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折纸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开发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它指出了当前一些课程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强调了课程开发要促进学习者努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这为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课程开发指明了研发方向。
  作为折纸艺术发源地的我国,在当前国际折纸界却无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折纸局限于我国民间流传,缺少校内外传播的主渠道,缺乏专门的师资资源是一个重要因素,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开设折纸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
  二、课程开发定位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折纸课程的开发,旨在以发展学生兴趣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学生实际身处的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的资源,以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意识和能力为课程开发的目标,以学生探究活动为课程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心折纸兴趣社团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开发依据
  (一)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基础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他十分强调“行动是思想的母亲,科学是从把戏中玩出来的”,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些教育思想对从事校外教育的我们建立学生培育观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我们在对少年儿童实施校外教育的过程中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校外教育开发折纸课程,提高教育实效,培育矢志创新、复兴中华的一代新人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贯彻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的基地、儿童学习的乐园”的校外教育(包括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学校教育一样承担着全面育人的重要职责,可是当我们面对学校教育一时还无法摆脱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时,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正所谓“手巧者心灵也”。折纸讲究对称,可以训练孩子的定位能力;折纸少不了程序,可以培养孩子的推断意识;折纸表现立体,可以锻炼儿童的空间思维;折纸善于变化,可以推动儿童的创造力;折纸考验耐心,可以培养儿童的持久力。
  (三)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代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满足于学校教育,他们更多地希望在校外教育时空中继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获得个性的进一步培育,兴趣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智获得进一步的开发,所以在课外、校外教育中创设折纸课程,对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育创新人才发挥着基础且重要的作用。
  (四) 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重要作用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活动中心开发折纸课程,可以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作用。
  四、课程开发类别
  (一) 按内容分: 实用饰盒类、植物花卉类、形象动物类、立体挂件类、平面贴画类、游戏玩具类等。
  (二) 按纸量分: 单纸成型类和单元组合类。单纸成型类是用一张纸(大多数作品都用正方形)成一件作品,简单的如纸鹤、飞机之类,复杂的如走兽、人物等等,这类作品对折纸者的程序思维和形象思维要求较高,在世界折纸大赛上获奖的作品大多属于这类;而另一种是用一张纸折成一个基本单元,然后用若干个基本单元组合拼接成一件作品,如立体挂件、实用饰盒等,这类作品对折纸者的空间思维和立体思维要求较高。无论哪一种,一般都不用胶水和剪刀。
  (三) 按纸材分: 有色卡纸、双色纸、手揉纸和闪光纸等。色卡纸色系丰富,有10多种颜色可供选择,用于折动物类和综合类作品;双色纸对演示作品和双色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力;手揉纸因表面皱纹处理的效果适合于花卉类作品;而闪光纸在组合类作品中的优势更明显,能在光线上提供更多的立体感,从而增加感官上的刺激。
  (四) 按来源分: 传统类和现代类。传统折纸是经上百年的流传而基本固定的种类,如元宝、方鼎、宝塔、官帽、纸船、衣裤、东南西北等,一般通过民间渠道加以传播;而现代折纸是近二、三十年间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经过日本人的推动和网络的普及得以发扬光大,表现内容包罗万象,复杂程度无法想象。
  (五) 按对象分: 儿童类、成人类。传统折纸往往是儿童的娱乐项目。而随着现代折纸的兴起,成人类折纸迅速升温,成为现代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五、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课时
  (一) 时间安排
  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青少年活动中心折纸课程每周安排一次学习,每次学习历时130分钟,内含2节课以及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二) 学制安排
  青少年活动中心折纸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分成启蒙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启蒙级为初涉折纸课程,一般安排学习半年;而后进入初级课程学习,学制为半年;随后升入中级课程学习,学制为一年;最后经过综合评定,经审核批准进入高级折纸课程的学习。
  (三) 课程目标、内容和课时分配
  六、课程学习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按照启蒙级、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学习层次,从演练等级、学习标准、检测标准、巩固作品四个方面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学习评价标准作了探索,制定了相关的学习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学习标准中:会(学会)——看图能基本独立完成;好(做好)——作品能接近或达到样板图的效果;快(快速)——以1星为一分钟的标准时间完成作品;记(记忆)——巩固作品能保持在3个月以上;创(创新)——能将作品制作的流程变得更加简便或使作品变得更加美观。
  七、课程实施成效
  (一) 提供平台 丰富课程
  青少年活动中心兴趣社团活动课程基本上是以音乐类、书画类、语言类、科技类等居多,像折纸这门课程的建设一直以来是比较滞后的,通过这次折纸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仅丰富了活动中心课程内容,而且让学生多了一项活动选择的内容和项目。
  (二) 立足学生 提升参与度
  折纸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学习者,学习者不仅可以依据不同的基础选择不同程度的课程,而且同一基础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这大大激发了学习者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也给校外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三) 整合资源 激发兴趣
  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阳光大厅、蝴蝶苑、昆虫馆等场馆,根据不同活动形式、不同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地点,整合资源,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阳光大厅举行“亲子活动”,在蝴蝶苑开展折纸课程兴趣社团活动等等。在良好环境的创设中,让学习者愉悦地投入其中,使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由华东师大二附中领衔的内涵项目“高中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与途径的实践研究”,在对华东师大二附中、香山中学和张江中学三所高中的11位特色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高中特色化办学过程中,如何建设一支特色教师队伍的问题。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促进和实现高中特色化办学的重要条件。从三所学校的11位教师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对自身特长与潜能的认识以及对学校发展和学
期刊
对教材中的选文,曾听说过有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的说法,但我并没有对其进行具体了解,因为以前总以为教学大纲怎么要求,教材怎么编,就给学生怎么讲而已,至于教材选什么样的文章,对于不同的选文应该怎么处置运用,似乎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最近,通过自学了王荣生先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后,便对教材的选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发现原来自已真的一直是在做那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
期刊
浦东新区大团小学传承当地文化资源,谋求学校和谐发展。通过前几年的规划实施以及专家的指导,学校确立了“热爱家乡、弘扬人文、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中,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百年文化的积淀和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形象设计、课程开发、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显现了当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特色的雏形。2009年我校正式确立以《开展大团乡情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素质教育实
期刊
浦东新区徐红语文学科基地成立于2003年,是新区最早的学科基地之一。  语文学科基地最早以上海市实验学校命名。学校1998年整体入驻浦东新区后,市教委和新区领导希望实验的优质资源服务于浦东新区,为此市实验学校的语文、物理和信息技术正式挂牌为学科基地,全方位为培养新区青年教师服务。之后入轨新区学科基地管理,以主持人徐红命名。  基地成立至今,学员已有150多名,其中许多教师成长为新区骨干教师,有的还
期刊
跟市场较什么劲  说是有的地方要立法(条例)明令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了。  看来又要跟市场较劲了。  三十多年前,在职农民自家种的菜养的鸡是不能拿到市场上去卖的,甚至自家是不能养鸡的。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在职农民已经被安排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了,业余走市场会变质成为地主资本家的,会助长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因为城镇居民的吃菜自有计划经济计划着,每月肉二两,过年加一斤,哪里用得着你个人瞎操心
期刊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校呈逐年增长势头,到目前已接近在校生的半数。这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不少人或因学习困难,或因家境贫寒,或因情商较低、自信不足等原因,进入了“学困生”的行列;这是一个“灰色”的群体,很难吸引关注的目光。他们的存在,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有增无减。他们构成了一个边缘地带,成为被师爱遗忘的角落。对此,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它都在那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也在那里。  何为学困生?察其初
期刊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愉快而简单的。”这是笔者对好教师最简单的理解。揣摩到初中生正式学习文言文时既好奇又畏惧的心理,笔者在课堂上做了些尝试,努力让学生在每节文言课上都能享受到这些先祖留给我们的文化盛宴,让学生享受课堂,而不是枯燥的“之乎者也”。  虽然文言文的表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觉得生疏甚至别扭,但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千古流传,是因为它在情感上与今天的我们有着相通之处,仍然能让我们产生心灵
期刊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我校学生总数的58.96%。他们的英语成绩对我校英语教学整体成绩的提高造成巨大的影响,并已经成为阻碍我校教学成绩领先的瓶颈。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缩短和平行班之间的差距,是所有英语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他们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方面: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好;2.基础总体比较差,有的学生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有的只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3.
期刊
一、单元拓展课的缘起  语文教学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困境:教师的“独角戏”和师生的“二人转”很精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令“听说读写”,可谓训练有素,但很快就会“审美疲劳”,转瞬即忘。一篇课文的新鲜感很快就会被另一篇课文所“覆盖”,同样类型的课文往往教法雷同,周而复始,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共鸣。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能否在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之后,给学生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
期刊
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二期课改的要求。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课的特点是学生思维活跃,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办法只能是加强教学的预设。本学期我的实践也证实这一点。  下面,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这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设计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