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实际上是一种将学生学会学习当做目标和宗旨的,学案当做载体,利用导学的方式,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一起协作达到教学目标的全新教学方式。学案導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旨在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学案导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新的时代,对于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转变之前的教育思维以及滞后的教学方法,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观点,培养拥有较高就业和创新能力,同时个性又能够得以张扬的人才,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课堂的有效性。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当前的学校教育经过了多轮的课程改革后,比以前的教育更能切合实际,更能以学生为主体了。但由于受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主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课堂上老师设计的知识技能点,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办法自己获取到经验,也没有积极的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思想的建立以及能力的培养均具有不良的影响。
通过应用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其从根本上融入教学当中,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校应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教学为就业服务的导向原则,引导学生建立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学习这种意识,教师要给学生模拟一个工作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当中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作为学习者,同时还可以作为准工作者,达到边学边用的目的,练习解决职业和生活情景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学会转变成会学,慢慢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习惯。
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素养普遍不高,职业高中的学生虽然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对于手机的操控能力不错。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很难抵挡住游戏和网络的诱惑,学生娱乐应用远远大于使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加上,学生毕业于不同的初中学校,课堂上实行有效分层教学的压力很大,很难克服同时出现有些同学“吃不饱”而有些同学“吃不了”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成果不明显
虽然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设备相对先进,比如可以让学生机接入互联网。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因为一旦接入互联网,学生就会进自己喜欢的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购物等。很难把心思集中在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中。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内容本来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去探索答案,可是部分学生无法管理好自己,害得该设计方案受限制,老师往往把答案直接设计进了课堂。对于学生感知和探索十分不利,进而无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学校学生计算机课堂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主要是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影响,自评环节学生会操作一遍,对于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难以深入挖掘出来。互评环节也是很难深入,往往只是浮于形式。同时,受学生主体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比较重视考试核心点的教学,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够到位。同时学生计算机学科成绩虽然是以过程学分和考核学分来综合评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同学无法达标的也只能在补考之后适当放宽要求了。比如文字录入方面,个别同学因不熟悉汉语拼音,不会文字录入。如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和学案导学的融合
教学设计是依照教学对象和目标,明确相应的教学起始点,把大量的教学要素按照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计算机课程安排在机房内,更要具有明确和合理的三维目标,根据目标明确难点,针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想要避免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课堂效率较低的现象,十分有必要应用学案导学。教师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以及协作探究,配合教师科学评价时,给学生更多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完善的学案导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借助网络和微课的方式对于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后对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学案导学科学的使用是强化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认识计算机硬件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对于装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耐心,不愿了解硬件的名称和参数。所以,针对课本中涉及到的顺叙式知识构造加以改编,把学案导学的核心设计成依照自己的需求,包含游戏和工作,配置一台性价比,功能比较适合的计算机。
因为任务知识性极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或者是课前利用网络,实施模拟攒机,借助微课实现学案导学,学生在今后可能要购买计算机,当做动力,能够积极的利用学案导学中学习目标、任务描述、学习准备以及任务实施,还有评价等多项流程开展学习。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
知识任务的组织,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加以引导和启发,并不是盲目的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利用导学案当中的各种任务目标,与学生脑海当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碰撞,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的寻找答案。把以往十分枯燥的知识利用游戏或者是比赛的方式展示,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代替,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查找和学习有关的知识。 组织教学活动,在四十分钟的机房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按照顺序组织学生研究导学案當中的相关任务,精简课前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的讲解,把核心聚焦到学生自主学习和沟通过程遇到的问题中。针对计算机这种重视操作的学科而言,让学生互动和讨论,教师和学生对于任务的实施达成共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好课堂时间,虽然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已经做了设计,但是机房授课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需要教师把控好课程的节奏。教师尽可能的要做到少讲和精讲,这些能够让学生操作的时间占据课堂的60%以上,在做的过程中教和学,让学生尽量多提出问题,积极的参与,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而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释疑评价多元反馈
通过学案导学实践过程中只是对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加以重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寻找答案,不管是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为计算机课程存在极强的操作性,不可以单纯的利用分值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不然会让学生误以为这次学习任务已经结束,同时会放弃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研究。在导学案当中要求拥有学生对于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有关的自我评价,还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的互评和考察学生自身在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
将导学案中的任务当做核心的学习过程,促使教学评价和其形式以及主体的多元化特点,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以找到适合的个体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学案导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娟.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学案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4.
[2]何旭东.利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无线互联科技,2015,05:263-264.
[3]王祖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6,03:88-90.
[4]陈红卫.前置导学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33:99+229.
作者简介:王招娣,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学案导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新的时代,对于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转变之前的教育思维以及滞后的教学方法,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观点,培养拥有较高就业和创新能力,同时个性又能够得以张扬的人才,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课堂的有效性。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当前的学校教育经过了多轮的课程改革后,比以前的教育更能切合实际,更能以学生为主体了。但由于受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主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课堂上老师设计的知识技能点,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办法自己获取到经验,也没有积极的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思想的建立以及能力的培养均具有不良的影响。
通过应用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其从根本上融入教学当中,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校应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教学为就业服务的导向原则,引导学生建立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学习这种意识,教师要给学生模拟一个工作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当中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作为学习者,同时还可以作为准工作者,达到边学边用的目的,练习解决职业和生活情景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学会转变成会学,慢慢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习惯。
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素养普遍不高,职业高中的学生虽然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对于手机的操控能力不错。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很难抵挡住游戏和网络的诱惑,学生娱乐应用远远大于使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加上,学生毕业于不同的初中学校,课堂上实行有效分层教学的压力很大,很难克服同时出现有些同学“吃不饱”而有些同学“吃不了”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成果不明显
虽然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设备相对先进,比如可以让学生机接入互联网。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因为一旦接入互联网,学生就会进自己喜欢的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购物等。很难把心思集中在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中。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内容本来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去探索答案,可是部分学生无法管理好自己,害得该设计方案受限制,老师往往把答案直接设计进了课堂。对于学生感知和探索十分不利,进而无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学校学生计算机课堂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主要是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影响,自评环节学生会操作一遍,对于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难以深入挖掘出来。互评环节也是很难深入,往往只是浮于形式。同时,受学生主体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比较重视考试核心点的教学,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够到位。同时学生计算机学科成绩虽然是以过程学分和考核学分来综合评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同学无法达标的也只能在补考之后适当放宽要求了。比如文字录入方面,个别同学因不熟悉汉语拼音,不会文字录入。如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和学案导学的融合
教学设计是依照教学对象和目标,明确相应的教学起始点,把大量的教学要素按照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计算机课程安排在机房内,更要具有明确和合理的三维目标,根据目标明确难点,针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想要避免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课堂效率较低的现象,十分有必要应用学案导学。教师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以及协作探究,配合教师科学评价时,给学生更多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完善的学案导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借助网络和微课的方式对于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后对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学案导学科学的使用是强化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认识计算机硬件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对于装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耐心,不愿了解硬件的名称和参数。所以,针对课本中涉及到的顺叙式知识构造加以改编,把学案导学的核心设计成依照自己的需求,包含游戏和工作,配置一台性价比,功能比较适合的计算机。
因为任务知识性极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或者是课前利用网络,实施模拟攒机,借助微课实现学案导学,学生在今后可能要购买计算机,当做动力,能够积极的利用学案导学中学习目标、任务描述、学习准备以及任务实施,还有评价等多项流程开展学习。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
知识任务的组织,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加以引导和启发,并不是盲目的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利用导学案当中的各种任务目标,与学生脑海当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碰撞,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的寻找答案。把以往十分枯燥的知识利用游戏或者是比赛的方式展示,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代替,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查找和学习有关的知识。 组织教学活动,在四十分钟的机房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按照顺序组织学生研究导学案當中的相关任务,精简课前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的讲解,把核心聚焦到学生自主学习和沟通过程遇到的问题中。针对计算机这种重视操作的学科而言,让学生互动和讨论,教师和学生对于任务的实施达成共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好课堂时间,虽然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已经做了设计,但是机房授课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需要教师把控好课程的节奏。教师尽可能的要做到少讲和精讲,这些能够让学生操作的时间占据课堂的60%以上,在做的过程中教和学,让学生尽量多提出问题,积极的参与,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而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释疑评价多元反馈
通过学案导学实践过程中只是对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加以重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寻找答案,不管是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为计算机课程存在极强的操作性,不可以单纯的利用分值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不然会让学生误以为这次学习任务已经结束,同时会放弃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研究。在导学案当中要求拥有学生对于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有关的自我评价,还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的互评和考察学生自身在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
将导学案中的任务当做核心的学习过程,促使教学评价和其形式以及主体的多元化特点,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以找到适合的个体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应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学案导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娟.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学案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4.
[2]何旭东.利用学案导学提升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无线互联科技,2015,05:263-264.
[3]王祖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6,03:88-90.
[4]陈红卫.前置导学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33:99+229.
作者简介:王招娣,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