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文本阅读解题“三技巧”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类文本是实用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重视阅读技巧和方法,将其融入课堂学习中去,势必会事半功倍。笔者总结了新闻类文本五方面的解题技巧,希望它是清风,能帮助同学们拨开眼前的迷雾。
  一、确认客观题答案三个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考查内容。做此题时,可先阅读考查内容,初步确认阅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比如选项中的名词术语、选项阐释的主要内容、主要关系。
  2.定向速读,筛选相关信息。在速读的过程中,依据考查内容,确定区间,标注出重点、关键词,提取相关信息。
  3.整合信息,对比选项正误。一是要注意语言材料和选项中的不同,仔细判断是否出现了范围、数量、程度、时间、对象、有无、内容、概念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变化;二是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有句子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是否有强加因果,是否将充分条件变成了必要条件等。三是要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意义的表达,有些语句,看起来所用的词语是不一样的,但意义却是相同的。
  二、分析表达技巧三个层面
  1.牢记新闻写作的相关技巧。比如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抒情手法、写作手法和常见的修辞等。
  2.结合文本内容,明确其使用的技巧并考虑其表现了什么。
  3.立足新闻特征,考虑其作用。从是否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角度考虑,描写方式、写作手法修辞往往会突出人物某方面的特征,让其形象更鲜明;从是否表现新闻主题的角度考虑,对新闻主题是否有揭示、深化、升华等作用;从是否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考虑,细节描写、修辞的使用往往会增加写作对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从是否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显新闻社会效应的角度考虑。
  三、评价文本中的观点态度三要领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文本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當公正的评价。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立足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的的观点态度显现在所选择的材料、所进行的分析中。首先要依据问题筛选和整合出文本中和观点态度有关的信息,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的分析议论(特别是观点句、结论句、表明褒贬倾向的语句),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
  2.分析要结合文本事实。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立足于新闻事实,不可只说空话、套话,更不可歪解、错解。
  3.评价要客观。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社会伦理、作品创作意图、社会动向,作者经历、公众心理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评价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三注意
  新闻类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方面。考纲中要求,要重视新闻的实用性,要能够理解新闻作品的现实针对性、社会意义和产生的影响,对新闻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就是其实用性的重要体现。
  评价时要注意:
  1.立足文本,明确主要内容。答此类题目,要找准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对观点和倾向解读要能体现出自我认识,评价要立足文本,尊重新闻事实。
  2.关注新闻价值的社会性。新闻具有价值是由其社会性决定的,具体表现为文章要传达的信息的倾向性,以及被读者接受的有效性;是否引发读者的思考或影响到了读者的观念,与整个社会环境的联系是什么,因此评价时应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
  3.注意新闻价值和功能的多样性。新闻的基本功能除了面向读者传播信息,还有教育功能、宣传功能、监督功能等。在分析新闻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
  五、对文本有关问题进行探究答题三要领
  在新闻类阅读中,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范围较大,可以是观点态度,也可以是表现手法,也可以是某些语句,还可以是其他一些疑问。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立足文本、大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见解。组织答案应注意:
  1.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在进行阅读时,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是基础,要明确新闻要素、新闻事实,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作者的观点态度。
  2.认真审题,把握题目要求命题角度。一是明确命题角度,审清题目要求我们探究的范围和角度。是探究新闻报道的事件、人物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还是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思考;二是明确题目的显性和隐性的要求。像“请联系原文,请结合文本内容,请就其在文中的……做出分析”这类说法往往要求原文的信息出现在答案中,而像“请结合现实…… 对此,你如何评论”往往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或自己的想法来组织答案。
  3.结合文本和现实,分析阐发。新闻中的某些问题是立足于新闻本身的,不管是人物精神品质、素质还是新闻的好恶褒贬以及要揭露的或是要赞扬的,都可以从文章的报道对象的特点和记者的措辞、行文方式推测出来,因此考生发掘探究的落脚点也应从此出发,合理联系社会现象、学科知识,对新闻报道的作出恰当的评价,对所揭示的问题提出独到成理的看法。
  学习无捷径,解题有方法,重视技巧的总结,对我们的学习大有裨益。当然,了解技巧之后,还需不断地练习,体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外在的技巧变成自身的能力,即使试题千变万化,我自游刃有余。
  作者通联:河南南阳市南召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为提高数控机床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比,提出了绕组串并联换接的方案。阐述了绕组串并联换接的实现方法,对串并联换接造成电机参数和运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实验平台
基础会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等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备好课,是这门课在开放教育条件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上好第一次课,是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吟着这首诗,迎着清秋的风,行走在江边,望着眼前那一片清明的芦花荡,记忆把我带回到过去的时光。刚上初中时,时间变得特别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前,通过简单的语言、行为或方式,引导学生较迅速和积极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在教学中,精彩恰当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带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所学的课文的情
高中论述文写作的最大价值其实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而这两个能力的背后是靠思辨能力支撑的。可以这么说,学生如果缺少思辨的能力,他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就很容易出现“浅表化”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在批改学生的论述文时,不难发现,学生对一个作文材料的认识达到了惊人的相似程度。我不禁想,是什么让四五十位同学乃至上百上千名同学对一个作文材料的认知如此相似呢?关
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写作实践都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初中语文教师将阅读写作教学融入生活中,使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够够融入自己生活的真情实感,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听说读写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师有必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色彩,让真实的生活走進语文课堂,让丰富的社会内容走进课堂。让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与课外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使文章充满生活
M公司成立于2015年,起初只是通过海外众筹平台预售自己的产品,通过几款产品的运作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开始帮助有需求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众筹平台预售产品并筹集资金,收取
前不久微信疯传的《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还真让不少人紧张出不少冷汗。“现在你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些似乎耸人听闻的话,尽管也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却是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等人的真实想法,并且高考实施的可能性极大。由此可知,阅读将成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  为什么今天会把阅读放到这样的高度上来要求我们的学生呢?  众所周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