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理论下唐诗英译的意境建构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学智慧。意境作为唐诗的主要元素,在外译过程中往往由于思维和文化差异等障碍,译者很难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将意境传达出去。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提出“三美”理论,对唐诗英译过程中的意境建构具有重大意义,提高了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 “三美”理论;唐诗意境;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90-02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底蕴。但许多译者在对诗作进行英译时遇到了种种困难。而由于中西思维文化差异,许多译语读者在理解中国优秀诗作上也遇到了许多障碍。所谓意境,即诗人通过形象化的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是一种艺术境界。译者要尽量在语言符号间传达出原汁原味的意境,而读者则是要在译文中充分建构起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刘宓庆教授称:“中国译者大都知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常常不自觉地将译作只看作“寸心知”,很少提到“千古度”的高度。” ①在唐诗翻译中,译者若能正确处理意象,韵律和情感的传递,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我国当代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把诗歌美归纳为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即语义表现出来的美,音美即语言符号的音韵美,其中包括节奏和押韵。形美即语句对仗的形体美。
  “三美”理论对唐诗中意象,韵律以及情感的传递有重要指导意义,解决了无数译者的困扰。《登高》是杜甫最著名的格律诗之一,也是唐诗的杰出代表,描绘作者通过登高望见秋江夜景,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年老孤苦的复杂感情。下面以这首诗为例,比较中外两位翻译家的译作,探讨“三美”理论对唐诗意境建构的指导作用。
  一、“意美”之意象传达
  意象是最能直观建构意境的工具,因此译者可以根据对意象的解读和把握,使唐诗意境跃然纸上。在此诗中,中西方译者采用了不同方式表达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中首联是登高的所见所闻。出现了“风,天,沙,渚,猿,鸟”等意象,美国著名诗人Bynner曾将首联译为“In a sharp gale from the wide sky apes are whimpering; birds are flying homeward over the clear lake and white sand.”而许渊冲先生则译为“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对比两个译文,不难发现,Bynner将诗中的景象以一种叙事的风格列出,虽然意象俱全,但叙事的风格展现的是风很大,天很蓝,鸟飞回家,江水流动的景色,缺少美感,译语读者无法跨越时间和国界的障碍,建构诗中意境。意美并非单纯描绘意象,而是要把意象所承载的气氛表达出来。
  许渊冲通过多个“so”,强调意象,将诗中的“急与哀”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给读者暗示,接着又将这些景色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排列,将意象层次表现出来。有了修饰和层次的意象读者便有迹可循,展开联想,置身于秋季的悲景图中。追求“意美”,要在对于意象的充分理解之下。追求“意美”,要在对于意象的充分理解之下,有些意象往往被人们约定成俗为某种特定的情感。如在中国,一提到圆月,人们想到的就是团圆与思念。但是对于译语读者,意象代表的深意可能会大有不同。因此译者若要将译语情感准确传达,那就不得不在描绘程度和层次上加强,引起读者注意。
  二、“音美”之韵律对等
  唐诗通过平仄交替,展现布局的节奏感,而英诗的结构是通过轻重音节的分布体现节奏感。两种音律特征虽然看似截然不同,但是其内在是可以通过译者努力建立联系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ynner译“Leaves are dropping down like the spray of water-fall; while I watch the long river always rolling on.”许渊冲译“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两个译文在意象描绘上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音律与节奏上却截然不同。Bynner在翻译过程中脱离了原诗的束缚,把秋叶落下的声音比作瀑布流水音,又直接用“rolling on”描绘长江,虽然加入了比喻,但是用流水声比作落叶声,秋天的意境并没有展现出来。
  而在描绘树叶落下时,许渊冲加入声音的表达和形式的对等,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by hour”,在音律上與原诗保持一致,而“hour by hour”描绘出江水滔滔不尽的事实。这种声音的描述一弱一强,读者从声音强弱上便会产生层次感。音律对于唐诗意境建构影响重大,唐诗讲究音乐美,虽然语言符号无法像声音传递韵律那么直观,但是建构主义主张相对主义立场,语言符号可以尽可能地传达出音韵,而不要求绝对的客观,这样读者脑海中联想的旋律便是个人与文本的沟通与协商,最终达成情感共鸣,建立起不同的意境,而这种自己与文本建立起来的意境也更让人享受。因此,译者要在音律上极大的满足读者对诗文的联想。
  三、“形美”之情感输出
  中国古代唐诗的创作往往是诗人表达自己某种感情的所在,通常与创作背景和作者身世密切相关。情感传输要求读者充分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遭遇。译语读者若想建构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不仅要靠译者意境渲染,还要靠自身认知建构。这对译者与读者都是一大考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颈联和尾联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身世的感慨。Bynner译“I have come three thousand miles away, Sad now with autumn. And with my hundred years of woe, I climb this height alone. I’ll fortune has laid a bitter frost on my temples; heart - ache and weariness are a thick dust in my wine.”许渊冲译:“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Bynner 忠实地把“百年”和“万里”翻译为“thousand”和“hundred”,太过具体的表述不会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且诗歌结构松散,并没有照顾到“形美”。许渊冲先生用到的“far”和“long”已经足够传达原文含义,同时与前文“boundless”和“endless”形成对照,照顾到了“形美”。
  中国诗歌讲究含蓄美,诗人把情寓于景中,因此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调整结构,前后呼应。尾联诗人借景抒情,Bynner把原文中的“浊”译为“thick dust”,这是对汉语意象的极大误读。其原诗所要表达的是由于生病要戒酒,可见如果译者对于诗人创作背景理解不当,则对情感输出有重要影响。许渊冲用“give up”如实传达出这一含义,准确得当。如果在意象表达准确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到形美,译语读者就可以通过工整的结构仔细体会唐诗的美感,同样对诗人的情感也容易感知。
  四、结语
  建构主义认为各个结构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开放性,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建构行为,译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语言符号,努力将意境传达读者,但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译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对于唐诗意境的建构,译语读者也需要通过语言符号激发联想与想象,建立情感体验。
  许渊冲教授的“三美”理论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当“意美”只能传达出原文含义而无法是意象饱满时,“音美”便会发挥作用,增强节奏;当追求“音美”时使原文变得松散时,“形美”便来填补视觉上的差异。“三美”在原诗意境中达到平衡,那么对于读者脑海中意境的建构便会相对容易。
  注释:
  ①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9:117
  参考文献:
  [1]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9.
  [2]倪修璟,張顺生,庄亚晨.西方唐诗英译及其研究状况综述[J].语言教育,2013.
  [3]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元缘,女,汉族,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其他文献
【摘要】 基于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会的研究内容,本文对《伊势物语》现存古、今版本展开梳理。在选取嵯峨本、参考小学馆《古典文学全集》的基础上,探讨使用搭建现代汉语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可行性。  【关键词】 嵯峨本;译本;平行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9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20
期刊
【摘要】 关于诗的可译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然而,其中既有可译性成分,又需译者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使诗歌在异语世界重现诗意。本文以诗人史耐德英译中国寒山诗为例,借寒山诗在美国经典化的表现,着重分析寒山诗英译中史耐德的诗学处理方式、采取特定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译文所呈现的效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提供借鉴意义,促进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在异语世界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 史耐德选译;诗学的重构;文本表
期刊
【摘要】 石涛山水画作为清朝改革派的代表作品,后人对其研究很多。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画及其款识独树一帜。本文为“探析石涛与倪瓒山水画款识异同”,深入分析石涛山水画的款识与倪瓒的独特性。  【关键词】 石涛;倪瓒;山水画;款识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70-02  据记载,早期的中国画的款识更多是一种解释说明
期刊
【摘要】 三角垂帐纹在佛教艺术中大量存在且历史悠久,其形式演变存在一定规律。本文首先考察了三角垂帐纹的起源、形式演变及实物参照,接着对其在壁画中出现的位置及其象征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又讨论了莫高窟藻井的象征含义,认为其结合了中国世俗建筑的藻井、印度佛教的伞盖以及中国的伞盖之象征含义,体现着人们的崇敬和供养,暗示着佛教石窟神圣的空间。  【关键词】 三角垂帐纹;藻井;伞盖;莫高窟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地翻译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向世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核成了一个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生态翻译学在翻译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充分研究中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其重要内容进行翻译,抓住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核心部分,并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传统文化元素翻译
期刊
【摘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哪吒故事进行了现代性创新改变,浓墨重彩描绘了反抗偏见、抗争命运、亲情友情等主题,但“魔童”形象仍然体现了不少儿童教育的缺点。影片消解了“反抗父权”却合理化“父权”,构筑了不良的家庭代际关系;影片“我命由我不由天”虚假的理想化诉求给儿童以心灵鸡汤,却缺乏真正的引导与鼓励力量;种种被认为是“狂欢叙事”的笑料有低俗与歧视之嫌,对于儿童有错误示范作用。  【关键词】 《哪
期刊
【摘要】 “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督促着我们本身音乐专业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一定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 问题意识;音乐学习;演唱;音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66-02  一、“问题
期刊
【摘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潜于教育教学之中,是教书育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系列故事之一《最后一课》为出发点阐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教师只有主动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发挥自身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师;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乡土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为研究背景,以地坑式窑洞建筑的分析解读与实地调研为设计基础,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依据,进行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实践。设计方案提取地坑窑符号元素,针对博物馆所具有的公众开放性、文化传承性和展示互动性等原则,结合本土非遗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融合设计,力图将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机的交融,将场地打造成为一个集非遗展示、文化宣传、教育教学、休闲娱乐、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
期刊
【摘要】 母题能够反映出超越个性而具有共性认知的人生经验、生活知识、民族认同。阴山岩画表现的是人类群体的原始生活环境,画面记录了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意识祈愿,其母题意象是介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在艺术创作中,需要经过对阴山岩画进行归纳、判断、分析、打散等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完整地對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传达,形成独具视觉特征的阴山插画风格。  【关键词】 母题语言;母题意象;阴山岩画;阴山插画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