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认识,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学生观,师生关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学生观 终身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2-01
在暑假研修中看了地理教育专家讲座相关的的视频后,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使用过各种版本的地理教材,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教师教学时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课程标准在认识区域部分规定,认识国家,提出“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显然,这里没有要求我们必须讲某个国家,必须掌握某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等等。而是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将來学生走向社会,他会自己独立分析某一个国家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就可以。
课程内容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它给学生呈现的是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课程已经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举个例子,比如南北方区域差异的比较,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比较南北方的差异,不但找出是什么,还要找出为什么?进一步找出怎么办?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是真正的“生活经验”和自己“亲历的情境”。只有这样,课程才真正能够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新课程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克服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和“偏”的弊病。以日本为例,过去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得出结论。而现在通过让学生阅读日本地图,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思考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个资源小国,经济大国?将当地能买到的日本商品列一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口商品进行比较,说一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学生真正感到地理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
新课标强调了地理课的课程性质。地理课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这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既突出知识的传授,又要突出地理的学科性质,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地理教学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初中地理教学的都是围绕着八年级地理毕业会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会考能够考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地理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初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原有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开发者,在民主教学氛围中,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新课程并不反对讲授。
其实讲授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些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还是需要讲授的,比如如何使用地图,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都需要讲授,学习方法也要教师讲授,学生才能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目前,高效课堂的改革应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学生观 终身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2-01
在暑假研修中看了地理教育专家讲座相关的的视频后,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使用过各种版本的地理教材,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教师教学时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课程标准在认识区域部分规定,认识国家,提出“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显然,这里没有要求我们必须讲某个国家,必须掌握某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等等。而是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将來学生走向社会,他会自己独立分析某一个国家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就可以。
课程内容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它给学生呈现的是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课程已经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举个例子,比如南北方区域差异的比较,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比较南北方的差异,不但找出是什么,还要找出为什么?进一步找出怎么办?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是真正的“生活经验”和自己“亲历的情境”。只有这样,课程才真正能够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新课程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克服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和“偏”的弊病。以日本为例,过去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得出结论。而现在通过让学生阅读日本地图,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思考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个资源小国,经济大国?将当地能买到的日本商品列一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口商品进行比较,说一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学生真正感到地理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
新课标强调了地理课的课程性质。地理课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这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既突出知识的传授,又要突出地理的学科性质,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地理教学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初中地理教学的都是围绕着八年级地理毕业会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会考能够考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地理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初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原有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开发者,在民主教学氛围中,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新课程并不反对讲授。
其实讲授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些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还是需要讲授的,比如如何使用地图,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都需要讲授,学习方法也要教师讲授,学生才能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目前,高效课堂的改革应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