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初探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经久不衰,不断加以精细化。对意境的表达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意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在国画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
  关键词:国画;意境;表现手法;变迁
  国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进行创作时不仅仅只是为了再现当时的情景,其在更大程度上是表达一种深远的意境。寓情于景,在画作中寄以自己的情感,通过本人的感悟来描绘意境。由此可见,意境还是深入在国画创作的每个部分,在千年的融合之下,作为一种意识已深入骨髓。
  一、国画艺术中意境表达的渊源
  (一)道、释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的派系。在这些文化思想的影响之下,国画也取得了长远的发展。
  众所周知,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超越一切客观的条件,在哲学上给予万物以永恒[1]。而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超越具体的物象,从而对人生产生自己的感悟,再将之反映到画面当中去,这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相较于道家的空灵,释家则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的情怀。国画在释家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佛经故事画之上,通过对佛经故事的描绘将悲悯的意境置于其中,给人以感悟与成长。
  (二)诗歌等的影响
  诗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许多的道理与人生感悟。诗书画本为一家,在其根本体制上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诗书画的进一步融合,题画诗成为国画发展中的一大主流,画家创作完成后,在将自己的感悟写在画面之上,观者通过对题画诗的理解,来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及其要表达的意境。
  二、国画中意境表达的变迁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时期的文化必将反映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社会发展状况。站在中国历史更迭的角度,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各个时期的意境表达。
  追溯至远古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几乎为零,仅仅是单纯的再现情景,并没有过多的将意境加入到当中。随着历史的不断地推进,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宋。中国绘画在此时大都表现生活的富足,表达的大都是繁荣奢侈的意境。当然还有部分画家受道释思想的影响,将二者进行融合,绘制了不少带有无为性质的佛教经变画[2]。
  三、国画中意境表达的手法
  (一)线的表现
  中国绘画在发展之初,是以岩画的形式出现的。这些画作往往只是许多线条的组合,但人却可以感受到当时创作时的情景,这就是线条的厉害之处。随着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线的作用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了。中国绘画是以追求“古法用笔”、“气韵生动”为最高标准的线性艺术。以线定型,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为情景的创设打下基础,是国画在表现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线条质感的变化是毛笔通过用笔的方式在纸上留下的痕迹,用笔墨的丰富变化带给线条质感的无限变化。是一种视觉化语言,要用眼睛去看,去读。线条这种丰富的变化和视觉感受是用语言所无法完全表述的,要用心去感悟。不得不说线是中国画艺术意境表达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带有强烈主观性质的,色彩的运用也必将是为了人们的情感而服务的。如:红色代表热情似火;藍色代表高贵忧郁。在中国画中亦是如此,设色浓艳表现的是富贵奢侈之风,设色雅致表现的是轻巧灵动之风。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对于颜色的运用是呈现U型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画的设色仅为墨色。墨在画家手中被赋予生命,不是简单地认为墨只是黑色,其实墨不仅仅是黑色,它还是有其他颜色的,墨共分五色:浓、淡、焦、干、湿[3]。不同的墨色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画家通过对墨色的掌握,以不同程度的墨色来表现物象的远近关系,同样用墨色的渐变将整幅画延伸到画面之外,创设出一个完整的情境,将其中蕴含的意境充分的表达出来。
  (三)笔法的影响
  中国绘画讲究书法用笔,将书法的精神加之于绘画当中。“骨法用笔”是对中国画用笔技法的深刻总结,用笔重在有骨。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意象,如:云雾缭绕,需要的是几笔随意的线条;壮丽的山河,则需要的是顿挫有力的线条。
  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交流融合中才会发展,随着中外贸易的开展,大部分外国的艺术品涌入中国。在对国内艺术发展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方绘画的写实性的表达加之以中国绘画水墨的运用,互相融合产生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的中国画。
  四、总结
  国画艺术中意境的表达是不断变迁的,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拥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通过绘画作品可以看出画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境界,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受到画家情绪的感染。国画中意境的表达对于一幅国画是否取得成功是十分的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叶峰.中国画中“线”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7 (01):178.
  [2]丁尔丁.中国画笔墨的意境表现[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08-110.
  [3]席文波.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6(17):78+181.
  [4]张婷.从李可染作品谈中国山水画写生的诗画意境创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对云南边地的响往rn1949年冬,我们第四兵团结束了粤桂边战役,还在向大西南进军的途中,就得知,部队将要进驻并卫戍云南,那千里边防线上,山川秀丽,多是少数民族,民风淳朴而特异
世纪之交的俄罗斯经历了车臣血战、经济滑坡、政局变幻、北约东扩、金融危机等磨难.过去的8年,风云变幻,恐怕连最狂热的自由主义者都在扪心自问:这就是俄罗斯吗?8年的私有化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中国是个广袤的国家,各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中国的每一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历史原因的融合,当地的人们都各自孕育出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每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衍生出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文化精神的存在必定会有物质形象的寄托,各个民族间视觉元素的不同对于区分民族特性和掌握民族风情是极为重要的
一 rn理由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使我怀疑他不是南方人.rn我到鲁迅文学院的第一天.理由就指着我说你就是杨仕芳啊,男的?我还以为是个女的.我瞟了这个和我一样来自南方的小子一眼,
摘要:凌叔华的作品在当代流传甚广,一方面离不开作家自身的深刻思想,另一方面与外国文人的交往也使她的作品更加成熟,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凌叔华;泰戈尔;弗吉尼亚·伍尔夫;韦斯特  一、与泰戈尔的交往  一九二四年春,泰戈尔应北京讲学社之邀,经上海到北京访问。燕大鲍贵思教授便带着凌叔华一起欢迎泰戈访华。恰逢当时陈师曾、齐白石等组织的北京画会刚刚正式成立。因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开会,陈师曾就提议到凌
所有的记者都亮出了长枪短炮,对准西瓜地里的美女,猛劲拍照.大西北的风景美啊,大西北的西瓜美,大西北的美女更美……记者们乐坏了,到大西北来采风,竞在西瓜地里看见了美女!rn
上午下班,武平在潘局长的办公室门口经过时,潘局长对他叫道:“武平,你进来一下.”rn武平走进潘局长的办公室,问:“潘局,你叫我有事吗?”rn“武平,我的身上没带钱,你借一千元
摘要:观赏草类植物是个相当庞大的族群,它的观赏性通常表现在形态、颜色、质地等许多方面,是园林植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本文总结了观赏草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同时还介绍了目前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多的一些彩色观赏草。  关键词:观赏草;观赏特性;应用形式;彩色观赏草  观赏草是一类形态美丽、色彩丰富、以茎杆和叶丛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草本植物的统称;它自然优雅、潇洒飘逸,极富自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n中国历来主张在多极化世界中,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
回到父亲的身体里吧rn一个人的追求有时候会很奇特,他甚至希望自己死掉算了.rnA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一大早他要从家里走出来,经过二十分钟后,他乘坐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