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特色的宝福局咸丰大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851年咸丰帝刚上台就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巨额赔款和频繁战争,清朝国库早已空虚。为了应对濒危的政局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帝不得不打破祖训开铸大钱。
  据马定祥主编的《咸丰泉汇》中所述:“咸丰三年(1853年)就在北京户、工两局刚开始铸大钱之时,宝福局也铸了大钱。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正蓬勃发展。据署闽浙总督王懿德咸丰三年六月十八日摺中奏称:‘闽省值军务紧急,经费不资,民用支绌之际,⋯⋯在籍绅士尚书衔廖鸿荃等呈请变通,以济时艰。’乃‘仿照成法,从权办理,于局内添设两炉,鼓铸以一当十、一当二十、一当五十、一当一百各项大钱,与原设各炉鼓铸时钱,相间行用。并许民间缴铜赴局易钱,以资铸造。并筹议所铸各项大钱,当十者每枚重五钱,当二十者倍之,当五十、当百者如数递增。钱之现模一如旧式而加大焉。’”“不过宝福局并不全照户部颁布式,而是以自己的格式铸造,而且没有铸当五百、当千大钱。铜钱也比较厚重,其当百大钱还超过了户、工部有的当五百、当千大钱”。另外,“宝福局亦铸行了铁钱”(见原书600页)。
  在笔者的几枚宝福局当五十、当百咸丰大钱中,正如《咸丰泉汇》中所述的一样,以自己的格式铸造,别具特色。其一是,钱体特别厚重,最厚重的当百大钱,其厚度13毫米,重量380克;其二是,当百大钱不称“元宝”,而称“通宝”或“重宝”,“通宝”与“重宝”没有明显界限;其三是,大钱版式花样多,有纪值、纪重,还有缘纪重和内纪重;其四是,大钱材质有多种,不仅有红铜,也有黄铜、青铜,还有铁质的。简介如下:
  一、“咸丰重宝”宝福五十缘二两五钱
  该钱是红铜质,面径58毫米,底径56毫米,厚6毫米,重120克。字体端庄、深峻,笔画稍粗,结构严谨,笔锋尖锐,钱体上面大、下面小,成倒梯形,有明显的脱模斜度,具有母钱风范,是一枚品相较好的母钱。
  二、“咸丰重宝”宝福五十·二两五钱
  该钱是黄铜质,有黑色包浆,有流通过的痕迹,磨损处露出黄色的铜质来。直径53毫米,厚3毫米,重50.7克。正面字体笔画清晰,背面“两”、“钱”二字笔画有粘连。这种内纪值纪重大钱,存世稀有。
  三、“咸丰通宝“宝福一百
  该钱是青铜质,褐黑色包浆,地章有芝麻状小粒,楷书字体,端庄秀雅。直径73毫米,厚4.5毫米,重110克。这种版别在《咸丰泉汇》中登载了四枚,该钱与图“16-6-16”版式相同。
  四、“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缘纪重五两
  该钱的特点是大、厚、重。黄铜质,黄金色泽,铜质精良,包浆熟旧,字体笔画清秀。只可惜灌注时,铜液不到位,尤其在背面出现多处空洞,显得粗糙不平。直径74毫米,厚13毫米,重380克。这样厚重的咸丰当百大钱非常罕见,是当百钱中的大哥大,存世仅见。这枚大钱是试铸时的粗始版式。
  五、“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缘纪重五两
  这枚缘纪重五两大钱,铜质,整体黑色,光洁明亮,无杂色,无锈迹,是一枚黑漆古大钱。笔者在一次逛古玩街时,远远看到它在地摊的钱堆中,显得异常耀眼,立即走上前拿起而购得。字体笔画比前枚稍粗,穿口稍大。该钱也流通过,边沿和笔画磨得较为圆滑。直径68毫米,厚7毫米,穿径14毫米,重155克。
  六、“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纪重五两
  该钱青铜质,钱径62毫米,厚5.5毫米,重106.5克。包浆熟旧,字体清晰,笔画深峻,体形和重量与上三枚当百大钱比较,显得少了一点,但与户、工部及其他省局所铸的当五百、当千大钱相比,仍然大许多。估计是宝福局铜材短缺时所铸,这种宝福一百内纪重五两大钱,存世稀罕。
  还有宝福局铁质大钱两枚:
  一枚是“咸丰重宝”宝福五十·二两五钱,该钱字体秀雅,笔画清晰,锈蚀不严重,品相尚好。直径56毫米,重53.5克。
  另一枚是“咸丰重宝”宝福当五十,该钱氧化得较为严重,品相较差,但字体仍可辨识,直径54毫米,重49.8克。(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2010年春,在楼市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寻求新投资点的流动性资金使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火爆,多项指标再创新高,拍卖成交总额已超过201.41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的新纪录。  各拍卖公司纷纷抛弃保守策略,借势扩大经营规模,举行艺术品拍卖会的公司数量、拍卖专场数量、艺术品上拍数量和成交数量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仅春拍上拍拍品数量就达162580件,比2009年秋季增加1884
期刊
细观几年商杨天颐君笔下的山水人物有一种自然之美和怡然自得之乐,现在的作品则给人一种厚重清雅,却又强烈对比出直击心灵的悠远宁静和震撼的圣洁。  之前听杨天颐君说要潜心作画,本以为只是一种愿望,但真的就没有他的消息,媒体的追踪采访止于其夫人礼貌的婉拒;他最爱的哈瓦那俱乐部看不到他的身影;优美的探戈也停止了旋律;所有的电话都变成留言。经过几年厚积薄发的沉淀,蜕变后的杨天颐君又有了全新的艺术感悟和表现方式
期刊
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具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光有铜质的,可以说金银铜铁锡,五金俱全。而西夏古钱以铜质为主,兼有铁钱,而铅质的铸币如凤毛麟角,未见报道,极其罕见。  笔者与朋友早年从资深老者手中购得其祖上遗留的“大安宝钱”、“大安通宝”铅样小平钱各一枚,其文字深峻,做工精美,地章光洁,西夏神韵十足。其穿无流通与磨损痕迹,均为素背,质地稍软,用其指甲重划,洁白如银,钱体乌黑。  “大安宝钱”外径25毫米
期刊
开篇语:陶瓷艺术其实是自然物质与人类精神的完美结合,陶瓷除了物质上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积淀着久远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世界上各个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世界各地的不同风俗,都会创造出风格不同的陶瓷产品。《域外瓷珍》栏目意在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异域陶瓷的窗户,透过这些精美的器物,您或许可以了解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印迹。    记得十多年前,笔者参观日本爱
期刊
别致的“道光通宝”母钱    “道光通宝”,清代宣宗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铸币。  这枚“道光通宝”为小平钱,直径2.3厘米,拓图直径2.2厘米(鱼脊背0.1厘米),厚度1.5厘米,重量3.9克,金黄色铜质,黑色包浆,面穿有人为的损坏痕迹,背穿显现圆形穿孔。  这枚古钱的所有文字均有刻痕,而且完美无瑕,原因有两点:一是外轮内围及文字的每个笔划,都有深入地章的、阴文围绕的线条,正与“阳
期刊
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称东平王,改号“兴朝”,于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在昆明铸“兴朝通宝”权银钱。分大、中、小三等,规格不一,多系黄铜所铸。“兴朝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字体遒劲,制作工整。小平钱折银一厘,径2.4~2.8厘米,重3~4.5克,背穿下“工”字;中等钱折银五厘,径3~3.5厘米,重8~10克,背文“五厘”;折十大钱折银一分,径4.6~4.9厘米,重18~30克,背文“壹
期刊
2009年3月28日,赵月汀先生的世华艺术馆开馆,举办了古陶瓷“百壶珍藏特展”,震惊了中外收藏界。展品的年代从公元前3900年的新石器时期崧泽文化时期到南宋5000年间,窑口包括越窑、邢窑、定窑、龙泉窑、磁州窑、宣州窑等,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窑口。专家们说,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不能像他这样一下子拿出108只精品古陶瓷壶。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看了他的收藏后评价:“古陶瓷壶这一专题收藏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古
期刊
文化抒写西市华章活动续演西市传奇——2010大唐西市文化遗产节首渡高潮再续华章    历史最盛时莫过于大唐,商贸地莫过于西市。  1300多年前,唐都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市成为当时世界的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时尚娱乐中心,其宏大的商贸规模和繁荣的国际市场成为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佐证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贞观、开元盛世。  1300多年后,在盛唐西市的历史遗迹之上,一座
期刊
虽然写这篇卷首语的时候只不过是2011年12月初,甚至你刚刚拿到这期杂志的时候也不过是年底,但还是禁不住希望跟所有一直以来支持《收藏界》的亲爱的读者提前道一声节日快乐!  大雪之后的清冷,越发衬出此刻跳跃在屋内桌边的温暖阳光。这温暖,亦如清早上班发现同事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苹果时的温暖。  新年要有新的气象。如何让新一年的杂志在2011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确立更加明晰的办刊方向,是萦
期刊
中国俗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称。从古至今,因其蕴涵的无穷魅力而倍受收藏家们推崇。现通过《收藏界》介绍几件清代玛瑙小品与同好共赏:  清代玛瑙雕鹅衔穗水盂(图1) 长13厘米,宽8厘米,高6.5厘米。玛瑙仔料为材,材质润泽精良,色泽雅美。鹅呈伏地栖息状,口衔禾穗,寓意和谐美满,生活幸福,背开圆口,内挖中空形成盂体。双翅逼真,线条流畅,雕琢细腻,局部利用俏色,形象更为生动,为玛瑙雕中之精品。原配红木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