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字辨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关于他字中的“芾”字的读音历来没有受到重视,有人读芾(fèi)音,有人读芾(fú)音,那么到底读哪一个音呢?笔者想:搞清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来是对李先生的尊敬;二来有利于教学中的统一。
  要想读准“芾甘”中“芾”字的读音,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巴金的名、字的由来。巴金的名与字是他爷爷李镛给他起的。李家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大家庭,李镛又当过官,所以给心爱的孙子起名自然也就咬文嚼字了。李镛喜欢读《诗经》《尚书》《孟子》的缘故吧,于是从《诗经甘棠·召南》中选择一句,挑出两个字作为巴金的名与字,这一句就是“蔽芾甘棠”。在《诗经》中“蔽芾”的音是这样注的(bèi fèi)。其实,“蔽芾”是一个词,它表示树叶的繁茂状,特别指小的树叶;而“甘棠”又是一个词,是指棠梨树上结的小果实,其果实甜甜的,酸酸的,涩涩的。不知何故,李镛竟拆开两词各取其中一个字作为巴金的字。这也许表达他对孙子殷切的期盼。至于尧棠的“尧”字是辈分,“棠”就是甘棠的棠字。
  在我们弄清巴金与字的来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汉语大辞典》《新华字典》等书中对“芾”字是怎样注义与解释的。
  “芾”字在以上所提的工具书中皆有两种注音、两种解释。当读芾(fèi)音时,在《现代汉语大辞典》和《新华字典》上皆有“蔽芾”一词,其意思是形容树干及树叶小;当读芾(fú)音时,其注释①为草木茂盛;②同黻。宋代书画家米芾,也叫米黻,没有蔽芾一词。可见,蔽芾(fèi)一词是从古沿用至今的。
  综上所述,我们联系巴金姓名、字的来源,以及工具书中对“蔽芾”一词的解释,不难发现,巴金的字读芾(fèi)甘,而不是读芾(fú)甘。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得好:“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人尚且能做到,更何况乎今人呢?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用语言学家吕叔湘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面对文本,我们要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
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和记叙文特点.我们在进行作文序列化训练课题研究中对记叙文(写人)的训练进行了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片段描写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也摸索出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5 SLA,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既然非母语.那么必然在学习和使用中会出现这种或那种偏误。那么什么叫做
所谓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作为一个初中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叙事类文章所必备的语文知识和本领才算合格,甚至优秀呢?  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熟悉的小学经典篇目入手:  一、选用经典篇目,缩短距离  这种叙事类文体学生并不陌生,第一节课一开始,我就引领学生一起回顾。如六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爱之链》《船长》等,六下:《半截蜡烛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力,带动了用电量的不断增加。所以保持电压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在电力系统中电压保持稳定是电力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电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重视学习、探究和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