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最近公布的一份计划,打算在未来5年内将娱乐等文化产业规模扩大一倍,计划关注的焦点是影视产品开发,这一策略旨在刺激中国国内的娱乐产业,并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
好莱坞遭遇挑战
此计划一经公布,最紧张的莫过于好莱坞了。中国每年只允许20部外国电影在本国的电影院上映,这项制度令美国的电影制造商们感到强烈不满,他们都希望在中国这个蓬勃发展的电影消费市场分得更多的蛋糕。
媒体调研公司EntGroup Inc统计的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生产的影片数量已经较上年增加了15%。而去年中国国产电影在海外收获了5.3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2010年票房收入取得64%的惊人增长之后,中国电影业今年有望迎来更快的发展。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3月19日是中国政府放开电影进口限制的最后期限。作为放开娱乐市场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国一年20部进口片引进配额将被改变。中国也希望成为全球娱乐行业举足轻重的一分子,借此向海外展现更加多元的国家形象。
这意味着国外电影厂商可以直接在中国的院线投放影片,而不必通过中影集团来引进。虽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但是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将会加快。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中国国产电影在票房收入上仍无法与进口大片相比。一份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10部进口大片平均票房收入高达3亿元,相比之下上座率最高的前10部国产大片平均票房收入仅为2亿元。去年中国市场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是《阿凡达》,该片2010年获得的票房收入达13.9亿元人民币,几乎是中国国产电影最高票房收入的两倍。
尽管如此,中国国产电影的增长势头还是非常迅猛。中国电影产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商业化越来越成熟。去年底上映的《让子弹飞》短短3天,票房收入就已破亿。
中国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并且很多电影票价打折,所以到影院欣赏电影的娱乐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为了迎合观众的胃口,中国的电影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娱乐化。电影产量也出现激增,每年有数百部新电影上映。
在电影制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电影院和银幕数量也在激增。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境内已经有2000家电影院和6200块银幕,仅2010年就新增银幕1500块,这意味着几乎每隔4天中国就新增加一块银幕。不过,越来越多国产优秀电影也涌进市场,进口大片风头独占的局面将会改变。
从票房来说,中国曾经是无足轻重的角色,但现在正变为地区大玩家。去年的票房收入增加近1/3,达到42.15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本土电影首次击败来自外国的电影,在国内银幕上占据主角。国内电影人对此也是踌躇满志,冯小刚在微博上说:“电影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就是票房。票房好=观众认可。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可票房真能代表一切吗?
隔岸观狮:能学习什么?
米高梅雄狮一吼的片头,曾经潜藏了多少中国影迷对好莱坞的艳羡。隔岸的那头大狮子风光了30年,然后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走向死亡。米高梅去年年底的破产,对处于成长中的中国电影业,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冬在美国参加“中美电影合作高峰论坛”时,第一时间已经得知米高梅破产的消息,对于好莱坞电影业巨头的倒下,于冬认为:“好莱坞的电影行业依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会因为米高梅一个公司的破产而改变。”而著名策划人谭飞也认为:“米高梅破产是一个公司的失败,而不是一个行业的失败。”
作为好莱坞一家有着86年辉煌历史的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在其辉煌期遭遇过致命的打击: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这一判决要求制作公司只管制片,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这就给米高梅这样集制作、发行和放映于一身的大公司断了财路,而后资本运作不善导致了米高梅的慢性死亡。
在中国电影业,以中影、华谊兄弟、保利博纳为代表的知名电影公司,都向集制作、发行与院线于一体的综合电影集团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独立制片公司。这与好莱坞的机制有所不同。米高梅的破产,令中国影人思考中国电影公司的运作。
中国电影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下,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能够加强与国外电影的合作,进入国际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的电影公司可从米高梅的破产中吸取很多经验,于冬的看法是,“中国电影公司一定要把握核心价值,不断出力作,而不是以电影之名做其他的事情;其次要吸收人才,调整机制;然后就是防微杜渐,因为体制不同,中国的电影公司如果出现问题,将会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电影业的短板
国产电影的确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市场的起伏不定,资源分配不均衡,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中国电影走进了“后百亿时代”,热热闹闹的产业大繁荣之时,更需要政策引导扶持,需要电影人静下心思考探索。同时,中国电影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观众,拒绝盗版,多进影院,支持国产电影。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526部新片中,能进入商业院线公映的不足20%。贺岁档,《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加起来占了目前影院9成以上场次。和一部大片雄霸银幕一个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的低成本、小制作影片沦为“影院一日游”,甚至连片名都没被观众记清,便惨遭出局。以《唐山大地震》为例,为了“避震”而在6月扎堆上映的27部电影中,25部亏损。去年10月也一样,27部中小影片为了避开贺岁档一拥而至,最终只有一部赚钱。
“赚钱的电影集中在少数的导演、少数的电影公司、少数的大制作影片上,而不少中小成本影片、青年导演则成了市场中的炮灰。”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一语道破。 整个2010年,仅仅26部票房上亿元的大片就卷走了总票房的65%。也就是说,“百亿票房”的辉煌大多数影片根本无法分享,即使有幸登上大银幕,赚钱的片子也不到20%,赔本赚吆喝仍旧是绝大多数中小成本影片的常态。何况,分析表明,百亿票房中,票价上涨和银幕增加的因素,还至少“贡献”出10亿。
在内容方面,匪夷所思的拳脚功夫,网络时代的浮泛爱情,纵情嬉笑的古今闹剧,中国电影对观众感官享受的体贴已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但在绝大多数作品中,亲情、互助、爱国、人本主义等为人类世界广为认同的价值观却始终缺席,我们既看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看不到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真省察和观照。
面对百亿票房,中国电影人必须保持清醒的思考,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文化关怀薄弱、价值呈现缺失、审美境界狭小、现实主义力作缺乏等,特别是立足当下、肩负责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处于弱势,满足观众心灵需求、引发情感共鸣、有可能形成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不多。
在香港导演杜琪峰看来,现在整个中国电影业都充斥着山寨电影,像小工厂大工厂一样。中国在追赶潮流的时候,应该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老外流行穿喇叭裤你也穿喇叭裤,但你腿又短,怎么能穿得好看呢?电影开始走向观众,为观众而拍——而这是一段很短的日子。西方的电影历史有100多年了,从黑白、有声、彩色,接着到电脑,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好莱坞遭遇挑战
此计划一经公布,最紧张的莫过于好莱坞了。中国每年只允许20部外国电影在本国的电影院上映,这项制度令美国的电影制造商们感到强烈不满,他们都希望在中国这个蓬勃发展的电影消费市场分得更多的蛋糕。
媒体调研公司EntGroup Inc统计的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生产的影片数量已经较上年增加了15%。而去年中国国产电影在海外收获了5.3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2010年票房收入取得64%的惊人增长之后,中国电影业今年有望迎来更快的发展。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3月19日是中国政府放开电影进口限制的最后期限。作为放开娱乐市场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国一年20部进口片引进配额将被改变。中国也希望成为全球娱乐行业举足轻重的一分子,借此向海外展现更加多元的国家形象。
这意味着国外电影厂商可以直接在中国的院线投放影片,而不必通过中影集团来引进。虽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但是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将会加快。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中国国产电影在票房收入上仍无法与进口大片相比。一份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10部进口大片平均票房收入高达3亿元,相比之下上座率最高的前10部国产大片平均票房收入仅为2亿元。去年中国市场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是《阿凡达》,该片2010年获得的票房收入达13.9亿元人民币,几乎是中国国产电影最高票房收入的两倍。
尽管如此,中国国产电影的增长势头还是非常迅猛。中国电影产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商业化越来越成熟。去年底上映的《让子弹飞》短短3天,票房收入就已破亿。
中国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并且很多电影票价打折,所以到影院欣赏电影的娱乐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为了迎合观众的胃口,中国的电影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娱乐化。电影产量也出现激增,每年有数百部新电影上映。
在电影制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电影院和银幕数量也在激增。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境内已经有2000家电影院和6200块银幕,仅2010年就新增银幕1500块,这意味着几乎每隔4天中国就新增加一块银幕。不过,越来越多国产优秀电影也涌进市场,进口大片风头独占的局面将会改变。
从票房来说,中国曾经是无足轻重的角色,但现在正变为地区大玩家。去年的票房收入增加近1/3,达到42.15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本土电影首次击败来自外国的电影,在国内银幕上占据主角。国内电影人对此也是踌躇满志,冯小刚在微博上说:“电影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就是票房。票房好=观众认可。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可票房真能代表一切吗?
隔岸观狮:能学习什么?
米高梅雄狮一吼的片头,曾经潜藏了多少中国影迷对好莱坞的艳羡。隔岸的那头大狮子风光了30年,然后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走向死亡。米高梅去年年底的破产,对处于成长中的中国电影业,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冬在美国参加“中美电影合作高峰论坛”时,第一时间已经得知米高梅破产的消息,对于好莱坞电影业巨头的倒下,于冬认为:“好莱坞的电影行业依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会因为米高梅一个公司的破产而改变。”而著名策划人谭飞也认为:“米高梅破产是一个公司的失败,而不是一个行业的失败。”
作为好莱坞一家有着86年辉煌历史的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在其辉煌期遭遇过致命的打击: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这一判决要求制作公司只管制片,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这就给米高梅这样集制作、发行和放映于一身的大公司断了财路,而后资本运作不善导致了米高梅的慢性死亡。
在中国电影业,以中影、华谊兄弟、保利博纳为代表的知名电影公司,都向集制作、发行与院线于一体的综合电影集团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独立制片公司。这与好莱坞的机制有所不同。米高梅的破产,令中国影人思考中国电影公司的运作。
中国电影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下,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能够加强与国外电影的合作,进入国际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的电影公司可从米高梅的破产中吸取很多经验,于冬的看法是,“中国电影公司一定要把握核心价值,不断出力作,而不是以电影之名做其他的事情;其次要吸收人才,调整机制;然后就是防微杜渐,因为体制不同,中国的电影公司如果出现问题,将会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电影业的短板
国产电影的确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市场的起伏不定,资源分配不均衡,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中国电影走进了“后百亿时代”,热热闹闹的产业大繁荣之时,更需要政策引导扶持,需要电影人静下心思考探索。同时,中国电影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观众,拒绝盗版,多进影院,支持国产电影。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526部新片中,能进入商业院线公映的不足20%。贺岁档,《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加起来占了目前影院9成以上场次。和一部大片雄霸银幕一个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的低成本、小制作影片沦为“影院一日游”,甚至连片名都没被观众记清,便惨遭出局。以《唐山大地震》为例,为了“避震”而在6月扎堆上映的27部电影中,25部亏损。去年10月也一样,27部中小影片为了避开贺岁档一拥而至,最终只有一部赚钱。
“赚钱的电影集中在少数的导演、少数的电影公司、少数的大制作影片上,而不少中小成本影片、青年导演则成了市场中的炮灰。”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一语道破。 整个2010年,仅仅26部票房上亿元的大片就卷走了总票房的65%。也就是说,“百亿票房”的辉煌大多数影片根本无法分享,即使有幸登上大银幕,赚钱的片子也不到20%,赔本赚吆喝仍旧是绝大多数中小成本影片的常态。何况,分析表明,百亿票房中,票价上涨和银幕增加的因素,还至少“贡献”出10亿。
在内容方面,匪夷所思的拳脚功夫,网络时代的浮泛爱情,纵情嬉笑的古今闹剧,中国电影对观众感官享受的体贴已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但在绝大多数作品中,亲情、互助、爱国、人本主义等为人类世界广为认同的价值观却始终缺席,我们既看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看不到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真省察和观照。
面对百亿票房,中国电影人必须保持清醒的思考,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文化关怀薄弱、价值呈现缺失、审美境界狭小、现实主义力作缺乏等,特别是立足当下、肩负责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处于弱势,满足观众心灵需求、引发情感共鸣、有可能形成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不多。
在香港导演杜琪峰看来,现在整个中国电影业都充斥着山寨电影,像小工厂大工厂一样。中国在追赶潮流的时候,应该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老外流行穿喇叭裤你也穿喇叭裤,但你腿又短,怎么能穿得好看呢?电影开始走向观众,为观众而拍——而这是一段很短的日子。西方的电影历史有100多年了,从黑白、有声、彩色,接着到电脑,在不断发展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