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11月12日,历经两度展期、迟回极久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人会终于召开了。此时,华北“自治”甚嚣尘上,危机愈演愈烈。值此党国形势飘摇、内外大计待决之际,国民党五全大会的召开使民众看到了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的希望。胡适在《大公报》上撰文热切地宣称:这几天在南京召集的五全大会虽然是一个当国的政党的集会,然而他的意义却不限于一个政党.阎锡山冯玉祥两位先生的先期到会,西南几十位领袖的络续赶到,党内的人也许只认为这是党内的团结,党外的全国人民却不能不承认这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他们当年的分携离散是为了个人的政见或党内的争执而分携离散.他们今日的重聚一堂是为了整个国家而团结统一.为了整个民族国家眼前的危机和未来的前途,他们忘了他们的私怨,“埋葬了他们的斧头”,同到南京来商量讨论民族国家的大计.所以在我们人民的眼里,这一次南京的大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因为如此,这个大会给了我们不少的兴奋,不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