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现今已经进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行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行业,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加以整合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方面的理解,推动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深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兴趣。本文将围绕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整合策略分析
引言: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在新型历史教学改革中添加信息技术元素。历史作为文科科目和理科课目的特点不同,学生大多数运用的是思维想象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的出现,加之互联网上大量的历史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文献,影像资料等等,无疑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1]。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加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介绍几种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
一、教师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有效素材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科技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教师在使用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够合理并且快捷的运用这项技术,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2]。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新模式,教师是最先接触也应是最先运用的,因此,学校应当组织教师了解信息技术,确保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充分掌握,进而运用到教学当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历史距离学生太过于遥远,不具有直观性和验证性,因此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当时时代的特征及人物背景,教师就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查找文献资料,以图片或者影视视频的方法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关系,学会历史所表达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为例,本单元主要为学生讲述人类文明最初的时刻,这个时代距离初中学生已有上千年,学生单单根据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很难真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加以整合就为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通过教材为学生讲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遗址的发现过程和相关报导,再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北京人相貌特征的图片,以及他们农耕生活所使用的器具图片和讲述他们生活的纪录片,为学生介绍早先器具在现代的演化并与现代所使用的的农业器具进行对比。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对于史前时期人类的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进而对于课本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熟练运用程度,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不仅限于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中华上下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学生通过课本内容和教师传授学到的历史知识仅仅是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历史瑰宝需要学生了解并继承,信息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知识传授工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主动去接触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喜欢上学习历史,从历史人物身上体会到需要学习与传承的美好品质[3]。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也更加快捷,学生将信息技术合理运动到初中历史的学习当中,能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通过多姿多彩的网络环境,以网络上有关历史的文献和资料,丰富的网络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历史,對于教学内容的掌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例,教师通过教材中对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和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的描写,为学生讲述历史上两个事件的相关联系:陈胜、吴广所发起的农民起义为接下来国内各处起义纷起奠定了基础,再在互联网上查找楚汉之争的详细过程,并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PPT课件并使用投影仪进行放映,使学生更加具体的去了解这一段历史。教师可在互联网上查找楚汉之争的相关电影和《百家讲坛》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分析讲解,通过视频影像的呈现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之后教师要布置一定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去搜集有关楚汉之争的史实资料,了解刘邦与项羽的人物性格和成长背景,在课余生活中继续了解历史内容,这对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
总结: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条件下,教师应当具体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宽知识层面,将历史兴趣从课上带入课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高云.《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2017:1-9
[2]李春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初探》.2016(3):36
[3]刘东伟.《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2018:17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整合策略分析
引言: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在新型历史教学改革中添加信息技术元素。历史作为文科科目和理科课目的特点不同,学生大多数运用的是思维想象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的出现,加之互联网上大量的历史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文献,影像资料等等,无疑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1]。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加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介绍几种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
一、教师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有效素材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科技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教师在使用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够合理并且快捷的运用这项技术,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2]。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新模式,教师是最先接触也应是最先运用的,因此,学校应当组织教师了解信息技术,确保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充分掌握,进而运用到教学当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历史距离学生太过于遥远,不具有直观性和验证性,因此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当时时代的特征及人物背景,教师就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查找文献资料,以图片或者影视视频的方法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关系,学会历史所表达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为例,本单元主要为学生讲述人类文明最初的时刻,这个时代距离初中学生已有上千年,学生单单根据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很难真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加以整合就为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通过教材为学生讲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遗址的发现过程和相关报导,再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北京人相貌特征的图片,以及他们农耕生活所使用的器具图片和讲述他们生活的纪录片,为学生介绍早先器具在现代的演化并与现代所使用的的农业器具进行对比。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对于史前时期人类的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进而对于课本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熟练运用程度,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不仅限于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中华上下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学生通过课本内容和教师传授学到的历史知识仅仅是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历史瑰宝需要学生了解并继承,信息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知识传授工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主动去接触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喜欢上学习历史,从历史人物身上体会到需要学习与传承的美好品质[3]。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也更加快捷,学生将信息技术合理运动到初中历史的学习当中,能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通过多姿多彩的网络环境,以网络上有关历史的文献和资料,丰富的网络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历史,對于教学内容的掌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例,教师通过教材中对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和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的描写,为学生讲述历史上两个事件的相关联系:陈胜、吴广所发起的农民起义为接下来国内各处起义纷起奠定了基础,再在互联网上查找楚汉之争的详细过程,并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PPT课件并使用投影仪进行放映,使学生更加具体的去了解这一段历史。教师可在互联网上查找楚汉之争的相关电影和《百家讲坛》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分析讲解,通过视频影像的呈现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之后教师要布置一定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去搜集有关楚汉之争的史实资料,了解刘邦与项羽的人物性格和成长背景,在课余生活中继续了解历史内容,这对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
总结: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条件下,教师应当具体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宽知识层面,将历史兴趣从课上带入课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高云.《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2017:1-9
[2]李春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初探》.2016(3):36
[3]刘东伟.《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