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两个环节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共同作用,决定着施工项目建设成败。本论文分析了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增强质量和成本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与成本管理的现状,措施。
第一章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和质量管理现状和问题
1.1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1 对进场材料质量监管不严
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供应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在施工中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进场时材料质量不过关就用于施工,到最后返工,耽误工期,浪费材料,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原材料进场或用于工程之前,应严格审查材质证书、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必要时需进行抽检、复检。对于不合格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须勒令退换,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并用于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采购质量、施工材料质量验收、施工材料质量这三个环节。
(1) 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价格和费用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 施工供应材料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责同供料单位交涉解决。材料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施工材料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不发生变质,保证材料的正常使用,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1.2 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问题
为了牟取更大利润,现在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问题还存在,如果我们施工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就会让一些现场施工人员或劳务钻了空子。所以每一道工序的完成后,不只是监理人员的验收,首先我们自己要进行验收,把好验收关。把存在的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我们更要注重单位工程验收,它是对单项工程或整个项目的检验和评价,是施工单位应认真对待的里程碑工程。单项工程通过验收不仅意味着对该单项工程的认可,而且也意味着后续单项的开工。如果对单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持不慎重态度,以致后来出现更严重的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应与参加验收工作的各方达成共识,处理好问题。
1.1.3 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只要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就马上进行下一步施工。但可能给以后甲方使用带来很大的问题,损坏我们企业的形象,有点得不偿失。所以要严把工序质量关。施工单位应动态跟踪施工工序,按照合同、施工规范以及设计技术要求、图纸对工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整个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对质检记录、工序质量验评报告严格审查,若前道工序验评不合格,决不签字,也决不签发下道工序的开工令。只有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给甲方也给自己交上合格的产品。
1.2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现状和问题
1.2.1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项目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目标成本要通过整个项目的管理层、作业层以及项目全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全体项目人员,而不仅仅是费用控制及财务人员。过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认为是项目成本管理费用主管或财务人员的事情。由此导致工程技术部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工程部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物资采购部人员只负责设备、材料的采办、催交催运、检验、保管、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缺少了成本管理责任。故而必然会出现如下现象:技术人员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优化而不经济;施工生产调度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导致设备闲置人员窝工;物资采办人员为了使设备材料提前交货或者产品质量超出设计数据表要求,则必然会增加采办成本。凡此種种,可以判断:项目费用控制人员和财务人员仅仅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者牵头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全部。
1.2.2成本意识不强,干活不算账
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然实行了施工项目管理,但对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程度差距较大。例如,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只管干完活、干好活,怎么省事怎么干;有变更没有预算;虽有项目经济分析,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阶段的节超,哪个分部工程的节超。从而出现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
1.2.3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另外对于项目,特别是小型项目,人们都有一种临时观念,即挣一笔钱走人的思想,组织结构不稳定,只要干了活按月领到工资就行,公司好坏、项目成败与个人关系不大,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质量低下。虽然项目也有责任制,但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滋长了员工的(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消极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项目盈利了,人人有份,但没有奖励,项目亏本了,人人有责,但没有处罚,还可以前后推诿,这正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者的借口。
第二章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和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现代工程企业的运营已经摆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运营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依照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则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为社会创造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日益完善和成熟,从原来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到监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其运行程序和相应的监督体制日益健全,业主在选择施工企业的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做出了严格要求,而施工企业的信誉来源于过硬的工程质量,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盾和前提。
而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成本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成本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管理的关系。
首先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和成本管理的關系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工程建设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企业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控制生产的成本。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质量管理,明确效益目标。
(二)是合理安排工期,保证工程顺利有序。
(三)是控制材料成本、采购数量及进场的合理性。
(四)劳力安排的合理性,机械配备的科学性。
(五)工程施工顺序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
(六)技术和管理的革新
(七)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合理确定质量标准。
(八)择优选用施工方案。
(九)降低质量成本。
其次严格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工程中,就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积极,稳妥的改革,将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第一、 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
第二、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进行设计,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
第三、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要大力推行公开招标,严格控制邀请议标和邀请招标,这样既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又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第四、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我们施工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增强项目盈亏责任心,自觉地参与项目成本、质量管理,共同把项目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我们的项目成本、质量管理才会获得成功。才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接受新的考验和挑战。使我们的建筑企业成为此行业中的常青树!
参考文献
[1] 张青云. 2007最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百科全书. [J]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2] 丁士昭. 工程项目管理[J] 中国建筑工业版社, 2006,(12) .
[3] 陈孟嫦.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04) .
[4] 陆参.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08) .
[5] 施骞、胡文发. 工程质量管理[J]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02) .
[6] 胡文发、何新华.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J]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06) .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两个环节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共同作用,决定着施工项目建设成败。本论文分析了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增强质量和成本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与成本管理的现状,措施。
第一章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和质量管理现状和问题
1.1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1 对进场材料质量监管不严
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供应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在施工中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进场时材料质量不过关就用于施工,到最后返工,耽误工期,浪费材料,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原材料进场或用于工程之前,应严格审查材质证书、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必要时需进行抽检、复检。对于不合格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须勒令退换,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并用于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采购质量、施工材料质量验收、施工材料质量这三个环节。
(1) 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价格和费用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 施工供应材料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责同供料单位交涉解决。材料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施工材料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不发生变质,保证材料的正常使用,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1.2 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问题
为了牟取更大利润,现在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问题还存在,如果我们施工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就会让一些现场施工人员或劳务钻了空子。所以每一道工序的完成后,不只是监理人员的验收,首先我们自己要进行验收,把好验收关。把存在的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我们更要注重单位工程验收,它是对单项工程或整个项目的检验和评价,是施工单位应认真对待的里程碑工程。单项工程通过验收不仅意味着对该单项工程的认可,而且也意味着后续单项的开工。如果对单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持不慎重态度,以致后来出现更严重的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应与参加验收工作的各方达成共识,处理好问题。
1.1.3 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只要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就马上进行下一步施工。但可能给以后甲方使用带来很大的问题,损坏我们企业的形象,有点得不偿失。所以要严把工序质量关。施工单位应动态跟踪施工工序,按照合同、施工规范以及设计技术要求、图纸对工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整个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对质检记录、工序质量验评报告严格审查,若前道工序验评不合格,决不签字,也决不签发下道工序的开工令。只有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给甲方也给自己交上合格的产品。
1.2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现状和问题
1.2.1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项目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目标成本要通过整个项目的管理层、作业层以及项目全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全体项目人员,而不仅仅是费用控制及财务人员。过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认为是项目成本管理费用主管或财务人员的事情。由此导致工程技术部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工程部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物资采购部人员只负责设备、材料的采办、催交催运、检验、保管、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缺少了成本管理责任。故而必然会出现如下现象:技术人员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优化而不经济;施工生产调度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导致设备闲置人员窝工;物资采办人员为了使设备材料提前交货或者产品质量超出设计数据表要求,则必然会增加采办成本。凡此種种,可以判断:项目费用控制人员和财务人员仅仅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者牵头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全部。
1.2.2成本意识不强,干活不算账
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然实行了施工项目管理,但对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程度差距较大。例如,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只管干完活、干好活,怎么省事怎么干;有变更没有预算;虽有项目经济分析,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阶段的节超,哪个分部工程的节超。从而出现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
1.2.3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另外对于项目,特别是小型项目,人们都有一种临时观念,即挣一笔钱走人的思想,组织结构不稳定,只要干了活按月领到工资就行,公司好坏、项目成败与个人关系不大,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质量低下。虽然项目也有责任制,但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滋长了员工的(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消极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项目盈利了,人人有份,但没有奖励,项目亏本了,人人有责,但没有处罚,还可以前后推诿,这正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者的借口。
第二章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和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现代工程企业的运营已经摆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运营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依照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则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为社会创造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日益完善和成熟,从原来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到监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其运行程序和相应的监督体制日益健全,业主在选择施工企业的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做出了严格要求,而施工企业的信誉来源于过硬的工程质量,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盾和前提。
而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成本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成本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管理的关系。
首先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和成本管理的關系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工程建设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企业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控制生产的成本。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质量管理,明确效益目标。
(二)是合理安排工期,保证工程顺利有序。
(三)是控制材料成本、采购数量及进场的合理性。
(四)劳力安排的合理性,机械配备的科学性。
(五)工程施工顺序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
(六)技术和管理的革新
(七)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合理确定质量标准。
(八)择优选用施工方案。
(九)降低质量成本。
其次严格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工程中,就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积极,稳妥的改革,将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第一、 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
第二、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进行设计,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
第三、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要大力推行公开招标,严格控制邀请议标和邀请招标,这样既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又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第四、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我们施工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增强项目盈亏责任心,自觉地参与项目成本、质量管理,共同把项目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我们的项目成本、质量管理才会获得成功。才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接受新的考验和挑战。使我们的建筑企业成为此行业中的常青树!
参考文献
[1] 张青云. 2007最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百科全书. [J]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2] 丁士昭. 工程项目管理[J] 中国建筑工业版社, 2006,(12) .
[3] 陈孟嫦.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04) .
[4] 陆参.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08) .
[5] 施骞、胡文发. 工程质量管理[J]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02) .
[6] 胡文发、何新华.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J]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