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对于刚步入校门不久的小学生来说,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因而着力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相当重要。
关键词:习惯;教育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1.学前阶段的小学生缺乏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对待学习的意识不是很强,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
2.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律性差等特点,处于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学生对待学习的观念不太认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
3.中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能满足于基本听懂、会做、考试过关的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不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提问回答問题不积极,书写习惯不正确,懒于记忆字词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作业书写不精练甚至有抄袭他人的情况和没有改错作业本、练习册、试卷的习惯;
4.高年级的学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时,就更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改变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积极,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二、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内容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实际进行养成训练。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光注重知识的传授衔接,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应强化对他们的常规训练,围绕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整理复习是最为基本的学习方法。从教学理论的角度上看,会预习,会参与,会整理和复习是具有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的。
2.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因人制宜的养成训练
在培养小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不仅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会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明理、启智、增意、践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个人的认识和需要问题,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各不相同,原有的学习习惯也各不一样,这在客观上要求老师在养成训练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周密的规划、指导与控制,以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3.从正面启发和自我教育双管齐下的进行养成训练。
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对良好学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信念,让信念外化为行为、再由行为内化成习惯。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习主体自身的认识提高和习惯内化过程,即要把老师的要求变成自己的需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在练习中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目的。
四、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1.加强检查督促和实践训练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检查和督促作用,这是由小学生的意志特点所决定的。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学生主体的不断认识、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有其行为不断改进、养成提高的过程。实践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达到践行的目的,这是养成训练的终极目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不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很难达到知行统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就无从谈起。按心理学培养,良好习惯的要求,一般应做到:一是提出要求,执行要求;二是反复练习,以熟练、自如、自觉为目标:三是正面引导,积极提供仿效的榜样,四是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2.榜样的感召和集体的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经常说的老话。而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的至理名言。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它是学生成长的园地、锻炼能力的场所、施展才华的练兵场、实现理想的摇篮,在这里只有具备足够的“空气”、“水”和“养料”,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体现其自身价值。
3.启发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小学生具备的自主能力是他们将来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小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比较向往,积极性高,在学习习惯上可塑性较大。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动习惯训练时,要注意启发自觉,在唤起其责任感时,强调自我监督。
4.家校密切配合促进整体发展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长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件非常细致、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这必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11期
[2] 赵丽霞.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张钰.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0年07期
关键词:习惯;教育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1.学前阶段的小学生缺乏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对待学习的意识不是很强,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
2.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律性差等特点,处于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学生对待学习的观念不太认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
3.中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能满足于基本听懂、会做、考试过关的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不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提问回答問题不积极,书写习惯不正确,懒于记忆字词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作业书写不精练甚至有抄袭他人的情况和没有改错作业本、练习册、试卷的习惯;
4.高年级的学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时,就更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改变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积极,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二、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内容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实际进行养成训练。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光注重知识的传授衔接,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应强化对他们的常规训练,围绕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整理复习是最为基本的学习方法。从教学理论的角度上看,会预习,会参与,会整理和复习是具有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的。
2.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因人制宜的养成训练
在培养小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不仅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会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明理、启智、增意、践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个人的认识和需要问题,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各不相同,原有的学习习惯也各不一样,这在客观上要求老师在养成训练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周密的规划、指导与控制,以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3.从正面启发和自我教育双管齐下的进行养成训练。
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对良好学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信念,让信念外化为行为、再由行为内化成习惯。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习主体自身的认识提高和习惯内化过程,即要把老师的要求变成自己的需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在练习中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目的。
四、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1.加强检查督促和实践训练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检查和督促作用,这是由小学生的意志特点所决定的。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学生主体的不断认识、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有其行为不断改进、养成提高的过程。实践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达到践行的目的,这是养成训练的终极目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不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很难达到知行统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就无从谈起。按心理学培养,良好习惯的要求,一般应做到:一是提出要求,执行要求;二是反复练习,以熟练、自如、自觉为目标:三是正面引导,积极提供仿效的榜样,四是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2.榜样的感召和集体的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经常说的老话。而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的至理名言。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它是学生成长的园地、锻炼能力的场所、施展才华的练兵场、实现理想的摇篮,在这里只有具备足够的“空气”、“水”和“养料”,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体现其自身价值。
3.启发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小学生具备的自主能力是他们将来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小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比较向往,积极性高,在学习习惯上可塑性较大。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动习惯训练时,要注意启发自觉,在唤起其责任感时,强调自我监督。
4.家校密切配合促进整体发展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长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件非常细致、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这必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11期
[2] 赵丽霞.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张钰.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0年07期