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开放、灵活,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教材教程编排的缺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地区环境条件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继续采用“纸上谈兵”式“讲实验”的教学手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主观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走入了一种奇怪的误区。
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基层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剖析这些现状的成因,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充分落实新课标理念,使我们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健康发展。
一、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标关于生物实验的解读是:“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且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验和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形成生物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生物教学的过程和目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已经从原来的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逐步过渡到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得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科学的实验结论。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大程度地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二、了解中学生物实验“纸上谈兵”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性实验,以及讨论设计等多种类型。多样化的实验类型符合中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了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国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改革的目的所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有:探究性实验21个,验证性实验16个,观察实验31个,共计68个,还有涉及实验的讨论、调查、实习、游戏、设计、论坛等共计58个。如果把它们都看做实验的话,总计达126个之多。教材编者力图体现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努力诠释着新课程理念。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真的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调查了21名中学生物教师,其中所有实验都能做的学校为0所,能做1/2的学校为1所,能做1/3的学校为3所,大多数学校所做实验一般在6~10个,大多数实验只能停留在课本实验的讲解上。尤其是高中生物实验,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学,能开展的少之又少。教师只能“讲实验”,学生也只是“背实验”。而城市地区条件好的中学,也往往由于教师“怕麻烦”,或者以“条件不具备”“简单没意思”等为借口,导致许多实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三、剖析中学生物实验“纸上谈兵”的原因
今天,国家在教学实验设备上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事实上大多数中学生物实验室的设备并不落后,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验的有效开展。而且只要教师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开发地方资源,撇开教材的束缚,甚至可以开发出比教材实验更加生动有趣的生物实验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1.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思维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背景,传统教育思维的惯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位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接纳新生事物,破旧立新,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事实上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一直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纸上谈兵”现象,恰恰折射出部分生物教师现阶段的教育心态。
首先,有部分生物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以“本本”为主,他们已经习惯于“纸上谈兵”的实验教学方式了。
其次,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学习了新课标,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培训,接受了部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会发生 “新瓶装老酒”的奇怪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好像是在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但仔细一看,他们还是在“纸上谈兵”。例如:现阶段流行的生物探究实验的改进,大家一拥而上,你“改”我也“改”, 似乎只有“改”才是创新。有的完全曲解了实验设计者的本意,忽略了探究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忽略了探究实验本来的探究性和不确定性,忽略了探究的真正内涵。把一个本来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改得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改进”,令人啼笑皆非。
2.教师的“惰性”是落实生物实验的最大障碍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们并不是不知道新课程的要求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不是缺乏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而是“怕麻烦”的心理在作祟。试想“纸上谈兵”讲实验,既省时又省力,也能满足考试的需要。只是这样做放弃了新课标的要求,更放弃了对学生探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3.教材教程的编排限制了生物实验的开展
初中生物教材编排的局限性和教程安排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生物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编排,仅就其教材编排的时间顺序和所举的生物实例,给我们西北地区的生物教学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如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第2单元第5章第5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本节设计的实验内容是观察花的结构,而此时西北地区已经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到何处去观察?当然11~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仍然是百花灿烂,可能实验不受影响,但在北方地区,该观察实验的进行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呢?我们中学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考试怎么应对?
4.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阻碍了生物实验的开展
尽管国家一直在倡导教育公平,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但是,我国教育资源的确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距,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和实验装备上,更表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现在有些农村地区生物专业教师仍然短缺,连起码的正常教学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开展实验教学。所以,这些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不得不“纸上谈兵”。这种现状无疑严重阻碍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全面开展。
四、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了解了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要我们面对现实,找问题、找差距、找方法,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生物教师的共同努力,就能避免一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
1.转变观念,充分理解和落实生物新课程标准
目前的教育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落后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从思想上全面接纳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理解生物实验教学的深远意义,我们才能避免生物实验的“纸上谈兵”, 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2.身体力行,摒弃应付考试的惰性思想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物教学“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生物实验,多一份责任,少一些功利。或许,现在“出力不讨好”的实验教学,会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3.因地制宜,合理把握和挖掘教材教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它涵盖了大部分的“知识目标”和少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领了我们的教学方向。“能力目标”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当中。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各有所长,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教材,调整教材的章节顺序。我们可以大胆地质疑教材,革新教材,而不是盲目地“迷信”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同时,我们也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的编排尺度的把握以及教材的选用上也要因地制宜,否则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可笑现象。当然教材更不能回到过去全国“一本书”的老路子中去。而且教程改革已经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了,现阶段的新课程标准,无论是目标要求还是课程内容,从量上而言都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尤其是生物实验的数量比以前更是增加了几倍,而现阶段中学生物每周2课时的教程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需要。
4.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开发地方校本课程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少数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生物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课程的开设受得了设备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走“让少数学校先富起来”的路子,而且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极不公平。在缺乏设备、师资的条件下,学校如何能够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呢?所以政府要花大力气改变现状,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当然,落后地区的生物教师也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开发地方校本课程,填补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而出现的“空白”,尽量避免“纸上谈兵”教实验。
5.推陈出新,合理制定教育评价体系
基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般都以教育主管部门的业绩考评为标准,以中考和高考的考纲为目标,因此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受到了考试评价制度的左右。“纸上谈兵”式的生物实验教学,可以说正是我国目前教育评价体系的产物。推陈出新,重新制定我国的教育考试制度,重新制定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的现象。否则,教育改革必然会落入“新瓶装老酒”的尴尬境地。
五、结束语
今天,新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行,我们在力图纠正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教育一个本来。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同样关系着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问题,关系着培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的人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搞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式的生物实验教学一定会成为历史,我们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2版.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
[3] 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继生,中教高级,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二中,730060)
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基层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剖析这些现状的成因,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充分落实新课标理念,使我们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健康发展。
一、明确中学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标关于生物实验的解读是:“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且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验和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形成生物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生物教学的过程和目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已经从原来的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逐步过渡到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得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科学的实验结论。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大程度地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二、了解中学生物实验“纸上谈兵”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性实验,以及讨论设计等多种类型。多样化的实验类型符合中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了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国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改革的目的所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有:探究性实验21个,验证性实验16个,观察实验31个,共计68个,还有涉及实验的讨论、调查、实习、游戏、设计、论坛等共计58个。如果把它们都看做实验的话,总计达126个之多。教材编者力图体现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努力诠释着新课程理念。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真的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调查了21名中学生物教师,其中所有实验都能做的学校为0所,能做1/2的学校为1所,能做1/3的学校为3所,大多数学校所做实验一般在6~10个,大多数实验只能停留在课本实验的讲解上。尤其是高中生物实验,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学,能开展的少之又少。教师只能“讲实验”,学生也只是“背实验”。而城市地区条件好的中学,也往往由于教师“怕麻烦”,或者以“条件不具备”“简单没意思”等为借口,导致许多实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三、剖析中学生物实验“纸上谈兵”的原因
今天,国家在教学实验设备上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事实上大多数中学生物实验室的设备并不落后,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验的有效开展。而且只要教师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开发地方资源,撇开教材的束缚,甚至可以开发出比教材实验更加生动有趣的生物实验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1.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思维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背景,传统教育思维的惯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位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接纳新生事物,破旧立新,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事实上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一直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纸上谈兵”现象,恰恰折射出部分生物教师现阶段的教育心态。
首先,有部分生物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以“本本”为主,他们已经习惯于“纸上谈兵”的实验教学方式了。
其次,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学习了新课标,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培训,接受了部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会发生 “新瓶装老酒”的奇怪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好像是在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但仔细一看,他们还是在“纸上谈兵”。例如:现阶段流行的生物探究实验的改进,大家一拥而上,你“改”我也“改”, 似乎只有“改”才是创新。有的完全曲解了实验设计者的本意,忽略了探究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忽略了探究实验本来的探究性和不确定性,忽略了探究的真正内涵。把一个本来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改得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改进”,令人啼笑皆非。
2.教师的“惰性”是落实生物实验的最大障碍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们并不是不知道新课程的要求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不是缺乏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而是“怕麻烦”的心理在作祟。试想“纸上谈兵”讲实验,既省时又省力,也能满足考试的需要。只是这样做放弃了新课标的要求,更放弃了对学生探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3.教材教程的编排限制了生物实验的开展
初中生物教材编排的局限性和教程安排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生物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编排,仅就其教材编排的时间顺序和所举的生物实例,给我们西北地区的生物教学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如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第2单元第5章第5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本节设计的实验内容是观察花的结构,而此时西北地区已经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到何处去观察?当然11~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仍然是百花灿烂,可能实验不受影响,但在北方地区,该观察实验的进行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呢?我们中学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考试怎么应对?
4.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阻碍了生物实验的开展
尽管国家一直在倡导教育公平,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但是,我国教育资源的确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距,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和实验装备上,更表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现在有些农村地区生物专业教师仍然短缺,连起码的正常教学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开展实验教学。所以,这些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不得不“纸上谈兵”。这种现状无疑严重阻碍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全面开展。
四、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了解了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要我们面对现实,找问题、找差距、找方法,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生物教师的共同努力,就能避免一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
1.转变观念,充分理解和落实生物新课程标准
目前的教育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落后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从思想上全面接纳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理解生物实验教学的深远意义,我们才能避免生物实验的“纸上谈兵”, 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2.身体力行,摒弃应付考试的惰性思想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物教学“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生物实验,多一份责任,少一些功利。或许,现在“出力不讨好”的实验教学,会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3.因地制宜,合理把握和挖掘教材教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它涵盖了大部分的“知识目标”和少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领了我们的教学方向。“能力目标”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当中。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各有所长,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教材,调整教材的章节顺序。我们可以大胆地质疑教材,革新教材,而不是盲目地“迷信”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同时,我们也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的编排尺度的把握以及教材的选用上也要因地制宜,否则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可笑现象。当然教材更不能回到过去全国“一本书”的老路子中去。而且教程改革已经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了,现阶段的新课程标准,无论是目标要求还是课程内容,从量上而言都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尤其是生物实验的数量比以前更是增加了几倍,而现阶段中学生物每周2课时的教程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需要。
4.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开发地方校本课程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少数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生物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课程的开设受得了设备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走“让少数学校先富起来”的路子,而且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极不公平。在缺乏设备、师资的条件下,学校如何能够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呢?所以政府要花大力气改变现状,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当然,落后地区的生物教师也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开发地方校本课程,填补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而出现的“空白”,尽量避免“纸上谈兵”教实验。
5.推陈出新,合理制定教育评价体系
基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般都以教育主管部门的业绩考评为标准,以中考和高考的考纲为目标,因此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受到了考试评价制度的左右。“纸上谈兵”式的生物实验教学,可以说正是我国目前教育评价体系的产物。推陈出新,重新制定我国的教育考试制度,重新制定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的现象。否则,教育改革必然会落入“新瓶装老酒”的尴尬境地。
五、结束语
今天,新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行,我们在力图纠正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教育一个本来。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同样关系着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问题,关系着培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的人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搞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纸上谈兵”式的生物实验教学一定会成为历史,我们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2版.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
[3] 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继生,中教高级,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二中,7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