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康定斯基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并且联系其观点,思考当代艺术中的精神以及基本问题与现象。
[关键词]康定斯基 艺术 内在需要原则 精神
中图分类号:F4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03-01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认为精神是世界的原本,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而在艺术中,表达作者的精神,引起心灵的共鸣是康定斯基所赞扬的。音乐是康定斯基所赞扬的一种方式。音乐家格瓦纳用纯粹音乐的手法,创造出的精神氛围可以令人们抛弃形式而用心灵体验。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意志自身的写照”,康定斯基认为的“内在需要原则”则是通过“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性结构”等概念去表达出心灵与感情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在艺术的各门类中,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内在情感。而该门类的表述语言即使作品表达的形式,真正使观赏者感到共鸣的是内在的真挚情感。缺少情感的作品是空洞的。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物质的绘画是通过视觉的神经来感动管着,这是外在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的共鸣。
而真正的艺术是能够唤醒现在,遇见未来的艺术,具有催人醒悟的力量。在康定斯基的“金字塔”观点中,是处于最顶层的艺术。这种是另一种艺术,该种艺术摆脱了物质的重负,具有纯粹的精神。他以音乐为例子,阐述了艺术家不满于复制现有的自然现象,而渴望内心生活,对音乐中精神的探索,引起了从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的转换。通过形式把精神表现为内在关系的表达,并在符号和精神中建立联系,这就是抽象艺术所走的过程。激荡心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康定斯基将这一原则称为“内在需要原则”
仔细思考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必需原则”可以发现,这个原则实质上是暗示著一种人类更为本质的需要。作为作画者之所以作画,是基于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上的震颤”;作为欣赏画作的欣赏者实质也是基于渴求获得这样一种“精神上的的震颤”。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实质上体现着一种渴望相互沟通的内心需要,只不过这个沟通在此是通过画作建立的,画作通过对作画者与欣赏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震颤”而将这样一种沟通建立起来。
情感的表现首先是需要面对自己,明白自己内心所想所需,其次才需要听得懂的人。运用怎么样的语言才能让观众有所共鸣?在此,在探索物质和精神的时候,正是艺术家应该明白自己真正的情感含义;再通过“内在必需原则”,利用色彩和形式的关系,去让听得懂的人感受到自身的真挚。当欣赏者通过色彩的强烈表达和抽象的形式的绘画,能够明白到作画者在艺术构思中的情感,也体会到在艺术体验中的强烈感受。“精神上的震颤”,即是在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共鸣。正如孟子所认为的那样:“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余声也,有同听焉;目至于色也,有同美焉。”
19世纪末象征主义和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都是唯灵论的集中体现。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和内心的感受;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较少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哲学基础。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此康定斯基也延续了尼采学说的一些部分,就是摒弃以往以“摹写”为准则的艺术原则,建立了精神是艺术本质的观点。如果艺术在与某个可能对象的知识相适合时单纯是为着使这对象实现而做出所要求的行动来,那它就是机械的艺术;但如果它以愉快的情感作为直接的意图,那么它就叫作审美的[感性的]艺术。审美的[感性的]艺术要么是快适的艺术,要么是美的艺术。它是前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单纯感觉的那些表象,它是后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认识方式的那些表象。而康定斯基在此赞扬的是后者的艺术,是一种真挚,内在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让审美者不仅停留在感官上的刺激,而是深入心灵的震撼。
时至今日,《艺术中的精神》依然起到唤醒心灵,令人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借此书,令人真正思考何谓真正的精神。从成书至今,各种艺术流派与思潮的出现,到底是有多少是真正表露出精神,而不是受到物质主义的影响?作者在20世纪初提到的问题,在今天并未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在物质主义横流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揭开物质的面纱,去窥探艺术中的精神,用心感受内在?如今的时代,艺术只满足低级的需要,满足物质的需要,许多人为创作而创作,为作画而作画。而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复制,不是再现客观的世界。真正不朽的艺术需要融入真挚的感情。民间艺术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使观众产生审美上的共鸣,让观众体验到作者惨淡经营。真挚淳朴的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艺术。现代的复制手段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将它从一切收藏处搬开。然而,极少人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因为人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使用复制手段来加强这一幻觉和假象。毫无疑问的是,人们愿意沉迷在物质的假象和幻觉之中,他们未曾透过这层光怪陆离的假象和幻觉,去认识到难能可贵的精神。物质和精神之间,或许只是隔着一层薄纱。但是当复制再复制的方法变成了它们的基础,那么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在当代艺术思潮中,嘲讽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从达达主义开始就已经使用嘲讽方法去打破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再到波普艺术中,廉价易忘、批量生产的特质去讽刺的艺术何尝又不是对物质遮蔽心灵的一种反思?艺术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创造,否则,就如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称不上是艺术。
作者简介
朱穎怡(1990~),女,广东,湖南师范大學,(2016级硕),艺术学理论。
[关键词]康定斯基 艺术 内在需要原则 精神
中图分类号:F4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03-01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认为精神是世界的原本,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而在艺术中,表达作者的精神,引起心灵的共鸣是康定斯基所赞扬的。音乐是康定斯基所赞扬的一种方式。音乐家格瓦纳用纯粹音乐的手法,创造出的精神氛围可以令人们抛弃形式而用心灵体验。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意志自身的写照”,康定斯基认为的“内在需要原则”则是通过“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性结构”等概念去表达出心灵与感情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在艺术的各门类中,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内在情感。而该门类的表述语言即使作品表达的形式,真正使观赏者感到共鸣的是内在的真挚情感。缺少情感的作品是空洞的。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物质的绘画是通过视觉的神经来感动管着,这是外在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的共鸣。
而真正的艺术是能够唤醒现在,遇见未来的艺术,具有催人醒悟的力量。在康定斯基的“金字塔”观点中,是处于最顶层的艺术。这种是另一种艺术,该种艺术摆脱了物质的重负,具有纯粹的精神。他以音乐为例子,阐述了艺术家不满于复制现有的自然现象,而渴望内心生活,对音乐中精神的探索,引起了从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的转换。通过形式把精神表现为内在关系的表达,并在符号和精神中建立联系,这就是抽象艺术所走的过程。激荡心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康定斯基将这一原则称为“内在需要原则”
仔细思考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必需原则”可以发现,这个原则实质上是暗示著一种人类更为本质的需要。作为作画者之所以作画,是基于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上的震颤”;作为欣赏画作的欣赏者实质也是基于渴求获得这样一种“精神上的的震颤”。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实质上体现着一种渴望相互沟通的内心需要,只不过这个沟通在此是通过画作建立的,画作通过对作画者与欣赏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震颤”而将这样一种沟通建立起来。
情感的表现首先是需要面对自己,明白自己内心所想所需,其次才需要听得懂的人。运用怎么样的语言才能让观众有所共鸣?在此,在探索物质和精神的时候,正是艺术家应该明白自己真正的情感含义;再通过“内在必需原则”,利用色彩和形式的关系,去让听得懂的人感受到自身的真挚。当欣赏者通过色彩的强烈表达和抽象的形式的绘画,能够明白到作画者在艺术构思中的情感,也体会到在艺术体验中的强烈感受。“精神上的震颤”,即是在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共鸣。正如孟子所认为的那样:“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余声也,有同听焉;目至于色也,有同美焉。”
19世纪末象征主义和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都是唯灵论的集中体现。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和内心的感受;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较少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哲学基础。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此康定斯基也延续了尼采学说的一些部分,就是摒弃以往以“摹写”为准则的艺术原则,建立了精神是艺术本质的观点。如果艺术在与某个可能对象的知识相适合时单纯是为着使这对象实现而做出所要求的行动来,那它就是机械的艺术;但如果它以愉快的情感作为直接的意图,那么它就叫作审美的[感性的]艺术。审美的[感性的]艺术要么是快适的艺术,要么是美的艺术。它是前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单纯感觉的那些表象,它是后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认识方式的那些表象。而康定斯基在此赞扬的是后者的艺术,是一种真挚,内在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让审美者不仅停留在感官上的刺激,而是深入心灵的震撼。
时至今日,《艺术中的精神》依然起到唤醒心灵,令人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借此书,令人真正思考何谓真正的精神。从成书至今,各种艺术流派与思潮的出现,到底是有多少是真正表露出精神,而不是受到物质主义的影响?作者在20世纪初提到的问题,在今天并未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在物质主义横流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揭开物质的面纱,去窥探艺术中的精神,用心感受内在?如今的时代,艺术只满足低级的需要,满足物质的需要,许多人为创作而创作,为作画而作画。而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复制,不是再现客观的世界。真正不朽的艺术需要融入真挚的感情。民间艺术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使观众产生审美上的共鸣,让观众体验到作者惨淡经营。真挚淳朴的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艺术。现代的复制手段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将它从一切收藏处搬开。然而,极少人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因为人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使用复制手段来加强这一幻觉和假象。毫无疑问的是,人们愿意沉迷在物质的假象和幻觉之中,他们未曾透过这层光怪陆离的假象和幻觉,去认识到难能可贵的精神。物质和精神之间,或许只是隔着一层薄纱。但是当复制再复制的方法变成了它们的基础,那么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在当代艺术思潮中,嘲讽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从达达主义开始就已经使用嘲讽方法去打破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再到波普艺术中,廉价易忘、批量生产的特质去讽刺的艺术何尝又不是对物质遮蔽心灵的一种反思?艺术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创造,否则,就如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称不上是艺术。
作者简介
朱穎怡(1990~),女,广东,湖南师范大學,(2016级硕),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