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编制建设用地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编制可在对年度建设用地供需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特殊因素修正,建立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为建立城市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
1引言
土地是重要的的社会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防止开发商囤地,必须从土地供应的源头上进行调控[1]。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可以有效的规范土地市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建设用地供应模型,以满足每年编制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需要。
2 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复杂的系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除了需要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外,还需要定量化模型系统的支持。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它必须是建立在对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客观评价和建设用地供需調查分析基础上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数学模型的有机综合。 从目前国内供地模型的发展上,可供借鉴的内容很少。特别是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所涉及的系统是高度的非线性系统,要对这样的系统进行常规数据处理,需要长时期、多周期的经验数据和统计数据,有完备的理想化的历史资料。由于我国对土地资源规范系统的管理时间还比较短,以上数据是缺乏的。
通过比较筛选,在建设用地供需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网络预测和经济发展景气指数分析,建立了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在建设用地可供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通过建立经济发展景气指数模型,对经济发展景气度作出判断,经过特殊因素修正之后,确定年度建设用地供应量。
3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模型建立
3.1经济发展景气指数模型
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判断是合理确定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规模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当前城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预测,为土地供应量的调整方向提供依据。模型的建立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供应相互协调为核心,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持久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土地供应的稳定性为内容,以整个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为对象,在经济理论、系统论等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景气分析方法,对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协调过程进行监测,为确定预测年度土地供应数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了实现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的紧密结合,可以选用地区生产总值、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建成区土地面积等指标作为经济景气指标。以可获得完整的统计数据年度为基期年,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年作为目标年,以国民经济发展发展规划、计划目标以及城市建设目标为基准参照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划分各指标因子景气指数区间及判断指标。
3.2建设用地需求模型
建设用地的年度实际需求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采用定量和半定量的方法,才能进行科学的预测。在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辅以其他修正项建立建设用地需求模型:S需求=M1+M 2+ M3
其中S需求为年度建设用地需求量;M1为需求分析预测值;M 2为待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M3为潜在需求量,M3=C×η(C为年度可供新增建设用地总量;η:潜在用地需求系数)。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值是在建设用地需求调查与模型预测的基础上综合确定的。在部门上报项目的方式预测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基础上以科学的模型对该数据予以修正。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建成区面积、建设用地年度供应量等因子作为特征因子,采用BP网络分析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3.3建设用地供应模型
建设用地供给量受资源总量、建设用地需求量、供地饱和率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制约。
当建设用地需求量小于土地资源总量,则有:Q供给=S需求×(1+α)。其中Q供给为建设用地供给量;S需求为建设用地需求量;α为建设用地供应协调系数。当建设用地需求量大于年度土地资源总量,则有:Q供给=C总量×(1+α)。其中C总量为年度可供土地资源总量。
当经济发展正常时,α=0;当景气指数>0时,α<0。α和宏观经济指标密切相关,α的求得以经济发展正常年份为基准,用预测年的指标系列与之进行比较。计算的基准模型,是以灰色关联分析为基础,对其进行标准变换而求得。
K=(△min+α△max)/(△ij+ α△max)经变换后得: α= | △min-K△ | /△max(1- K);
1n
其中△= ∑△(i)
n i=1
△max=max max[△(1),△(2),…,△(n)];△min=min min[△(1),△(2),…,△(n)] ;△为计算年与正常年对应指标的差值,K为分辨系数,其作用在于提高α的差异显著性。K∈(0,1)。
4 结语
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可借鉴的类似研究不多。由于影响建设用地供应的因素错综复杂,同时缺乏相关的长序列的统计分析数据,要站在调控国民经济的高度研究如何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许多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该模型只是初步解决了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规模的问题,要制定完整的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
1引言
土地是重要的的社会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防止开发商囤地,必须从土地供应的源头上进行调控[1]。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可以有效的规范土地市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建设用地供应模型,以满足每年编制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需要。
2 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复杂的系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除了需要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外,还需要定量化模型系统的支持。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它必须是建立在对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客观评价和建设用地供需調查分析基础上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数学模型的有机综合。 从目前国内供地模型的发展上,可供借鉴的内容很少。特别是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所涉及的系统是高度的非线性系统,要对这样的系统进行常规数据处理,需要长时期、多周期的经验数据和统计数据,有完备的理想化的历史资料。由于我国对土地资源规范系统的管理时间还比较短,以上数据是缺乏的。
通过比较筛选,在建设用地供需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网络预测和经济发展景气指数分析,建立了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在建设用地可供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通过建立经济发展景气指数模型,对经济发展景气度作出判断,经过特殊因素修正之后,确定年度建设用地供应量。
3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模型建立
3.1经济发展景气指数模型
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判断是合理确定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规模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当前城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预测,为土地供应量的调整方向提供依据。模型的建立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供应相互协调为核心,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持久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土地供应的稳定性为内容,以整个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为对象,在经济理论、系统论等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景气分析方法,对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协调过程进行监测,为确定预测年度土地供应数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了实现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的紧密结合,可以选用地区生产总值、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建成区土地面积等指标作为经济景气指标。以可获得完整的统计数据年度为基期年,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年作为目标年,以国民经济发展发展规划、计划目标以及城市建设目标为基准参照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划分各指标因子景气指数区间及判断指标。
3.2建设用地需求模型
建设用地的年度实际需求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采用定量和半定量的方法,才能进行科学的预测。在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辅以其他修正项建立建设用地需求模型:S需求=M1+M 2+ M3
其中S需求为年度建设用地需求量;M1为需求分析预测值;M 2为待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M3为潜在需求量,M3=C×η(C为年度可供新增建设用地总量;η:潜在用地需求系数)。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值是在建设用地需求调查与模型预测的基础上综合确定的。在部门上报项目的方式预测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基础上以科学的模型对该数据予以修正。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建成区面积、建设用地年度供应量等因子作为特征因子,采用BP网络分析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3.3建设用地供应模型
建设用地供给量受资源总量、建设用地需求量、供地饱和率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制约。
当建设用地需求量小于土地资源总量,则有:Q供给=S需求×(1+α)。其中Q供给为建设用地供给量;S需求为建设用地需求量;α为建设用地供应协调系数。当建设用地需求量大于年度土地资源总量,则有:Q供给=C总量×(1+α)。其中C总量为年度可供土地资源总量。
当经济发展正常时,α=0;当景气指数>0时,α<0。α和宏观经济指标密切相关,α的求得以经济发展正常年份为基准,用预测年的指标系列与之进行比较。计算的基准模型,是以灰色关联分析为基础,对其进行标准变换而求得。
K=(△min+α△max)/(△ij+ α△max)经变换后得: α= | △min-K△ | /△max(1- K);
1n
其中△= ∑△(i)
n i=1
△max=max max[△(1),△(2),…,△(n)];△min=min min[△(1),△(2),…,△(n)] ;△为计算年与正常年对应指标的差值,K为分辨系数,其作用在于提高α的差异显著性。K∈(0,1)。
4 结语
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可借鉴的类似研究不多。由于影响建设用地供应的因素错综复杂,同时缺乏相关的长序列的统计分析数据,要站在调控国民经济的高度研究如何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许多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该模型只是初步解决了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规模的问题,要制定完整的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