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认识更深了,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育与教学中,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个中心环节,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取得教学改革的成功,就得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新的观念。近年来,我在体育教学的组织结构方面作了如下的改革尝试:
一、设想
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从何处着手改革呢?教学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束缚师生手脚的主要是教学的结构形式。因为,体育教学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师生教、学、练的整体。教学结构的改革必然要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也必然要反映出教学结构的改革。为此,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以教学结构这个禁区为突破口。
二、理由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这种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理由之一:旧的教学形式是机械刻板的部分式模式。它对部分教学内容、要求、时间规定的过死。繁琐并拘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理由之二:过于突出基本部分的教学,以基本部分为中心,忽视其他部分的教学和教育作用,难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影响教学效果。
三、依据
体育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在建立最佳的教学结构时,首先应考虑科学性。,第一,应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掌握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第二,应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学生面部的‘阴’与‘晴’变化,运用情绪理论对个别学生或全体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以趣促学,活跃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推断
兴趣来自于喜好的情绪,情绪是兴趣的直观反映。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自身的趣味性和丰富多彩的组织教法(课的情节、音响、场地、器材),使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意识倾向即活跃的情绪。因此,我抓住这一特点,采用“兴趣法”,以活跃情绪为中心,将课的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第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第三,稳定情绪,恢复身心。按照这几个阶段去组织一堂体育课,“寓体育于兴趣之中”,使孩子们去真正感受体育活动的欢乐,促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练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掌握“三基”和发展学生的身体,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实践
近年来,我已采用“兴趣法”,围绕“活跃情绪”的课堂结构进行了多次尝试。现以一节课为例说明: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内容:投沙包
器材:小沙包(在沙包的一个角上缝一根丝带)
第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阶段。首先采用“感染调控”,即教师用自己精神饱满、轻松活泼、和蔼可亲等积极的情绪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一声悦耳的哨音,一句锻炼身体——迎接挑战的师生对答,一项新颖独特的沙包尾巴,一种学生自然围绕教师的氛围,顿时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然后通过韵律彩带操——拿着沙包晃动彩带等有趣的练习,激发了情绪,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自然转入第二阶段。
第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阶段。“激动调控”和“强化刺激调控”,即教师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练习及课堂表现加以肯定、赞许、奖励,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保持活跃情绪是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练习的关键。投掷课教材本身比较枯燥,怎么样才能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呢?通过拿沙包模仿鞭打——挥臂甩腕练习;把两个带子结在一起,双手持包——转肩练习;向目标投远——转体挥臂练习、不断变换手段,刺激学生产生兴奋。尤其是当大家一起投出沙包后,看到五颜六色的彩带好似天上的彩虹时,更鼓舞了他们练习的兴趣,而后用沙包彩带在地上摆出各种图案做《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则把他们的情绪再一次引向高潮。另外我根据儿童好学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明确提出,学生可在课堂上有喊有叫和互相鼓舞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快乐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学到真正的本领。
第三,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稳定情绪(而不是抑制)通过趣味性放松——“吃面条”拿沙包彩带模仿钟摆等,调节学生情绪,使之达到一个适宜的兴奋点,生理负担由大而小,炽热的情绪转为轻松,使他们身心得到稳步合理的恢复,课后还有一种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感觉。
总之,教师在安排设计这节课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情绪特点,还要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如果发现上课时,大多数学生神采飞扬,情绪高涨,说明他们听得有劲,看得入神,教师可按原来的方法继续讲下去;如果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说明他们对教师的讲解没兴趣,这时应及时调整,重新组织;如果学生表现出困惑或畏惧时,证明他们学习和练习中有了疑难,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或降低动作难度,或改变练习方法,师生始终保持心息相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体会
第一,采用“兴趣法”以“活跃情绪”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结构具有教学步骤安排灵活,能从实效出发,便于判断教材教法安排是否合理,课的运动负荷是否恰当。第二,便于教师因材施教。第三,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学生受益大。他们对多种兴趣的教学内容、练习情绪高、疲劳反应少、练习得认真、动作掌握得快、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第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课中受到教育,在快乐中学生知识,“寓教于乐”,发挥了体育教学的长远利益,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设想
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从何处着手改革呢?教学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束缚师生手脚的主要是教学的结构形式。因为,体育教学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师生教、学、练的整体。教学结构的改革必然要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也必然要反映出教学结构的改革。为此,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以教学结构这个禁区为突破口。
二、理由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这种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理由之一:旧的教学形式是机械刻板的部分式模式。它对部分教学内容、要求、时间规定的过死。繁琐并拘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理由之二:过于突出基本部分的教学,以基本部分为中心,忽视其他部分的教学和教育作用,难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影响教学效果。
三、依据
体育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在建立最佳的教学结构时,首先应考虑科学性。,第一,应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掌握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第二,应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学生面部的‘阴’与‘晴’变化,运用情绪理论对个别学生或全体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以趣促学,活跃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推断
兴趣来自于喜好的情绪,情绪是兴趣的直观反映。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自身的趣味性和丰富多彩的组织教法(课的情节、音响、场地、器材),使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意识倾向即活跃的情绪。因此,我抓住这一特点,采用“兴趣法”,以活跃情绪为中心,将课的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第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第三,稳定情绪,恢复身心。按照这几个阶段去组织一堂体育课,“寓体育于兴趣之中”,使孩子们去真正感受体育活动的欢乐,促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练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掌握“三基”和发展学生的身体,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五、实践
近年来,我已采用“兴趣法”,围绕“活跃情绪”的课堂结构进行了多次尝试。现以一节课为例说明: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内容:投沙包
器材:小沙包(在沙包的一个角上缝一根丝带)
第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阶段。首先采用“感染调控”,即教师用自己精神饱满、轻松活泼、和蔼可亲等积极的情绪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一声悦耳的哨音,一句锻炼身体——迎接挑战的师生对答,一项新颖独特的沙包尾巴,一种学生自然围绕教师的氛围,顿时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然后通过韵律彩带操——拿着沙包晃动彩带等有趣的练习,激发了情绪,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自然转入第二阶段。
第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阶段。“激动调控”和“强化刺激调控”,即教师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练习及课堂表现加以肯定、赞许、奖励,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保持活跃情绪是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练习的关键。投掷课教材本身比较枯燥,怎么样才能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呢?通过拿沙包模仿鞭打——挥臂甩腕练习;把两个带子结在一起,双手持包——转肩练习;向目标投远——转体挥臂练习、不断变换手段,刺激学生产生兴奋。尤其是当大家一起投出沙包后,看到五颜六色的彩带好似天上的彩虹时,更鼓舞了他们练习的兴趣,而后用沙包彩带在地上摆出各种图案做《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则把他们的情绪再一次引向高潮。另外我根据儿童好学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明确提出,学生可在课堂上有喊有叫和互相鼓舞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快乐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学到真正的本领。
第三,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稳定情绪(而不是抑制)通过趣味性放松——“吃面条”拿沙包彩带模仿钟摆等,调节学生情绪,使之达到一个适宜的兴奋点,生理负担由大而小,炽热的情绪转为轻松,使他们身心得到稳步合理的恢复,课后还有一种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感觉。
总之,教师在安排设计这节课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情绪特点,还要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如果发现上课时,大多数学生神采飞扬,情绪高涨,说明他们听得有劲,看得入神,教师可按原来的方法继续讲下去;如果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说明他们对教师的讲解没兴趣,这时应及时调整,重新组织;如果学生表现出困惑或畏惧时,证明他们学习和练习中有了疑难,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或降低动作难度,或改变练习方法,师生始终保持心息相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体会
第一,采用“兴趣法”以“活跃情绪”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结构具有教学步骤安排灵活,能从实效出发,便于判断教材教法安排是否合理,课的运动负荷是否恰当。第二,便于教师因材施教。第三,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学生受益大。他们对多种兴趣的教学内容、练习情绪高、疲劳反应少、练习得认真、动作掌握得快、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第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课中受到教育,在快乐中学生知识,“寓教于乐”,发挥了体育教学的长远利益,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