装;3、定语后置;4、数词倒装;5、其他。
从世界语言的情况来看,各种语言都是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内的句子,据有关统计(桂诗春,《心理语言学》),各种语言语序比例为:SVO—35%;SVO—44%;VSO—19%;VOS—2%。(S为Subject,意即主语;V即Verb,意即谓语;O为Object,意即宾语)
由此可以看出,各种语言的主语一般都是放在句首的,占79%。这说明各国人民的语言习惯是相通的。而特殊现象占2%,则说明了语言现象的特殊性。
对中国现有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句式特征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甲骨刻辞的句型有比较复杂和比较简单两大类。比较简单的句型有10种,据1000个单句统计分析,句子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中动词或系词在宾语之前,但是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句中,代词放在动词之前。语序变例最常见的是宾语在动词之前。也就是说,即使在最早的甲骨刻辞中,句式的特点也包含有特殊性。
既然倒装现象在古汉语中时有存在,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也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个方面,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变换的句型称为倒装呢?再者,从古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引进倒装这一术语,更有利于我们对古汉语特殊句型规律的把握。利于教,也利于学。为什么要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鉴于此,本文认为,不应排斥倒装这一概念,更不用以各种不同的术语名称来称之。
三
对于韵文中的倒装,我们也可以用上述思维。从《诗经》的句子结构来看,其中的句法有主谓句、述宾句、述补句、偏正句、并列句等多种类型,但结构变换的句式也很多,主要为:1、状中式与述补式变换。如:呦呦鹿鸣(《小雅·鹿鸣》)、 坎坎伐檀兮(《魏风·伐檀》);2、主谓式与定中式变换。如:明明天下(《大雅·江汉》)、青青子衿(《郑风·子衿》)。
对唐诗加以分析,也可以看出倒装无处不在。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应为“石壁(下)流暗泉,草根(上)滴秋露”;“不须浪饮丁都户,世上英雄本无主”(李贺,《浩歌》),应为“丁都户不须浪饮,世上英雄本无主”。
诸如此类的句式不胜枚举。诗歌中句式的变换有些从散文的语法看是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它们协调了音律,强调和突出了不同的语义内容,产生了美感。古人称之为“诗家妙法”:“‘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把换序的诗句叫作“诗家语”:“王仲至钦臣能诗,短句尤秀绝。初试馆职,有诗云:‘古木阴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王文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为‘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是知妙手斡旋,不烦绳削而自合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诗歌中倒装的重视。
不过,就我们上述所列的倒装句,有些在古汉语中仍然有正装的例子,如:“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汉书·李广传》),与“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等。
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要前置这一规律,也并不是十分严格,用“弗”、“勿”、“非”、“无”这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是代词就不能倒装。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无”字本身就是动词。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一规律则很严格,“但自魏晋以后逐渐变化,到宋时已有很多不前置了。”这些都说明了古汉语句式特点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僵死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把古汉语中那些语序变换的句子称作倒装是很有必要的。
在倒装这个母系统下,统领散文中的倒装和韵文中的倒装两个子系统,散文中的倒装可以分为: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数词倒装、其他类倒装。韵文中的倒装又可以分为:古体诗中的倒装和近体诗中的倒装。这样划分,优点在于一是条理性强,二是便于识记,三是较为系统;不足之处是,分类标准不一致有的按词性去分,有的按句子结构去分,并且散文和韵文中的倒装有重复现象。
四
以上我们从语法或者说语序方面给倒装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但对于倒装是语法现象还是修辞现象(指狭义的修辞)的争论还是很多。如郭锡良、唐作藩在谈古汉语的修辞方式时提到“倒置”,并指出它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而在讲近体诗的句法时,又提出另一术语“错位”;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一节中就没有提到倒装。而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则明确指出倒装属于章句上的辞格。
本文认为,修辞与语法之间存在着不少共同点,绝对化地把修辞与语法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考察古代汉语可以看到某些修辞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而某些语法现象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修辞特点。我们先拿省略作一比较:古汉语中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句子成分的省略也与修辞有关。如: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卖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 )出其朴,( )视之,( )乃鼠也。( )因谢不取。”(《战国策·秦策三》)在这一句中“出其朴”和“因谢不取”的主语省略,不难理解,“视之”前面省略主语“郑贾”,容易被忽视,如果把这句话标点为“出其朴视之”,就错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句式的分析既要从语法角度,又要从修辞方式上来分析。倒装句也是这样,从语法上讲是次序的颠倒,从修辞上讲则是为了突出强调及押韵平仄的要求,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一定内容的一种方法。如:“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左传·僖公五年》)这句话实际上是“晋之爱虞也,能亲于桓庄乎?”的倒装。为了强调指出虞国与晋国的关系不可能比晋献公的同族兄弟桓庄之族与晋国的关系更亲密,故而把“虞能亲于桓庄”提到前面。在诗歌中,倒装是诗人为了押韵、节奏、平仄或强调不同语义内容需要而对句式所作的调整。从修辞效果上讲,是诗人追求表情达意的特殊效果和非同寻常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用倒装表示强调突出,还是用倒装为了平仄、押韵取得审美效果,目的都是引起阅读的注意,是一种识别标志。因此我们说,倒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在常规组合的基础上所派生出来的超常规组合,它以常规组合的存在为前提,因而与常规组合相比较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识别标志”的一种修辞方式。倒装是古代汉语中变换常规语序以适应某种需要的一种句式和修辞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
[2] 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黎锦熙:《变式句的图解》,《语文学习》,1953年第3期。
[4]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册),1981年版。
[5]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 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52年版。
[7]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中國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
[8] 蔡涤:《西清诗话》,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9]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2006年版。
[10]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992年版。
[11] 邵敬敏:《修辞研究之我见》,《修辞学习》,1991年第2期。
关键词:古汉语 倒装 句式 语法 修辞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一
古汉语中的倒装,人们论述较多,但名称不一。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诗·汝坟》中的“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并指出“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以后又有“倒句”“反言”(罗大经)、“颠倒用字”“倒用文势”(王 )、“倒其文”“倒用字”(孙奕)、“倒语之法”“倒法”(陈 )、“变式句”(黎锦熙)、“倒置”(郭锡良、唐作藩)等名称。由名称的分歧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倒装现象的认识不同和分析这一现象时带的某种任意性。他们或从语法语序上对倒装加以分析,或从修辞上对倒装加以分析。直到今天,关于古汉语的倒装现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综观论者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三:一是承认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式即为倒装;二是承认古汉语中有部分倒装;三是根本不承认古汉语中有倒装现象,而认为是正常语序。
承认古汉语中有倒装现象的人较多,如清朝的姜宸英在《湛园札记》中指出,孔子问:“谁与,哭者?”是“倒装文法,恰似惊问情状”。王懋 在《读书记疑》中指出,“非乎,而离朱是已”是“倒装句法”,意思是说:离朱非骈与明乎。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论述了“动+介+宾”倒装为“宾+介+动”这种句法现象:“左传:‘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引之案:私族于谋而立长亲者,私谋于族而立长亲者,倒言之,则曰私族于谋矣。昭十一年传:‘王貪而无信,唯蔡于感。’言唯憾于蔡也。本年传:‘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言怒与室,色与市也。本文并与此相似。”
近代的王力先生也说:“近体诗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往往可以把语序作适当的变换,这是句法上的倒装。散文虽然也有倒装的句法,但是比近体诗少,而且远不如近体诗自由。”林玉山先生则说道:“古人还知道倒装”,“除了语法结构上倒装外,还有修辞或押韵的需要”。
不承认倒装的主要有黎锦熙先生,他说:“正规的说法要叫‘变式句’,不要叫‘倒装句’,因为倒装是可以‘复原’的,完全是为了修辞上临时需要而倒装,变式句虽有些可以复原,但是不让‘复原’的,任何成分都可以提前,但有一定的规律,有了规律的变式句就是汉语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显然,黎先生认为古代那些和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句式不能算作倒装句,而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大不了叫做“变式句”。
承认古汉语有部分倒装句式的有郭锡良、唐作藩、启功等人。郭锡良、唐作藩在《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册)中讲到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时提到“倒置”:“倒装是有条件的,今人所谓‘倒装’,对于古人来说原是正常的句式,倒置并不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也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他们引入“倒置”这一概念,目的是区别于散文的有规律性的倒装句,从修辞角度把倒置设定为一种修辞方式。启功先生在《汉语现象论丛》一书中谈到:“(古汉语)少有真正的倒装句”,“当然不能说文言文绝对没有倒句(倒词成句),也不是没有倒叙(指句与句的先后次序),不过文言文是以顺说为主流罢了。至于诗歌、骈文中,因迁就平仄韵律和对偶,常有颠倒处,但俱有缝子可寻,而不是真倒。”他还指出:“所谓倒装,特别常见的是那种短句。如:1、不我信兮。2、夫何远之有。3、何以文为。4、吾斯之未能信。”我们从启功先生的论述中看,他和郭、唐的观点还不尽一致。
综观以上学者的观点:1、要不要说古汉语(包括散文、诗歌)中存在倒装句;2、倒装是语法现象,还是修辞现象。
二
古汉语中究竟存不存在倒装句呢?我们说是存在的。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事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作为记录语言符号最高级语法单位的句子,也不例外。汉语词在句子中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从古到今变化比较小,一般都是主语在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古今一致。这是普遍性,而在这普遍性中,古汉语也有少数特殊的语序。这就是事物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这些特殊的语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宾语前置;2、主谓倒装;3、定语后置;4、数词倒装;5、其他。
从世界语言的情况来看,各种语言都是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内的句子,据有关统计(桂诗春,《心理语言学》),各种语言语序比例为:SVO—35%;SVO—44%;VSO—19%;VOS—2%。(S为Subject,意即主语;V即Verb,意即谓语;O为Object,意即宾语)
由此可以看出,各种语言的主语一般都是放在句首的,占79%。这说明各国人民的语言习惯是相通的。而特殊现象占2%,则说明了语言现象的特殊性。
对中国现有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句式特征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甲骨刻辞的句型有比较复杂和比较简单两大类。比较简单的句型有10种,据1000个单句统计分析,句子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中动词或系词在宾语之前,但是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句中,代词放在动词之前。语序变例最常见的是宾语在动词之前。也就是说,即使在最早的甲骨刻辞中,句式的特点也包含有特殊性。
既然倒装现象在古汉语中时有存在,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也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个方面,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变换的句型称为倒装呢?再者,从古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引进倒装这一术语,更有利于我们对古汉语特殊句型规律的把握。利于教,也利于学。为什么要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鉴于此,本文认为,不应排斥倒装这一概念,更不用以各种不同的术语名称来称之。
三
对于韵文中的倒装,我们也可以用上述思维。从《诗经》的句子结构来看,其中的句法有主谓句、述宾句、述补句、偏正句、并列句等多种类型,但结构变换的句式也很多,主要为:1、状中式与述补式变换。如:呦呦鹿鸣(《小雅·鹿鸣》)、 坎坎伐檀兮(《魏风·伐檀》);2、主谓式与定中式变换。如:明明天下(《大雅·江汉》)、青青子衿(《郑风·子衿》)。
对唐诗加以分析,也可以看出倒装无处不在。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应为“石壁(下)流暗泉,草根(上)滴秋露”;“不须浪饮丁都户,世上英雄本无主”(李贺,《浩歌》),应为“丁都户不须浪饮,世上英雄本无主”。
诸如此类的句式不胜枚举。诗歌中句式的变换有些从散文的语法看是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它们协调了音律,强调和突出了不同的语义内容,产生了美感。古人称之为“诗家妙法”:“‘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把换序的诗句叫作“诗家语”:“王仲至钦臣能诗,短句尤秀绝。初试馆职,有诗云:‘古木阴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王文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为‘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是知妙手斡旋,不烦绳削而自合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诗歌中倒装的重视。
不过,就我们上述所列的倒装句,有些在古汉语中仍然有正装的例子,如:“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汉书·李广传》),与“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等。
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要前置这一规律,也并不是十分严格,用“弗”、“勿”、“非”、“无”这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是代词就不能倒装。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无”字本身就是动词。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一规律则很严格,“但自魏晋以后逐渐变化,到宋时已有很多不前置了。”这些都说明了古汉语句式特点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僵死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把古汉语中那些语序变换的句子称作倒装是很有必要的。
在倒装这个母系统下,统领散文中的倒装和韵文中的倒装两个子系统,散文中的倒装可以分为: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数词倒装、其他类倒装。韵文中的倒装又可以分为:古体诗中的倒装和近体诗中的倒装。这样划分,优点在于一是条理性强,二是便于识记,三是较为系统;不足之处是,分类标准不一致有的按词性去分,有的按句子结构去分,并且散文和韵文中的倒装有重复现象。
四
以上我们从语法或者说语序方面给倒装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但对于倒装是语法现象还是修辞现象(指狭义的修辞)的争论还是很多。如郭锡良、唐作藩在谈古汉语的修辞方式时提到“倒置”,并指出它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而在讲近体诗的句法时,又提出另一术语“错位”;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一节中就没有提到倒装。而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则明确指出倒装属于章句上的辞格。
本文认为,修辞与语法之间存在着不少共同点,绝对化地把修辞与语法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考察古代汉语可以看到某些修辞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而某些语法现象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修辞特点。我们先拿省略作一比较:古汉语中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句子成分的省略也与修辞有关。如: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卖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 )出其朴,( )视之,( )乃鼠也。( )因谢不取。”(《战国策·秦策三》)在这一句中“出其朴”和“因谢不取”的主语省略,不难理解,“视之”前面省略主语“郑贾”,容易被忽视,如果把这句话标点为“出其朴视之”,就错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句式的分析既要从语法角度,又要从修辞方式上来分析。倒装句也是这样,从语法上讲是次序的颠倒,从修辞上讲则是为了突出强调及押韵平仄的要求,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一定内容的一种方法。如:“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左传·僖公五年》)这句话实际上是“晋之爱虞也,能亲于桓庄乎?”的倒装。为了强调指出虞国与晋国的关系不可能比晋献公的同族兄弟桓庄之族与晋国的关系更亲密,故而把“虞能亲于桓庄”提到前面。在诗歌中,倒装是诗人为了押韵、节奏、平仄或强调不同语义内容需要而对句式所作的调整。从修辞效果上讲,是诗人追求表情达意的特殊效果和非同寻常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用倒装表示强调突出,还是用倒装为了平仄、押韵取得审美效果,目的都是引起阅读的注意,是一种识别标志。因此我们说,倒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在常规组合的基础上所派生出来的超常规组合,它以常规组合的存在为前提,因而与常规组合相比较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识别标志”的一种修辞方式。倒装是古代汉语中变换常规语序以适应某种需要的一种句式和修辞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
[2] 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黎锦熙:《变式句的图解》,《语文学习》,1953年第3期。
[4]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册),1981年版。
[5]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 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52年版。
[7]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中國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
[8] 蔡涤:《西清诗话》,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9]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2006年版。
[10]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992年版。
[11] 邵敬敏:《修辞研究之我见》,《修辞学习》,199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