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一本功能型、实用性、导向性比较强的书。
那老师们如何运用好《评价标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看结合,多感官协作提高阅读实效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课堂上,要大胆解放眼睛、嘴巴,将“读”与“看”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文字教材既可以给读者提供直观的形象,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但是读的方法不同,读者对文字的理解深度不同,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不同。按阅读范围可分通读、选读、参读等,按阅读程度可分略读、精读、品读、复读等,按阅读频率可分速读、缓读等。读法不同,读者看的情况也不同,选读、参读、略读或速读时,眼睛看文字的速度就快,对文字只粗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也只能做到大致了解。而通读、精读、品读、复读和缓读时,眼睛看文字的速度相对来说就慢多了,基本上能做到理解了看的内容,甚至品透了看的内容才转换视线。因此,看法不同,对理解文字也有很大影响。在读文章时,我们就要选择恰当的读法和看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以《评价标准》为导向,引导学生读与积累
《评价标准》中“阅读”评价的内容有一项是“读与积累”,明确了朗读、默读、浏览、诵读、扩展阅读的不同的要求以及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更要重视学生的“读与积累”。
如何使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这是许多语文老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有些教师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利用早读念书给学生听,培养学生興趣;营造读书气氛,引进竞争效应等。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引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阶段的老师不仅要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要会读,读得好、读有成效。
“读与积累”不是无本之木,这“木”之根本还是在课内,让学生在课内习得读书的方法,就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子”,得意、得言、得法。再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这才更有实效。
三、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思结合,珍视阅读中迸发的个性火花
古人说,“以读知义,以读明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免要以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阅读理解和再创造。学生总会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因此,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超文本”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拘泥于统一认识,只要没有大错,就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学习《挑山工》,有几个同学都说要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奋发精神,不能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突然有一位男生站起来反驳说:“我有不同意见。挑山工的精神固然可敬可佩,但也不能说游人是错的。”顿时,同学们惊异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他继续说:“因为游人来泰山的目的是观赏风光。”他的话声一落,我立刻带头鼓掌表扬这位学生,并鼓励其他同学向这位男生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把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更透。
四、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写结合,语言智慧在读写结合部得到快速提升
阅读,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造思路。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越强,写作思维就越活跃,写作思路也就越宽。如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从凡卡写信和联想的内容中,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读出了凡卡的思想感情:读凡卡回想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的语句,表现出他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乡下生活的怀念;读凡卡在信中说的话,表现出了他的痛苦、绝望,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自由平等社会的向往。学生读懂、读通了课文,也有所感悟,这时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想想凡卡的结局会怎样?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凡卡说?先想清楚,再写下来。有的同学把自己对凡卡说的心里话写了下来。有的说:“童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美好的,可对于在沙皇反动统治时期的你来说,却是悲惨的。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呀!”说写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联想和想象能力贯穿其中,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续写凡卡的结局中,在对凡卡说心里时,无不显露出同学们想象的光芒、创新的意念。
五、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师来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标准》就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熟悉所有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熟悉评价标准,并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如果把这一环节让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这样,不但能使思想得以升华,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读”是阅读教学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读”的艺术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但只要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看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引导学生读与积累,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老师们如何运用好《评价标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看结合,多感官协作提高阅读实效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课堂上,要大胆解放眼睛、嘴巴,将“读”与“看”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文字教材既可以给读者提供直观的形象,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但是读的方法不同,读者对文字的理解深度不同,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不同。按阅读范围可分通读、选读、参读等,按阅读程度可分略读、精读、品读、复读等,按阅读频率可分速读、缓读等。读法不同,读者看的情况也不同,选读、参读、略读或速读时,眼睛看文字的速度就快,对文字只粗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也只能做到大致了解。而通读、精读、品读、复读和缓读时,眼睛看文字的速度相对来说就慢多了,基本上能做到理解了看的内容,甚至品透了看的内容才转换视线。因此,看法不同,对理解文字也有很大影响。在读文章时,我们就要选择恰当的读法和看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以《评价标准》为导向,引导学生读与积累
《评价标准》中“阅读”评价的内容有一项是“读与积累”,明确了朗读、默读、浏览、诵读、扩展阅读的不同的要求以及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更要重视学生的“读与积累”。
如何使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这是许多语文老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有些教师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利用早读念书给学生听,培养学生興趣;营造读书气氛,引进竞争效应等。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引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阶段的老师不仅要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要会读,读得好、读有成效。
“读与积累”不是无本之木,这“木”之根本还是在课内,让学生在课内习得读书的方法,就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子”,得意、得言、得法。再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这才更有实效。
三、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思结合,珍视阅读中迸发的个性火花
古人说,“以读知义,以读明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免要以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阅读理解和再创造。学生总会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因此,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超文本”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拘泥于统一认识,只要没有大错,就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学习《挑山工》,有几个同学都说要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奋发精神,不能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突然有一位男生站起来反驳说:“我有不同意见。挑山工的精神固然可敬可佩,但也不能说游人是错的。”顿时,同学们惊异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他继续说:“因为游人来泰山的目的是观赏风光。”他的话声一落,我立刻带头鼓掌表扬这位学生,并鼓励其他同学向这位男生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把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更透。
四、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写结合,语言智慧在读写结合部得到快速提升
阅读,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造思路。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越强,写作思维就越活跃,写作思路也就越宽。如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从凡卡写信和联想的内容中,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读出了凡卡的思想感情:读凡卡回想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的语句,表现出他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乡下生活的怀念;读凡卡在信中说的话,表现出了他的痛苦、绝望,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自由平等社会的向往。学生读懂、读通了课文,也有所感悟,这时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想想凡卡的结局会怎样?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凡卡说?先想清楚,再写下来。有的同学把自己对凡卡说的心里话写了下来。有的说:“童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美好的,可对于在沙皇反动统治时期的你来说,却是悲惨的。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呀!”说写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联想和想象能力贯穿其中,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续写凡卡的结局中,在对凡卡说心里时,无不显露出同学们想象的光芒、创新的意念。
五、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师来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标准》就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熟悉所有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熟悉评价标准,并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如果把这一环节让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这样,不但能使思想得以升华,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读”是阅读教学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读”的艺术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但只要以《评价标准》为导向,读看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引导学生读与积累,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