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情感主要指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态度则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本文尝试从将之情感态度价值观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略谈一二。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前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点的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情感主要指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态度则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则不仅仅在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最终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真善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试图从小着眼,以小见大,最终实现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提倡的全球视野:从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到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理论的构建一般都充满着浓厚的理想色彩,但是究竟能不能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能实现到哪个阶段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在基本掌握了该理论以后,深感其价值非同小可,同时也想尝试着将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一、从整体上把握初中历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心理学学界普遍认为,包括历史研究者在内的国人的普遍惯性思维就是擅长演绎却不擅长归纳,笔者也深感如此。
初中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史基础部分,其时间是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把这部分的所有基础性内容统一梳理了一遍。但是,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其认知体系尚未发展完整,因此这种只看表象的“历史”很容易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某些比较直观的判断:隋唐强盛的,周边国家民族对我们俯首称臣,这是极好的;元朝疆域最大,今天的周边很多国家当时都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因此它们依然是中国的领土;清末是最龌龊的,丧权辱国,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偿等。显然,这就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擅长演绎本身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一味地停留演绎的层面就显得没有思考的深度了。以《马关条约》为例,学生确实对于条约的具体内容、李鸿章的经历等部分有一定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因此情感部分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进入了态度和价值观部分就令人担忧了。新课改的要求是乐观、求实和科学。显然,这三点我们似乎都做不到,晚清的历史给我们的感觉更多是深深的绝望和耻辱感。而“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作为学习者,大概也就能做到这点。显然,这仅仅是从演绎的层面出发的结果,而并没有实现归纳,人类价值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加强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和引导学生,剥开现实的迷雾去探索历史的本原,将视野从小历史范畴逐渐扩大,实现从甲午战争到晚清史再到整個世界形势的变化来揭示问题的实质。即所谓的全球史观视角。
二、教师要充分地深入历史,调动学生的情感
历史之所以吸引了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历史学科本身丰富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因素。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正是我们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该有利资源。其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不虚。历史讲的就是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将学生代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基本上的感同身受,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知识上,投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将历史人物正常化。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他的衣食住行要求基本上都和我们常人是一致的。面对问题的基本困惑我们也能想象到。鉴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换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式加以思考。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事件为例,学生们的基本思路认为这是李鸿章卖国行为。对于该想法,我们可以不用急着反驳甚至否定,而是从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个体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循循善诱:李鸿章是谁?他的工作什么?具体职位是什么?为什么派他去日本?他曾为条约内容据理力争过吗?他为什么最终签订条约?他是怎样说服自己的?回国后他面临这样的处境?等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将会明白,历史无法重来,更无法简单地用对错来衡量。李鸿章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通过一系列的层层递进式的发问及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们终将明白:李鸿章只是个正常人,我们不能用圣人式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待他。
学会“同理心”思维,即是民国那些民族学和历史学大家经常提及的“理解之同情”。历史的学习的起点可能是抱有一定的看热闹式的猎奇心理,但是学习的结果应该是能用“同理心”去看待发生的过往。面对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从我们当代人的视角均无法使用正常思维理解的事件,我们先试着去理解它,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要能基本演绎出来,更要深刻体会它。
再次,矫正自己的三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本身就是人的三观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塑造的过程又恰恰是三观被不断更新的过程。一提及历史的学科功能,一般人都会说“以史为鉴”。可是真正能实现以史为鉴的人又有几个?历史上的而民族冲突、民族仇杀等事件在当代的国际社会中依然不时上演,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民族主义等也是屡见于网络,因此,以史为鉴有更多的是理想。尽管人类的历史不断向前,但是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且每一个生命的开始总是从零开始。因此,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出发,就需要我们不断矫正自己的三观,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培养来提高我们自身的历史修养和觉悟,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高度,给我们的后人更多的精神财富。这实际上不仅仅是历史教师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总之,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凯.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2]赖积瑞.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34期.
[3]唐仕芬.初中历史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探讨.亚太教育,2015年28期.
作者简介:石婷,甘肃省卓尼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前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点的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情感主要指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态度则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则不仅仅在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最终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真善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试图从小着眼,以小见大,最终实现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提倡的全球视野:从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到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理论的构建一般都充满着浓厚的理想色彩,但是究竟能不能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能实现到哪个阶段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在基本掌握了该理论以后,深感其价值非同小可,同时也想尝试着将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一、从整体上把握初中历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心理学学界普遍认为,包括历史研究者在内的国人的普遍惯性思维就是擅长演绎却不擅长归纳,笔者也深感如此。
初中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史基础部分,其时间是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把这部分的所有基础性内容统一梳理了一遍。但是,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其认知体系尚未发展完整,因此这种只看表象的“历史”很容易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某些比较直观的判断:隋唐强盛的,周边国家民族对我们俯首称臣,这是极好的;元朝疆域最大,今天的周边很多国家当时都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因此它们依然是中国的领土;清末是最龌龊的,丧权辱国,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偿等。显然,这就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擅长演绎本身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一味地停留演绎的层面就显得没有思考的深度了。以《马关条约》为例,学生确实对于条约的具体内容、李鸿章的经历等部分有一定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因此情感部分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进入了态度和价值观部分就令人担忧了。新课改的要求是乐观、求实和科学。显然,这三点我们似乎都做不到,晚清的历史给我们的感觉更多是深深的绝望和耻辱感。而“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作为学习者,大概也就能做到这点。显然,这仅仅是从演绎的层面出发的结果,而并没有实现归纳,人类价值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加强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和引导学生,剥开现实的迷雾去探索历史的本原,将视野从小历史范畴逐渐扩大,实现从甲午战争到晚清史再到整個世界形势的变化来揭示问题的实质。即所谓的全球史观视角。
二、教师要充分地深入历史,调动学生的情感
历史之所以吸引了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历史学科本身丰富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因素。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正是我们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该有利资源。其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不虚。历史讲的就是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将学生代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基本上的感同身受,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知识上,投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将历史人物正常化。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他的衣食住行要求基本上都和我们常人是一致的。面对问题的基本困惑我们也能想象到。鉴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换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式加以思考。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事件为例,学生们的基本思路认为这是李鸿章卖国行为。对于该想法,我们可以不用急着反驳甚至否定,而是从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个体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循循善诱:李鸿章是谁?他的工作什么?具体职位是什么?为什么派他去日本?他曾为条约内容据理力争过吗?他为什么最终签订条约?他是怎样说服自己的?回国后他面临这样的处境?等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将会明白,历史无法重来,更无法简单地用对错来衡量。李鸿章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通过一系列的层层递进式的发问及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们终将明白:李鸿章只是个正常人,我们不能用圣人式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待他。
学会“同理心”思维,即是民国那些民族学和历史学大家经常提及的“理解之同情”。历史的学习的起点可能是抱有一定的看热闹式的猎奇心理,但是学习的结果应该是能用“同理心”去看待发生的过往。面对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从我们当代人的视角均无法使用正常思维理解的事件,我们先试着去理解它,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要能基本演绎出来,更要深刻体会它。
再次,矫正自己的三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本身就是人的三观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塑造的过程又恰恰是三观被不断更新的过程。一提及历史的学科功能,一般人都会说“以史为鉴”。可是真正能实现以史为鉴的人又有几个?历史上的而民族冲突、民族仇杀等事件在当代的国际社会中依然不时上演,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民族主义等也是屡见于网络,因此,以史为鉴有更多的是理想。尽管人类的历史不断向前,但是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且每一个生命的开始总是从零开始。因此,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出发,就需要我们不断矫正自己的三观,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培养来提高我们自身的历史修养和觉悟,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高度,给我们的后人更多的精神财富。这实际上不仅仅是历史教师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总之,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凯.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2]赖积瑞.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34期.
[3]唐仕芬.初中历史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探讨.亚太教育,2015年28期.
作者简介:石婷,甘肃省卓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