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会“二月”的暴雨与凄暗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 月
  【苏俄】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
  二月。蘸好墨水就得哭!
  当噗噜噗噜响的泥水
  泛着黑色春光的时候,
  写二月就免不了流泪。
  花几角钱雇一辆马车,
  听着祷前钟声和车轮叫声,
  到田野上去,田野上的暴雨
  比墨水和泪水更猛。
  无数的秃嘴乌鸦
  像晒焦的梨似的从树上落下,
  落在一个个水洼儿里,
  织成一幅凄凉、忧伤的图画。
  化冻的地方又黑又阴暗,
  风的吼叫声又大又凄惨,
  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
  越能如实地表现悲怆的境界。
  (力冈、吴笛 译)
  阅读译诗是有风险的,谈论译诗更是如此。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这首《二月》,一度在中国流传很广,甚至比《日瓦戈医生》中的那些诗篇还要有名。其中,最著名的中译版本之一,就是力冈和吴笛的译诗。而力冈,也是《日瓦戈医生》的译者之一。
  几年前翻阅《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顾蕴璞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中译本,惊讶地发现,《二月》被置于三卷本诗集的卷首。诗末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2年”。不过,1912年并非诗人写作的开端。《诗全集》收入的帕斯捷尔纳克诗作,还有写于1909年的。那么,从1909年至1911年写的诗,为什么没有被置于《诗全集》的篇首?一个解释是,诗人认为此前所写还不够成熟。就此来说,《二月》可以被看作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作中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首。
  在《二月》的诸多译本中,力冈、吴笛译本是很不错的一种。这个译本清楚明白,具体平实。一首外国诗,在中国流传广泛并产生影响,首要的因素是,能让说另一种语言的人读懂。在那个闭塞和贫乏的年代,《二月》带来的是新鲜、冲击,陌生的经验。
  第一节的四行,“二月。蘸好墨水就得哭!/当噗噜噗噜响的泥水/泛着黑色春光的时候,/写二月就免不了流泪。”意思就很清楚,会叫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或契诃夫笔下满是泥水的大街或道路。只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生活的那个年代,俄罗斯还没有出现像20世纪上半叶那样的巨变,所以,虽然涅克拉索夫发出过“在俄罗斯,谁能过上好日子”的愤懑和感慨,却不会像后来的俄国诗人在20世纪所感受到的那种,整个祖国都在经历受难般的创痛。“蘸好墨水就得哭”,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创痛感。
  心情如此悲怆、痛苦,怎么办?去户外。“花几角钱雇一辆马车,/听着祷前钟声和车轮叫声,/到田野上去”。然而,到了田野也不见得好——“田野上的暴雨/比墨水和泪水更猛。”悲怆的心情不但没有得到排解,相反遭遇到暴雨,仿佛暴雨也在为难他,或者为苦难的俄罗斯难过。好吧,那就尽情地释放,让泪水在暴雨的掩护下尽情倾洒。无论“蘸好墨水就得哭”,还是“暴雨/比墨水和泪水更猛”,经历过苦难的中国读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读到这些诗句时都会有深深的共鸣吧。
  第三节,写整首诗都没有明确提到、但从头至尾都是潜在的主体所看到的田野上的景象:“无数的秃嘴乌鸦/像晒焦的梨似的从树上落下,/落在一个个水洼儿里,/织成一幅凄凉、忧伤的图画。”“秃嘴乌鸦”改为“秃嘴鸦”似乎更好一些。一是词语的节奏,二是相比“乌鸦”在中文表述中的特指性,“鸦”的涵盖性更大。诗人写秃嘴鸦“像晒焦的梨”,比喻极为生动、贴切,既写出秃嘴鸦的外在形象,也用“晒焦的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苦(有内在的焦苦,才想得到“晒焦的梨”)。秃嘴鸦从树上落下来,落在水洼里,“织成一幅凄凉、忧伤的图画”。“织”字也用得好,将秃嘴鸦从树上落下以及落在水洼里这些点状的事实联结成一个网状的结构——“一幅凄凉、忧伤的图画”。
  第四节,从“图景”的最后落点,也即“水洼”写起。水洼既由雨水而来,也由二月里部分的解冻而来。“化冻的地方又黑又阴暗,/风的吼叫声又大又凄惨”。化冻处的暗黑,风声的凄厉,都应和了诗中主体此时的心绪(也可以说诗中主体的心绪使得他更多地注意到化冻处的暗黑和风的凄厉)。现在看来,像“又黑又阴暗”“又大又凄惨”这样刻意追求排比和齐整的句式,都有时代的痕迹。如此情景与诗有何关系?诗人告诉我们,面对此情此景,“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越能如实地表现悲怆的境界”。如果孤立地看最后两行,就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但实际上不是。因为它有一个我们从诗中读出来的前提:面对此情此景,“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越能……”。
  《二月》是从室内写起的,“蘸好墨水就得哭”,诗人终于情难自禁,走向户外,结果发现雨水比墨水和泪水更加猛烈。于是,在悲切和高度释放的心绪中看到秃嘴鸦、水洼组成的凄恻的图景,化冻处的(土地和)水洼的暗黑,以及风的凄厉,诗人感到,只有超出常情、出人意表的奇崛诗句,才能如实地表现所看到和感受到的这种悲怆情境。全诗虽然写得悲情,但其叙述和内在逻辑是清晰明畅的。
  现在来看,《二月》更像一首具有預言性质的诗。22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在以后的生活中“蘸好墨水就得哭”的时候会更多、更强烈。比如十月革命后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诗中与帕斯捷尔纳克相遇、并深受震动的中国诗人王家新,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写过一首《帕斯捷尔纳克》,向诗人致敬。诗中说:“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然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那些放逐、牺牲、见证……”无论雪,还是泥泞,都暗自呼应着《二月》中所写的情形。这是诗人间的精神吸引和传递,也是帕斯捷尔纳克对中国当代诗歌影响的一个明证。
其他文献
先是火葬  人们伐倒树木  搬走巨石  为它准备一块地皮  接着天葬  人们把它卸成小块  每一个用来连接孩子的脐  都被精心保留  然后是土葬  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  把它埋进去  放上寒酸的陪葬品  填土  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  统一在冬天下葬  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  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  这些土地  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  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  喂养五十六个民族  他们不能享受
期刊
仰卧。升高。移送眼睛的黑洞  一道光,牽扯出体内的诸多叛逆  机器的呻吟,停留在阴影部分  需要另一束光解剖,求证已有面积  以及未来的扩张性  重复的机械运动,仪器麻木了  患者疲惫了  报告单湿润了  几分钟之间的仰卧  整个世界都横着站在对面  不说一句话  推荐语  关注、书写生活是诗歌的责任和使命。诗人南鸿子通过对放射检查的现实体验与诗意反观,通过“仰卧”“呻吟”“疲惫”等细节含蓄表达出
期刊
近几年来,“当代乡愁”“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当代田园诗歌”“生态诗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诗歌研讨会上。为什么这几个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指认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与困惑。这样的揭示是诗歌对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的有效观照,这样的分裂与困惑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极
期刊
种当归的人,背影  像干裂尘沙。  他蹲在田埂上抽烟,长久地  守着幼小秧苗。  当归长成,是多年后的事。  三轮车在小镇上突突响,有人  在梦里翻土。  而真正的生活是一阵低语;是泥土  守着的腥甜阴影。  ——黑暗深处,我们慢慢活着,  依靠彼此的躯体把死亡忘却。  太多的风在制藥厂上空盘旋。正是这  无始终的呼唤一年年  把当归变成了沉默之物。  观 相  黑暗渐浓,群峰越来越高。  瘦小星
期刊
爱,以神奇的力量  使我出类拔萃  这两行诗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古代诗人,莱蒂尼的雅谷波[1]。  我想借用這两行诗句,作为一次颇为艰难的谈话的开篇,对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异常明朗,实际上却相当奥秘的问题,即我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阐释。  “西西里”,或者说,“岛”这个字眼,意味着一种特别的尝试,尝试同外在世界建立和谐,尝试用可能的抒情结构来建立和谐。不妨说,我的故土代表着一种“能动的痛楚”
期刊
“我从鄂东南来,生活在城市里,时常感到茫然。我离开了自己的根,但又频频回头”,熊曼如是说。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女诗人,熊曼自然难以割舍对故土、故人的那份深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一经碰触,诗情便汹涌而至,于是就有了第一本诗集《草色袭人》。  “袭”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乡树木的生长之势、百花的绽放之态、草色的撩人之美。故乡的一草一花,构筑成了熊曼诗歌别样的乡村图景。
期刊
一个朋友住在江边,他常在晚上沿江散步,大声朗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不知道朗诵《春江花月夜》是否需要大声,在一个喧嚣的时代,也许大声是一种惯性,或是一种带有反抗性的朗诵态度。但我很感动。因为面对山川草木的朗诵,本身就是一件孤绝之事。  江边,总是建有亭台楼阁,我也冥想过自己凭栏吟咏,甚或愤激地把栏杆拍遍。南京有个阅江楼,楼没建成的时候,关于这座楼的诗词文章就产生了许多。所以,这座楼最早是建在纸
期刊
距离的组织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到底,这是与现代性关系密切的问题,否则,甚至评论无
期刊
奥克塔维奥·帕斯在《诗人的墓志铭》中写到:他要歌唱,为了忘却/真实生活的虚伪,为了记住/虚伪生活的真实。真实与虚伪的背反,记忆与忘却的两难,并不只是诗人的困境。现实世界波涛汹涌,生命长途荆棘丛生,在诗歌营造的精神世界里,重新审视人世间的虚实真伪,无论是否是一个诗人,都难免有属于自己的惶恐、困扰和偏见。就像所有漂泊的灵魂都渴望安宁,诗人只是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胡弦是一个性情温和的诗人,在人群中,
期刊
西楚的写作既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又不乏对传统和现代的反思,呈现出独特的抒情气质和文化传承担当,在当代诗歌中独树一帜。  西楚对语言的敏感几乎是一种禀赋,他不但可以将碎片般的时光印象剪裁组合成艺术化的语言蜡染,且能以文字作囊,多维地揉和如影像、新媒体、地方传统及民族文化等各种“语言”。就此而言,他不仅是贵州,也是国内70年代出生的诗人里少数能够跨越诗歌审美栅栏及语言边界的好手。西楚的写作是包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