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白中学,我亲亲的母校。
三十二年前,我怀揣梦想,从这里出发;三十二年后的今天,重回到此地。
三十二年前,我不過是一个青涩男儿,那时的校园,是梦想的摇篮;三十二年后,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已是知天命之人,重返旧地,母校已是心中的故乡。
2020年1月6日,邀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鬼子等一行,探访我的家乡大车坪之际,正在返往博白县城途中,得到同行的博白中学优秀校友梁军先生之提议,探访母校。
我回来了,母校。是重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
我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三十二年了,脑海里依然常常浮现出一幅幅曾经学习生活热情似火的情景。多少岁月如烟云,唯有母校情更深。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重逢母校,全程得到吕洲副校长和语文科王瑾等老师的陪同并热情接待,参观校园并座谈。
一进入校园,便见到比我小许多的莘莘学子们正在紧张地学习。这一幕,让我想到博白中学“团结、紧张、求真、向上”的校风,以及“爱、严、细、实”的教风,还有“勤、苦、巧、活”的学风。三十多年前,我也与他们一样,埋在书堆里,认真对待每一道难题。那时的生活条件、教学条件远没有现在这样好,我们有时要忍饥挨饿,冬天,因为缺衣少穿,还要受冻,即便这样的艰苦条件,我和同学们依然全身心投入学习,力求以读书改变命运。
操场的一角,是我经常独坐的地方,除了借着路灯看书、背单词,我也曾坐在那里仰望夜空,数星星、看月圆月缺,憧憬未来的路。
我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已寻不到了,早已拆除。那时我因成绩不理想,时常在座位上发呆,是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和正确引导,让我重新树立起信心。老师知道我家庭条件不好,时常鼓励我努力读书,走出去,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导和真诚的关怀下,我与饥饿搏斗,同寒冷作战,重新建立起改变命运的梦想。寒来暑往,专心致志,从不懈怠。在博白中学补习的一年时间里,感受最多的是学校“让每一位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以及浓浓的学习氛围和深厚的师生情谊。
三十二年后,再看到教室里那一张张稚嫩青涩的脸庞,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感动时刻萦绕心间。这就是我的母校,让我矢志难忘的母校。我从这里走出去,心中始终牵挂着她。多少个日日夜夜,无论身在何方,这里都有我的情感依托和深情眷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联想到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抛出的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用于母校,赠予在校学子们作寄语:一是到博中欲学些什么;一是将来毕业欲做些什么。校园的草木郁郁葱葱,三十二年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教学楼也新起了几幢,教学设备齐全,很多课程都实现了电教化,互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师生们的环境也渐渐好转,再也不会有人挨饿、受冻了。母校越来越好,我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几十年来,改变的不只是母校,我们也变了。曾经的那个青涩男儿已经走出了乡关,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还将坚定地走下去。在这条道路上,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社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几十年来,不管走到人生的哪个阶段,我都牢记“任重道远、继往开来”的校训,时刻想着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公民和文学爱好者或企业管理者,肩上的责任犹为重大,不仅想着如何让文学作品更能打动人、激励人、更能反映人的生活;还要想着如何让企业盈利,为职工谋福利,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博白中学的杰出校友、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始终激励着博中的师生们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向前。校园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无法知晓王力先生当年坐在哪一间教室哪个座位上埋首苦读,但王力先生的拼搏精神和对语言学的贡献,时刻激励着我们努力探索。博白中学还有许多优秀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在或显要或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博中有两大标志性建筑——陶公亭和字祖庙。位于操场一隅的“字祖庙”屹立在风雨中,庙内挂有中国古代文字的创始人仓颉的肖像,展示了造字传说、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汉字演变等资料,扑面而来的历史人文厚重感让人肃然起敬。二楼挂着一副对联,上书“六书传太古,四海仰同文”,可以从中感受到母校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我的脑海顿时不自觉地对自己提问:我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回到南宁后,作家鬼子仍念念不忘道别时吕洲副校长和王瑾老师的请求,希望他为博中留下一点什么作为纪念,于是春节前专门挥毫题写好寓意深刻的“博中博大”四个字的条幅,嘱我转达给母校。
近日,我登门拜访83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政协主席陈辉光,请他为博白中学题写校名“博白中学”和博中校训“任重道远,继往开来”,择日一并交与母校永久珍藏。
四年后的2024年,母校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她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枝深叶茂,根基不断向深处延展,未来它将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祈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三十二年前,我怀揣梦想,从这里出发;三十二年后的今天,重回到此地。
三十二年前,我不過是一个青涩男儿,那时的校园,是梦想的摇篮;三十二年后,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已是知天命之人,重返旧地,母校已是心中的故乡。
2020年1月6日,邀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鬼子等一行,探访我的家乡大车坪之际,正在返往博白县城途中,得到同行的博白中学优秀校友梁军先生之提议,探访母校。
我回来了,母校。是重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
我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三十二年了,脑海里依然常常浮现出一幅幅曾经学习生活热情似火的情景。多少岁月如烟云,唯有母校情更深。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重逢母校,全程得到吕洲副校长和语文科王瑾等老师的陪同并热情接待,参观校园并座谈。
一进入校园,便见到比我小许多的莘莘学子们正在紧张地学习。这一幕,让我想到博白中学“团结、紧张、求真、向上”的校风,以及“爱、严、细、实”的教风,还有“勤、苦、巧、活”的学风。三十多年前,我也与他们一样,埋在书堆里,认真对待每一道难题。那时的生活条件、教学条件远没有现在这样好,我们有时要忍饥挨饿,冬天,因为缺衣少穿,还要受冻,即便这样的艰苦条件,我和同学们依然全身心投入学习,力求以读书改变命运。
操场的一角,是我经常独坐的地方,除了借着路灯看书、背单词,我也曾坐在那里仰望夜空,数星星、看月圆月缺,憧憬未来的路。
我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已寻不到了,早已拆除。那时我因成绩不理想,时常在座位上发呆,是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和正确引导,让我重新树立起信心。老师知道我家庭条件不好,时常鼓励我努力读书,走出去,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导和真诚的关怀下,我与饥饿搏斗,同寒冷作战,重新建立起改变命运的梦想。寒来暑往,专心致志,从不懈怠。在博白中学补习的一年时间里,感受最多的是学校“让每一位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以及浓浓的学习氛围和深厚的师生情谊。
三十二年后,再看到教室里那一张张稚嫩青涩的脸庞,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感动时刻萦绕心间。这就是我的母校,让我矢志难忘的母校。我从这里走出去,心中始终牵挂着她。多少个日日夜夜,无论身在何方,这里都有我的情感依托和深情眷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联想到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抛出的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用于母校,赠予在校学子们作寄语:一是到博中欲学些什么;一是将来毕业欲做些什么。校园的草木郁郁葱葱,三十二年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教学楼也新起了几幢,教学设备齐全,很多课程都实现了电教化,互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师生们的环境也渐渐好转,再也不会有人挨饿、受冻了。母校越来越好,我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几十年来,改变的不只是母校,我们也变了。曾经的那个青涩男儿已经走出了乡关,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还将坚定地走下去。在这条道路上,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社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几十年来,不管走到人生的哪个阶段,我都牢记“任重道远、继往开来”的校训,时刻想着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公民和文学爱好者或企业管理者,肩上的责任犹为重大,不仅想着如何让文学作品更能打动人、激励人、更能反映人的生活;还要想着如何让企业盈利,为职工谋福利,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博白中学的杰出校友、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始终激励着博中的师生们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向前。校园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无法知晓王力先生当年坐在哪一间教室哪个座位上埋首苦读,但王力先生的拼搏精神和对语言学的贡献,时刻激励着我们努力探索。博白中学还有许多优秀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在或显要或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博中有两大标志性建筑——陶公亭和字祖庙。位于操场一隅的“字祖庙”屹立在风雨中,庙内挂有中国古代文字的创始人仓颉的肖像,展示了造字传说、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汉字演变等资料,扑面而来的历史人文厚重感让人肃然起敬。二楼挂着一副对联,上书“六书传太古,四海仰同文”,可以从中感受到母校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我的脑海顿时不自觉地对自己提问:我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回到南宁后,作家鬼子仍念念不忘道别时吕洲副校长和王瑾老师的请求,希望他为博中留下一点什么作为纪念,于是春节前专门挥毫题写好寓意深刻的“博中博大”四个字的条幅,嘱我转达给母校。
近日,我登门拜访83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政协主席陈辉光,请他为博白中学题写校名“博白中学”和博中校训“任重道远,继往开来”,择日一并交与母校永久珍藏。
四年后的2024年,母校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她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枝深叶茂,根基不断向深处延展,未来它将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祈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