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价值创造力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标识,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动力。中国要世代永续发展,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作为支撑。在现代社会,要把孝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深刻挖掘孝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发挥孝文化作为价值观的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乃至国际问题提供思想基础。
  关键词:孝文化;价值;创造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建制的思想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文化中的仁爱本性、感恩诚敬、和谐信任、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等精神内涵就属于必须坚守的文化精华。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孝文化是有创造力的,它的创造力体现在激励人心,凝聚力量,精忠爱国,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国家和民族尽大孝,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上的“生产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力”,世界和谐的助推力。
  一、孝文化为民族精神和国家富强提供价值创造力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出处)台湾学者杨国枢在其《中国人之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是以农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中国人在家孝亲,在朝忠君,而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随着时代的变化,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利用其合理的内核和其深厚的人民性,融合家庭,凝聚社会,安定世界,解决今天的家庭、社会乃至世界问题,彰显出孝文化的价值创造力。
  (一)孝文化与民族精神价值观上共通共融
  孔颖达序《诗经·大雅》中说,“祖者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祖国原意是指生长在异地的人把祖辈生产生活的地方称作祖国。祖国,缘祖而称,爱国就是爱祖,由祖兴起,由孝而来。爱国就是孝意识演化的结果。
  民族精神就是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精忠报国的意志和气节,它与孝文化中的孝忠在价值观上有共通共融之处。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指出:“夫孝,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把传统孝文化中的对国君的孝忠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国家领袖、对党的历史和对英雄人物的篡改和抹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全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孝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融交汇,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实现孝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价值最大化。
  (二)孝文化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出处)小孝事亲,大孝事国。孝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被作为动员全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号召人民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和国家尽孝,担当起救国图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团结一致奋力抗日。
  1939年3月12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中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抗日战争时期,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孝”作为调动起人们心中的情感纽带,团结广大民众,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抵抗日寇,保家卫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1840年以来历代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是民族之梦,也是个人之梦。人组成家,家组成国。中国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共享共建之梦。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国家如果每个人都把孝做好了,这个国家的德就做好了,德做好了,人就立起来了,人立起来,国就立起来了。
  对孝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吸收孝文化中合理内核,弘扬孝文化中强调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以孝文化为价值观和精神动力,团结全体人民凝神聚力,万众一心,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回世界之巅。
  二、孝文化为和谐的国际关系提供价值创造力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资源里独特而重要的部分,也體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孝是中国整个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和社会政治的起始,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因,也为全球伦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一)孝文化为构建新型周边关系提供思想基础
  中国国土面积广大,邻国众多。有俄罗斯、蒙古、越南等14个陆上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等6个海上邻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从中国的民谚俗语可见,中国文化的根子里对邻里关系格外重视。一家如此,一国也不例外,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一直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基石。
  中国邻国多,历史上遗留的领土纠纷也多,因此纷争不断。东面有中日钓鱼岛之争,南面有与越南、菲律宾为代表的的南海之争,西面中印边界之争,还有美国联合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对中国实行围堵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我国一直实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搞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伴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在美国等国的煽动下,从钓鱼岛到南海争端,纷争不止。没有和谐稳定的周边关系,就无法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一个人可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国家却无法选择自己的邻国。处理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让各国与中国和平相处,相信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和安全,实现睦邻友好,需要从老祖宗学到智慧。   中国孝文化不仅主张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社会乃至国家。这种人际关系拓展到社会领域和国际关系中,可以为我们解决负责的周边关系提供启示。作为邻国众多的国家,同样可以从孝文化中找到相处之道。孝延伸为孝悌,其为人之本与,孟子《礼记·礼运》更有精辟记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把从血缘关系扩展到邻里关系乃至社会关系、国家关系中。把周边国家作为我们的兄弟,己所欲施于人,维持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和稳定,形成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尊重各国的道路选择,求同存异,让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发展经济,实现世界安定富裕,天下和平和谐。
  (二)孝文化为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基础
  从历史上看,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引领国际合作的倡议和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展示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和价值理念,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超越了国家思维,超越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现代主义的模式,强调人类整体的归宿感和整体的利益,以及整体的共同价值观,找到了一条超越近代以来的各种纷争,成为引领人类合作的新的价值理念。
  一带一路”,旨在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的合作共赢之路, 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是各国合作共赢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体现。沿线一带一路国家众多,社会制度不同,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不同,既有华夏文明,也有欧洲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地理位置不同,既有内陆国家,也有海洋国家;发展程度不同,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抛弃这些不同,相同的就是都想发展经济,都想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共同的愿望。一带一路打通各地区、各民族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的阻隔,打通各地区、各民族政策和思想上的阻隔,打通各地区、各民族经济贸易和发展上的阻隔等,共同走向富裕、平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21世纪人类的新文明,把已有的全球化继续推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和普惠的未来,让一带一路沿线贫穷的国家富裕起来,黑暗的地方光明起来让,让每一个国家都享有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
  任何一种理念的提出,都离不开本国文化的基础。在语源学意义上,孝的基本含义是敬老爱老、侍亲善行。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孝的意义在“大同世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是要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与孝文化的世界意义共通共融。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我们当珍视古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孝亲、孝悌、孝忠、孝廉的现代价值,以己所欲施与人方式处理家事国事天下事,让孝文化的价值观成为生产力,成为和平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 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32頁。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其他文献
摘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体现在手指尖上。”泥工活动即能动手又能动脑,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泥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幼儿期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师要抓住这个重要时期,开展适合幼儿的泥工活动。在泥工活动中适当对使用辅助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与创作,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关
期刊
摘要:山西剪纸是山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以独特的形态存在于山西,体现着山西劳动人民的淳朴,也体现着山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关键词:山西剪纸;图腾  山西省是华夏文明最早起源地之一,在这漫长历史的长河中,山西人民用一把剪刀剪出了黄土地上的民俗人情。剪纸艺术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在这片黄土地上传承至今,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西剪纸作品与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是经验性的课程,是个性化的课程。它的个性就是语文三维目标的整合性,语文素养价值取向的选择性,语文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把握了这三种个性,才能把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做出实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
期刊
摘要:我国中长跑项目都存在青少年好于成年的形式,很多优秀运动员由于在青少年时期训练过度导致最好成绩过早出现、运动生涯过早结束的现象,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保证优秀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训练系统科学。  关键词:中长跑;青少年;训练特点  1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时期专项训练的重要性  中长距离跑(简称中长跑)是田径的径赛项目,属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方式的竞速耐力
期刊
兰晓龙编剧,简川訸导演的战争剧《好家伙》2016年10月开播。观剧后,一直被候新鸣饰演的青山所感动,所折服,索性写写剧中人物青山与他看重的种子、时光、若水与小屠。  没有如玉容颜,没有矫健身姿,没有书生气度,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屏幕初见时的迂腐、懦弱、不通情理,视财惜命的一个老头子,却是真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他精神的质地,让人唏嘘,更让人抬头仰望。  一棵树时的巴督学,占了个闲职,混吃等死的状
期刊
摘要:为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措施,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认知美和感知美的能力,还可以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可以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长期建设发展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本文正是从艺术教育的独特教育功
期刊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举办运动会,可以丰富学校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行的竞技性田径比赛项目,相对其它项目而言,显得较为枯燥。对身体素质、个人能力的要求较高 ,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难度很大。学校田径运动会由于大多数参赛的选手水平比较低下,绝大数选手几乎没有训练过,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正规的比赛,甚至对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自新媒体出现而蓬勃发展。在网络市场的调节下,我国的网络文学开始走向产业化。而这一进程又极大的促进了文学活动的开展。本论文以《失恋33天》和《等风来》为例,阐述在当前状况下所出现的契机和挑战,得出网络文学改编剧的良好发展是需要产出者对文学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数值并将两者更好的平衡,并增加对剧本的关注的结论。  关键词:网络文学;改编;文化产业  一、“新媒体”与网络文学产业化  网络文
期刊
摘要:在王安忆的《长恨歌》中,有一位独特的人物就是程先生。他一生的挚爱是女主人公王琦瑶,却从未真正和她在一起过。程先生的专业方向是铁路,但他却在生活中痴迷于摄影。白天,程先生在洋行里上班,晚上就在自己的照相馆里拍照或冲洗相片。对于程先生如此醉心于照相这个爱好,我认为应该予以研究。为此,在文中主要就《长恨歌》中程先生沉迷于照相这件事情展开讨论,以加深对本书重要人物程先生以及《长恨歌》的认识。  关键
期刊
摘要:田径十项全能是由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110米栏、铁饼、撑杆跳高、标枪、1500米组成,是跑、跳、投综合性的项目,体力消耗比较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在奥运会上能够夺得十项全能的冠军被称为最伟大的运动员。我国十项全能虽然开展的比较早,但是一直还是比较落后,虽然在亚洲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世界水平还存在差距。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