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因其与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有诸多不同,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常会有滞涩之感。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从教学成效来看,随便拿一篇课外文言短文,能够顺畅阅读、理清文意的学生屈指可数。困境已然出现,只有直面分析它,追本溯源,才能找出破解之法。
初中起始年级文言文教学如何才能突破眼前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需须先破而后立,反思陈旧低效的教学方式,建构符合文言文教学规律的理想课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破旧法,“文”“言”相随
当下,全国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是各个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因此,部分教师对于课改产生了焦虑心理,总是被教学进度所迫,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影响到了文言文教学,课堂结构出现了两种新的伪模式:一种“重文轻言”,另一种“文言夹杂”。前者把重心放在文章的篇章解读和文化内涵的领悟上,这种教法看似定位准确,没有问题,却忽略了文言与现代语言的差异,文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危害更甚于以往。后者是先让学生自学课文,逐段翻译,然后以导学案或者多媒体的方式罗列文言知识点,最后解读文章,分析寫法,归纳主旨。
文言文教学关键是要处理好“文”与“言”之间的关系。“言”是指字词句的含义、用法和作用,是文言文的“血肉”;而“文”是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哲理意趣等,它是文言文的“精气”。“血肉”与“精气”必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理解词句应该着眼于对文意更深入的把握;而对于文意的深入思考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句。因此,在初中起始年级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文”、“言”相随的原则,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力求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以《赵普》一文为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言”,对文意大致疏通后,如何帮助学生对赵普这个人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呢?引导学生对选文中赵普一系列细节的文字进行分析,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回溯前文进行思考,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如此“文”、“言”相随,才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解救出来,真正做到理解性记忆。
二、品读经典,用阅读打开古代文化之门
很多初一学生对于初中的课堂模式很不适应,往往是没有规划,老师让做什么,就立刻机械地完成任务,却不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从思想上进行理解。这种习惯源自于小学教育,但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此以往,文言知识是难以做到活学活用,文言文的雅韵之美更是无从品味。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学生能够读懂文言文,对学生机械的阅读习惯熟视无睹,会让学生错失各种古代文化的精彩。古代文章典籍更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它或雄浑厚重,或清新雅丽,如果只是为了“读懂”而教学,恐怕文化的传承就岌岌可危了。
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有较大的障碍,寄希望于学生课外阅读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老师的及时介入,有组织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以本校为例,校领导对文化环境建设十分理解与支持,安排了每周三当堂阅读课,为课上为文言文阅读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下一个学期的阅读篇目。在选取古文篇目时,本着先易后难、长短适中的原则,优先挑选寓言与生活叙事类短文。阅读课上,教师通过“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进行系统化指导,培养学生用读书笔记与文本交流的习惯。经过几年连续、系统地文言文阅读,日积月累,学生的古文思维提升显著,对于自身的涵养情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打破思维定势,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编写时,文言文往往夹杂在现代文中间,茕茕独立。文言文选文很难形成前后的勾连与接续,因此造成选文长短不一,难易不均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先系统后全面。而学生对于文言的积累是须要建立在对一系列古代文章系统性学习的基础之上的,现行教材安排文言文往往是分散在各个板块中的,这样很难组织起系统而全面地教学。
有关编写教材的问题过于复杂,也不是一线教师能够改变解决的。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手头的教材重新整合,使得前后文意接续自然,知识勾连及时,避免出现学生学过便忘的尴尬。以苏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为例,可以将《赵普》《为学》《礼记一则》合并,从具体事例再到理论阐述,更系统地探讨古代对于学习的思考与建议。如此这般,便可以突破教材编写的局限,以学生地学习需求为根本,系统而全面地将文言文教学推进下去。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方兴未艾的课改春风必将为文言文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解放思想,立足生本,追寻更完美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中学(226403)
初中起始年级文言文教学如何才能突破眼前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需须先破而后立,反思陈旧低效的教学方式,建构符合文言文教学规律的理想课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破旧法,“文”“言”相随
当下,全国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是各个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因此,部分教师对于课改产生了焦虑心理,总是被教学进度所迫,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影响到了文言文教学,课堂结构出现了两种新的伪模式:一种“重文轻言”,另一种“文言夹杂”。前者把重心放在文章的篇章解读和文化内涵的领悟上,这种教法看似定位准确,没有问题,却忽略了文言与现代语言的差异,文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危害更甚于以往。后者是先让学生自学课文,逐段翻译,然后以导学案或者多媒体的方式罗列文言知识点,最后解读文章,分析寫法,归纳主旨。
文言文教学关键是要处理好“文”与“言”之间的关系。“言”是指字词句的含义、用法和作用,是文言文的“血肉”;而“文”是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哲理意趣等,它是文言文的“精气”。“血肉”与“精气”必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理解词句应该着眼于对文意更深入的把握;而对于文意的深入思考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句。因此,在初中起始年级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文”、“言”相随的原则,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力求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以《赵普》一文为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言”,对文意大致疏通后,如何帮助学生对赵普这个人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呢?引导学生对选文中赵普一系列细节的文字进行分析,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回溯前文进行思考,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如此“文”、“言”相随,才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解救出来,真正做到理解性记忆。
二、品读经典,用阅读打开古代文化之门
很多初一学生对于初中的课堂模式很不适应,往往是没有规划,老师让做什么,就立刻机械地完成任务,却不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从思想上进行理解。这种习惯源自于小学教育,但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此以往,文言知识是难以做到活学活用,文言文的雅韵之美更是无从品味。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学生能够读懂文言文,对学生机械的阅读习惯熟视无睹,会让学生错失各种古代文化的精彩。古代文章典籍更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它或雄浑厚重,或清新雅丽,如果只是为了“读懂”而教学,恐怕文化的传承就岌岌可危了。
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有较大的障碍,寄希望于学生课外阅读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老师的及时介入,有组织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以本校为例,校领导对文化环境建设十分理解与支持,安排了每周三当堂阅读课,为课上为文言文阅读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下一个学期的阅读篇目。在选取古文篇目时,本着先易后难、长短适中的原则,优先挑选寓言与生活叙事类短文。阅读课上,教师通过“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进行系统化指导,培养学生用读书笔记与文本交流的习惯。经过几年连续、系统地文言文阅读,日积月累,学生的古文思维提升显著,对于自身的涵养情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打破思维定势,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编写时,文言文往往夹杂在现代文中间,茕茕独立。文言文选文很难形成前后的勾连与接续,因此造成选文长短不一,难易不均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先系统后全面。而学生对于文言的积累是须要建立在对一系列古代文章系统性学习的基础之上的,现行教材安排文言文往往是分散在各个板块中的,这样很难组织起系统而全面地教学。
有关编写教材的问题过于复杂,也不是一线教师能够改变解决的。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手头的教材重新整合,使得前后文意接续自然,知识勾连及时,避免出现学生学过便忘的尴尬。以苏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为例,可以将《赵普》《为学》《礼记一则》合并,从具体事例再到理论阐述,更系统地探讨古代对于学习的思考与建议。如此这般,便可以突破教材编写的局限,以学生地学习需求为根本,系统而全面地将文言文教学推进下去。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方兴未艾的课改春风必将为文言文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解放思想,立足生本,追寻更完美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中学(2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